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反对援助导弹 苏联援助的插曲

Posted 赫鲁晓夫

篇首语:有时候总感觉别人忽略了自己,想想可能是自己太闲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反对援助导弹 苏联援助的插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反对援助导弹 苏联援助的插曲

2、历史军事 苏联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提供了多少援助

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反对援助导弹 苏联援助的插曲

近代中国面对世界时,已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其首要原因是社会生产水平仍停滞于落后的农耕方式而错过了工业化大潮,军事上也错过了热兵器、机械化这两个历史发展机遇。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忙于内战,国家始终处于分裂混乱之中,当权者重点经营的军工产业也不过是外国的附庸,国内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

1949年全国解放时,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工业产值竟列在世界第26位。当时国内几个兵工厂如沈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重庆兵工厂等都只能生产少量机枪、步枪等轻武器,连迫击炮都造不好,更无法生产机械化装备,弹药年生产能力也仅能达到1万吨。相比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德等国的年弹药生产量都在200万吨以上。当时发达国家军队已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如1950年美国军队已是人均20马力(平均3个人一辆机动车),苏军人均5马力(平均10人一辆机动车),中国军队却是人均0.2马力,550万解放军只有1万辆战争时期缴获来的汽车(平均500人一辆机动车)。

世界军事发展史证明,没有国家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军队机械化和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便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鉴于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过于薄弱,中国国防事业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应急购买苏联先进装备,一方面建立独立的国防体系。上世纪50年代中国重工业建设起步时,我国军工部门及时补上了机械化这一课,同时在发展核武器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抓住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新中国出于作战急需,主要以半价赊购方式(只有少量属苏联无偿赠送)引进了苏联106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的装备,欠下了30亿元人民币的外债(当时折合13亿美元)。在1951年至1954年期间,中国同苏联达成了“156项”重点工业项目的引进,其中军工企业便占了44项,苏方以成本价提供陆、海、空三军配套的飞机、舰艇、大炮、坦克等武器装备的生产线,并免费提供相应技术。中国能获得这一世界军事历史上罕见的重大援助,主要因素并不是当时所宣传的“国际主义”而是国家间的利益交换,是因中方在朝鲜战争中站到第一线流血牺牲,苏联才给予了相应的回报。

真正了解中苏交往史的人都知道,在苏联领导人中,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对华提供的援助最多,水平也最高。1953年他担任了苏共第一书记时内外地位不稳,急需刚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而在国际上有很高威望的新中国支持,对华援助特别是军援有了质的提升。斯大林援华时提供的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用过的旧品,赫鲁晓夫上台后提供的则是现役的各种常规武器的生产技术。新中国刚建立起的军工企业在苏联专家帮助指导下,用苏联提供的设备仿制生产出56式枪械、歼-5战斗机、带“5”字头的各种火炮、59式坦克等主要装备,这些都达到或接近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不过,上世纪50年代世界强国已经迈入核武器阶段,毛泽东在赫鲁晓夫1954年首次访华时又提出能否在这方面提供帮助,却受到婉拒。中共中央仍于1955年决定,开始核弹、导弹的预研。1956年东欧发生了反对苏联控制的波兰、匈牙利事件,翌年夏天苏共莫洛托夫等元老又想推翻赫鲁晓夫。在此形势下,赫鲁晓夫才不顾军方坚决反对,于1957年7月同意向中国提供原子弹、导弹样品,帮助建立核工厂,其交换条件则是毛泽东访苏对他表示支持。1957年10月,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规定苏联再援建102项重点项目。毛泽东随后访苏,在61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上拥护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为首”地位。

苏联对华的“两弹”(导弹、核弹)项目援助,主要是帮助中国建设了最早的原子反应堆、浓缩铀工厂、核燃料棒工厂、铀矿和核试验基地,提供了P-2型导弹样品。后因中苏之间发生政治争吵,苏联于1960年7月中断了“两弹”方面的援助并撤走专家。不过中国在此前得到了一些核武器制造设备和许多技术援助,还是大大节省了研制时间。苏联撤退专家后留下的核工厂“半拉子工程”,毕竟比自己白手起家要好得多。中国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完成“两弹一星”,主要是自力更生的结果,苏联早期的帮助也有着重要作用。

