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实和屈原没关系 “思美人”都知道的知识点
篇首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端午实和屈原没关系 “思美人”都知道的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端午实和屈原没关系 “思美人”都知道的知识点
芒果台的《思美人》很多人可能看过,或至少听过。这部剧的一大特色,是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屈原形象:洋溢着青春之光的年轻版屈原。
同时,它开篇就给我们普及了一个常识:端午节与屈原并无关系,这在民俗学者那里已经是个共识。
为什么说纪念屈原并非端午节的来源呢?理由有两点:
其一,端午节源于屈原的说法远迟于节日本身。我们知道,司马迁是屈原的死忠粉,他为屈原写的传记几乎是研究屈原的唯一资料。但在这篇传记中,一则没有提到屈原死亡的具体时间,二则也没有提到屈原与端午有任何联系。
最早提到端午源于屈原的文献是在东汉时期。东汉学者应劭在自己的民俗学着作《风俗通义》中这样写道:“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
这距离端午节的起源,已经非常晚了。本文为小常识网原创,未经小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其二,端午节的很多习俗与屈原没有关系。一提到端午,很多人就想到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件事也都被编入到纪念屈原的相关故事中了。然而,端午节的习俗其实非常的庞杂。
除了粽子、龙舟外,有饮雄黄酒、菖蒲酒、艾酒,插艾叶,挂雄黄袋,焚避瘟丹,制艾人、艾虎、蒲人蒲葫芦为饰品,有的地方制蒲剑、桃枝于床边,还有挂虎饰、给孩子穿老虎兜肚、挂张天师像等习俗。
还有门前系朱索、贴五毒符、穿五毒衣、系五色丝、戴五色花纸、钉赤口、晒药等习俗。此外,古人还在端午日炼剑、 炼镜,采药、制药, 还在端午节举办斗百草、斗力、厮打、拔河、决射等活动。
很明显,这众多的习俗都和屈原关系不大。
如果端午与屈原无关,那么它源于何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得从节日本身来考察。
首先说节日的时间—五月。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个凶残的月份,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里就这样记载: “五月俗称恶月”。因此,五月有很多忌讳。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了很多这样的忌讳。比如做官忌讳五月赴任,以为 “五月到官, 至免不迁”。五月盖房也犯禁忌, 因为 “五月盖屋,令人头秃”。同时,汉人五月还忌讳曝床荐席, 因为很可能给自己家的孩子招来灾难。
最有名的便是五月初五生子不详,这种说法早在战国时期便已经流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是五月初五的生日,刚一出生,父亲田婴就让妻子把他丢掉。孟尝君的母亲不忍心这样做,便把他偷偷养大。
直到孟尝君长大成人后,他母亲才让他与父亲相认。然而,见面后田婴的第一反应却是极度愤怒,并斥责妻子:我不是让你把他扔掉吗?你竟敢把他偷偷养大了,你为何要这么做呢?孟尝君反问道:您为什么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呢?田婴给出了标准答案:五月出生的孩子,等长到与门户一样高时,有害父母。
古人为什么会认为五月不详呢?这与发生在五月的夏至有关。本文为小常识网原创,未经小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夏至是一年中日光照射最长的一天,而这一天以后,日照的时间会逐渐变短。按照阴阳观念来说,夏至这天是阳气最盛的时间,同时又是一阴初生的时刻,是天地间阴阳变化最激烈的一天。正如《礼记·乐令》里所说,“是月也, 日长至, 阴阳争, 死生分。”
阴气的滋生,带来的是恶气的弥漫,毒物、疾病、凶邪纷纷登场。《后汉书·礼 仪志》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
因此,夏至时要通过种种行为来驱除恶气邪祟,保全自身。比如挂艾叶,手臂缠五彩丝,门口贴桃印等等。而这些后来都成了端午习俗。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之前的问题了:端午源于何处?答案是,它来源于古代的夏至节。
不过,屈原与这一切是怎么扯上联系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说两个人:伍子胥、曹娥。为什么说他们?因为他俩都是端午节的不同起源说。
先说伍子胥。伍子胥被吴越地区的人们称为 “ 涛神 ”、“ 潮神”,这是水神的一种。当初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以后,并没有入土为安,而是被以苇裹尸、投入江中。
