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如何被冤死?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如何被冤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如何被冤死?
两个王朝的血脉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灾难。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只能被命运的巨轮碾碎。
他系出名门,既是大唐的皇子,又是前朝的皇孙,他继承了两个王朝的皇族血脉,称他为天潢贵胄一点都不过分。可他的一生却颇为悲情,叫他悲剧王子你也会欣然接受,他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
一朝君王父,一朝公主母
有时身份背景就像人的另外一张脸,左右着人的命运。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及9位嫔妃一共为他生下14个儿子,若说起这些皇子母亲的身份地位,李恪的母亲的身价那绝对是不一般!
李恪出生于公元619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大隋的天下不复存在,江山从此不再姓他外公家的“杨”,而改姓爷爷家的“李”了。他的父亲是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母亲杨妃是赫赫有名的隋炀帝之女。
说来有点可笑,杨妃怎么就嫁给一个抢了她杨家天下的“乱臣贼子”呢?这个历史已经无从考证了,有一种说法是当年作为贵族的李家起兵反叛,先后杀了杨妃的父兄,夺了杨家的天下。而她作为俘虏,作为一种战利品,也作为李唐与前朝朝臣关系修好的工具,被赏赐给秦王做妃子。这位杨妃先后为李世民生下了两位王子,一个吴王李恪,另一个是蜀王李愔。
《新唐书》中记载:“(恪)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正因为母亲这样的皇族身份,作为儿子的李恪在太宗皇帝的儿子之中的威望自然不可同世而语了。
作为皇子的李恪不仅身份地位尊贵,而且文韬武略兼备,性格刚毅坚强。《旧唐书》中说他“善骑射,有文武才”,难怪唐太宗经常说李恪是最像自己的儿子;《资治通鉴》中也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而毛泽东在《新唐书》的读书笔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批语:“李恪英物,李治朽物。”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恪在太宗14个儿子之中是何其优秀了!
可就算李恪再优秀,他永远也无法改变他的血缘——他的母亲是隋炀帝之女。在那个唯血统论的社会里,他的身上有永远摆脱不了的隋朝阴影,大唐朝堂之上的官员有李唐的功臣,也有隋朝的叛臣。李恪的血统只会让朝臣们忌惮,所以李恪敏感的身份,注定了他只能与皇帝的宝座失之交臂。
这虽然不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但却是历史的选择——试问哪个帝国能容忍一个有着前朝血统的王子成为储君呢?哪怕他是最优秀的!哪怕他融合了两代王朝的血统!哪怕他拥有最像唐太宗的文韬武略!因为这位隋唐之子走上皇位,只能再次揭开隋唐之间的旧疤新怨。
血缘的关系已经基本上把李恪排除在了皇位候选人之外,那些功臣们还打出了另一张王牌——按照隋唐之前的封建礼制,君王立太子,不是优胜劣汰,而是立嫡不立庶。大臣褚遂良曾上疏:“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虽然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废掉了太子李建成,还迫使李渊禅位于他,但他毕竟是李渊的嫡子啊!
所以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只能是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李泰、李治兄弟三人。就算李恪再优秀,也改变不了血缘的背景,更挣脱不了庶出的身份,所以他注定只能望着皇位郁闷了。
另外,当时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掌握着唐朝的政治大权,他怎么会为了一个身份背景如此“复杂”的人而让自己外甥的皇位旁落呢?所以李恪注定与皇位无缘!
“被谋反”从天而降
李恪的悲剧命运似乎从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了。
虽然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可没有一个拥有像李世民那样的才干。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选来选去,最终“矬子里面拔大个儿”,选定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
唐太宗也曾一度后悔,甚至想废掉李治,立李恪为太子。但长孙无忌得知后,坚决表示反对。太宗很不高兴地质问说:“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所以你才反对?”