1961年中苏关系有所缓和,赫鲁晓夫在主动提出中国可延迟还债时,又提供了米格-21战斗机等新装备及其生产技术资料。不过中苏关系这一度好转为时不久,便因同年11月苏共召开二十二大时中共反对批判斯大林并支持阿尔巴尼亚而再度闹翻。1962年11月,苏联以古巴导弹危机时中国对其不予支持反而影射抨击为由,在米格-21的技术资料还未最后交齐时停止这一援助项目,对华的军事帮助至此停止。不过中国军工业通过全面接受和掌握苏联50年代水平的武器装备技术,对奠定国防工业的基础还是起到了重大作用。当年主管经济工作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在1984年会见苏联老朋友时曾表示,对苏联给予的这些援助,“中国人民都没有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

历史军事 苏联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提供了多少援助

 苏联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提供了多少援助?

  苏联对华的导弹、核弹项目援助,主要是帮助中国建设了最早的原子反应堆、浓缩铀工厂和核试验基地,提供了P-2型导弹样品。这些核武器制造设备和许多技术援助大大节省了中国的研制时间。

  近代中国面对世界时,已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其首要原因是社会生产水平仍停滞于落后的农耕方式而错过了工业化大潮,军事上也错过了热兵器、机械化这两个历史发展机遇。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忙于内战,国家始终处于分裂混乱之中,当权者重点经营的军工产业也不过是外国的附庸,国内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

  1949年全国解放时,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工业产值竟列在世界第26位。当时国内几个兵工厂如沈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重庆兵工厂等都只能生产少量机枪、步枪等轻武器,连迫击炮都造不好,更无法生产机械化装备,弹药年生产能力也仅能达到1万吨。相比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德等国的年弹药生产量都在200万吨以上。当时发达国家军队已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如1950年美国军队已是人均20马力(平均3个人一辆机动车),苏军人均5马力(平均10人一辆机动车),中国军队却是人均0.2马力,550万解放军只有1万辆战争时期缴获来的汽车(平均500人一辆机动车)。

  世界军事发展史证明,没有国家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军队机械化和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便提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鉴于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过于薄弱,中国国防事业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应急购买苏联先进装备,一方面建立独立的国防体系。上世纪50年代中国重工业建设起步时,我国军工部门及时补上了机械化这一课,同时在发展核武器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抓住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新中国出于作战急需,主要以半价赊购方式(只有少量属苏联无偿赠送)引进了苏联106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的装备,欠下了30亿元人民币的外债(当时折合13亿美元)。在1951年至1954年期间,中国同苏联达成了“156项”重点工业项目的引进,其中军工企业便占了44项,苏方以成本价提供陆、海、空三军配套的飞机、舰艇、大炮、坦克等武器装备的生产线,并免费提供相应技术。中国能获得这一世界军事历史上罕见的重大援助,主要因素并不是当时所宣传的“国际主义”而是国家间的利益交换,是因中方在朝鲜战争中站到第一线流血牺牲,苏联才给予了相应的回报。

  真正了解中苏交往史的人都知道,在苏联领导人中,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对华提供的援助最多,水平也最高。1953年他担任了苏共第一书记时内外地位不稳,急需刚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而在国际上有很高威望的新中国支持,对华援助特别是军援有了质的提升。斯大林援华时提供的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用过的旧品,赫鲁晓夫上台后提供的则是现役的各种常规武器的生产技术。新中国刚建立起的军工企业在苏联专家帮助指导下,用苏联提供的设备仿制生产出56式枪械、歼-5战斗机、带“5”字头的各种火炮、59式坦克等主要装备,这些都达到或接近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不过,上世纪50年代世界强国已经迈入核武器阶段,毛泽东在赫鲁晓夫1954年首次访华时又提出能否在这方面提供帮助,却受到婉拒。中共中央仍于1955年决定,开始核弹、导弹的预研。1956年东欧发生了反对苏联控制的波兰、匈牙利事件,翌年夏天苏共莫洛托夫等元老又想推翻赫鲁晓夫。在此形势下,赫鲁晓夫才不顾军方坚决反对,于1957年7月同意向中国提供原子弹、导弹样品,帮助建立核工厂,其交换条件则是毛泽东访苏对他表示支持。1957年10月,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规定苏联再援建102项重点项目。毛泽东随后访苏,在61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上拥护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为首”地位。

