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乱”丝毫不逊董卓 顾命大臣曹爽
篇首语:事亲尽教自天成,鉴本无尘水本清。相彼禽兮犹学习,灵乌反哺更分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淫乱”丝毫不逊董卓 顾命大臣曹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淫乱”丝毫不逊董卓 顾命大臣曹爽
魏明帝曹叡死后,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继位。像许多托孤之君一样,曹叡临终前将国事托付给了曹爽、司马懿等人。君弱臣强自古就是取祸之道,此时的曹芳,年幼无知,不懂世事,朝政大权自然就落到了曹爽和司马懿身上。
而曹爽本是宗亲贵胄,当然不愿意看到司马懿来分享自己的权力,于是采取明升暗降的方式,彻底解除了司马懿的兵权。自此以后,朝政尽归曹爽一人掌握。
人一阔,脸就变。要说这曹爽,应是深得曹睿信任的,因为“自幼出入宫中”,明帝“见爽谨慎,甚是敬爱”,因此才临终托付大事。但显然,曹爽是一个很善于伪装的两面派。早年,曹爽有门客五百多人,其中五人都是浮华之人,曹叡在世之时“爽皆不用”,为的就是获取曹叡的充分信任。但自从曹叡去世、曹爽秉政之后,这五人却“复来辅助”。
具体是哪五个人已经不重要了,反正自从这些人来到曹爽身边之后,“皆以谄谀事爽”,每日“饮酒作乐”,搞得朝野上下乌烟瘴气。后来,不仅借机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而且对于小皇帝曹芳也是颐指气使,丝毫不放在眼里。曹芳本是个孩子,当然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凡事都是曹爽一人说了算。要说如此倒还罢了,皇帝毕竟年幼。但曹爽分明就是一个不知死活的主,不仅朝堂上独揽大权,而且在暗地里也不闲着,最后竟然还把黑手伸向了后宫,“凡用衣服器皿,与朝廷无异”。
规格待遇与宫中一样,这要放到现在或许没有什么,只要有钱就能做得到,但在当时,这种行为却是犯了僭越之罪的。但即便如此,曹爽还是不满足,对于“各处进贡玩好奇珍之物”,首先要选择一些上等品来充实自己的府第,“然后方许入宫”,欺君罔上之心昭然若揭。如果说单从物质上还不能说明曹爽的荒淫,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饱暖思淫欲,曹爽虽然在政治上是个“草包”,但在“情色”二字上却丝毫不比任何人逊色,为了达到及时行乐的目的,曹爽以及手下之人是到处猎色,搜集年少貌美的民间女子,掠到家中,肆意奸淫,为所欲为,以至于“佳人美女,充满庭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见曹爽权势日大且又如此喜欢美女,下面的人自然要投其所好,想方设法为其提供保障。及至后来,就连专门为皇帝提供服务的太监也突然转了风向,“黄门张当,谄佞事爽”,为了讨好新主子,竟然“私选先帝侍妾七八人,送入爽府中答应”,把老皇帝的女人都搞到了自己的床上,可见曹爽色胆包天,不顾人伦。为谄媚曹爽,张当还深入民间,选“善歌舞良家女子三四十人,为家乐”,搞得整个大将军府宛若莺歌燕舞、花街柳巷之地。
此时的曹爽完全沉浸于温柔之乡,没有了一点顾命大臣的样子。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到了此时,曹爽已经被富贵淫风冲昏了头脑,淘虚了身子,对于应有的礼义廉耻,君臣之道完全抛之脑后。可能觉得身边的美女还不够多,还不够好,曹爽竟然“诈传圣旨”,派人到民间“刷选美女,任意送入府中”。
美女越来越多,眼看都要放不下了,于是曹爽又命令手下“建重楼画阁,造金玉器皿,用巧匠千万人昼夜工作”,骄奢淫逸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便当年董卓也不过如此。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就在曹爽肆无忌惮、大行淫乱之事的时候,司马懿一面暗中观察动静,一面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不久,就借曹爽陪着皇帝出城祭祀的机会发动政变,曹爽兵权被夺,家人被诛,最终落得了一个可悲又可怜的下场。