这一句尖锐的话基本戳穿了长孙无忌的私心,一般人肯定吓得慌了。可长孙无忌是见过大世面的,他面不改色,振振有词地丢给李世民两个无可辩驳的理由:一、李治性情仁厚,最适合当一个守成之君;二、储君是国家根本,哪能轻言废立,一再更换?太宗想想也有道理,只好放弃李恪,继续保持现状。
这些复杂的背景,注定了长孙无忌和吴王李恪不可能和平相处,长期共存。长孙无忌清楚地意识到日后李恪必是他的心腹大患,一旦有机会,他必须让李恪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高宗李治即位后,虽然表面上天下太平,可他因欠缺能力而导致的“无为而治”,让李恪这种“名望素高,为物情所向”的宗室亲王显得有些突兀。
长孙无忌很担心,要是李恪哪天一激动振臂一呼,其结果很有可能是应者云集。这江山姓什么可就不一定了!所以,长孙无忌必须防患于未然,无论在公在私,他都必须把吴王李恪除掉!
就在长孙无忌苦思不得李恪的小辫子时,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公元653年,高阳公主和驸马房遗爱谋反的事东窗事发,有些卑鄙的长孙无忌终于借此结束了李恪的性命,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当时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专横霸道,还曾与玄奘的高徒辩机私通。私通之事被人揭发后,辩机和尚被执行了腰�丁L聘咦诩涛缓螅哐艄骱玩饴矸恳虐缌艘恍┯敫咦诠叵挡弧昂托场钡囊恍┐蟪即蛩惴⒍洌远崛≌ā?上ПC芄ぷ鞑缓细瘢姑坏人嵌郑狈吹募苹捅恍孤叮桓扇说榷急蛔ソ思嘤�
房遗爱一到案,长孙无忌就对他软硬兼施,还暗示房遗爱,只要一口咬住吴王李恪,便可免房遗爱的大罪。这房遗爱不只贪生怕死,而且也不是什么有道德的人。他把心一横,指认李恪参与了这起谋反案!
李恪也真是冤枉,老实地在家里坐着,大祸也能掉到他的脑袋上。一觉醒来,他便从堂堂的皇亲国戚变成了谋反同党,不仅成为阶下之囚,还是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李恪怎么解释,别人根本不会相信,也可以说不敢、不能相信了!李恪最终成为长孙无忌砧板上的鱼肉了!
公元654年二月初二,李恪的生命定格在34岁——他在长安自尽了!他的自尽让他又多了一个“封号”——史上最悲情的皇子。李恪临刑时大呼:“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
李恪被冤杀后,“海内冤之”,“绝天下望”!
勇气改变一切
李恪死了,充满悲情地死了!从表面上看他的死在于他无法改变的隋朝血统和非嫡出的身份,可从深层次上看,他的死是因为当时李唐江山外戚势力的过度膨胀,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中嫡尊庶卑的观念。
从史料上看,吴王李恪是个文武全才,而且在百官和百姓中很有威望,唐太宗也很喜欢这个儿子,但是他始终没有勇气像他父亲一样积蓄力量发动政变。这可能和李恪生在宫中长在宫中有关系,他没有像李世民那样经历过腥风血雨,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更没有结交李世民身边那样一群天下英雄,成就一番大事——李恪太嫩了!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无法理解血统与嫡庶的陈腐观念,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去理解。在这个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里,其实有些事也让我们无法改变,比如人们常说的“官二代”、“富二代”等。但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勇气打破一切常规,挑战阻碍我们成功的绊脚石!
