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两次还乡受到了什么待遇?全是势利眼

Posted 苏秦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秦两次还乡受到了什么待遇?全是势利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苏秦两次还乡受到了什么待遇?全是势利眼

2、公孙衍与张仪苏秦之间是什么关系 公孙衍简介

苏秦两次还乡受到了什么待遇?全是势利眼

历史上主要记载了苏秦的两次回乡,一次是苏秦在说秦失败后落魄回乡,还有一次则是苏秦在游说六国成功后,荣登六国宰相之位,执掌六国相印,荣归故里。而苏秦两次回乡后受到的待遇前后完全不同。

早年苏秦在齐国鬼谷子那里学习纵横术,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外出游历各国。而他的游说之路并不顺利,遭到了一些国家的君王的拒绝。苏秦多次游说秦国实行连横,却未被秦王所看重赏识。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他身上的钱财都被用尽,整个人变得一无所有,最后只能遗憾回乡。而落魄的苏秦在回到家后没有受到来自家人的一丝一毫的温暖,他被家人讥笑责骂。感叹世态炎凉的苏秦重新发奋,终于在一年之后他学有所成,并成功将自己的主张说服给了六国君王,登六国相位,执六国相印。

之后,他再一次回到了家乡,一改之前的落魄失意,这次苏秦的回乡算是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了。回家后,等待苏秦的不再是冷漠相待。家人们一改之前对待苏秦的冷漠态度,父母扫榻相迎,甚至奏乐摆酒席,还特意去郊外三十里的地方等待他的到来;妻子在苏秦面前也不再爱理不理;嫂子也从之前的趾高气扬变为了卑躬屈膝。

对于这些变化,苏秦也只能再一次感叹世态炎凉,只是因为有了权力和财富就彻底改变了家人对他的态度。

公孙衍与张仪苏秦之间是什么关系 公孙衍简介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出生在魏国的阴晋,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去世。是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公孙衍的一生中,曾效力过三个国家,秦国、魏国和韩国。公孙衍曾经两次让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是这两次都失败了。

商鞅死后,公孙衍就得到了秦惠王。公孙衍积极改造秦国,让秦国的国力更加强盛。公元前333年,日益强大的秦国在公孙衍的谋划下,进攻魏国。魏国原本就已经在战争中,国力削弱了很多,这次秦国的进攻更是让魏国无法抵挡,只好割地求和,将魏国的阴晋即公孙衍的家乡给了秦国。秦国乘胜追击,想要将河西这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收入囊中,再次发起战争,魏国最终失去了河西。

公孙衍见利忘义,最终在秦国被排斥,去了魏国当将军。公孙衍主张五国联合攻击秦国,但是遭到了齐国和楚国的反对,秦国也在其中搞破坏,最终还没开始就失败了。公元前319年,公孙衍再次主张联合抗秦,这次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但是在讨伐过程中,各国并没有团结一心,只是考虑自己的得失,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次的失败让公孙衍在魏国也不能呆下去了,请辞,去了韩国。在韩国,公孙衍想要继续主张自己的合纵,不过还是因为盟军的问题失败了。

虽然公孙衍的几次策划都失败了,但也正因为公孙衍,各国才能与强大的秦国有交锋,不至于只是等着秦国将各国打败。

公孙衍张仪

公孙衍是魏国人,张仪也是魏国人。虽然两个人都是同一个国家的人,而且两个人都为不同的国家效力过,但因为政治主张的不同,两个人成了政敌。公孙衍主张合纵即联合各国攻打秦国,而张仪主张连横即各个国家与秦国联合。

公孙衍最开始在秦国任职,并得到了秦惠王的重用。但是,公孙衍却因为自己的私利而忘义。张仪正因为利用这一点,让公孙衍在秦国受排挤,只好到魏国做将军。

公孙衍为了自己合纵的主张,同时在燕、赵、齐担任宰相这一职位。在秦国效力的张仪,为了让合纵不成功,来到魏国,魏国希望用张仪的号召力,能够让各国与魏国联合,因此,让张仪担任魏国的宰相。公孙衍和张仪都在魏国做官,但两个人的政治主张却是完全不同的。公孙衍为了能够将张仪排除在魏国的朝廷,策划了一些活动。公孙衍派人去韩国,告诉韩王张仪让魏国和秦国联合。韩王为了自己的国家,让公孙衍做一些政事,去魏王那里领功,从而停止魏国和秦国的交往。在一系列的谋划成功实施后,魏王为了魏国的利益,将张仪的职位罢免了,让公孙衍接任张仪的位子。

在这场公孙衍和张仪的战役中,公孙衍运用迂回的战术,并没有和张仪有直接的正面较量。正因为公孙衍采用了这样正确的策略,最终公孙衍获得了胜利,让张仪只能选择回秦国。

苏秦公孙衍

说道苏秦,很多人想到的是张仪,认为苏秦和张仪交锋过很多次,并且苏秦在交锋中创立了合纵。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和张仪交锋的是公孙衍,而且合纵的创始人也不是苏秦,是公孙衍。那么,苏秦和公孙衍又是什么关系呢?

