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

Posted 李世民 高句丽 唐太宗

篇首语: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

2、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大事20件

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

一、背景

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唐高祖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与此同时,唐册封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

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迫使唐高祖交出皇权并立他为新任皇太子。李世民随后继承皇位成为唐朝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唐太宗在位的大多数时间里,唐与高句丽大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唐太宗试图在朝鲜三国之中扮演老大哥的角色。626年,唐太宗登基不久就派朱子奢到朝鲜谴责朝鲜三国之间的相互争斗。

雄才大略、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为什么要攻打高句丽呢?主要是高句丽人对中原王朝的极端羞辱和公然挑衅。原来,经过“四次隋高大战”隋军大败撤退之后,高句丽人把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骸堆积起来,构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观”,供其国人观赏。此举,足以看出高句丽人的残忍和丧失人道。唐太宗知道后,义愤填膺,于贞观五年(631年)派人去高句丽收葬了阵亡将士的骸骨,并予以祭奠。收葬、祭奠壮士的骸骨和亡灵,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料却引起了高句丽人的万分恐惧。高句丽花费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边境修筑了高丽长城,自夫余城(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渤海,修筑了长达一千余里的“长城”,十六年修成,“以资防御”。此时唐太宗考虑到唐初经过连年战争,将士伤残,国力衰弱,需要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所以迟迟没有动手。隐忍勃发,是唐太宗的一大优点。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都过来了,何况现在?此刻,唐太宗需要的是积攒力量,等待时机。

642年,高句丽荣留王打算处死暴力而凶残的渊盖苏文。渊盖苏文闻讯后,设下陷阱邀请荣留王和他的大臣视察他的军队并设宴款待。在宴席上渊盖苏文杀死了荣留王的大臣,并杀死了荣留王,並立其侄子高宝藏为王。渊盖苏文自封自己为“大莫离支”,控制高句丽军政大权进行摄政。唐朝得知这一消息后,亳州刺史裴莊曾建议攻打高句丽。但唐太宗却说他对荣留王的去世表示悲哀,但以乘国丧攻打高句丽并不合适。不过,643年唐太宗又开始考虑对高句丽动武,并想下令先让契丹和靺鞨偷袭高句丽。唐太宗的内兄长孙无忌对此表示反对,建议唐太宗先与高句丽假装为好,后趁其不备攻之。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册封高句丽宝藏王为辽东郡王、高句丽王,授予“上柱国”的称号。但背后,双方都明白最终不免一战。

643年,新罗善德女王传书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取新罗40余城,新罗危在旦夕,并向唐朝请求援助。唐太宗于是派相里玄獎到高句丽下令高句丽和百济停止攻打新罗。相里玄獎到达高句丽都城平壤时,渊盖苏文正在与新罗交战。得知相里玄獎的到来,渊盖苏文返回到平壤会见他。不过,渊盖苏文拒绝了唐太宗的要求。相里玄獎回到长安后将此事禀告唐太宗后,唐太宗于是决意要攻打高句丽,大将李世勣也表示支持。尽管褚遂良反对,但唐太宗攻打高句丽的决心已定。

贞观十七年,此时的唐朝,经过十余年的“贞观之治”,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于是唐太宗决定攻打高句丽,彻底解决这个由来已久的“顽症”。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残虐其民”、“侵暴邻国”、“违我诏令”为由,凭借“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的话语,说服了众人,于是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自己率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高句丽。

二、唐的攻势

644年,唐太宗派阎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今江西上饶)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筹建400艘军船,并将幽州(今北京)以及忠于唐的契丹和靺鞨部队划给营州的指挥官,让其对高句丽进行探试性的攻击。渊盖苏文马上派特使到唐朝贡讲和,以避免双方战争的升级。不过唐太宗并没有接受高句丽的朝贡,反倒将来使拘留起来,指控他们背叛荣留王,与弑君者同谋。644年冬,唐太宗带着大多数官员和皇太子李治离开长安开始缓慢向唐与高句丽的边境进发。房玄龄和李大亮留守都城长安。李世民先是到了洛阳并在那又作了几个月的进一步准备。大概在645年的新年,唐太宗下令张亮率4万3千部队乘500艘战船从莱州出发,过黄海向平壤进发。与此同时让李世勣率6万部队从陆地向辽东进军。

唐太宗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他认为隋炀帝之所以没能战胜高句丽的原因是隋炀帝对自己的人民过于残忍而高句丽则爱戴自己的人民。隋炀帝用要反叛的部队来打高句丽团结一心的军队,因此是不可能取胜的。现在这一切都已得到改变。首先这次战争是大国打小国。其次这场战争是正义之师讨伐叛逆之贼。第三这场战争是组织有素的部队攻打另一个混乱的部队。第四这场战争是精力充沛的部队攻打另一个疲惫不堪的部队。最后这场战争是士氣高昂的部队攻打另一个抱怨连天的部队。因此唐这次攻打高句丽是胜券在握。

