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派卧底骗走兰亭序 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
篇首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派卧底骗走兰亭序 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曾派卧底骗走兰亭序 唐太宗竟是王羲之粉丝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叫《兰亭序》、《临河序》、《楔序》、《楔帖》)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它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有关它的轶闻趣事就接连不断,如今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一幅《萧翼赚兰亭图》,就记载了其中的一个传奇故事。
在唐代,“萧翼计赚辩才”的故事就已经是当时画家喜欢的题材,唐代画家阎立本将之绘成《萧翼赚兰亭图》。有人认为,辽宁省博物馆现藏的《萧翼赚兰亭图》就是北宋摹本,而台北所藏的是南宋摹本。在这幅画中一共有5个人,辩才和尚居中,他对面是萧翼。辩才口沫横飞,萧翼恭谨露阴险,表现的是当时萧翼欺骗辩才和尚、取得其信任的一个场面。
“萧翼计赚兰亭”的故事最先出现在唐代何延之所撰的《兰亭始末记》一文中,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搞到《兰亭集序》,竟然派官员从当事人手中骗取重宝的故事。
李世民念念不忘《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自写成之后,王羲之自己十分宝爱,决意将其传之子孙。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精勤书法,一直活了将近百岁才去世。临去世的时候,将《兰亭集序》墨迹传给了弟子辩才。辩才俗姓袁,是梁朝司空袁昂的玄孙,博学多才,精于琴棋书画,他得到《兰亭集序》后,十分珍视,密不示人,在自己居住的房间房梁上掏了一个暗龛,专门用来贮藏《兰亭集序》。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十分推崇,还为此诏令天下,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对《兰亭集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来,李世民得知,《兰亭集序》真迹在辩才和尚手中,李世民马上将辩才请到长安,委以官职,热情款待,然后借机向辩才打听《兰亭集序》的下落。但无论李世民怎样百般盛情,辩才只是装憨作痴,推说自己年轻时在侍候先师智永的时候确实见过《兰亭集序》,但经过几十年的战乱,早已不知去向。
如此几次三番,辩才就是不承认自己手中有《兰亭集序》,李世民无奈只好放辩才回去。但李世民并不死心。他不止一次地和心腹大臣们说起这件事:“《兰亭序》真迹肯定在辩才和尚手里,可以找个聪明有计谋的人,从辩才那里设法取来。”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就推荐了监察御史萧翼。
萧翼是梁元帝萧绎的曾孙,为人狡黠多诈。当唐太宗要他去取《兰亭序》时,他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不要公开派他去,二是请皇上借给他三四件王羲之的真迹字帖,以便见机行事。唐太宗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御史扮卧底骗倒老和尚
萧翼就乔装打扮成一个穷愁潦倒的山东书生,搭乘商船来到浙江绍兴,日落时分,他来到了辩才和尚所在的永欣寺,故意在庙廊里观看壁画。辩才看见萧翼一派落魄书生的模样,顿生怜悯之心,便主动打招呼。
萧翼说他是北方人,这次是带了蚕种到南方来卖,凡有寺庙的地方,都顺便来观看一下。辩才邀他入房交谈,两人很投机,下棋、弹琴、谈诗论文,相见恨晚,辩才还命人打开新酿的酒待客,酒酣耳热之际,二人诗酒唱和,通霄达旦,一直玩到天亮。萧翼离开时,辩才和尚还依依不舍地说:“施主有空就来玩儿啊!”
