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死因新究竟是否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顺治死因新究竟是否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顺治死因新究竟是否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一位23岁的皇帝正当年富力强,却突然撒手人寰——历史上关于清朝皇帝顺治之死,一直有许多猜测。顺治之死是清朝十大奇案之一。之前流传较广的有顺治出家并圆寂于五台山,但更多学者认为顺治死于天花。但近年出现的“顺治是被郑成功炮毙于筼筜港,郑成功得时机收复台湾”的民间传说,一度引发有关学者们热议。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福临当政时,郑成功的海上势力是他的心腹大患。清政府对郑成功很忌讳,一度想把他招安,均遭拒约,终使顺治帝于1660年下决心派兵出征,围剿郑成功军队。
比较详细全面的《清史稿》记载,厦门之战的确实有一大批满洲贵族,或为皇亲国戚,或为重臣之裔,其中有努尔哈赤之侄务达海,三等侍卫署甲喇额真和托,战死在厦门的有甲喇额真赫特赫、觉罗拜山之子莫洛浑、阿哈丹、皇太极十六大臣之一的萨弼翰之孙哈尔弼等。头衔和规格之高,是郑成功前所未遇。当时清郑双方存在文化差异,加上情报工作也未必到位,以至于有人发生误会,误以为炮毙的是顺治皇帝本人,便向郑成功“密启”。
至于顺治真正死因,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何丙仲最近在阅读明末清初一些有关西洋耶稣会教士的文献中,也发现一些有趣而且有价值的史料。
1651年,顺治皇帝亲政。大学士范文程引见汤若望给顺治皇帝。汤若望不仅给皇太后治好了病,还给后来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治好了病。此后,顺治向汤若望请教天文、历法、宗教等学问,还向他请教治国之策,交往甚密。在汤若望眼中,顺治具有审慎、公正的品质和正确的判断能力,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暴躁的脾气,对迷信活动的爱好,以及极度沉湎女色的天性。他对转变顺治为天主教徒的愿望从未削减。
1660年,董鄂妃因病去世,顺治伤心至极。汤若望在日记中说,顺治本来已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又在旷日持久的葬礼和道场上大受折腾,于是在董鄂妃死后四个半月,染上天花,三天后即1661年2月1日也死了。
郑成功“炮毙顺治帝”事件是否为真
郑成功炮毙顺治帝是无稽之谈。顺治帝确确实实是死于感染天花。
顺治之死是清朝十大奇案之一。之前流传较广的有顺治出家并圆寂于五台山,但更多学者认为顺治死于天花。随着近年一本手抄本《延平王起义实录》的出现,其中称:“有人密启藩主:以高崎之战,伪虏顺治实在在思明(即厦门)港被炮击殁”,因而因应了“顺治是被郑成功炮毙于港,郑成功得时机收复台湾”的民间传说,一度引发有关学者们热议。
顺治并未出征厦门,却有大人物战死厦门
何丙仲曾任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他说,顺治没有死于厦门的最大根据,就是顺治并未亲征,也就是说,顺治根本就没到过厦门。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福临当政时,郑成功的海上势力是他的心腹大患。清政府对郑成功很忌讳,一度想把他招安,均遭拒约,终使顺治帝于1660年下决心派兵出征,围剿郑成功军队。
何丙仲认为,历来的文献,如杨英的《先王实录》、阮锡的《海上见闻录定本》等,对清军投入于征厦的兵力都比较笼统,连清将的姓名官爵也一片混乱,例如《海上见闻录》出现过“昂邦章京”“二等虾”“梅勒”“红带梅勒士心秀”;《先王实录》为“昂拜章眼红”“真满哈喇士心”“真满呢马勒、石山虎”。黄宗羲《郑成功传》则为“哈喇士星”等等,因为满汉文化存在差异,连文献读来都不知所云。“因而才会有顺治亲征厦门的传说产生。”
他查阅《清史稿》,发现参加厦门之战的确实有一大批满洲贵族,或为皇亲国戚,或为重臣之裔,其中有努尔哈赤之侄务达海,三等侍卫署甲喇额真和托,战死在厦门的有甲喇额真赫特赫(死后“予世职拜他喇布勒哈番”)、觉罗拜山之子莫洛浑(死后“赠三等伯,刚勇”)、阿哈丹(死后“赠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皇太极十六大臣之一的萨弼翰之孙哈尔弼(死后“授拖沙喇哈番”)等。头衔和规格之高,是郑成功前所未遇。当时清郑双方存在文化差异,加上情报工作也未必到位,以至于有人发生误会,误以为炮毙的是顺治皇帝本人,便向郑成功“密启”。
当时这种误会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带兵到厦门的这个达素,《海上见闻录》等文献都说他厦门兵败后,到福州吞金自尽。其实不然,《清史稿》记载他兵败后,当年被“召还”,康熙八年(1669年)因鳌拜而受牵连落职,不久官复原职后,才去世。
郑成功谍报不发达,“炮毙顺治”成美丽传说
关于顺治皇帝是在厦门被郑成功的军队炮轰而死的说法,在2004年提出,这种说法的首倡者的依据是《延平王起义实录》手抄本。
《延平王起义实录》是泉州南安的郑成功后裔郑梦彪提供的,只是手抄本,而且年代久远,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仅能作为参考资料,但不能作为史料。
但在厦门,“顺治帝被炮毙于港”这一说法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一些地方人士也赞同这一说法。这是为什么呢?何丙仲也分析了其原因:当时谍报系统又不发达,郑成功与清政府来往不多,对清军内务、机构不熟悉。郑军大炮击中了清军那些讲究高规格排场的皇亲国戚、龙子龙孙以后,郑成功一方误认为击毙皇帝,就不值得奇怪了。“虽然郑成功本人‘当时恍惚,未敢信耳’(《延平王起义实录》),但这个传说却已流入厦门民间,流传至今。”何丙仲说。
少帝染病逝于北京,郑成功得机收复台湾
至于顺治真正死因,何丙仲最近在阅读明末清初一些有关西洋耶稣会教士的文献中,也发现一些有趣而且有价值的史料。