相传自此以后,钱塘江常常涌起怒涛阵阵,人们也时常看见他朱旗白马乘潮而出 。因此吴地人们便建立庙宇祭伍子胥,奉他为神,祭祀的时间便是在五月初五。本文为小常识网原创,未经小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再说曹娥。曹娥是个东汉有名的孝女,她的父亲在祭祀伍神伍子胥时,不幸淹死在水中。仅有十四岁的曹娥,在苦寻父亲尸骨不到后,毅然跳入江中。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着其父亲的尸体一同浮出水面。
这个故事传到上虞县令度尚耳中,为了表彰孝烈,他下令迁葬曹娥的遗骸,并让自己的弟子邯郸淳为之立碑。自此以后,当地人民逐渐将曹娥视为江水神,并形成了在端午纪念她的风俗。
对比端午起源的纪念伍子胥说与纪念曹娥说,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特征:他们都与水神祭祀有关。
屈原同样如此。据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对于屈原, “ 楚人思慕 ,谓之水仙 ,其神游于天河,神灵时降湘浦 ,楚人为之立祠 ,汉末犹在。”
清代胡盍朋有出杂剧《汨罗沙还魂记》,将屈原这一 “水仙” 形象描绘地惟妙惟肖,最后一出《巡江》更是让伍子胥和屈原同台飙戏。
里面有这样的台词:俺这江乡 ,有二位水仙 ,一是句吴大夫伍子胥,一是楚大夫屈原甫。江防总制,水部分司。今乃端阳佳节,二仙并驾巡江,命小神前驱清道。
所以,屈原为什么会在端午被祭祀?起因应该是南方地区先秦以来,五月便是祭祀水神的时刻。当屈原自杀后,因为他的伟大情操和巨大名声,便被人们尊为当地的水神,从而取代了旧有的水神。于是,人们开始在五月祭祀人格化的水神屈原。
说到现在,可以做一个总结了:端午节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它来源较多,不过最重要的有两处:北方的夏至节与南方的水神祭祀,两者都发生在五月。随着魏晋南北朝以来南北的融合以及岁时体系的成熟,两者合二为一,便是后来新的端午节。
在这一过程中,屈原祭祀起初只是地方性活动,在不同地域祭祀不同的神祇,但随着国家对屈原的大力推广,他成功挤掉了其他的竞争者,最终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于是在端午节,世人只知有屈原,而不知其他。本文为小常识网原创,未经小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历史人物 思美人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节吗
近日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思美人》中,一开始就讲述了屈原和哥哥屈由赶着去参加端午祭祀,屈原和屈由为了赶回去,着急赶路,途中偶遇了百戏团演出,这才遇到了莫愁女。莫愁女当时正在表演杂技,而且这是百戏团特意在端午这一天举行的活动。世界怎么了,不少观众就傻眼了,怎么回事?端午节难道不是用来纪念屈原的吗?怎么在屈原之前就有端午节了呀?难道这么多年都过得假的端午节!
我国古代就流传下来的端午节,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很兴奋,户外活动也很多。端午节的习俗就是赛龙舟、吃粽子、采摘艾草熬水洗浴等等,这些不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吗?是不是剧组搞错啦!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抱着石头投江自尽了,他是因为得不到国君的信任,心中悲愤,所以才自杀的。老师还特意说明,屈原是绑了一个大石头在自己身上的,就是害怕自己浮起来,死不掉!楚国人在屈原死后,害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害怕屈原被鱼儿咬痛了,就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带到江边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把包有大米饭的粽子扔进江中。老百姓这样做,是希望鱼儿如果饿了就来吃粽子,不要去吃屈原的尸体。年复一年,江边的老百姓每一年都在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在屈原自杀的那一天来江边扔粽子。渐渐地,到了端午就包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而且人们也不再将粽子扔进江里,而是一家人一起吃粽子。
其实,这端午节说起来,还真的就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据考证,端午节的来历甚至和屈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且我们现如今所有的端午节的习俗也不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像赛龙舟、吃粽子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别的事情。那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它和屈原是如何扯上关系的呢?