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再加上那么一点点勇气,也许我们就不会像李恪一样,空有一番能力却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
历史人物 李世民为什么不立最喜欢儿子的李恪为太子
唐太宗立风波:唐太宗曾欲立吴王 为 这件事,历来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那么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立了李治不久之后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于是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 可以说是唯一适合的人选,一来是所有庶出皇子中 为年长的(二皇子李宽早夭),二来贞观七年便去了自己的封地,再者比起下面明显不成器的李愔、李恽等人,品行也要好得多。相比之下,贞观十六年才开始上朝参与政务的李治自然不够老练成熟。> 「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敕晋王宜班于朝列。」(《唐会要·公主·杂录》)> 但是很显然,唐太宗欲立 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所想到的。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而且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手握兵权,怎么可能眼睁睁地坐看长孙无忌在朝中一手遮天?>> 何况废立 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唐太宗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怎么可能只被长孙无忌这么一劝,便立刻就此作罢。而且从正史中对改立李恪这件事一笔带过的记叙来看,很明显唐太宗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想法,然后对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长孙无忌反对,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了。> 更不要说什么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实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唐太宗本人。毕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干、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的未来就很难有所保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显然比长孙无忌更为担心。因为当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保全嫡子们:> 「泰立,承干、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干可无恙也。」(《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唐太宗改立太子时,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与李治之间摇摆不定,决定立李治也是因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会对自己的两个亲兄弟不利。而在这期间,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庶出但年长的李恪可以考虑,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如何可见一斑了。因为若是李恪在唐太宗心中还算是有些份量的话,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时候绝对会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后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庶长子可以考虑,而且还只是昙花一现的想法。> 至于说什么李恪远离京城和朝中大臣没有交情,自然不会有人愿意保举他做太子。事实上朝中大臣的意愿怎样并不重要,关键仍在于唐太宗自己的态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这个太子可谓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为了册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剑欲在大臣面前自尽。在正式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又倾力打造了一个强大可靠的东宫班底以辅佐太子。> 「己丑,加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太子太师,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太子太傅;特进、宋国公萧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为太子詹事,仍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太宗本纪》)> 「又以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前詹事於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资治通鉴》)> 同时,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宫缺少历练,便开始加强对他处理政务能力的培养,时常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言传身教。> 「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善。」(《旧唐书·高宗本纪》)>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贞观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时的举动照搬过来,而不只是口头上提那么一提,被否决后既不见有过失落后悔的时候,更不曾见对李恪这个改立未果的儿子有什么内疚之情。> 更何况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来说,他的重要事件主要表现在他本人的列传中,然而《旧唐书》却只在长孙无忌传里将此事一笔带过。