645年春,唐太宗开始离开洛阳攻打高句丽。萧瑀被留下来看守洛阳。到了定州(今河北保定)后,唐太宗让李治留在那负责部队的后勤任务。与李治一齐留守定州还有高士廉、刘洎、马周、张行成、高季辅。李世民这带着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继续前行。岑文本在幽州病逝。

与此同时,李世勣和李道宗已先与李世民越过辽河并在645年夏,攻下盖牟(今辽宁抚顺)。在海路,张亮已越过渤海并攻下卑沙(今辽宁大连)。为了震慑高句丽,张亮派先遣船队到鸭绿江入海口,但并没有按唐太宗最先要求进一步向平壤进发。很快,李世勣和李道宗将隋炀帝曾久攻不下的辽东(今辽宁辽阳)包围,并在唐太宗到来时拿下了辽东,白岩城城主孙代音请降。随后李世民开始向安市城(今辽宁鞍山)进军。高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帅高句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唐军在驻骅山大破之,高延寿、高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

三、安市城之战

在攻安市城前,唐太宗就得知安市城地势难攻,安市城主杨万春(中国及朝鮮史书中均失安市城城主的名字,朝鮮民间传说此人名叫杨万春。)机智勇敢有一支强大的守城部队。渊盖苏文摄政高句丽后,杨万春拒绝接受渊苏盖文摄政。渊苏盖文曾发兵攻打安市城,但没有成功,因此只好让杨万春继续担任其职务。于是乎,唐太宗打算先攻打较为容易的建安城(今辽宁营口)。这样拿下安市城南边的建安城,安市城也就不攻而破。李世勣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如果唐太宗先攻建安城,安市城就会切断唐从辽东的供给线使唐陷入被动。于是唐太宗决定还是先围攻安市城。

据悉当唐太宗和李世勣的部队到达安市城后,安市城的守城者见到唐太宗的旗帜就在城墙上大声漫骂,李世民大怒。李世勣于是请求唐太宗拿下安市城后坑殺全城百姓。这使得安市城的守卫者更加奋力抵抗唐军。就这样李世勣一时间拿不下安市城。

一天,唐太宗从安市城中传出杀鸡宰猪的声音。于是告诉李世勣说高句丽人可能在宴请守城部队准备突袭。李世勣于是作好了高句丽会在晚上突袭的准备。事不出所料,安市城当晚真的对唐进行了突袭。不过早有防备的李世民,亲自率兵击退了高句丽的进攻。

与此同时,李道宗开始在安市城的东南构筑一个用于进攻安市城的土山。为此,安市城也不断加高东南边的城墙。双方这样对峙了60天后,李道宗的土山已经高到可以看到安市城的里面。李道宗和他的手下傅伏爱登上了土山顶。忽然,土山出现了倒塌,并倒在了安市城的城墙上。安市城的城墙也因此倒塌。傅伏爱这时却擅离职守。高句丽趁乱发动进攻占领了土山,并使其成为安市城防守的武器。唐太宗一怒之下,公开处死了傅伏爱并下令对土山进行疯狂攻击。不过打了三天也没拿下来。李道宗于是赤脚向李世民请罪。不过李世民宽恕了他。

随着冬天的临近,唐的供给也开始匮乏。645年10月13日,唐太宗下令撤退。

四、撤退

李世民在从辽东撤退的时候,强迫辽东的居民迁往唐的地域内。据《资治通鉴》和《三国史记》记载,大约有7万高句丽人被迫从辽东迁入唐。李世民在过辽河的时候,遇到了泥沼。动用了1万人填平泥沼后,唐的大部队才通过辽河。一些士兵因此在寒冬等待时被冻死。唐太宗很后悔发动了这场战争,说要是魏徵还活着,魏徵一定会劝阻他不要发动这场战争。魏徵643年病故后,唐太宗曾怀疑他与侯君集和杜正伦结党,而毁掉的自已亲自撰写的魏徵墓。忏悔后,李世民下令重建魏徵的墓并召见和奖赏了魏徵的遗孀和孩子。

十二月,在定州到并州(今山西太原)的路上,李世民病痈,在并州修养了几个月后才回到长安。回到长安后,唐太宗将一般政事交由了太子李治处理。

一些历史者认为唐太宗在攻安市城时受了伤,但具体是什么伤,说法不一,朝鮮18世纪以后的诗文、笔记小说称唐太宗眼部受到了箭伤。受伤说法於史无据。

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大事20件

1、三征高句丽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

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

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农民起义。

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

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2、瓦岗寨起义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指的是隋末时期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的历史事件。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615年(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杨广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

当时,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分裂,地主武装和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