  苏联对华的“两弹”(导弹、核弹)项目援助,主要是帮助中国建设了最早的原子反应堆、浓缩铀工厂、核燃料棒工厂、铀矿和核试验基地,提供了P-2型导弹样品。后因中苏之间发生政治争吵,苏联于1960年7月中断了“两弹”方面的援助并撤走专家。不过中国在此前得到了一些核武器制造设备和许多技术援助,还是大大节省了研制时间。苏联撤退专家后留下的核工厂“半拉子工程”,毕竟比自己白手起家要好得多。中国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完成“两弹一星”,主要是自力更生的结果,苏联早期的帮助也有着重要作用。

  1961年中苏关系有所缓和,赫鲁晓夫在主动提出中国可延迟还债时,又提供了米格-21战斗机等新装备及其生产技术资料。不过中苏关系这一度好转为时不久,便因同年11月苏共召开二十二大时中共反对批判斯大林并支持阿尔巴尼亚而再度闹翻。1962年11月,苏联以古巴导弹危机时中国对其不予支持反而影射抨击为由,在米格-21的技术资料还未最后交齐时停止这一援助项目,对华的军事帮助至此停止。不过中国军工业通过全面接受和掌握苏联50年代水平的武器装备技术,对奠定国防工业的基础还是起到了重大作用。当年主管经济工作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在1984年会见苏联老朋友时曾表示,对苏联给予的这些援助,“中国人民都没有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

 

  本文节选自《中国青年报》,原题为:国防现代化买不来——新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

相关参考

二战期间美英为何要援助苏联

二战期间,由于德军的突然进攻打得苏联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军工生产、粮食储备均降到了最低点,为了支援苏联抗击德国,英美对苏联进行了大量的援助...为此有人说,美国对苏联有救命之恩,那么这种说法正确吗?救

空前绝后的援助项目-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

历史上,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援助,无非是资金、贷款,或者食品、武器、石油等物资。比如二战后美国对韩国、南越的援助,1960年代日本对韩国的援助,苏联对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的援助等等。但是却有一个例外,就

中国何时还清苏联对华武器援助债务

核心提示:1965年10月,中国又还清了苏联1961年的50万吨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所欠苏联的全部债务完全还清。同年12月3日,外交部长陈毅接见日本记者时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外债的国家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始末

1960年,苏联终止对阿援助,中国接替苏联成为阿尔巴尼亚最大的援助国。1978年7月3日,中国停止对越援助。4天后,中国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而后由于外交原因中阿交恶,阿尔巴尼亚于2009年“顺应形

哪位开国上将用亲身经历揭穿苏联援助并非“无私”

核心提示:通过到兵工厂参观,使赵尔陆弄清了中国军队正在装备和工厂正在生产的苏式武器,早被苏军淘汰。赵尔陆还提出要参观航空工厂和研究所,被苏方拒绝。这些事实使他真切地感到,苏联在军品技术上对中国的援助是

1937年苏联援助150万美元

本文摘自:《人民文摘》2014年第3期,作者:晓理,原标题:抗战时期中共经费来源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但没有消减,反而进一步发展壮大,这其中多种渠道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党的政权生存发展的坚实后盾

苏联当年掏心掏肺援助印度,印度结果如此回报,怪不得俄罗斯恼火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众所周知,印度是唯一一个能从东西方同时获得武器的奇葩大国,尤其与从前的苏联今天的俄罗斯有紧密的军事援助合作。今天的印度在军购问题上屡屡被俄罗斯

回头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

邓小平资料图本文摘自:《百年潮》2014年11期,作者:徐秉君,原题为:《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对华军事技术援助》,为节选。>戈尔巴乔夫时期由敌对转向友好合作>赫鲁晓夫下台后,勃列日涅夫取而代之。这一时期中

苏德战争中美国为什么不援助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苏联军民经过顽强奋战,终于赢得了战争胜利,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转折点。大多数人认为德军输在了对手广袤的战略纵深和冬季的严寒,但很少有人关注到盟国的支援,是苏联赢得战争的关

兰台说史•特朗普为何有底气威胁世界各国减少援助

在美国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之后,各国迅速反弹在安理会投票反对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对盟友们的“集体背叛”,特朗普表示美国“不在乎”,因为美国为这些国家投入几十亿,但是却换来了反对票。美国人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