大清帝国最后的谢幕者隆裕太后怎么死的

Posted 隆裕

篇首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清帝国最后的谢幕者隆裕太后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大清帝国最后的谢幕者隆裕太后怎么死的

2、大清帝国的谢幕者隆裕太后是寿终正寝的吗

大清帝国最后的谢幕者隆裕太后怎么死的

1912年2月22日,紫禁城还未走出冬季的阴霾。在乾清宫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太后亲手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清帝退位,标志着绵延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烟消云散,大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国运正式完结。外人或许很难想象,在隆裕太后拟退位诏书前后,受到满蒙王公及北洋军阀怎样软硬兼施的逼宫,因而,纵然这个才能资质皆平庸的寡居妇人对亲手葬送大清二百余年的基业有多不甘心,也只得顺应历史的潮流,在退位诏书上加盖宝玺。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大清朝的倾覆敲响了丧钟,武昌起义的猛烈炮火摧毁了这个腐朽帝国的最后一根支柱。彼时,手握北洋军政大权的袁世凯急于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立刻将矛头指向了上下矛盾重重的满清皇族,迫使无依无靠的隆裕皇太后母子宣布清帝退位,让位共和。1912年1月1日,由辛亥革命核心成员组成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近代史由此进入了民国时期。

在各地越演越烈的革命风潮下,袁世凯再度逼宫,并以内阁总理身份承诺“优待皇室”,隆裕太后在内外重重压力之下,只得妥协,同意签订退位诏书,同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当着众王公大臣的面,拟定退位诏书并加盖玉玺,正式宣布退位让国,满朝文武无不悲从中来,痛哭流涕。清帝退位后,曾经轰轰烈烈的大清朝树倒猢狲散,此后的民国迅速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之中。隆裕太后在拟定那份令她抱憾终身的退位诏书一年后黯然离世。

隆裕太后是怎样的一个人

大清帝国谢幕的见证者——隆裕太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毫无疑问,那是一个悲剧人物。

史书工笔之上普遍记载,隆裕太后其貌不扬,身材瘦弱还有些驼背,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年长三岁的表姐,拒绝跟她同房,因而她也没机会生下一男半女,这种事就连手段强硬的慈禧也帮不了她。作为慈禧的内侄女,隆裕太后自然也被归为“后党”一类,每每想到她有可能是慈禧派来监视自己的,光绪便对其更加厌恶,别说男女之间的爱慕,甚至于连最基本的尊重和善待也做不到吧。后人虽对隆裕太后坎坷寂寞的宫廷生活多有同情,然而亦不乏拿她与珍妃作比的论调,既然珍妃是美丽、知性、先进的代表人物,隆裕自然就是丑陋、阴暗、守旧的化身了,甚至有人猜测,珍妃受到慈禧的诸多凌虐,以至于最后将其投井处死,一概都是隆裕出于嫉妒在背后挑唆的结果,这显然是后人有意美化珍妃,妖魔化隆裕的结果。

其实隆裕只不过是个封建社会中比较典型的逆来顺受的妇女,她与光绪的婚姻固然是慈禧一手包办的政治婚姻,可是既然慈禧做此安排,她也只有顺从,并将她从小爱护的表弟光绪视为丈夫,真心真意地对待。光绪因对这段婚姻的不满与慈禧产生矛盾,转而迁怒于隆裕,在她来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然而她毕竟是皇后,有母仪天下的责任,说她嫉妒后妃,在慈禧面前挑拨离间,实在是冤枉她了。很显然,怯懦如隆裕太后,决计不是这样一个狠毒之人。

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

晚清末代皇后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据历史档案记载,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死于紫禁城内的长春宫,死因为长期抑郁,积劳成疾,享年四十六岁。隆裕太后病逝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为其办理后事,将隆裕遗体安葬于崇陵,与光绪帝合葬。

隆裕太后的死,距慈禧太后归天仅仅五年。有人说,慈禧死后,隆裕长期以来诚惶诚恐的生活终于熬到头了,接下来只需专心辅佐宣统帝便可安享晚年,其实不然。熟悉晚清历史的朋友一定了解,庚子年后,神州大地上各种民主主义运动已如星火燎原之势,内有各路军阀长期征战,外有世界列强虎视眈眈,大清朝的政权早已岌岌可危。尤其是1911年幸亥革命的爆发,更是直接导致了满清贵族统治势力的土崩瓦解。亦是在这一年的12月28日,隆裕太后召集各国务大臣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颁诏宣布退位让国,在满朝大臣的齐声痛哭声中,统治中国大地二百余年之久的大清王朝正式落下了帷幕。