话还要从来自德意志的耶稣会士汤若望说起。1651年,顺治皇帝亲政。大学士范文程引见汤若望给顺治皇帝。汤若望不仅给皇太后治好了病,还给后来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治好了病。此后,顺治向汤若望请教天文、历法、宗教等学问,还向他请教治国之策,交往甚密。年轻的顺治和60岁的汤若望的关系有如孙辈之对待祖父。在汤若望眼中,顺治具有审慎、公正的品质和正确的判断能力,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暴躁的脾气,对迷信活动的爱好,以及极度沉湎女色的天性。他对转变顺治为天主教徒的愿望从未削减,虽然1658年后,因受到太监和僧人的影响,顺治与汤若望的关系有所弱化。
1660年,董鄂妃因病去世,顺治伤心至极。照汤若望的话说,顺治本来已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又在旷日持久的葬礼和道场上大受折腾,于是在董鄂妃死后四个半月,染上天花,三天后即1661年2月1日也死了。
当皇帝奄奄一息的时候,汤若望还去看望过他。顺治看了一眼他事先准备的以死亡与永恒为主题的劝导词,表示说在他痊愈之前不想进一步讨论这个题目,汤若望在日记中写道。
何丙仲据此推断顺治死于北京是不争之实,死因是感染天花。
不可否认的是,《延平王起义实录》有一段相关文字,是以往郑成功研究资料中所未见。其文为:“报伪朝顺治崩,太子即位,是为康熙。藩喜曰,伪朝大丧,且达素新败,虏必无暇南顾矣,我当速取公夷为根本地,然后再图北征。”文中所说藩,就是郑成功。已故的张宗洽先生认为,这段文字解释了郑成功对攻台时机的选择,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
郑成功是海峡两岸民众公认的民族英雄。顺治去世后,年幼康熙继位。1662年2月1日,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强行占领达38年之久的宝岛台湾,为统一大业做出贡献。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郑成功炮毙顺治帝是无稽之谈。顺治帝确确实实是死于感染天花。顺治之死是清朝十大奇案之一。之前流传较广的有顺治出家并圆寂于五台山,但更多学者认为顺治死于天花。随着近年一本手抄本《延平王起义实录》的出现,其
清朝皇帝的死因,大多是历史谜团,例如顺治是否得天花而死?雍正是否是因为吞食丹砂而死?嘉庆是否是被雷劈死?同治到底是不是死于梅毒等等,清朝一共12位皇帝,仿佛每位皇帝的死亡都充满谜团,作为清朝基业的开创
清朝皇帝的死因大多有所争议,比如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之死,就让后人猜测纷纷,有人认为是因病去世,还有史料证明是被明军的红衣大炮击中而亡,至今也没有定论,再比如康熙皇帝之死,就涉及到了雍正是否篡位的问题
郑成功雕像,说起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和郑成功雕像,哪个更出彩一些
说起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和郑成功雕像,哪个更出彩一些?一、鼓浪屿鼓浪屿更加的出彩,这个地方不仅风光非常的优美,而且很精致典雅,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的,而且在这个地方能够让人想到历史,能够想到郑成功的事迹,
康熙帝即位同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二月至十二月,郑成功命其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等地,他亲自指挥大军进攻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是为中国在历史上立下不朽的功勋的人。但由于郑氏政
关于赵云死因真相世人一直都有争议。赵云赵子龙人称长身将军,为蜀汉国立国立下汗马功劳。赵云曾在汉中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那么英豪赵云怎么死的?传言他是死于自己老婆的一根绣花针
唐中宗李显是唐王朝的第四个皇帝,他在历史上不太有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不过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能两次登基做皇帝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明朝的明英宗)。这说明他还是有些手腕的,至少也是被忽视的有作为的皇...
唐中宗李显是唐王朝的第四个皇帝,他在历史上不太有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不过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能两次登基做皇帝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明朝的明英宗)。这说明他还是有些手腕的,至少也是被忽视的有作为的皇...
顺治为什么会突然不治而亡?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子时,深宫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就在顺治驾崩后的第三天,不满八岁的康熙登上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皇宫中很快恢复
...主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排行第四。是顺治,康熙两朝功勋卓著的亲王,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顺治三年,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他作战英勇,颇具谋略,率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