李渊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后,看到隋朝即将败亡,萌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

他左右的裴寂、刘文静及次子李世民亦纷纷建议起兵以举大事。

到616年(大业十二年),农民起义在全国已居优势,隋朝再也无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击各个武装集团,李渊觉得时机成熟,乃于617年(大业十三年)在晋阳正式宣布起事。

李渊在次子李世民、僚属裴寂、刘文静等人的帮助下,诛杀了隋炀帝监视他的王威、高君雅。

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派李建成、李世民夺取西河郡。

六月,正式起兵。

李渊自为大将军,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兵发长安。

在霍邑大破宋老生,从龙门渡黄河,开永丰仓赈济百姓。

关中有其女李三娘等人起兵响应。

十一月,攻克长安,以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为大丞相、唐王。

次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唐,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3、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

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4、渭水之盟

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

公元626年,突厥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京师震动。

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唐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

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5、神龙革命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神都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

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集仙殿, 逼迫武则天退位。

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

第三天,禅让。

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

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武周朝廷终结,因为有改朝换代的因素,所以称之为革命。

6、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

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

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

7、白马驿之祸

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诛杀朝官的一次事件。

事件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

杀死后并投尸于河。

史称“白马驿之祸”。

事后两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

唐朝灭亡,立国共二百九十年。

8、洛阳兵变

洛阳兵变是发生在中国五代十国后梁时期的一场兵变。

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温病重,欲立养子朱友文即位,其子朱友珪得知后,杀死朱温,秘不发丧,矫诏监国,令均王朱友贞杀友文。

后朱友珪赶赴洛阳称帝,群臣不服,均王朱友贞见状趁势起兵,与掌握重兵的杨师厚击禁军。

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贞兵至洛阳。

,数千禁军倒戈,突入宫中。

朱友珪见大势已去,与妻子张氏一起自杀。

朱友贞返回开封即皇帝位,是为梁末帝。

朱梁王朝在晋军压境之际,同室操戈,逐使国力日衰,不久便为后唐取代。

9、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

10、邺都之乱

邺都之乱是发生在五代十国后唐唐庄宗时期的变乱。

后唐唐庄宗末年,沉迷于酒色,恣意暴敛。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伐蜀功臣郭崇韬冤死,降唐名臣朱友谦身亡,使得功臣宿将人人自危。

其时戍守瓦桥关的士兵满期回镇,行至贝州(今河北南宫东南),遭到朝廷的拒绝,士兵于是发动叛变,攻入邺城(今河北大名东南。

唐庄宗派李嗣源讨伐,不料李嗣源不下哗变,劫持李嗣源,欲立其为帝。

李嗣源不从,借机逃走,路上招兵买马,向朝廷表示忠心,但未北朝廷理会。

于是李嗣源从众议,与朝廷抗衡。

四月。

李嗣源攻入洛阳,唐庄宗被杀,李嗣源称帝,是为唐明宗。

11、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12、雍熙北伐

雍熙北伐是指,986年(雍熙三年)为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宋太宗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伐辽的历史事件。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乘辽朝新君初立之机,派三路大军北伐。

最初,三路大军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

但随着西北路军米信部新城会战失利及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

杨业一部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绝食三日,壮烈牺牲。

雍熙北伐,是宋辽战争过程中宋对辽的第二次战略进攻。

这次战略进攻的成败,不仅在军事上对宋辽双方态势产生重大变化,而且对宋的内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战的失利,使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从而使在对辽关系上"终宋不振"。

直到澶渊之盟的签订,宋辽大体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

13、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

东路由完颜干离不领军攻燕京。

西路由粘罕领军直扑太原。

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

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

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14、苗刘兵变

苗刘兵变,又称刘苗之变、明受之变,是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由苗傅和刘正彦发动,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的兵变。

兵变消息传出后,苗、刘二人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各地将领纷纷采取勤王平乱的立场,出兵镇压,苗傅和刘正彦见局势失去控制,连忙奉赵构复辟,最后两人被打败,在建康闹市被处决。

15、绍熙内禅

绍熙内禅,也称宋光宗内禅,是指宋光宗赵惇在绍熙五年(1194)被迫禅位给儿子赵扩的一起历史事件。

宋光宗在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即位,第二年改元绍熙。

光宗患病,无法主持朝政,李皇后擅政,拨弄是非,使光宗与其父太上皇(宋孝宗)长期失和。

绍熙五年(1194)五月,太上皇病笃。

六月九日,太上皇卒。

光宗始终未去重华宫问疾,也不执丧,朝中骚动,尚书左选郎官叶适向左丞相留正建议,立皇子嘉王赵扩为监国,以释疑谤。

留正于是率宰执数请,光宗表示想要退位。

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主张禅位给嘉王,而留正认为建储诏尚未下达而谈及此事,日后一定难以相处,于是称病离开相位而逃。

