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过多少军饷?

Posted 军饷

篇首语: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抗战时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过多少军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抗战时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过多少军饷?

2、抗战时八路军缴获了那么多钢盔,为何战士们却很少戴

抗战时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过多少军饷?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在洛川会议后发出命令,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共辖3个师,每个师4个团,共12个团。随后,八路军总部收到了国民党政府发给的第一批军饷,计有30万银元。

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政府的第八路军,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来之极为不易的。1936年12月1日,毛泽东、朱德等19位红军高级将领联名致电蒋介石,恳切提出:“吾人敢以至诚,再一次请求先生,当机立断允许吾人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则不特吾人之幸,实为全国民族唯一之路。【注】”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对此均无下文。

同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突发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同意联共抗日。然而,在紧锣密鼓的国共谈判中,却因红军的改编问题使国共双方陷入僵局,据史料记载,第二次国共合作当时中共要求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应保持4个军12个师的兵力规模,但蒋介石只同意红军编成3个团。由于国共双方意见相差悬殊,谈判一度搁浅。

1937年3月下旬,周恩来从延安抵达杭州,亲自向蒋介石出示了中共新的十五条意见书,其中最关键的内容为改编后的八路军总兵力不少于4.5万人,红军和陕甘宁边区的经费,由国民政府拨付。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给地方军队拨放军饷早有先例,而且当时对各路地方军阀极尽用重金拉拢之能事。比如,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每年拨付给张学良的东北军军饷高达200万银元。然而,这一次谈判因故却依然没有达成协议。

1937年7月,“七七”爆发事变后,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上与侵华日军交战接连失利,兵力、兵源等及方面损失非常惨重。迫于抗战的不利形势,蒋介石开始向中共妥协,终于同意八路军改编后保留三个师的兵力,要求整编后的八路军赶快配合国民革命军一同抗日作战,并答应了由国民政府给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拨付经费等其他条件。

据史料记载,国民政府给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发放军饷的数目,是根据国共谈判所达成协议对八路军按三个师的4.5万人计算的,每月发放给军饷法币63万元,其中生活费30万元,战务费20万元,补助5万元,医疗补助费1万元,米面津贴补助及兵站补助费7万元。如此款项在此后几年中略有增加,但拨付给八路军的军饷总数一直没超过75万元。八路军的军饷在当时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负责向国民政府军委会军需局领取。

1937年9月,改编后的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展开抗日。11月初,侵华日军攻陷太原,国民革命军、晋绥军损失严重,山西抗战形势日趋严峻。对此,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指示朱德、彭德怀:“应该在统一战线之原则下,放手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征集给养,收编散兵。应照每师再扩大3个团之方针,不靠国民党发饷,而自己筹集供给之。”这是因为毛泽东早已清醒地认识到国民政府给八路军发饷早晚都是靠不住的,不如抓住时机收编散兵扩大队伍,自己动手筹集供给。

1938年,毛泽东抓住日军调集6个师团30万兵力夹击徐州而造成冀、鲁等省敌占区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做出从山区到平原开展游击战的正确决策,领导指挥八路军分散游击,打击日军,扩大部队,使八路军部队迅速发展壮大,兵力总数很快达到达25万人,为原来4.5万人的5倍。八路军扩充的兵员虽越来越多,但除了补充战时损失兵员外,大多都是以独立团、军分区、武工队等名义存在,八路军对外的正式编制依旧还是3个师。这应该说是毛泽东和中共的一个无奈和英明的创造。

据最新披露的史料记载,国民政府对改编后的八路军的军饷发放,开始时也是比较认真地遵守协议按时发放的。如遇有特殊情况也有拖欠,但事后也会予以补发的。1939年冬,胡宗南部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时,国民政府曾一度对八路军停发军饷。此事件平息后,经中共据理力争,迫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承认错误,使八路军于次年4月份再次领到已拖欠半年之久的军饷。

改编后的八路军,按照毛泽东和中共的不失时机地扩大队伍、自己筹集供给的指示精神,积极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打击日军,在异常艰苦残酷的敌后抗战中赢得了主动,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到1940年初,八路军已经达到40多万人,比国民政府收编时核定人数扩大了10倍。据老八路回忆录记载,这些部队大多靠自己动手征集给养。国民政府依然只对原谈判协议确定的3个师4.5万人发军饷。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百团大战在彭德怀领导下打响,约计有120个团的兵力参战,其中仅第一阶段就歼灭日伪军约7000人。在此役中,由于彭德怀首次打出了八路军“百团”的旗号,在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面前暴露了八路军的真实兵力,虽然处在全民抗战的最紧要关头,但还是引发了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对中共和八路军的不满。同年10月,国民政府开始切断对八路军军饷供应。同年12月,国民政府国防部长何应钦公开宣布停发延安方面的军饷。

国民政府对于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军饷发放,按照军长叶挺对蒋介石的要求,每月应发给新四军经费18万元,但实际上却只给了新四军每月 8万元。后经叶挺和项英的据理力争,才增加到每月 13万元。此外,苏北地区的新四军每月经费 3万元,由国民政府指定安徽省政府负责提供。1940年12月,新四军在领到同年4月后几个月的欠饷后,直至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被宣布为“叛军”后,国民政府就再也没有给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发放军饷了。