首先,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端午祭祀上神最初是古代时候百越地区的一种图腾祭祀活动,百越地区大约是现如今的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早在春秋以前,这种祭祀活动就已经存在了。所以,以战国末期为时代背景的《思美人》,电视剧中屈原的哥哥屈由催促屈原去参加端午祭祀,这是没有问题的。其次,端午节到底祭祀什么呢?在电视剧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楚怀王和一众大臣似乎很看重这次祭祀,还有巫师在旁边做法,一看就是祭祀神灵的。那又是什么神灵,需要在端午这时候祭祀呢?据考证啊,这祭祀时候的图腾是龙图腾,所以人们猜测大概端午祭祀的神灵是龙神。在中华文化中,龙神掌管风雨,人们祭祀龙神,求得就是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遥远的古代,图腾文化高于部落、高于国家,是最为尊贵的存在。屈原既不是有着真龙天子身份的帝王,也不是神话人物,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再来说那扔进江中的粽子,换个角度思考的话,其实这些粽子并不一定是给屈原、或者是鱼儿吃的,而是给江中的神灵吃的,即龙神。早期,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投入粽子,就像现在我们给观音菩萨和财神爷摆一些贡品一样。最后,我们来说一说赛龙舟。百越民族进行龙图腾祭祀的时候,有一项主要的活动就是比赛划龙舟。龙舟指的是将龙图腾刻画在船上的舟。
端午节之所以和屈原联系起来,是从屈原死后七百年以后开始的。榜样的力量很大,统治者为了树立一个爱国忠君的典型人物,就将屈原列为了这样的榜样,让民众去学习他,以方便自己的统治。
相关参考
本文的主人公无明,仅仅在《思美人》这部剧的第一集中出现过,他本是越国国君的后代,因越国被楚国所灭,所以他化名为无明来到楚国,就是为了杀掉楚怀王,报灭国之仇。剧中的无明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子,更是大诗
端午节伍子胥提到端午节,很多人你都会想到屈原,人们都会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但是,早在屈原之前,住在钱塘江边的百姓就已经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他们祭祀的就是伍子胥,所以,后世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
...,出于感性和质朴的认识,古人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五月端午风俗。如:系五色丝。以青
...,出于感性和质朴的认识,古人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五月端午风俗。如:系五色丝。以青
...,出于感性和质朴的认识,古人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五月端午风俗。如:系五色丝。以青
原标题:屈原不存在?没关系,莎士比亚也不存在的端午节过后,听说初中历史书删去了屈原的内容,有点淡淡的遗憾。>转念一想,中学教材限于篇幅,编排特别紧,跟春晚一样,谁上谁不上,得掐着秒表来。历史教材删掉屈
在历史上,楚怀王后宫嫔妃中并没有莫愁女,而且莫愁女和屈原之间也没有这样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莫愁女,中国民间传说,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湖北钟祥人,名叫莫愁,生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貌美如仙,爱好歌舞。十六
屈原姓什么屈原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熟知。因纪念屈原而创立的端午节更是风靡了几千年,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屈原雕像曾经有媒体报道,连韩国都觊觎我们的端午节,要把端午节据为己有,言论一出,一片哗然
端午节的由来关于屈原的传说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
端午节的焦点,我们都喜欢放在屈原身上,探讨肉粽与屈原的关系。据说屈原是一位作家、花美男、楚国贵族与忠臣,在他的作品当中,不乏有许多对于楚怀王表达情感的作品。然而就如同诗经一般,这样的作品在过去都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