纵观曹爽之所为,随便挑出一件都是死罪。如此行径,即便不遭人算,也必会遭天谴。不作死,就不会死。这话还真是不假。
其实竟是“玩命活儿” 清朝顾命大臣表面风光
“顾命”一词来自《尚书·顾命》篇。《尚书·周书》是一篇周朝初年的重要文献,记载着周成王病重召见几位大臣,顾命他们辅佐其儿子康王嗣位的过程。从此,中国历史上便有了顾命大臣一说,而这时的顾命大臣不过是辅助朝政罢了。
但是,到了秦朝出现了指鹿为马的赵高之后,顾命大臣便开始直接摄政了。摄政,就是代替皇帝掌管朝政。本来,能被选中做“顾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官员中的翘楚,他们一般都比较小心谨慎顾命辅政,整体表现远强于外戚。
然而,随着顾命大臣的权利不断的放大,以致历朝历代的顾命大臣中不少人自以为可以代天摄政,便为所欲为,横行霸道,权倾朝野,甚至凌驾于皇帝和后宫之上,结果大都落个死于非命的可悲下场。
纵观几千年来“顾命大臣”的历史,看起来,顾命大臣风光无限,威风八面,其实不过是个玩命活儿计。人们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风光与风险往往是相伴相生的,有多少的风光,就有多少的风险。
透过“顾命大臣”的表面风光,人们不难看到,这其实是个高风险的职务。秦朝的赵高身为顾命大臣,近可指鹿为马,远可呼风唤雨,废立皇帝全凭自己一念之间,但最后不仅自己身首异处,而且还被灭了三族。而六百多年后,南朝宋国初年,又有几位顾命大臣步其后尘,成为自己拥立皇帝得刀下之鬼。
南朝宋武帝刘裕临终前将少帝义符托付给徐羡之、谢晦、傅亮等大臣辅弼,可刚过了两年,年少轻狂、行止悖乱的少帝义符就被这几位大臣废为营阳王,不久被中书舍人邢安泰活活用门闩打死。徐羡之等随即迎奉武帝第三子刘义隆入奉皇统,是为宋文帝。翌年,徐羡之等人奉表归政,文帝亲政。又过了一年,徐羡之、傅亮、谢晦陆续被亲政后的文帝一一诛杀。那么,这几位顾命大臣为什么要废黜先皇遗训而另立皇帝?他们又是怎样被自己拥立的皇帝要了性命?
原来,宋少帝义符自小缺少管教,养成了荒诞淫逸的坏毛病,做了皇帝后更是肆无忌惮,干出了不少昏悖狂乱的事情。不过因为还没有亲政,所以对军国大政并没有造成大的破坏。但是,“小时看大”,徐羡之等人不能不对他日后可能荒唐误国产生顾虑,而且这样一个昏乱的小皇帝一旦亲政了,会怎样对待曾经管束过他的顾命大臣们,实在是令人不敢想象。因此,为了家国黎民,为了刘宋江山,徐羡之等人终于对宋少帝痛下杀手。然而,即便是为了家国黎民,为了刘宋江山,徐羡之等人也终于没能摆脱“顾命大臣”悲剧性怪圈的厄运。
据《宋书·傅亮传》记载,少帝死后,傅亮亲往江陵奉迎刘义隆。义隆一见到傅亮,就痛哭流涕地问起少帝被废的情况,一旁侍立之人“莫能仰视”,傅亮则“流汗沾背,不能答。”刘义隆这一痛哭流涕,实际上表明了少帝之死虽然给他带来了一步登天的机会,但徐羡之等人的弑君行为已在他的心里深深地扎进一颗钉子。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大清王朝,顾命大臣依旧走不出风光无限、风险无限的怪圈。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曾经三次任用“顾命大臣”,却没有一次成功。第一次的辅政大臣是摄政王多尔衮,他生前大权独揽,是没有名份的皇帝,死后被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从他死后被揭露的“逆节皆实”可推断,若非其暴死,顺治亲政极难。可见,多尔衮的暴死,既是天意使然,更是人心所向。
第二次,顺治皇帝吸取宗室辅政的教训,临终前令鳌拜等大臣辅佐幼子,宗室在旁监督。岂料事与愿违,鳌拜权倾朝野,无人敢问,康熙通过“政变”才搬倒鳌拜这个顾命大臣,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可以当家作主的皇帝。