抗战时八路军缴获了那么多钢盔,为何战士们却很少戴

文/寂寞的红酒 在抗战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剧中,日本军队作战时总是戴钢盔,而八路军战士一般是戴军帽。众所周知,钢盔能够有效的保护军人的头部,降低军队的伤亡,钢盔对士兵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抗战中,八路军战士缴获了不少的钢盔,但让人疑惑的是,八路军战士很少佩戴缴获的钢盔,基本全是戴着帽子战斗。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抗战时八路军缴获了那么多钢盔,为何战士们却很少戴? 首先,钢盔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装备,对于中国军队而言,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装备。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工业落后,财力匮乏,国力非常孱弱,没有条件大规模装备钢盔这种价格昂贵的装备。别说穷得叮当响的八路军,就是国民党部队也不是都能装备。当时中国很多军队连军装和草鞋都限量,有些部队连草鞋都没有,更不要说钢盔。由于没有钢盔,所以部队就拿斗笠和帽子替代。其实不是八路军战士不想戴,而是条件不允许。 虽然八路军战士在战场上缴获了不少的钢盔,但数量其实并不大,因为日军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八路军消灭的大部分都是伪军,而伪军除了部分精锐部队根本不戴钢盔,所以战场上缴获的钢盔数量非常有限。这些钢盔根本不具备大规模装备的条件,而且一旦装备,很容易和日军混淆,所以八路军即使缴获了钢盔一般也不会大规模装备部队。那么这些钢盔不装备部队用来干什么呢?其实,这些钢盔还有更大的用途,那就是炼钢制造武器装备。 钢盔是用上等钢材制造的,是非常优质的材料,这对于原材料匮乏、缺乏生产能力的八路军部队来说,绝对是一等一的宝贝。这些钢盔可以用来炼钢制造武器装备。所以,不管是日本军服还是钢盔,缴获后虽然可以临时使用,但是战斗结束后必须得如数上缴。所以,战士们不戴钢盔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直到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我军缴获了大量国民党部队的钢盔,战士们才终于戴上了头盔。当然,有网友们调侃,是导演觉得八路军带上钢盔体现不出艰苦抗战的精神,宁肯用来当水瓢也不戴,但实际上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装备的条件。 参考资料:《抗日战争》、《细数中国军队在抗战时期用过的几种钢盔》、《中德军事合作与国民政府的军事现代化》

相关参考

抗战时八路军的武器究竟有多简陋

虽然抗战时间的改变只是一个小举动,但是却体现了对当年浴血奋战军民的最大尊重。今天小编将给大家介绍抗战期间八路军的一处兵工厂的情况。从这个兵工厂的情况,大家就能这真实地感受当年抗战的艰难场景,也能从侧面

抗战时八路军缴获了那么多钢盔,为何战士们却很少戴

文/寂寞的红酒在抗战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剧中,日本军队作战时总是戴钢盔,而八路军战士一般是戴军帽。众所周知,钢盔能够有效的保护军人的头部,降低军队的伤亡,钢盔对士兵们来讲是非常重

抗战时国军被说的一事无成,但在日本兵眼中,他们是这样评价国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双方率领的部队,带给后人的印象其实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经常听到的就是这些国军胆小如鼠,在战场上经常就是临阵脱逃,虽然有着比八路军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其战斗力和八路军相比起来,则是有

国民党最无能的将领,抗战时国军将领最无能的是谁

抗战时国军将领最无能的是谁?也就是总打败仗的那种总打败仗的将领至少在打仗,真正无能的是那些不打仗的。国民党当中的将领谁是最厉害?国民党十大元帅。十大将军头帅应该授予何应钦,此人一生追随老蒋,最后官至陆

抗战时沿海工业迁渝始末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移驻重庆,为避战火而西行的沿海厂商,也纷纷随之来渝。图为重庆国民政府办公大楼。作者:谭洪安1938年1月25日,重庆城下半城望龙门附近的沙利文饭店,忽然来了十余位大多说着

抗战时毛泽东机要秘书为何遭国民党逮捕杀害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凌辉,原题:毛泽东机要秘书张文彬生命最后的岁月  张文彬曾任毛泽东机要秘书。在红军和地方工作期间,先后任红五军党代表、红七军政委、红十五军政委、中共南方工委书记、广东省委书

哪位苏联元帅在国民革命军任职 抗战时曾警告蒋介石

核心提示:“在担任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前,我的祖父(崔可夫元帅)已经到过中国3次。”尼古拉·崔可夫告诉记者,他从小和爷爷一起生活,常听爷爷说起在中国的故事。1926年,崔可夫作为外交信使首次来中国,到过

抗战时汉奸是怎么给日本女人洗澡的

众所周知,日本人习惯男女共浴,而中国人就不行。话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来到了中国,一日本高级军官将自己的夫人也带来了。日本女人要洗澡,于是就让一个汉奸给自己搓背。汉奸虽然满心不愿意,但是,摄于日本鬼

胡琏抗战时居然能两次戏耍日军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胡琏,国民党军陆军上将,其人在国民党军中的威名同任何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相比也毫不逊色。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足智多谋,不惧强敌,置生死于度外的中

抗战时国共敌后游击战为何一盛一衰

武汉失守后,1938年11月下旬,蒋介石在湖南衡山召开的南岳军事会议上宣布:「”二期抗战,以游击战为重点”。国民党为了开展敌后游击战,做了诸多的努力。国民党军队在敌后坚持了5年左右,结果几十万国军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