隆裕太后下诏逊位后,虽依旧偏居紫禁城宫苑,然而内心毕竟难以释怀,常以愧对列祖列宗自叹,终日郁郁寡欢,直至身染重病。1913年,隆裕太后在寿诞之日晋见民国大员及外国使节时,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终至一病不起,于同年2月22日在长春宫薨。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并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发来哀电,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

大清帝国的谢幕者隆裕太后是寿终正寝的吗

1912年2月22日,紫禁城还未走出冬季的阴霾。在乾清宫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太后亲手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清帝退位,标志着绵延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烟消云散,大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国运正式完结。外人或许很难想象,在隆裕太后拟退位诏书前后,受到满蒙王公及北洋军阀怎样软硬兼施的逼宫,因而,纵然这个才能资质皆平庸的寡居妇人对亲手葬送大清二百余年的基业有多不甘心,也只得顺应历史的潮流,在退位诏书上加盖宝玺。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大清朝的倾覆敲响了丧钟,武昌起义的猛烈炮火摧毁了这个腐朽帝国的最后一根支柱。彼时,手握北洋军政大权的袁世凯急于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立刻将矛头指向了上下矛盾重重的满清皇族,迫使无依无靠的隆裕皇太后母子宣布清帝退位,让位共和。1912年1月1日,由辛亥革命核心成员组成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近代史由此进入了民国时期。

在各地越演越烈的革命风潮下,袁世凯再度逼宫,并以内阁总理身份承诺“优待皇室”,隆裕太后在内外重重压力之下,只得妥协,同意签订退位诏书,同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当着众王公大臣的面,拟定退位诏书并加盖玉玺,正式宣布退位让国,满朝文武无不悲从中来,痛哭流涕。清帝退位后,曾经轰轰烈烈的大清朝树倒猢狲散,此后的民国迅速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之中。隆裕太后在拟定那份令她抱憾终身的退位诏书一年后黯然离世。

隆裕太后是怎样的一个人

大清帝国谢幕的见证者——隆裕太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毫无疑问,那是一个悲剧人物。

史书工笔之上普遍记载,隆裕太后其貌不扬,身材瘦弱还有些驼背,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年长三岁的表姐,拒绝跟她同房,因而她也没机会生下一男半女,这种事就连手段强硬的慈禧也帮不了她。作为慈禧的内侄女,隆裕太后自然也被归为“后党”一类,每每想到她有可能是慈禧派来监视自己的,光绪便对其更加厌恶,别说男女之间的爱慕,甚至于连最基本的尊重和善待也做不到吧。后人虽对隆裕太后坎坷寂寞的宫廷生活多有同情,然而亦不乏拿她与珍妃作比的论调,既然珍妃是美丽、知性、先进的代表人物,隆裕自然就是丑陋、阴暗、守旧的化身了,甚至有人猜测,珍妃受到慈禧的诸多凌虐,以至于最后将其投井处死,一概都是隆裕出于嫉妒在背后挑唆的结果,这显然是后人有意美化珍妃,妖魔化隆裕的结果。

其实隆裕只不过是个封建社会中比较典型的逆来顺受的妇女,她与光绪的婚姻固然是慈禧一手包办的政治婚姻,可是既然慈禧做此安排,她也只有顺从,并将她从小爱护的表弟光绪视为丈夫,真心真意地对待。光绪因对这段婚姻的不满与慈禧产生矛盾,转而迁怒于隆裕,在她来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然而她毕竟是皇后,有母仪天下的责任,说她嫉妒后妃,在慈禧面前挑拨离间,实在是冤枉她了。很显然,怯懦如隆裕太后,决计不是这样一个狠毒之人。

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

晚清末代皇后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据历史档案记载,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死于紫禁城内的长春宫,死因为长期抑郁,积劳成疾,享年四十六岁。隆裕太后病逝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为其办理后事,将隆裕遗体安葬于崇陵,与光绪帝合葬。

隆裕太后像

隆裕太后的死,距慈禧太后归天仅仅五年。有人说,慈禧死后,隆裕长期以来诚惶诚恐的生活终于熬到头了,接下来只需专心辅佐宣统帝便可安享晚年,其实不然。熟悉晚清历史的朋友一定了解,庚子年后,神州大地上各种民主主义运动已如星火燎原之势,内有各路军阀长期征战,外有世界列强虎视眈眈,大清朝的政权早已岌岌可危。尤其是1911年幸亥革命的爆发,更是直接导致了满清贵族统治势力的土崩瓦解。亦是在这一年的12月28日,隆裕太后召集各国务大臣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颁诏宣布退位让国,在满朝大臣的齐声痛哭声中,统治中国大地二百余年之久的大清王朝正式落下了帷幕。

