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墓在哪里?是谁给蒙恬建的墓?
Posted 蒙恬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蒙恬墓在哪里?是谁给蒙恬建的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蒙恬墓在哪里?是谁给蒙恬建的墓?
曹操曾经说过:“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曹操这被后人称为一代奸雄的人物谈到蒙氏兄弟的时候都赶到伤心和难过,原因就是蒙氏兄弟死的实在是太冤了。若是哪一位君主有像蒙氏兄弟这样忠心的臣子,他们就幸福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蒙氏一族功不可没,蒙家也一跃而成为秦朝数一数二的将门世家。除了蒙家,秦朝还有将门世家王家,王翦大将军的孙子王离就曾是蒙恬将军的副统领。王家在王翦大败楚军之后就开始逐渐退出朝野了,然而他们的后代王离依然活跃在政治舞台,不过不太出名。
蒙恬深受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将当时秦朝的最精锐的秦军部队交给蒙恬,让蒙恬北击匈奴,完成这一项艰难的任务。同时秦始皇还将自己的长子扶苏派到蒙恬大军中去监军,让扶苏学习如何带领军队。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从小就拜在蒙恬的门下学习兵法,也是一个带兵打仗的能手,扶苏也曾是最有希望继承秦始皇皇位的人选,但是由于赵高和李斯两人在沙丘发动了沙丘之变,使得秦二世胡亥继位,扶苏被赐死,秦朝也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灭亡。
蒙家不止蒙恬一个人官职高,权力大,蒙恬的弟弟同样有很高的官职,不仅官拜上卿,位同丞相,而且秦始皇尤其宠信蒙毅,还特许蒙毅和他同乘一辆马车。蒙毅和他的哥哥蒙恬一样,也上过战场打过仗,既是沙场兵也是朝中文官。
即使蒙氏两兄弟时期,蒙家的地位一度超过了蒙家蒙骜在世的时候,但是由于赵高等人专权的结果,蒙家兄弟还是没有逃过这场政治斗争,并且成为了赵高的眼中钉。蒙家的权力在始皇时期就很大,赵高曾经始终得不到秦始皇的信任,始皇一直防备着赵高和李斯等人,所以才将他们天天带在身边。在秦始皇死后,赵高肆无忌惮的对付曾经看不惯的人,首先就拿蒙氏兄弟开刀,以儆效尤。
赵高先是在二世胡亥耳边说蒙毅曾经在始皇面前说过胡亥的坏话,于是二世下令杀死了蒙毅,又派人去了结了蒙恬。使者对蒙恬说:“你的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使者就说:“你说的话再多我也不能替你传达给二世”,蒙恬说:“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接着蒙恬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
蒙恬死后,他以前带领过的将士们将他埋葬起来,他们将蒙恬葬在绥德城西大理河畔,数千万将士用战袍兜土成墓,状似山丘。后来,蒙恬部下将士和上郡黎民百姓便效仿其生前所用之笔,制作了许多毛笔。从此,毛笔的制作和使用逐渐流传全国。
蒙恬的墓冢成馒头形,原有清代石碑两通,但是其中1通断为两截了,碑高1.42米,是清朝乾隆年间知州张元林所立,镌刻“秦将军蒙恬墓”,为知州江士松手书。
英布墓在哪里?是谁给英布建的墓?