想来就连史官也觉得,唐太宗虽然有过「欲立吴王恪」的想法,然而 后却让李恪的提名沦为了打酱油的,这件事对于李恪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多光荣的事迹,所以才会在他的列传中根本就只字未提。> 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那么事实是否确实如此呢?我们还是一起来看一看史实吧。> 首先,同样是在《旧唐书》中,对李恪是「太宗常称其类己」(《唐会要》中记载为「太宗尝称其类己」。可见这里的常通尝,意为曾经而不是常常),对太子承干则是「太宗甚爱之」,而对李泰更是用了「魏王泰宠冠诸王」这样的说法。如此一番比照,唐太宗对李恪这位所谓的「爱子」的宠爱,也实在平淡无奇了些。更何况唐太宗对三位嫡子的爱护在史书上的记载是数不胜数,而对李恪的照顾相比之下就单薄了许多,甚至无从列举。李恪能否算上是唐太宗爱子,着实值得推敲一番。> 其次,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恪最迟贞观七年便去了封地,而与李恪同龄的李泰不仅不「之国」,唐太宗甚至还想过让其「入居武德殿」,最后还是被魏征力谏劝止。李治更是自长孙皇后去世后就一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甚至在被封为太子后,仍让唐太宗不惜公然违反礼制也要继续留在身边,这便导致了褚遂良刘洎等人分别在贞观十八年、二十年相继上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 而贞观七年李恪赴任齐州都督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可见让诸王之藩是因为「家国事殊」,更是为了绝诸皇子的「觊觎之心」。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实际上更适合身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毕竟作为太子同母弟,李泰对储位的威胁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国事殊」面前却出于私心,仍旧选择把心爱的李泰、李治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却将没什么威胁的李恪打发到封地上去。如果唐太宗真的舍不得李恪前往封地,真的心疼爱子的话,想必李恪也应当如同李泰李治一般,留在自己的身侧,但是唐太宗并没有这么做。也许有人认为是朝臣的反对与力谏,使得李恪不得不远赴封地,不过唐太宗可不是会这么乖乖听话的人。>> 《旧唐书》中就有记载,李泰撰成《括地志》后,唐太宗「赐泰物万段」「俄又每月给泰料物,有逾于皇太子」,惹得褚遂良上了一篇《谏魏王泰物料逾东宫疏》。唐太宗虽然对褚遂良的观点表示赞同,但并没有因此削减李泰的开支,而是下了一封《皇太子用库物勿限制诏》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而李治被立为太子后,也因为一直同唐太宗居住在一起而并不是按照惯例入住东宫,被褚遂良、刘洎等人屡屡进谏,唐太宗最终也只是答应了让李治每个月一半的时间住到东宫,一半的时间仍旧留在自己身边。> 可见群臣的意见唐太宗虽然会听取,但如果他是真的想这么做的话,总有达成的手段。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想将李恪留在身边以成全自己的爱子之情,是绝对能做的到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说了一番场面话,什么「父之爱子,人之常情」「但家国事殊」。如此也能认为李恪算得上是唐太宗爱子的话,个人以为这样的「爱子」其实不提也罢。> 再者,贞观11年时唐太宗对李恪说的这番话——「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可不戒!」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就是:父子之间虽然是至亲,一旦犯罪,则天下的法令不能够偏私。汉朝已立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暗中图谋造反,霍光以一封便笺就杀了他。为人臣下,不能不深以为诫!> 很明显,这口吻已经相当严厉了,根本不是父子之间联络感情的话语,而是在训斥。而联想一下正是在这一年,李恪因为打猎踩坏百姓庄稼的事被唐太宗罢免了安州都督一职,所以番话实际上是唐太宗在非常严肃地斥责李恪:「虽然你是我儿子,但你若不遵纪守法我也救不了你!」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看得出来,唐太宗其实是一副爱子情深的模样的。> 至于贞观12年唐太宗给李恪写的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么一句,自然会觉得其间是饱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题目却是《诫吴王恪书》。诫者,告诫、警告之意,齐王李祐在封地上屡屡犯错时,唐太宗也曾写信「诰诫之」。所以这封信也不是什么诉说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写信来警告李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为了。> 而且就在唐太对李恪说「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以避免李恪变得骄奢为由而不肯多给他财物,结果在面对李承干与李泰时,唐太宗却又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唐太宗赏赐李泰时不仅「赐泰物万段」,每个月给李泰的东西甚至「有逾于皇太子」,对李承干更是干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库物的限制。> 至于唐太宗会如何在书信中表达自己的爱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给李治写的一封信,简直堪称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对李恪的谆谆告诫之意,或许唐太宗给李治的这封信才更似寻常间的父子之情吧。> 《两度帖》原文:>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译文:> 两次收到大内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从今以后,只要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战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敕。> 最后,便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唐太宗欲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件事了。