第三次,咸丰皇帝临终之前钦命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赞襄政务”。肃顺等人手握钦命,为所欲为,并不把慈安、慈禧的帝后势力和以恭亲王为首的帝胤势力放在眼里。因此,帝后势力同帝胤势力结合起来,发动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一举摧毁了“赞襄政务”的顾命八大臣集团,代之以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联合主政,继而出现慈禧太后专权的局面。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在“辛酉政变”中的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除了其政治力量对比不占优势之外,他们刚愎自用,为所欲为,轻视对手,安享风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关参考
“顾命”一词来自《尚书·顾命》篇。《尚书·周书》是一篇周朝初年的重要文献,记载着周成王病重召见几位大臣,顾命他们辅佐其儿子康王嗣位的过程。从此,中国历史上便有了顾命大臣一说,而这时的顾命大臣不过是辅助...
“顾命”一词来自《尚书·顾命》篇。《尚书·周书》是一篇周朝初年的重要文献,记载着周成王病重召见几位大臣,顾命他们辅佐其儿子康王嗣位的过程。从此,中国历史上便有了顾命大臣一说,而这时的顾命大臣不过是辅助...
“顾命”一词来自《尚书·顾命》篇。《尚书·周书》是一篇周朝初年的重要文献,记载着周成王病重召见几位大臣,顾命他们辅佐其儿子康王嗣位的过程。从此,中国历史上便有了顾命大臣一说,而这时的顾命大臣不过是辅助
咸丰帝任命的顾命八大臣都有谁?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驾崩之前指出八人“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即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
晚晴的时候咸丰帝的贵妃开始垂帘听政,后来又与一些大臣勾结,一起发动了政变,也除去了先帝留下来的“顾命八大臣”,这几位都是先帝用心挑选的,个个都来头不小,经过这一次政变历史上又多了一位掌权皇后。经过这一
“顾命大臣”一般是由先皇亲自挑选的老成持重、才德超卓的大臣,以辅佐继位的小皇帝。他们代替皇帝执掌朝政,在朝中权高势大、说一不二,甚而能决定皇帝的废立。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风光与风险往往是相伴相生
“顾命大臣”一般是由先皇亲自挑选的老成持重、才德超卓的大臣,以辅佐继位的小皇帝。他们代替皇帝执掌朝政,在朝中权高势大、说一不二,甚而能决定皇帝的废立。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风光与风险往往是相伴相生
这四位顾命大臣,不争权不内讧,为报答先帝的托孤之恩,杀了皇帝
历史上很多皇帝驾崩前,因为担心自己的儿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国政,所以会留下顾命大臣。但是顾命大臣不好当,因为他是代行皇权,权力太大,很容易引起继任皇帝的不满,最后落个灭门的下场。连一代名臣霍光死后,
据《清史稿》,咸丰六年,咸丰宠妃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名叫载淳(后来的同治帝)的娃娃,也是皇长子,当立为太子,可是大臣肃顺等人担心其母将来专权,劝咸丰学学汉武帝,「”立子杀母”以
有的记载上说咸丰皇帝的这两份遗嘱均出自八大臣之一的杜翰之手。此人即是咸丰皇帝的“师傅”杜受田之子,在八大臣中才具仅次于肃顺。咸丰皇帝临终之际口宣末命,其实只说到令八大臣“尽心辅弼”一句,而杜翰在“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