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因何最终爆发? 三藩之乱的历史背景
Posted 三藩之乱
篇首语: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藩之乱因何最终爆发? 三藩之乱的历史背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三藩之乱因何最终爆发? 三藩之乱的历史背景
三藩指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辖藩镇。清朝初年,由于清朝统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三藩的建立和其势力的养成,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在明朝降将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为王。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在满清入关后为其效尽犬马之劳。经过二十年的斗争,坚决抗清的农民军失败了,南明的腐朽政权也垮台了。这时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就暂让给吴三桂等去镇守。吴三桂驻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三藩之外,还有一个孔有德。但是孔有德在同农民军李定国作战时失败自杀于桂林,其子也被李定国所杀,所以无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给孙延龄,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驻守桂林。
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吴三桂功高兵强,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清廷又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三藩势力几及全国之半。
吴三桂初镇云贵,清廷曾准予便宜行事,云、贵督抚全受他节制,所除授文武官员,号称“西选”,“西选”之官几遍各地。当时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说。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吴三桂自恃势重,益骄纵,踞明桂王五华山旧宫为藩府,增崇侈丽,尽据明黔国公沐氏旧庄七百顷为藩庄,圈占民田,迫令“照业主例纳租”,并“勒平民为余丁”,“不从则诬指为逃人”。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时称“西钱”。吴三桂专制云南十余年,“日练兵马,利器械”,
暗存硝磺等禁物。通使达赖喇嘛,互市茶马,蒙古之马由西藏入云南每年数千匹。他遍布私人于水陆要冲,各省提镇多有心腹。部下将士多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勇健善斗。其子吴应熊为额驸,朝政巨细,可以旦夕密报。于是,吴三桂自以为根蒂日固不可拔,朝廷终究不会从他手中夺去云贵。
耿精忠袭封王爵后,纵令属下夺农商之业,“以税敛暴于闽”,纵使其部下“苛派夫役,勒索银米”。又广集宵小之徒,因谶纬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妄称“火耳者,耿也。天下有故,据八闽以图进取,可以得志”。
尚可喜在广东令其部属私充盐商,又私市私税。广州为对外通商口岸,“每岁所获银两不下数百万”。尚可喜对清廷比较效忠,但年老多病,将兵事交其子之信。尚之信素性桀骜,横暴日甚,招纳奸宄,布为爪牙,罔利恣行,官民怨恨。又酗酒嗜杀,常在其父面前持刃相拟,所为所行,日益不法。至此,三藩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势力。
三藩之乱的原因 三藩之乱的兵力如何呢
三藩之乱中,三藩和清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八年的对峙中,消耗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三藩之乱兵力的对比,现在已经没有一个明确的史料。但是从清史以及地方史记中,依然能看出不少端倪。
在三藩之乱开始初期,清朝廷只是调集了7万军队。这些军队,包括满洲八旗、科尔沁、察哈尔等地的兵马。因为当时的清廷还不知道八旗军的战斗力已经下降,因此对于吴三桂的叛乱并没有太大的重视,最终导致了三藩之乱前期的失败。清廷不知道,吴三桂在长沙、萍乡等地这些地方,就有7.3万军队。吴三桂手下的将领王屏藩进攻丙北的汉军就有2万人以上,足见吴三桂兵力的可怕。不止如此,当陕西提督王辅臣反叛清朝以后,吴三桂的实力就更加的强大。吴三桂只是三藩中的一番,实际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
三藩之二的耿精忠手下有15万军队,包括程风手下7万和郭应辅手下的8万人;尚之信手下也有10万人以上。因此,三藩之乱三藩兵力已经达到了35万以上。清政府在战争初期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虽然清政府当时在全国有四十五万军队,但是由于中国太大,再除去保护京城的11万人,能作战的部队也只有30万左右。这三十万,分散在全国各地。实际参加叛乱的清军,只有15万左右。这样悬殊的兵力对比,清军却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通过对三藩之乱兵力的研究,可以看出,即使三藩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但是若没有人民的支持,最终还是会失败。
三藩之乱的原因是怎么回事
三藩之乱是清朝内部的一次大内乱,同时也是圣君康熙大显身手的一次战争。那么三藩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藩之乱的地图
