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因桃花诗两次被贬 刘禹锡被认为有宰相之才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因桃花诗两次被贬 刘禹锡被认为有宰相之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为何因桃花诗两次被贬 刘禹锡被认为有宰相之才
古代诗人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纯洁善良,王勃不是,李白不是,元稹不是,刘禹锡也不是。说什么刘禹锡得到重用可以振兴祖国,但昏庸无能的皇帝任人唯亲,不可能重用他……这就属于受迫害妄想了。
刘禹锡的才华自然不消多说,白居易称之为“诗豪”,便足以为其才学定性。唐顺宗是个病秧子,朝政托付给了王叔文,刘禹锡就是王叔文的最爱。
对了,还有柳宗元。
刘禹锡嘴欠到什么程度呢?
仗着做了高官,任意凌辱其他人,满朝文武几乎没有他看得上眼的。
这还好说,毕竟是才子,恃才傲物也算真性情。但他“颇怙威权,中伤端士”(《旧唐书·刘禹锡传》),这说明,就连行为刚正不阿的士子也被刘禹锡他们排挤了。
京城人士非常恶心他们,却又不敢声张,道路以目,私下里称呼他们为“刘柳”。
这是遭了众怒了。
说刘禹锡有宰相才的,是王叔文。
每事先下翰林,使叔文可否,然后宣于中书,韦执谊承而行之。外党则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主采听外事。谋议唱和,日夜汲汲如狂,互相推奖,曰伊、曰周、曰管、曰葛,僴然自得,谓天下无人。荣辱进退,生于造次,惟其所欲,不拘程式。士大夫畏之,道路以目。素与往还者,相次拨擢,至一日除数人。其党或言曰,“某可为某官,”不过一二日,辄已得之。
当然,这是说他们太狂了。
革新自然有革新的好处。
但狂就是狂,所谓党争,并不是说反对派不是什么好人,你革新派就一定是好人。领头羊王叔文被整了,刘禹锡也就滚蛋了。
去哪里呢?
去朗州当司马。
其实就是现在的湖南常德,在那时还属于锻炼官员的地方:
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下基层支援乡村建设,举目四望,没一个可以说上话的,刘嘴贱瞬间就成了刘闷逼,好在风景尚佳,刘高才也就成了刘婉约。
写了许多唯美的作品,的确很棒。
皇帝还是很想重用贤才的,原本想着慢慢让刘禹锡回来,但大家都不愿意。抗议得最狠的,就是武元衡。
之前柳宗元看武元衡不爽(点这里了解武元衡),因为武元衡拒绝加入王叔文的朋党,所以他们就是看他不爽,把人家直接从御史中丞搞成了右庶子,这是革新的新党整治顽固势力也好,还是单纯想统领朝政为所欲为也好。反正事儿是刘禹锡他们办的,现在人家武元衡在中枢,皇帝想用他当宰相,那是门儿都没有的事。
唐宪宗是韩愈文章里所说的明天子(今明天子在上),元和十年,因为记挂着刘禹锡的确很有才能,所以专门对他进行了召还。
刘禹锡接到命令,当时就跳起来了。回到京城,赶上花好月圆联欢晚会,因此写了一首诗,就是著名的《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乍一看,是看不出道道儿来的。
但如果把玄都观换成朝廷,把桃树换成官员,你就懂了:
大家都说桃花美,风景真是好耶!
我栽的桃树都给拔了,新树是我走了以后栽的。
如果还不懂,豆子叔叔不妨简单粗暴地替刘同学直抒胸臆:
呵呵呵呵,一群官员,油光满面。
以前官员的拔擢和打压都是我管,现在朝廷里这么多的官员都是我走了以后上来的。
不愧是刘禹锡,这是典型的欠抽。
虽说唐宪宗很仁厚,但也只能让他滚蛋了。
有多远滚多远。
后来考虑到他还有八十岁的老母需要照顾,还是贬到了连州(广东清远)当刺史,继续磨练,后来几番调动。
在和州,有作《陋室铭》。
言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的自恋是由内而外的,是深入到骨子里的。请回想一下一分钟前我说过的他重伤端士,自以为是,然后回头仔细再看《陋室铭》,是不是感觉他从头到尾都是在自夸?