> 贞观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后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练,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还不够强大有力,担忧他无法很好地驾驭朝政,毕竟「国赖长君」。于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换储一事,而当时的李恪可以说是唯一的人选,因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几位皇子:> 第二子李宽,早夭> 第四子李泰,夺嫡被贬> 第五子李佑,贞观十七年谋反被诛>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骂为禽兽不如> 第七子李恽,好敛财,被有司弹劾> 第八子李贞,仅比李治大一岁> 第十子李慎,年纪比李治还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嚣、李简、李福、李明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纪太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岁的李恪,唐太宗还有别的选择吗?>> 唐太宗欲立李恪归根究底就是因为除了李恪外,别的年长一些的皇子不是因为夺嫡被贬、被杀,就是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尽管也曾因为踩庄稼和赌博这些小事被连续贬官和削户过两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经别无选择。> 不过很显然,唐太宗欲立李恪这个想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一时冲动下的心血来潮之念。因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换储了,那么长孙无忌是绝对没有「密争之」的机会的,更不可能只凭他一家之言便一锤定音。毕竟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长孙的。贞观十七年时的长孙无忌虽然位极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统而言,司徒位高却只是个虚职。在根本没有实权的情况下,长孙无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时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龄李靖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壮年手握兵权,怎么可能任由一个既无实权又无兵权的长孙无忌操纵朝政?> 何况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唐太宗若是下定了决心要换太子,肯定会把这件事拿到朝上廷议,再不济也要找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商量商量,就像当初要立李治一样,「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等计议」,而不会只跟最不可能赞同的长孙无忌一个人商量,甚至被长孙无忌反驳后就立刻作罢。> 从正史中对改立李恪这件事一笔带过的记叙来看,很明显唐太宗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突然间有了这么一个想法,然后对长孙无忌露了个口风,长孙无忌反对,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彻底打消这个念头了。更不要说什么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恪是因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实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并不是长孙无忌,而是唐太宗本人。毕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干、李泰、李治这三个嫡子的未来就很难有所保证了,这一点唐太宗显然比长孙无忌更为担心。因为当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保全这三个心爱的嫡子:> 「泰立,承干、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干可无恙也。」(《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唐太宗改立太子时,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与李治之间摇摆不定,决定立李治也是因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会对自己的两个亲兄弟不利。而在这期间,唐太宗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过还有庶出但年长的李恪可以考虑,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如何可见一斑了。因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还算是有些份量的话,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时候绝对会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又过了大半年的时间,直到贞观十七年年底诸位皇子回京过年时,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庶长子可以考虑,而且还只是昙花一现的想法。> 至于说什么李恪远离京城和朝中大臣没有交情,自然不会有人愿意保举他做太子。事实上朝中大臣的意愿怎样并不重要,关键仍在于唐太宗自己的态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这个太子可谓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为了册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剑欲在大臣面前自尽。在正式立了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又倾力打造了一个强大可靠的东宫班底以辅佐太子。> 「己丑,加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太子太师,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太子太傅;特进、宋国公萧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绩为太子詹事,仍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太宗本纪》)> 「又以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前詹事於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资治通鉴》)> 同时,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宫缺少历练,便开始加强对他处理政务能力的培养,时常把他带在自己的身边言传身教。