三藩之乱,从本质来说,就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在满族刚刚入关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大。尤其是政治实力。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一个泱泱大国,并没有什么统治经验。尤其是汉人的统治方式,满人必须适应和学习,这样才能在这个古老的帝国生存。基于这一点,满清的最高统治者,就不得不拿出部分权力,与汉人中的地主阶级分享。三藩就是汉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因此在攻打天下的时候,满清贵族愿意和他们共同分享权力。
但是等到天下平定的时候,权力的相等性却导致了一个很重要的矛盾。就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由于事先除了在名份上有高低之分外,权力的相等性使得中央王朝倍感威胁,不得不时时注意这些“汉人功臣”的动向。
除了这一点,民族矛盾也是三藩之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满族和汉族之间,由于两者交融时间并不是很长,再加上满人在入侵之时,制造了大量骇人听闻的屠杀。使得南方的汉人对满人的憎恶情绪很大。满汉不平等的现状,也使得民族矛盾日益突出。
三藩之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吴三桂的野心扩大,想与清王朝平分天下,而康熙的一纸撤藩诏书,拉开了这一场大战的序幕。
对于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史学界也有很多种分析,但是终归一点,三藩之乱,是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最大的一次内战。
三藩之乱八旗军战斗力到底怎么样
三藩之乱八旗军战斗力,已经没有像清军入关时那样强悍了。三藩之乱,清军的主要兵员,以汉人为主。
三藩之乱中的清军
三藩之乱发生在1673年,而清军入关在1644年,清军结束明朝战争大概花了2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等到三藩之乱爆发之时,八旗军已经近十年没有战斗力。这一点不是最致命的,没有战斗,但是起码还有战斗经验。最致命的是安逸,清军入关以后,改变了原有马上民族的生活习性,不再为生存而奋斗。安逸享受的生活将八旗军的心性给腐化了。原本的马上民族,逐渐变成射箭虚发、驰马最底的可笑现象。
在三藩之乱初期,清军东征西讨,兵力却捉襟见肘。当年入关时以一敌十的战斗力。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清政府损失了大片的土地。不仅士兵战力全无,连八旗军的主帅也毫无谋略。被汉军统帅打得七零八落,清政府的统治也陷入了危机。
此时八旗军的战斗力已经不再是清军的利器,马背上的民族,被农耕文明的安逸所改变。八旗军,这支曾经紧靠不到十万兵力的军队,打败了拥有百万大军的明朝军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然而不到20年时间里,八旗军已经不是汉军的对手了。无奈之下,康熙皇帝重用汉军,将汉将提拔到一个新的高度。王辅臣等一系列汉将成为清军前线的主力。最终清军评定了三藩之乱。
通过三藩之乱八旗军的战斗力分析,可以推出一个结论,腐败必定失败。
三藩之乱中岳州之战是怎么样
岳州之战,始于康熙十三年,终于康熙十八年,为三藩之乱时期在清朝和吴周间的一场战役,三藩之乱岳州之战具体如何?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即1674年6月13日,康熙帝命贝勒尚善作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军赴岳州。八月初三日,尚善率领军队向岳州进发。八月二十八日,因岳州吴军防守坚固,康熙帝又谕尼雅翰部奔赴江西,会合他部,夹攻岳州。但尚善及所部至岳州后,迁延不动。十二月,康熙帝命定远平寇大将军岳乐自江西攻长沙,以夹攻岳州。岳乐则主张先定江西,后攻长沙。
中期自1675年正月始,清廷采纳诸贝勒之见,命暂停攻岳州。1676年3月,岳乐率部包围长沙,并顿兵城下。尚善亦命其所部水师于洞庭湖击败吴军,攻取君山,逼近岳州。然之后尚善未作积极行动。1676年至1678年,双方战斗日趋激烈,尤其为康熙十七年上半年。清军连夺茶陵等十二座县城,又夺平江、湘阴。
1678年3月,数万兵力由永兴北上直取耒阳,进逼衡州。在实行军事进攻的同时,清军不断展开政治攻势,增大了吴军内部离心力,吴军大将林兴珠等人先后投降清军。在战争后期,1678年,康熙帝诏责尚善,以岳乐统军取岳州。后叛军杜辉等来犯,尚善遣军迎击,在洞庭湖打败叛军,杜辉败走。一月后尚善卒于军,同月,吴三桂病死。9月11日,康熙帝命急取岳州。1679年正月十八日,王度冲、陈珀等各以其舟师降。同时,吴应麒收残卒,挟辎重,溃围奔长沙。于是清军收复岳州。之后清军直下湖南,继而长沙被攻克。
三藩之乱岳州之战作为吴三桂政权生死存亡之关键战役,改变了之后历史的进程。
康熙如何平定三藩之乱的
康熙平三藩之乱在历史上也可谓是赫赫有名。面对三藩之变乱,康熙迅速而果断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在政治上的分化瓦解,以集中力量打击吴三桂。在吴三桂举起叛旗之后,康熙立即在全国范围之内公布其罪状,处死其在京之子,并且停撤尚、耿二藩,对于精忠在京诸弟,仍处宽容措施。此后,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一一反清,康熙始终进行招抚,称其变乱为“无知被惑”,表白说自己绝不是食言,会保持对他们的态度。第二,在军事上,康熙制定了一套准确与周密的作战计划。在一方面,他派遣将士分赴常德、四川、荆州、安庆,以阻截吴军以及割断吴、耿联系;在另一方面,他积极部署后方,以山东兖州、山西太原为后方军队的集中点。变乱发生后,吴军来势凶猛,迅速攻陷岳州、衡阳等地。后耿精忠据福建反清,继而陕西提督王辅臣亦在吴三桂的诱引之下反清,占领平凉,和进攻四川的吴将王屏藩互相呼应。数月之间,陕、甘、川、湘、黔等省均为吴军控制。吴三桂自然被胜利冲昏头脑。自以为用兵之术天下无双,企图开始压迫康熙和谈。