十年后,刘禹锡终于把唐宪宗熬死了。
新皇帝让他回京做官。
重游玄都观,因此写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当时的人们,称赞他的文笔,恶心他的为人:
人嘉其才而薄其行。
为什么呢?
这不是什么文字狱,也不是平白无故就出来的鄙薄,以老刘之前对满朝文武的行为,玄机自然全在诗里。
来翻译一下:
百亩的庭中生了青苔,
桃花落尽了,菜花开。
种桃的道士去哪里去袅?
之前的小刘又回来!
下面是简单粗暴版:
朝廷(因为没有我所以)都荒凉了吧?
官员们不红光满面了,黯然失色了呢!
栽桃树的老皇帝(唐宪宗)去哪里了呢?(显然是死了)
刘禹锡又回来了!
另外,一直深深珍惜他的才学的宰相裴度,试图让他进中枢,但所有人都听说过他的故事,以及,皇帝也看了《游玄都观诗序》:
予贞元二十一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时此观中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红桃满观,如烁晨霞,遂有诗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得为主客郎中。重游兹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翻译:
我贞二十一年当尚书屯田员外郎,当时也来看过玄都观的花和树。那年被贬连州,不久又贬到了朗州。十年后,召还京师,我写了一首诗,被贬,到今天又有十四年了。我当上了主客郎中,重游故地,树都被砍光了,唯有小草和青苔在春风中摇曳,所以再题二十八字。我还会回来的。
“我还会回来的。”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你为宪宗皇帝的死鼓掌,“我又回来了,我写了这首诗后,我还会再回来”,是不是意味着,你期待着再度回来,然后为朕的死鼓掌叫好?
刘禹锡啊刘禹锡。
可毕竟文宗和裴度都是很爱才的,也不贬谪他了,让他在京城工作吧。
累转礼部郎中、集贤院学士。
然而,最终裴度下去了,刘禹锡就没人护着了。因为嘴欠(是真的嘴欠,而不是因为正直)的缘故,他还是被人撵出了朝廷。
晚年跟白居易关系好,多有酬赠。比方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写尽了他的辛酸: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看起来,刘禹锡老刘也是很痛苦的,知道自己被嫌弃了二十三年,却不知道,所谓的两度因为桃花诗被贬,实际上也只是因为自己屡屡嘴贱。
而嘴贱,恰恰是因心直口快。
心直口快,恰恰反映了他的本心。
杨贵妃为何两次被唐玄宗撵出皇宫? 杨贵妃传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形容有闭月羞花之貌的杨贵妃,是如何妙曼娇媚,力压群芳的;用“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杨贵妃入宫后,是如何被唐玄宗溺爱专宠的;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形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情与爱是如何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这也是世人所熟知的唐明皇与杨贵妃“海枯石烂不变心,天长地久不分离”的爱情故事。但却很少人知道,在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受到专宠至马嵬坡殒命的十年时间里,其实还有两次被唐玄宗撵出宫的经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关于杨贵妃两次被逐的原因,《旧唐书》记载:“五载七月,贵妃以微谴送归杨宅”,“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新唐书》记载:“它日,妃以谴还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天宝九载,妃复得遣还外第,国忠谋于吉温。”《资治通鉴》记载:“妃以妒悍不逊,上怒,命送归兄之第。”,“九载二月,杨贵妃复忤旨,送归私第。”以上几部正史都没有正面地详细说明杨贵妃被遣送这件事的发生过程,并异口同声地说是杨贵妃因犯错得罪了唐玄宗而被送归娘家。《资治通鉴》记载的理由是“妒悍不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还是没说。野史《开元传信记》记载:“太真妃常因妒媚,有语侵上,上怒甚,召高力士以辎送还其家。”宋代乐史撰写的《杨太真外传》记载的杨贵妃第一次被逐原因与以上记载大同小异:“五载七月,妃子以妒悍忤旨。乘单车,令高力士送还杨宅。及亭午,上思之不食,举动发怒。”,倒是记载的第二次被逐原因与众不同:“九载二月,上旧置五王帐,长枕大被,与兄弟共处其间。妃子无何窃宁王紫玉笛吹。因此又忤旨,放出。”可见,无论正史野史,都没有告诉世人,杨贵妃第一次被逐的原因。原因成秘让人探究,还是让本文来对杨贵妃的两次被谴事件逐一解密吧!