> 「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善。」(《旧唐书·高宗本纪》)>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贞观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时的举动照搬过来,而不只是口头上提那么一提,被否决后既不见有过失落后悔的时候,更不曾见对李恪这个改立未果的儿子有什么内疚之情,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后没过两天,唐太宗就因为李治长子李忠的出生而举行了盛大的筵席,不仅在宴会上高兴地「酒酣起舞」「尽日而罢」,还一反皇孙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了亲王——完全将李恪的事情抛之脑后。> 至于李恪不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具有前朝血统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李恪的两朝血统并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早在南北朝时就有许多两朝一脉的皇位继承人,比如后赵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赵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闵帝宇文觉的生母就是北魏冯翊公主。就连隋炀帝杨广的太子杨昭也是两朝一脉,杨昭的生母萧皇后,即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 再说如果前朝血统真的是问题,是忌讳,那唐太宗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统的情况下,还想立其为太子?长孙无忌又为什么不用这样的理由来反对唐太宗立李恪呢?所以李恪与储位无缘,和他的生母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 更何况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来说,他的重要事件主要表现在他本人的列传中,然而《旧唐书》却只在长孙无忌传里将此事一笔带过。想来就连史官也觉得,唐太宗虽然有过「欲立吴王恪」的想法,然而最后却让李恪的提名沦为了打酱油的,这件事对于李恪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多光荣的事迹,所以才会在他的列传中根本就只字未提。更别说李恪提名失败后,并没有因此得到父亲一星半点的愧疚之情或补偿之意。反观刘邦欲立赵王如意失败后,为戚姬母子的未来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长吁短叹,甚至「心不乐,悲歌」,不仅特意让周昌相赵,而且一听说樊哙要在自己百年之后诛杀戚姬母子,当即下令要陈平等人「即军中斩哙」。想来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又如何会遭此待遇?>> 还有人因为唐太宗欲改立李恪便认为李恪是大唐的一代贤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说的那样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选择了李治作为继承人是懵懂一时(事实上看看某毛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就知道他是什么眼光了)。然而通观李恪的生平,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文功武治的政绩。《旧唐书》中对李承干的治国才能好歹还有一句「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的介绍,对李泰至少还能知道他「少善属文」,也的确编修了一部《括地志》,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为处理地方政务出色而被当地百姓称赞的。> 然而关于李恪却只知其有文武才,相当笼统的一句赞美之词,至于具体有什么雄才伟略的事迹可以展现其贤能的,史书中便再无一字了。就连李恪的「善骑射」也不过是身为关陇军事贵族最基本的素养而已,在连后宫才人都能陪帝王骑射的朝代里,李恪的「善骑射」却根本没有丝毫的军功或突出的事迹可以证明。> 李恪所谓的文才更是如此,就连李唐皇室成员中最常见的书法特长都毫无记载,而同样因谋反被诛的汉王李元昌却能够以书法著称于各部史书,李元昌的墓志甚至铭刻着各种溢美之词:「姿容端丽,体貌淹华。渔猎典坟,颇好音乐。至于啼猿落雁之巧,命中如入神;垂露象形之工,转注穷众妙。」一位专研经典名著,擅长音乐,射猎如神,绘画精妙的多才多艺的俊美皇子就栩栩如生地在后人心目中挺拔起来,相比之下,李恪的才华在史书或墓志铭上则完全没有分毫的体现。> 所以若只因为唐太宗的一句「英果类己」,便断定了李恪之贤,也着实武断了些。毕竟唐太宗只是觉得李治性格仁厚温和,并没有说他不如李恪贤能,又怎能由此草率地推断出李恪便是大唐众望所归的贤王呢?> 至于《旧唐书》中所说的「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要知道李恪作为唐高宗李治最年长的皇兄,德行比起下面几个弟弟也还说得过去,有声望并不足以为奇,没有名声才是要值得奇怪的。毕竟唐中宗时,身为相王的唐睿宗就是「望实素高」;唐文宗的弟弟漳王李凑也是「贤而有人望」;唐太祖的曾孙李孝逸同样是「素有名望,自是时誉益重」;唐高祖之子韩王李元嘉在则天朝受到安抚重用,不仅是因为「地尊望重」,更是为了「顺物情」。> 李恪被冤杀后史书中又言「以绝众望,海内冤之」,看似评价很高,然而唐太宗在任命魏征做太子太师的时候,也曾说过「用绝天下之望」这样的话。不仅如此,武三思在杀桓彦范等人时,是为了「绝其归望」;王世充杀害杨侗时,也是为了「绝众望」;武则天杀李元嘉更是为了「绝宗室之望」;源休劝朱泚剪除唐宗室的时候,同样是为了「绝人望」。而格辅元刘晏被杀都是「海内冤之」,卢崇道父子被杖毙也是「四海冤之」,崔宁被缢杀后「中外称其冤」,安思顺兄弟被诛更是「天下冤之」,李林甫被构陷同样是「天下以为冤」。可见,所谓的「以绝众望,海内冤之」不过是史官的惯用语言罢了,究竟能有几分份量,可以自行掂量一番。> 事实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只不过是近年来的一些电视剧与小说将历史篡改戏说得太厉害了,以至于误导了很大一部分观众,认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儿子唐朝最贤明的皇子。