隆裕太后下诏逊位后,虽依旧偏居紫禁城宫苑,然而内心毕竟难以释怀,常以愧对列祖列宗自叹,终日郁郁寡欢,直至身染重病。1913年,隆裕太后在寿诞之日晋见民国大员及外国使节时,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终至一病不起,于同年2月22日在长春宫薨。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并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发来哀电,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

隆裕太后葬礼

隆裕太后是光绪帝的皇后,是慈禧太后之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原名叶赫那拉-静芬,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完婚,第二年被立为皇后,后来三岁的溥仪继位,静芬被尊为隆裕太后。这个时候溥仪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隆裕太后实际上就是权力的实际掌握者。辛亥革命之后,在袁世凯的活动下,1911年隆裕太后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病逝,享年46岁,当时的国民政府已经是袁世凯做大总统,袁世凯为隆裕太后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葬礼堪称豪华型的。袁世凯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为隆裕太后穿孝二十七日。袁世凯作为大总统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也纷纷致电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3月18、19两天在大和门前广场举行了全国国民哀悼会,前去吊唁的人达到五万人之多。3月19日国民政府在太和殿举行了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设置“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隆裕像被摆放在灵堂正中,所有外露的梁柱都采用白布进行了包裹。灵堂内摆满了挽联、花圈。灵堂的前后左右站立着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国民政府决定为隆裕太后设立铜像,以表彰隆裕太后所作出的贡献,各大报纸也刊载了隆裕太后去世的消息,舆论表示惋惜,各国使馆也前去太和殿祭奠,并且也下半旗致哀,由于光绪帝的崇陵还没有完工,所以国民政府将隆裕太后的遗体风风光光的运至河北易州梁各庄行宫内暂安。

隆裕太后的葬礼是异常隆重的,那是因为隆裕太后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国民政府得以统一全国,可以说隆裕太后的决定是利国利民的,是在历史上做出了贡献的。

相关参考

揭秘历史上隆裕太后为什么要答应清帝退位?

近代史上,隆裕太后是亲眼见证大清朝谢幕的末代皇后,那么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呢?又是什么令她忍受满腹屈辱同意在交出权柄的诏书上加盖玉玺的呢?让我们将岁月的年轮倒回一百多年前,重新审视那个在军阀的铁蹄中已

清朝隆裕太后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

公元1912年(宣统三年)2月12日,清王朝养心殿里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见仪式,这也将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一切准备后,隆裕太后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退位诏书,看了数行后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也顾不得太后的

隆裕太后是什么样的人?隆裕太后简介

隆裕太后是什么样的人?隆裕太后简介  隆裕皇后是清朝最后一位太后,实际上也是清政府最后一位统治者,也是结束清政府统治的一位领导人,但是她在当时是很有名望的,那么隆裕太后是什么样的人?隆裕太后简介。下面

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的悲惨人生

导读:隆裕的相貌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难看。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里说:“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

隆裕太后,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什么关系

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什么关系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上下级关系。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6日,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成为即将终结的大清王朝事

隆裕皇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任太后,隆裕太后虽没有慈禧太后出名,但在晚清时期,她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后妃,她去世的消息一出,全国降半旗致哀,在京城的各国使馆也纷纷下半旗致哀!  隆裕太后本是光绪

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后结局

  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同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太后,她代替清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最近宫斗剧十分火热,相比于在后宫中斗得死去活来的后宫嫔妃,太后却可以稳坐不动,笑看风起云涌。所以网友

隆裕太后为中华民国做出贡献 死后新中国为她下半旗

慈禧太后执掌朝政大权,被后人谩骂“牝鸡司晨”;隆裕太后执掌朝政大权,却是世人心中的好太后。隆裕太后死的那天,为她降半旗的除了满清,还有列强。在男尊女卑思想盛行的当时,这可是无比隆重的悼念。隆裕生前究竟

千古帝制收场人――王朝终结者隆裕太后

无爱的婚姻>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的退位诏书宣告了大清王朝的灭亡。代为宣读诏书的,就是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出生于同治七年(1868年)正月初十,比

袁世凯竟要娶清朝太后

袁世凯逼迫清室退位时,隆裕太后很不情愿将大清的万里江山拱手让与他人。袁世凯便发动外交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邮传大臣梁士诒等人轮流去恐吓隆裕太后。隆裕吓得只好哀求袁世凯:“务要保全我们母子二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