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砸掉他的墓碑呢 唐太宗为何在魏征死后

Posted 唐太宗 魏征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亲手砸掉他的墓碑呢 唐太宗为何在魏征死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亲手砸掉他的墓碑呢 唐太宗为何在魏征死后

2、历史秘闻 唐太宗为何砸掉魏征的墓碑

亲手砸掉他的墓碑呢 唐太宗为何在魏征死后

自古当皇帝的希望成为一代明君,做臣子的希望自己成为一代贤臣,中国历史上明君贤臣的典范不多,唐太宗和魏征算得上最为著名的一对。

在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魏征比喻为自己的“镜子”,恩宠有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对魏征的最高评价,被后人津津乐道。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把亲自给魏征写的碑石推到,把碑文磨灭,还下令解除魏征长子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前后差别如此之大,是为何呢?

有人分析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魏征生前曾极力向唐太宗推荐杜正伦和侯君集,夸赞说这二人均有宰相之才,唐太宗听从了魏征,提拔两人。后来这两人牵扯到太子李承乾谋反,杜正伦被流放,侯君集下狱被杀。魏征是难辞荐人的责任,导致唐太宗心理很不痛快。

二、有人给唐太宗举报,说魏征写的奏章都留有副本,私自交给史官记录,有一心留名青史的心思,让唐太宗心生不满,认为魏征故意博得清正的名声。因此,唐太宗后悔了,此时魏征已死,只能剥夺他的荣耀,不再让他的儿子享受高的待遇。

以上两点原因有一定道理,但究其原因,还是魏征生前多次的“直言进谏”,使唐太宗积累了很多的“怨愤”,推到墓碑只不过是唐太宗在魏征死后长期心理压抑的一种发泄而已,借用两个导火索很正常。

魏征比唐太宗大了20岁,虽然唐太宗为了彰显自己一代明君,实现大唐的繁荣昌盛,给予了魏征足够大的进谏权,但是皇帝毕竟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人。不管是在国家大事上,还是私生活中,魏征都像一位父亲一样,在唐太宗耳边唠唠叨叨的不断教诲,根本没有顾忌到皇帝的颜面。

加上年龄的代沟,很多时候魏征管的过于宽了,没有站在皇帝的角度去思考,一旦唐太宗有任何想法,稍不如魏征的意,都会干涉阻挠一番。根据史料记载,魏征在唐太宗身边的17年间,有史料可查的谏言至少有二百多次,内容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还有对皇帝私生活也要说上几句,让唐太宗经常下不来台,甚至当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我早晚有一天,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这样的一种君臣关系,让唐太宗心理产生了“阴影”,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还得看大臣的脸色,积累久了,自然会爆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后来唐太宗果然受挫折,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一意孤行,不听劝阻(实际上当时也没人能劝阻),攻打高丽失败,回来的路上灰溜溜的说:“要是魏征在,不会让我有此次行动啊。”长叹一口气,下令重新给魏征立碑,赏赐魏征的夫人家眷。

人啊,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会例外。

历史秘闻 唐太宗为何砸掉魏征的墓碑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爱太深,容易出现裂痕。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候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步积累起来的压抑,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突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

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相关参考

唐太宗把魏征当做“镜子”为何要亲手砸掉魏征的墓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

唐太宗把魏征当做“镜子”为何要亲手砸掉魏征的墓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

唐太宗为何砸掉魏征的墓碑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

被唐太宗视为镜子的魏征,死后竟被李世民砸了墓碑,为何会如此?

被唐太宗视为镜子的魏征,死后竟被李世民砸了墓碑,为何会如此?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名流千古的著名谏臣魏征,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成就了贞观之治,他们二人可称得上是明君和谏臣的典范。在魏征去世以

唐太宗和魏征是贤君良臣的楷模 为何唐太宗毁掉魏征的墓碑

  魏征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贤臣,以敢于直言进谏而出名,唐太宗也虚心接受魏征的进谏,积极改正自己不好的地方,并为有这样一个贤臣感到高兴。可是历史偏偏出人意料,在魏征死后,唐太宗竟然毁掉魏征的墓碑,这是

唐朝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墓碑呢? 奇怪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与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也正是因为他的直言进谏,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效仿他向君主进谏,这种

魏征被李世民砸了墓碑,背后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魏征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历史上有很多生前权倾朝野的重臣在死后遭遇了清算,比如汉朝时期的霍光,汉宣帝等霍光去世后,用雷霆手段收拾了霍家,再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明朝时期的张居正

神话的破灭

  一个是从谏如流的明君,一个是耿介直言的忠臣,唐太宗与魏征不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也铸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然而生前君臣无隙,身后却反目成仇——唐太宗为何推倒他亲手撰写的魏征碑?在这段君臣佳

魏征最作死的一次对答,死后被 ”鞭尸”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县人(这是新唐书记载,但对于此一直有争议),唐朝时期因直言进谏而被后世传颂,被唐太宗称为「”人镜”,被后世称为「”一代名相”。你知道魏征最作死的行为吗?魏征一生于君王觐见对答两百多

你不知道的12个历史冷知识都有那些呢?

1.“千金”――现在指女孩,但古代曾指男子。2.唐伯虎没点过秋香,秋香比他大了二十余岁,秋香曾拜唐伯虎老师沈周学画。3.孔子身高在2.20米左右,而且文武双全。4.唐太宗李世民曾以魏征为镜,魏征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