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用蒸鹅杀死了徐达? 大明奇案

Posted 朱元璋 徐达 明太祖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用蒸鹅杀死了徐达? 大明奇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明太祖朱元璋用蒸鹅杀死了徐达? 大明奇案

2、历史人物 徐达后背生疮,朱元璋前去探望,送去一盘蒸鹅

明太祖朱元璋用蒸鹅杀死了徐达? 大明奇案

说到徐达的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朱元璋下的毒手,他明知徐达吃蒸鹅会死,还特意给人家备了一个。那么这件事情属实吗?朱元璋真的这么干了?

元末明初,风云际会,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这其中,又以朱元璋手下的第一大将徐达最为著名。徐达,字天德,是朱元璋的老乡。元末参加朱元璋的起义部队,作战勇敢、用兵如神,从鄱阳湖大战,到攻克大都(北京)、驱逐北元,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子孙世袭公爵,可谓荣宠备至。不过,徐达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暴卒,让他的死显得扑朔迷离。

后世有不少人说,徐达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在民间的语境中,徐达之死,是出于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阴谋——朱元璋在即位建立明朝之后,大杀功臣,从谋士李善长、刘伯温,到武将蓝玉、傅友德,跟着他打天下的人几乎全都死在了他的刀下,徐达自然也不例外。

一个普遍流传的说法是,徐达晚年,背上的疽发了,需要静养。可就在徐达病的厉害的时候,朱元璋派人送去了一盘蒸鹅。鹅是最发的,而背上生疽是最不能碰这些食物的,所以,朱元璋的用意很明显,你徐达吃了它安心地走吧——好歹朱元璋还给徐达留了具全尸,比起凌迟处死的胡惟庸等来说要好的多了。徐达也无可奈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别再挣扎了。就这样,吃了蒸鹅之后,背疽发作而死。死后,朱元璋当然假惺惺地追封了他一系列的名号、爵位。

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的非常之广,甚至有很多历史爱好者,在向别人介绍徐达,或者介绍明朝开国功臣被朱元璋诛杀的时候,都会引用。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用这个赐蒸鹅的例子,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个故事本身,存在着一些难以解释的地方。

朱元璋何许人也?那是元末明初一等一的枭雄,能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最后坐上皇帝宝座,绝非侥幸。朱元璋做事做人,都有一个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绝对没有中间妥协的地方。如果朱元璋要杀一个大臣,可以安一个“谋反”的罪名凌迟处死,也可以赐喝了必死的毒酒,无论如何不会选一种可能没有效果的方式。

在徐达这件事上,如果朱元璋想杀他,有两种选择。如果朱元璋想把徐达一家全族人都杀了,那他大可以罗织罪名,让手下编造徐达“谋反”的证据,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杀了他,还能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如果朱元璋只是害怕徐达一个人,想要他死,而对他子孙后代没兴趣的话,那他也可以派人在徐达的饮食里下毒,不管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毒药,都是完全可以确保徐达致死的——不管怎么样,朱元璋也不会用赐蒸鹅这种办法来杀徐达,万一徐达吃了蒸鹅没事呢?蒸鹅毕竟本身没毒,只不过可能会发,如果徐达身体好一点,吃了蒸鹅能活下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朱元璋这个“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的人,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不保险的办法呢?

事实上,持“赐蒸鹅”这一说法的人,都认为证据来自于明代嘉靖年间的王文禄,不说别的,就是王文禄其人,离徐达去世已有将近二百年的时间,而据持这一说法的人的观点,“赐蒸鹅”的记载,来源于王文禄的《龙兴慈记》。《龙兴慈记》,是王文禄小时候听妈妈讲的那些有关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本来就是民间传说,却被用来做史料用,这不就是误导人。

更重要的是,就是这本《龙兴慈记》里,也没有完整记载“赐蒸鹅”一事的地方,对徐达和朱元璋的关系,也只是十分隐晦的叙述了一小段而已,根本没有涉及到“蒸鹅”一事。所以,所谓朱元璋赐蒸鹅杀徐达的说法,只不过是民间语境中的传说故事罢了。

历史上,徐达很可能是多年征战,积劳成疾,最后病死的。徐达本人虽然功勋卓著,但为人不偏不倚,又低调持重,从来不敢违逆朱元璋的旨意,最后得以寿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是,徐达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去世,这时候朱元璋的大儿子——太子朱标还活着,而朱元璋真的丧失理智大规模屠杀功臣,是在太子先他而去之后,不能不说,这也是徐达和徐家幸运的地方了。