但凡愿意认真读一读正史的,看看史书上所记载的唐太宗是如何宠爱他的三个嫡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唐太宗爱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相比三位嫡子数不胜数的得宠事迹,仅凭唐太宗心血来潮之下的「欲立吴王恪」,以及立储这种环境下的一句「类己」(在立太子这种情况下,不说「类己」难道要说这个儿子「不类己」?),便要妄图证明李恪的受宠,显然是不成立的。> 特别是贞观2年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却明显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吴王恪除使持节大都督益绵邛眉雅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濮王泰除使持节大都督扬州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唐会要》)> 且先不说单就数量而言,李泰的封地是李恪的整整一倍。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带,在唐朝时可绝对不是什么香饽饽,「扬一益二」的说法还得等到安史之乱以后。蜀地自古地势天险,古时候交通又不发达,想想当初唐高祖李渊私下许诺唐太宗要改立他为太子时就曾说过,要将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见蜀地在唐初时候人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了。而扬州的富庶则不必多言,更何况封地里还包括了苏杭一带。> 更不用说事实上李恪受封的不过是益州都督,而不是和李泰一样都是大都督。根据《唐会要》的记载,益州的大都督府于「贞观二年二月二十日,去『大』字」,直到唐高宗龙朔2年才由都督府升级为大都督府。所以贞观2年5月李恪与李泰虽然同时受封,但是李恪只被封为了益州都督——不仅都督府的规模远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整整一半。> 后来李恪在贞观11年的时候,不过是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就由安州都督降为安州刺史,还被削户300(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00户)。看上去封地还是在一个地方,但实际上所管辖的地方却大大减少了,因为作为都督的时候,李恪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然而作为刺史就只能管辖安州这一州之地。后来李恪又因为和乳母的儿子赌博,再次被罢官削户,自此一直到贞观23年共12年的时间里,李恪再也没有官复原职过。这样的待遇除了李恪,也就只有他那个被唐太宗斥为「不如禽兽铁石」的胞弟李愔同样享有了,而其他犯过远比踩庄稼更严重错误的皇子们,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严厉的惩罚。> 唐太宗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面对自己的爱子时,仍旧只能如同普通人一般,寻常人家是怎么疼爱儿子的,唐太宗就是怎么做的。> 所以李承干就算犯下了谋逆这等杀头大罪,唐太宗也要想方设法保住他的性命;所以李泰夺嫡失败后,唐太宗仍旧说他是「朕之爱子,实所钟心」,甚至被贬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又重新晋封为濮王;所以李治虽然一直和唐太宗住在一起,褚遂良、刘洎为了这事上谏过多少次,也没见唐太宗以「家国事殊」为理由,把李治打发出宫去住。> 对爱子们宠溺至极,以至于一次又一次招来了魏征这些朝臣的上疏与进谏,偏偏对李恪这些儿子该罚的罚,该杀的杀,一个都没手软。就这样,还能说李恪是唐太宗的「爱子」吗?>相关参考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是隋朝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因为他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而且他从小的表现也十分突出,骑马射箭,读书绘画,样样信手拈来,再加上他的个性敢作敢为,因此...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个皇帝的一生想要选择一个非常理想的继承人其实是非常难的,毕竟作为皇子,没有哪一个人的经历能够超过李世民,皇子们都是在襁褓中长大的,深
李世民的孙子、李恪的儿子,隐藏五十年,六十岁后参与了两件大事
唐高宗李治初期,长孙无忌初露狰狞,一举把对李治皇位有威胁的李氏族人全部拿下,其中就包括李世民的三子吴王李恪。之后,李恪的四个儿子都被流放到岭南,其长子李仁年仅7岁。李仁,又名李千里,史书上记载是「”褊
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最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按理说,李恪性格与太宗类似,李治性格温和,李恪胜出的概率应该更大。然而事实是立李治为皇太...
李恪是李世民的三子,一個曾被提名為儲君的一位皇子,但他的一生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輝煌。相傳,李恪更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畢竟還曾被提名立儲,最後因為是隋唐血脈而錯失皇位,事實真的如此嗎?曾經在《舊唐書
李恪是李世民的三子,一個曾被提名為儲君的一位皇子,但他的一生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輝煌。相傳,李恪更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畢竟還曾被提名立儲,最後因為是隋唐血脈而錯失皇位,事實真的如此嗎?曾經在《舊唐書
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被长孙无忌忌惮诬陷致死的。李恪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文韬武略最为出众的一个,母亲是前朝公主杨淑妃,而李恪也算是隋炀帝的后裔。李恪本性心机深沉,有个
说起吴王李恪,这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他本是唐太宗的第三子,隋炀帝的亲外孙,身负隋、唐两朝皇家血脉,本有机会继承皇位,但却卷入纷乱复杂的皇室斗争,最终含冤致死,令人扼腕叹息!人们不会想到,就在李恪冤死
说起吴王李恪,这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他本是唐太宗的第三子,隋炀帝的亲外孙,身负隋、唐两朝皇家血脉,本有机会继承皇位,但却卷入纷乱复杂的皇室斗争,最终含冤致死,令人扼腕叹息!人们不会想到,就在李恪冤死
李世民有几个儿子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