第一次被逐出宫,是杨贵妃因恃宠骄纵,得罪了唐玄宗,被谴归娘家。《资治通鉴》记载:“妃以妒悍不逊,上怒,命送归兄之第。”杨贵妃此次被撵的罪名是“妒悍不逊”。杨贵妃嫉妒的是谁,又是如何娇悍不逊的呢?根据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曹邺所作《梅妃传》记载,被杨贵妃嫉妒的人就是梅妃。此文亦选入宋代《唐宋传奇集》。梅妃,姓江,名采苹,闽中(今福建)莆田人。父江仲逊,世代为医。江采苹九岁时,便能诵读《二南》(周南、召南)。并对父亲说:“我虽女子,冀以此为志。”父奇之。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玄宗心中悲伤,视后宫佳丽皆不入眼,宦官高力士便建议在全国选美。高力士来到闽中,见到了芳龄十五岁的江采苹,惊为天人。于是,把她带回宫,献给了唐玄宗。江采萍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温柔典雅,很快便掳获了玄宗的心。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有近四万宫妃,唐玄宗自从得到江采苹,其余宫妃皆视如尘土,宫中嫔妃亦自认为不及。江采苹自小喜爱淡雅,也喜欢同样淡雅的梅花。玄宗便特地在她居所阑槛栽种了一片梅林,居所阑槛由唐玄宗御书《梅亭》,并昵称她为“梅妃”。当梅花盛开之时,玄宗便携梅妃来到这里,赏花吟诗,恩爱无比。
后来,由高力士引荐,唐玄宗见到了儿媳杨玉环,便为她的风韵所倾倒,因为二人都擅长音乐,很快成了翁媳同床的知音。唐玄宗在千方百计将杨玉环弄到手之后,便日日与杨贵妃在一起。此时的风流天子并无疏远梅妃之意,但江、杨二人却相忌很深,相见时,避路而行。玄宗想使二人和好,比之为舜帝之二妃娥皇、女英。宫中窃议:“广狭不类,气度不同,难相容。”杨玉环悍妒却有急智,而江采苹性格温柔和缓,终不能胜,后来竟被杨玉环赶往上阳东宫。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七月,唐玄宗思念梅妃,夜遣小黄门熄灭烛火,黑灯瞎火地悄悄用戏马(宫中驰戏之马)载梅妃至翠华西阁,重叙旧爱,梅妃拥着玄宗悲不自胜。既而二人相拥而眠,睡至天大晓。侍御太监惊报:“皇上,贵妃已到阁前,怎么办?”玄宗披衣起,抱梅妃藏于夹幕间。杨贵妃随既至内阁,问:“‘梅精’安在?”玄宗道:“在东宫。”贵妃又道:“乞请宣至,今日同浴温泉。”玄宗道:“此女已被疏退,无需并往。”贵妃语意坚决,力求并往。玄宗左右四顾,默不作答。贵妃大怒,道:“到处一片狼藉,御榻下有妇人凤鞋,夜间何人为陛下侍寝,欢醉至于日出不视朝?