于是,萧翼过了两天就“自带酒水”,再次来到永欣寺,专门找辩才喝酒谈诗。这样一来二去,俩人厮混了好几个月,慢慢熟络了起来。有一天,萧翼拿出了自己模仿梁元帝画的一幅《职贡图》,辩才十分欣赏,并就此和萧翼谈论起了书画。萧翼趁机说:“我从小就跟家父练习二王的书法,现在虽然流落他乡,身边还带了两幅二王真迹呢。”辩才说:“明天带过来瞧瞧。 ”
后来,萧翼果然带来了两幅二王真迹,辩才反反复复看了好半天,然后说:“真迹倒是真迹,但却不是最好的。我也有一个真迹,而且绝对是最好的!”辩才告诉萧翼,自己藏有《兰亭集序》,萧翼听了,假装不相信,哈哈大笑说:“《兰亭序》早就在兵荒马乱中烧毁了,现在哪儿还有?你就是有,也一定是假的!”这一激将法果然起了作用:辩才让萧翼明天过来看。
第二天,萧翼按时前往,辩才亲自登上木梯,从屋梁上的小洞里,把《兰亭集序》真迹取下来。萧翼看了之后,故意指出了几处“疑点”,并说:“果然是假的。”俩人争论了半天,谁也没有说服谁。萧翼故意把他带来的那几件真帖,放在辩才那里,请老和尚随时比较参看。
从此以后,辩才就不再把《兰亭集序》放回暗盒,而是把它和萧翼拿来的几件王羲之墨宝,一齐放在书案上,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同时,萧翼也彻底取得辩才和他的弟子们的信任,可以自由来往。有一天,萧翼得知辩才外出,趁机来到寺里,对老和尚的徒弟说,有两本书,搁在老和尚屋里了,要取回去,那些徒弟就叫他自己去取。萧翼就把书桌上辩才的《兰亭集序》和他带来的那几件墨宝一起拿走了。
出了寺门,萧翼立即找到当地的官府,亮明了身份,说明了事由,并让人请来了辩才。此时的辩才还在别人家里作客,听说御史召见,连忙赶来,一看这位御史就是自己的好朋友萧翼,再一听圣旨,知道《兰亭集序》序已被偷走,当时就惊倒在地,很久才醒过来。
萧翼弄来了《兰亭集序》,唐太宗非常高兴,分别奖赏给房玄龄和萧翼许多珍宝器玩,还给他俩升了官儿。对于辩才,唐太宗油也没有打击报复,而是下令赐给他许多钱物作为补偿款。但辩才无心享用这笔巨款,而是用来造了三层精美的宝塔。
辩才因为这件事惊怒攻心,深感愧对先师,后来慢慢地吃不下饭,只能喝点粥,一年多之后,辩才就去世了。
是否有传言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非其原文
「兰亭集序」传到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在山阴永欣寺当和尚,也擅长法。据说智永活到近百岁才去世,「兰亭集序」于是落到其弟子辨才手中。辨才博学能文,精于琴棋书画,得到这一件珍品,宝爱万分。
当时皇帝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墨宝,四处搜求,最后终于从辨才手中得到「兰亭集序」。太宗临终时,嘱咐一定要以它陪葬,于是「兰亭集序」的真迹就永远埋没了。
至于唐太宗是如何从辨才那儿得到「兰亭集序」的?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唐太宗命萧翼计取兰亭,是留传最广的一种,故宫博物院的「萧翼赚兰亭图」,画的就是这一则故事。
据说,唐太宗三番两次向辨才要「兰亭集序」,辨才却始终推说不知道在哪里。后来只好设计让监察御史萧翼假扮为一名潦倒书生,借住到永欣寺,慢慢和辨才结为至友,而后套出「兰亭集序」的下落,太宗终于得到真迹。
这一则故事生动有趣,但也有人说未必是真的。因为唐太宗乃一国之尊,在那个时代,皇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辨才不过是一名老僧,怎感欺瞒皇上?因此有人认为这也许是好事者所编造的一段趣事罢了。
相关参考
「兰亭集序」传到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在山阴永欣寺当和尚,也擅长法。据说智永活到近百岁才去世,「兰亭集序」于是落到其弟子辨才手中。辨才博学能文,精于琴棋书画,得到这一件珍品,宝爱万分。当时皇帝唐太宗
1.中国十大历史之谜一、千古遗恨《兰亭序》《兰亭序》,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是书圣王羲之巅峰之作,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失传千年,让人怀念!史书记载,在唐太宗遗诏中,明确要求《兰亭序》陪葬。换句话说,这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的席位,被明确下来的时段,是在唐朝,得幸于唐太宗李世民极力推崇,可在唐朝之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的席位开时不时被后人动摇一下,这也是「”得幸
1.历史上的十大悬案是历史上的十大悬案是中国十大未解之谜一,千古遗恨《兰亭序》《兰亭序》,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是书圣王羲之巅峰之作,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失传千年,让人怀念!史书记载,在唐太宗遗诏中,
對於書法愛好者而言,王羲之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很多人將其書法奉爲自己研習書法的模板,尤其是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是讓多少書法愛好者癡迷不已,在很多人家中都可以看到《蘭亭序》,儘管只是現代模仿,但依舊因
【编者按】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兰亭序》,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唐大宗李世民更是对《兰亭序》痴迷不已,甚至在去世后也要《兰亭序》陪葬。然而,《兰亭序》真
魏晋时期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平生中有好多创作,个中最为有名是兰亭集序,被历代帝王收藏,《兰亭序》更是受到了浩瀚书法名家的赞誉,兰亭集序被称为世界第一行书。今天小编就来说一说往西值得故事。王羲之是
魏晋时期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平生中有好多创作,个中最为有名是兰亭集序,被历代帝王收藏,《兰亭序》更是受到了浩瀚书法名家的赞誉,兰亭集序被称为世界第一行书。今天小编就来说一说往西值得故事。王羲之是
王羲之(321-379),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
王羲之(321-379),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