赵汝愚被迫通过知阁门事韩侂胄将内禅之意向太皇太后(宪圣慈烈皇后)请示,次日,赵汝愚请立嘉王为太子,并且说到光宗批有“念欲退闲”,于是太皇太后应允。

七月五日,太皇太后命汝愚以旨谕嘉王赵扩即位,皇子坚决推辞,后来被披黄袍,乃立为皇帝,这就是宋宁宗。

立皇后韩氏,其父为韩同卿,是韩侂胄之兄。

光宗被尊为太上皇帝,李皇后被尊为太上皇后,李氏的权势方被削弱。

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宋光宗内禅,也称为“绍熙内禅”。

16、海都之乱

海都之乱是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元朝西北宗王海都联合其他藩王发动的叛乱事件。

至元六年(1268年),海都、八剌和钦察汗国君王在塔拉斯河会盟,公开反对忽必烈和伊儿汗国,并商议以海都为盟主。

会盟各王指称忽必烈汗已经被汉族同化,言明要对忽必烈用兵以恢复蒙古人的游牧本性。

次年,忽必烈以那木罕为将,在别失八里击败海都。

至元十二年(1275年),忽必烈再遣安童辅佐那木罕西征。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海都等同东部乃颜联络,乘忽必烈率领元军主力东去平叛的机会,一度发兵占领和林,但不久即退出。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以74岁高龄亲征,前后五年,最后海都败死。

一直到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海都之子察八儿投降,西北诸王的叛乱才最终被平定。

17、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18、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19、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是指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洲贵族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今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调满、蒙、汉兵,几乎倾巢出动,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南下。

此次清军的行军路线,计划仍采用过去入关南下的路线,即绕过山海关,由长城突入。

四月十五日,清军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刻改道向山海关进军。

山海关,依山临海,形势险要,是明长城东部的”个重要关口。

吴三桂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时,他已率精锐入山海关,李自成曾对其招降,不允,双方发生激战。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数干骑兵进逼山海关西罗城下,城北翼一支明军起义归顺李自成,山海关城陷在即。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迎入。

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李自成起义军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

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随后逐渐建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

20、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Opium War),即第一次鸦片战争(The First Anglo- war)。

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Gee Elliot)、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鸦片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兵入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下西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难之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都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绍熙内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刘兵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康之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雍熙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征高句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阳起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武门之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渭水之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龙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巢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马驿之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兵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平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邺都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桥兵变

相关参考

同样是远征高句丽,为何隋炀帝失败亡国,唐太宗却能用兵成功

隋唐时期,两个朝代都做了一件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远征高句丽,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却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引发国内矛盾,导致隋朝灭亡;然而唐朝五次东征,却成功将辽东收复,尽占高句丽,且唐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未成功,每次失败的具体原因,你都知道吗

隋朝亡于隋炀帝杨广之手,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也要清楚一个问题,杨广并非一无是处,甚至称得上颇有能力,创科举、修运河以及建东都,均是杨广当皇帝时的成就。开疆拓土没有错,可惜杨广太急躁,连年对外用兵,尤其

高句丽城主射瞎唐太宗左眼

虽然安市城变成了「孤岛」,可李世民却一点也不敢轻敌。因为李世民深知此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那位城主智勇双全,且久经渊盖苏文考验,守御技能估计已然点满,要拿下此地是要费上不小功夫的。所以一开

唐太宗为什么征不下高句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太宗为什么征不下高句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645年,当唐太宗李世民不顾挚友、内兄、宠臣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亲自率领十余万大军和名将李世绩直趋辽东,与此同时,大将张亮率领多达

唐初名将英国公李勣李懋功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

唐初名将英国公李勣李懋功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

唐初名将英国公李勣李懋功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

薛仁贵应征入伍介绍 李世民点薛仁贵充军

李世民点薛仁贵充军,在历史中薛仁贵是一位著名的武将,他曾为对抗高句丽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不过大家是否知道当初薛仁贵是如何应征入伍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薛仁贵入伍的经过,对此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

唐太宗李世民的三位杨妃都是谁?

...手里抢过来...还有就是唐太宗也曾纳李元吉的杨氏为妃...李世民后来更是荒淫,还有就是过分的服用所谓长生不老丹药以致成疾,晚节不保..不过好在长孙皇后比较贤惠,后宫在她掌管之下一直是一片和谐..长孙皇后体弱,死得...

唐太宗是如何解决朝鲜问题的

唐太宗传:唐太宗是如何解决朝鲜问题的他没能解决唐太宗在贞观后期提出:要报中华子弟之仇!这句话的意思是,隋炀帝讨伐高句丽时,有上百万中华子弟在辽东丧生。而他李世民作为隋炀帝之后的中国皇帝,有义务为那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