然而,康熙早已看穿其狡诈心理,不但不为所动,还积极备战。首先,命清军挺进岳州,展开直接进攻。其次,在慰勉王辅臣失败之后,进军平凉,迫王投降,王屏藩亦失去声援,逃往汉中。最后,得知吴三桂“谋结青海多尔济”之企图,康熙立即命张勇屯甘州防御,使青海与硕特各部“归故巢”。自此,清廷大体平定陕甘,以致吴三桂阴谋彻底破产。后于十月,耿精忠降清,福建被收复。康熙十五年五月,清军又攻取了广西。
康熙十六年五月,于清镇南将军莽依图之进攻以及吴三桂逼迫助饷之下,尚之信走投无路,只能降清。之后,吴三桂只余四省,府库空虚。而且,吴军横征暴敛,使人民怨声载道,众叛亲离。为维系人心,康熙十七年三月,吴三桂于衡阳称帝,国号“周”。八月,清军压境,吴气绝而亡。清军于十八年初先后攻占长沙、衡阳。十九年正月,清军提督攻克成都。二十年十月,昆明城下,清军大获全胜。三桂孙世璠自杀,余党被活捉,械送北京而处以磔刑。至此,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清廷取得最后胜利。
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马
“三藩之乱吴三桂有多少兵马”这个问题一直受到史学界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人云亦云,以下就是我对“三藩之乱吴三桂有多少兵马”这个问题的看法。
电视剧《康熙王朝》关于三藩之乱的剧情
从官方的数据上来说,吴三桂当时有5万多兵马。其中包括了五十三佐领,除了这一点,清政府为了安抚吴三桂,又将吴三桂的部将王辅臣提拔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四川总兵吴之茂也是吴三桂的手下。除此以外,王储、王屏藩、马宝等十几个人被提为云南总兵,吴三桂的势力大大增强。
根据当时的骑兵和绿营兵的编制,吴三桂有绿营兵四镇十营6按。根据规定藩属五丁出一甲,甲200设一佐领。吴三桂十营,每个营有官兵1200人,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团。“镇”包括步兵和守兵,每一个镇有人数2400人,一共是9600人。再加上其他部队,吴三桂在册的正规军就已经达到了32200人。再加上三藩之乱前吴三桂招兵买马,快速扩充军事实力。在三藩之乱的前期,吴三桂的兵马将朝廷的正规军打的丢盔弃甲。这说明吴三桂的实力很强。仅靠这些部队是支持不了多久的。如果再加上五丁出一甲的方式计算,吴三桂的甲兵也有大约两万人左右。总体来说,吴三桂如没有大约7到8万的兵力,是绝对不敢向清王朝宣战的。
但是无论吴三桂的兵马再多,处于国运上升期的清王朝,依然能被历史所眷顾,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相关参考
平定三藩之乱 在统一国家里叛乱,终究是个人的一厢情愿 平定三藩之乱是发生在清朝初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 三藩系指清平西王吴三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三藩的建立及其势力的 养成,是清廷
三藩之乱过程自1673年11月21,吴三桂起兵叛乱,至1681年10月29吴世璠自杀,清军于昆明城下大获全胜。自此,三藩之乱历时八年,终于结束。三藩之乱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三藩之乱的过程地图描述第一个阶段为起兵江南...
三藩之乱过程自1673年11月21,吴三桂起兵叛乱,至1681年10月29吴世璠自杀,清军于昆明城下大获全胜。自此,三藩之乱历时八年,终于结束。三藩之乱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三藩之乱的过程地图描述第一个阶段为起兵江南...
吴三桂掀起的三藩之乱,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三藩坐镇南方,揽着枪杆子,搂着钱袋子,辖区官员都以亲信为主,根深蒂固。现在要把拔掉这三棵巨树,必然引起震荡。可康熙没有想到,动乱会如此猛烈。不仅三藩先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为拜托侵略奋斗一百多年。鸦片战争被打的一败涂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闭关锁关,武器也比别人落后许多。 鸦片战争前清军火器仍停留在三藩之乱的水平 在以后半
三藩之乱的结果和意义:清初三藩起义有什么影响清廷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撤藩回京师。除吴三桂部调往边区站、台服役外,其余各部重新编入八旗。福州、广州、荆州派八旗兵驻防,广西、云南派绿营
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三藩之乱是清朝内部的一次大内乱,同时也是圣君康熙大显身手的一次战争。那么三藩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三藩之乱的地图三藩之乱,从本质来说,就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在满族刚刚入关的时候,
伴君如伴虎,他帮康熙除掉鳌拜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却落得这样下场
在康熙还没有坐上皇位之前,清朝就存在一颗毒瘤,那就是鳌拜。鳌拜是一个很张扬的人,但他却不贪财,这才是最可怕的,说明他的目标更远大,已经不在乎金钱的多少了,他深知只要得到整个江山那么所有的金钱就都在他囊
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十二年三
皇帝 平西王、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于1673年爆发,当时的皇帝康熙历时8年终将叛乱平定。然而在这场战役中,清军被批判大肆屠杀百姓,平定三藩之乱期间更有死者超过一亿人之说? 三藩之乱清军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