所以说,这件事情根本就是假的!朱元璋就算要杀徐达也不必做的这么明显。

历史人物 徐达后背生疮,朱元璋前去探望,送去一盘蒸鹅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22岁的徐达听说朱元璋回家乡招募兵士的消息,毅然仗剑从军,投奔朱元璋,他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从此开始。>他性格刚毅,于是善于思考,在明朝建立之前,长期担任最高军事统帅,历经百战,功勋卓著,“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威声所振,直连塞外”,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正月,因攻打和州有功,徐达被在滁州驻扎的朱元璋提升为镇府。正是在此期间,起义军中发生了一件非常事件:孙德崖部因缺粮,来和州向朱元璋求援,朱元璋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收留了他的部队。不料郭子兴与孙素有矛盾,将朱元璋训斥了一顿,孙听说后很担心,想悄悄溜走,朱挽留不住,亲自为其送行。> >朱和孙的部分部队先行,出城后不久,城中有人来报,说郭子兴和在城里没走到孙德崖部打了起来,孙被扣押。孙部下以为郭子兴和朱元璋密谋,将朱扣押起来当了人质。徐达闻听,毅然请求代朱元璋作为人质。朱元璋深受感动,后来事情平息后,他俩的关系更加亲近了。>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徐达被封为中书右丞相,兼太子少傅。洪武二年徐达率军北征得胜后,朱元璋亲自到龙江迎接,随后大封功臣。徐达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子孙世袭。> >不过,在随后文臣地位日渐提高的情况下,武臣慢慢受到冷遇。徐达作为开国第一功臣,当然最遭猜忌。徐达追随朱元璋数十年,早已摸清朱元璋心思。他力求避祸,处处谨慎小心。>洪武十七年(1384年),星相学家称:“太阴数犯上将”,应在徐达功高震主,由此,朱元璋明显疏远了他。正是在这一年,住在燕京的徐达北上生了个大疖子,名叫背疽,俗称“搭背”。俗话说:“病怕无名,疮怕有名。”徐达正是得了有名的疖子,可以说无药可救。朱元璋很挂记他,便下诏让他到京师养治。>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回到南京,在医生的精心调治下,病情有所好转。朱元璋听说后,内心很高兴,亲自到徐达府上探望。见皇帝驾临,徐达忙想下床跪拜,朱元璋制止后在他的床边坐了下来跟他闲谈。正在闲聊中,忽然发现他床头有一本兵书,脸色立即阴沉下来,一会儿便起身告辞。>回到宫中,朱元璋心神不宁,怀疑起徐达来,他决心要除掉这个可疑之人,以绝后患。于是派人给他送去一盘蒸鹅,其用意十分明显。>徐达食用后,没多久就死了。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配享太庙,名列功臣第一。

相关参考

徐达真是被朱元璋一只“烧鹅”害死的

徐达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根据《明史》记载,徐达乃是因“背疽”而死。然而在民间,却有这样一种说法广为流传,徐达当时生了背疽,朱元璋听说生有背疽之人吃了蒸鹅将会加重病情导致死亡,于是便派人

一只烧鹅惹的祸!朱元璋竟然用它赐死徐达

说到徐达的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朱元璋下的毒手,他明知徐达吃蒸鹅会死,还特意给人家备了一个。那么这件事情属实吗?朱元璋真的这么干了?元末明初,风云际会,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这其中,又以朱元璋手...

朱元璋手下大将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十大名将 朱元璋手下大将排

  【朱元璋手下大将】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十大名将朱元璋手下大将排名  大明开国十大名将:  1、徐达(1332—1385)  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字天德

大明开国猛将徐达

徐达(1332―1385)字天德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与朱元璋同乡。农民家庭出身家境贫寒小时候常和朱元璋汤和等一起替地主放牛他们是一伙自小在苦水咔泡大的好朋友。徐达虽然比

明朝开国五虎将,每一位都是不可一世的战神

《大明英烈传》中,称徐达、汤和、常遇春、胡大海、沐英为明朝开国五虎将。1、徐达徐达是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是朱元璋最初的班底。在朱元璋接收郭子兴的力量时,徐达起着主要作用,「”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

蓝玉是谁?朱元璋为何要杀蓝玉? 大明奇案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

蓝玉是谁?朱元璋为何要杀蓝玉? 大明奇案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

朱元璋为何没有杀尽功臣徐达的后人

  读《明史  徐达传》,有一句话,颇费思量。“洪武诸功臣,惟达子孙有二公,分居两京 ”。此句字面,当好理解。当年协助朱元璋打下大明天下的诸功臣,只有大将军徐达的子孙,承

我眼中的大明十大硬话

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徐达常遇春北伐在即,明太祖做战前动员传檄天下。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守仁临终遗言。三、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抗倭援朝胜利之后,明神宗昭告天下,霸气

用义气赢得天下的大明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少年当放牛娃时,有一次,他与同村的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一干小伙伴,在山上玩饿了,又找不到吃的。于是,朱元璋提议,将自己替人家放牧的一头花白小牛犊宰了来吃。大家欢呼雀跃,吃得心满意足。随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