大臣以为是妾身纠缠陛下,请陛下出见群臣说明原由,妾在此阁以候圣驾返回。”玄宗愧疚,无法支吾,索性拽衾复寝,闭目不语。贵妃大吵大闹,催逼愈甚,玄宗亦动怒,道:“今日朕有疾,不可临朝。”贵妃怒气冲冲,转身走了。玄宗再到夹幕间寻觅梅妃,已不见踪影,原来已被小黄门送走,并令其徒步归东宫。玄宗认定此事为小黄门播弄怒斩之。李隆基毕竟是皇帝,怎能让贵妃如此吵闹,如此教训,一怒之下,便下令“撵回去”。于是,杨贵妃就这样被撵回了娘家。贵妃一走,唐玄宗突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很快就后悔了。直到第二天中午,玄宗仍茶饭不思,动辄发怒,鞭挞左右。高力士试探请旨,将贵妃接回宫。先将宫中衣物及米面酒馔百余车送至杨家。当初,杨家三姊及杨因贵妃被遣,感到大祸临头,相聚痛哭,当御馔兼至,乃稍宽慰。
相关参考
范仲淹进入仕途后,奋不顾身,敢说敢为。由于他敢于上书言别人之不敢言,不免开罪于皇帝或皇太后。他一生四进四退。前三次被贬,每次出京,都有同僚、亲友、宾客相送。相送的人们对于范仲淹的被贬,不仅仅是同情,更...
唐代宰相被贬后的抑郁之作,以橘树自比,水平超越40000首唐诗
张九龄是唐玄宗年代的宰相,有关那个时代由盛转衰的细节已不必再赘述。张九龄则是在朝堂之上,完整的经历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到后期的转变。唐玄宗励精图治的时候,张九龄也忠君之事,竭尽胸中之才,共襄盛举;而当皇帝
刘禹锡,写了两首诗,被贬一辈子作者:陈永胜一中唐时期的诗坛,随着几个大腕级的人物如李白、杜甫、王维的相继离世,略显寂寞。不过没过多久,又有几位诗人横空出世,开始了他们「”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表演。中唐时
刘禹锡,写了两首诗,被贬一辈子作者:陈永胜一中唐时期的诗坛,随着几个大腕级的人物如李白、杜甫、王维的相继离世,略显寂寞。不过没过多久,又有几位诗人横空出世,开始了他们「”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表演。中唐时
大明最忠心的藩属国,两次被清军灭国不改初心,至今仍是独立国家
永乐19年,朱棣在燕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大阅兵”,受邀前来观礼的国家有足足27个,它们大半是明朝的藩属国。「”神机营”、「”三千营”等明军精锐,让诸多藩属国使臣,叹为观止。但明朝很怪异:它的领土在开
杨贵妃真的受宠吗?曾两次被唐玄宗赶出宫,她只是武惠妃的替身?
杨贵妃真的受宠吗?曾两次被唐玄宗赶出宫,她只是武惠妃的替身?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很多人印象中,唐玄宗一生中最爱的女子只有杨贵妃一人,但事实上,早在杨氏入宫之前皇帝就有了专宠的人,后世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和苏轼不光有师生之情,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个人在文学史上的成就都是值得后人称道的。苏轼自不必多说,黄庭坚的书法诗文都是当时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于苏轼所遭遇的被贬谪的命运
...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柳宗元和刘禹锡,其实这是极不公允的。永贞革新时没起用韩愈,就其为人来说,恐怕不是没有原由的。而韩愈被贬阳山令起因是上书得...
...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柳宗元和刘禹锡,其实这是极不公允的。永贞革新时没起用韩愈,就其为人来说,恐怕不是没有原由的。而韩愈被贬阳山令起因是上书得...
...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柳宗元和刘禹锡,其实这是极不公允的。永贞革新时没起用韩愈,就其为人来说,恐怕不是没有原由的。而韩愈被贬阳山令起因是上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