关于英布的死说法不一,但是英布是被长沙哀王吴回所害却是不假,至于到底是不是吴回杀了英布,没有统一的说法。
当年英布背叛项羽归附汉营刘邦,刘邦正式接见英布的时候,故意挑选了一个他正在洗脚的时候。英布进门之后看到刘邦竟然在洗脚的时候接见自己很是不满和愤怒,但是后来他冷静下来发现刘邦所住的地方和所吃的东西的排场和自己一样,于是就没有追究这件事,觉得刘邦对他很是器重,就连给自己的地位都这样高。但是英布不知道刘邦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刘邦心里看不起英布。即使英布投奔了他,但是他还是不喜欢英布背叛原主的性格。另外就是刘邦此人就是这样的性格,不拘小节,别瞧刘邦这样随意,但是一般人刘邦还真的没办法征服他。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越发的想将那些诸侯王的权力收归到自己手中,一直在谋划除掉他们,他先是和吕后除掉了齐王韩信,然后杀了彭越。但是这样大的动作已经引起了各诸侯王的警惕之心。为了测试这些人,刘邦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人将彭越的肉剁成肉酱,并做成了大小不一的肉丸,命人将肉丸送到各诸侯手上。吃的人,刘邦就可以放过他,不吃的人,刘邦就会杀了他。
英布听了传旨的太监念完了圣旨后,一下子就夺过太监手里的圣旨将其撕毁。英布大怒,斥骂刘邦小人得志,他们帮他打下了江山,现在刘邦却恩将仇报,他发誓要为韩信和彭越等人报仇,立马就派人去做了这几位遇害诸侯王的牌位,然后掀起了造反。
英布的大军一共有二十万人,他对这些士兵加强了训练,就是在等待大战爆发的那一刻。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邦那里,举朝震惊。刘邦考虑到英布是一员大将,决定亲自领兵出战,命陈平为参谋,命樊哙、曹参带兵六十万。刘邦这个小人,一面出兵攻打英布,一面却派人去六安抓来英布的一家老小。
两军对战数个回合,英布终究因为兵力悬殊,失去了镇守的九江之地。英布带着仅剩的百人逃到了好友吴芮那里避难,可是吴芮却不在家,只有侄子吴成在府上。可是吴成这个人曾经被英布得罪过,英布以前奚落过他,他心眼儿小,一直记得这件事。现在看到英布如此狼狈前来投奔,假装好意相迎。吴成让英布不要丧气,还说自己这里有五万的兵力,愿意交给英布来统领。他假装关心英布的身体,让英布注意休息,就去给英布准备吃食去了。这小儿背后给英布的酒里下了蒙汗药,英布多日奔波,本就疲惫不堪和饥饿难耐,也没有怀疑这个侄子,吃了酒菜药力就发作了。吴成看英布已经昏迷,而英布带来的那些士兵也吃了酒菜昏倒了,让自己的士兵将英布带来的人全部杀掉,最后他割下了英布的首级。可怜的英布就这样被“自己人”出卖了。
刘邦正在营帐中和几位大将商量接下来的对策,突然有人来报,说吴成带来了英布的首级。刘邦很激动,马上就要验一验真假,可是樊哙却不同意,他认为英布是勇士,恐伤到刘邦的身体,冲撞了刘邦。刘邦不管这么多非要打开来看。刘邦看到的确是英布,就大骂英布不好好当王,非要给韩信他们报仇,还让人将英布的头剁碎喂狗。据说神奇的事情是,英布断头口中突然喷出一口血在刘邦身上,将刘邦吓出了神魂颠倒不治之症,没过几年刘邦就病死了。
相关参考
蒙恬的儿子因为蒙恬的电视剧和电影形象太过的深入人心,所以人们对于他的真实历史上的私人生活也充满好奇,想要知道他爱的什么样的女子,和后代是谁,尤其是,他的儿子是谁。蒙恬剧照在历史的记载里面,是没有写蒙恬
蒙恬墓蒙恬最大的威名就是击败匈奴,只要蒙恬在,匈奴就不敢轻易动侵犯汉族的念头。蒙氏家族从蒙骜为秦王效力起,历代忠诚,蒙恬的弟弟蒙毅也深得秦王赏识和重用。然而这样一个忠臣良将的墓地却并不是十分风光。蒙恬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彻底解决边患收复河南地,派大将蒙恬统兵三十万北击匈奴。这三十万秦军不仅是防御匈奴骑兵的钢铁屏障,同时也可以在咸阳受到威胁时沿直道迅速南下救援。但就是这样一支秦军,在蒙恬死后,却从我
李如松是怎么死的李如松的墓在哪里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称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
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南北朝时期西魏开国皇帝。元宝炬生于正始四年(507年),其父元愉反叛兵败后自杀,元宝炬兄弟几人也被幽禁在宗正寺直到宣
宋代帝皇的墓,大多数都集中在了西南和东北地区。宋仁宗墓就在永昭陵,他是宋代陵墓中非常具有个性话的一座帝陵。宋朝时期,人们建墓穴都是采用流行的砖壁来建造的,所以在宋代,他们的墓穴相对来讲都是比较个性化的
伍子胥之死吴王阖闾在和勾践的战斗中,被勾践用箭射伤之后,病重身亡。阖闾在死之前曾对夫差说:你不要忘记杀父之仇,即位后的夫差发誓三年后必定灭掉吴国。自刎前的伍子胥三年后,吴军大败越军,勾践被迫投降吴国。
李典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名将,他高贵儒雅,尊重贤士,军中的将士们都将其视为长者,对其十分尊敬。那么李典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李典吧。李典画像李典的生卒年在史书上没有详细的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是秦朝时期的大将军,最后被赵高陷害,二世将之处死。曹操感叹蒙恬一族对秦王室的忠心,感叹蒙恬的命运。历史上关于蒙恬的记载最多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蒙恬列传》,“蒙”是以蒙山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