苏秦与公孙衍一样,都是战国时期的人物,而且很多人会将苏秦和公孙衍弄混,但是他们两个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苏秦登上政治舞台要比公孙衍晚,可以说公孙衍在政治舞台上与张仪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苏秦应该是还没有出生。

苏秦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主张合纵,但是苏秦绝对不是采用合纵方式的第一个人,苏秦应该是在创始人公孙衍的影响下采取此种策略。苏秦和公孙衍不同的是公孙衍策划了很多次的合纵,而且都是为了与当时的秦国抗衡;然而,苏秦并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抗秦者,反而更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齐者。苏秦作为燕国的亲信,曾经积极主动劝说燕王,让燕王打消反秦的念头。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苏秦和公孙衍一样都是主张合纵的思想,但是他们所要反抗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

苏秦是一个贤士,虽然他在一些地方损害了燕王的脸面或者是利益,但是燕王还是重用苏秦。然而,苏秦的心里很是多疑,总觉得在燕国,危险一直在自己的身边,最后找了出使齐国的理由,逃出了燕国。到了齐国,不被重用,身份也被别人揭开,最后落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公孙衍怎么死的

公孙衍,出生于阴晋,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当时的张仪齐名。公元前333年,为秦国效力,当时的秦惠王也很重用公孙衍。在攻打魏国时,为秦国赢得了胜利,得到了当时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河西。

后来,张仪当了秦国的宰相,因为和张仪的政治主张不同,公孙衍只好离开秦国,去往魏国。

当时的魏国国力衰退,公孙衍就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一起攻打秦国即合纵,但是这一次的合纵失败了。公孙衍因为这一次的失败,在魏国受到排挤,离开了魏国,前往韩国。在韩国公孙衍担任的职位是宰相,在与秦的作战中,再次失败,只好回到魏国。

但是在魏国的朝廷中,官员们勾心斗角,公孙衍根本没有再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根据《韩非子》的记载,公孙衍与魏国的官员张寿积怨很深,田震对公孙衍心怀怨恨,田震就派人将张寿杀了,将杀人的罪扣在公孙衍的头上。魏王听信了小人的话,以为张寿就是公孙衍杀的,就把公孙衍杀了。从这可以看出,公孙衍在最后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最后还含冤而死。

公孙衍作为那一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历史功绩是永不会磨灭的。他所开创的合纵,也将会被后世人记住。因为有公孙衍这样一个人,才能有了那么多次与强大秦国的交锋,才能书写出那么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相关参考

他死后为什么会被五马分尸 苏秦怎么死的

苏秦在学习纵横之术后,开始周游各国。在秦国时,苏秦多次向秦王呈上劝说秦王的奏章,但从未被采纳。苏秦在衣服破旧,钱财用尽的情况下只能离开秦国,遗憾回乡。苏秦背着自己的行李,整个人既黑又瘦,形如枯槁地回到...

清朝唯一包衣出身的正牌皇后,23岁生下天子,却受到不公正待遇

清朝时期,有一类独特的群体,名为包衣,就是奴隶的意思,八旗之下都有隶属本旗的包衣,其中,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统归内务府管辖,专门为皇室成员服务。内务府包衣女子有一部分会被选入宫廷充任宫女,还有极

李冰为何能让秦国不耗费一兵一卒便打败了楚国鄢城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前三国之一,实力强大。但是秦国却还是受到了燕国间者苏秦死间齐国之事的影响,先后两次陷入了危机。  第一次危机是秦昭王想要和齐国结盟而起。此事归结起来,还是因为秦昭王

多亏他我才有今天

都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刘邦曾因为嫂子没给自己饭吃,给自己的侄子封了个“没饭吃侯”,但是朱元璋成了皇帝衣锦还乡后对待仇人却是另一番待遇。不仅没有杀死仇人还奖励其大片土地?究竟为何?朱元璋小时候和父母生

齐国的火牛阵到底是什么?是田单发明的吗?

战国时期,燕国苏秦死间齐国,故意蛊惑贪婪的齐湣王攻打宋国,引起其余几国的忌惮,因此合而攻齐。苏秦是一个出色的纵横家,为了报答燕王,他只身来到齐国,为弱燕对抗强齐做准备。在齐国,苏秦凭借自己的谋略,受到...

齐国的火牛阵到底是什么?是田单发明的吗?

战国时期,燕国苏秦死间齐国,故意蛊惑贪婪的齐湣王攻打宋国,引起其余几国的忌惮,因此合而攻齐。苏秦是一个出色的纵横家,为了报答燕王,他只身来到齐国,为弱燕对抗强齐做准备。在齐国,苏秦凭借自己的谋略,受到...

被清朝授予 ”从一品”的将领们,可以得到什么待遇

清朝的时候,武将绝不是一个被多数人追捧的职业。跟文官相比,武将地位偏低。它会受到同级别文官的节制。将来还要到疆场厮杀,在前线搏命。但是,跟文官的科举相比,考取武将总是更容易些。而且,朝廷对武将的待遇也

刘伯承元帅为何常常自我批评 称自己太“势利”了

核心提示:他说:“伯承同志是勤读不倦的模范……没有一天停止过自己的工作……他对上级命令和指示,从未粗枝大叶,总是读了又读,研究了又研究,力求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而加以实现”“他的一生,除掉工作读书之外,

南明权臣孙可望在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变化是怎样的

孙可望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可以说是先非常优越,后来南明大势已去之后,尤其是李定国死后,孙可望的待遇可谓急剧下降。可以说孙可望投降初期受到满清特殊的恩遇,靠的是出卖云贵川抗清事业。他刚刚逃到湖南宝庆就给清廷

此族在唐朝享超国民待遇,杀人放火无人敢管,衰落后却被唐军灭尽

最近,山东大学「”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的事件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这事儿之所以闹那么大,是因为在中国,许多外国人享受所谓「”超国民待遇”,拥有各种优待,甚至违反了法律、法规,也会受到轻判。而这样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