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甲始创周祭之法

Posted 祭祀

篇首语:黄金的宝藏比不上知识的宝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祖甲始创周祭之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祖甲始创周祭之法

2、夏商周 祖甲是谁?祖甲在位多少年?祖甲是谁的儿子?

祖甲始创周祭之法

祖甲始创周祭之法

  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为太子。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祖庚即立十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

  为了报效先祖功德,商人盛行祭祀,但所祭对象和顺序都很零乱,没有一定规矩。祖甲即位后,创造了「周祭」之法,具体方法是:从每年第一旬甲日开始,按照商王及其法定配偶世次、庙号的天干顺序,用羽、、三种主要祭法遍祀一周。周祭以旬为单位,每旬十日,都依王、妣庙号的天干为序,致祭之日的天干必须与庙号一致。如:第一旬甲日祭上甲、乙日祭报乙、丙日祭报丙,直至癸日祭示癸;第二旬乙日祭大乙,丁日祭大丁;第三旬甲日祭大甲,丙日祭外丙。如此逐旬祭祀,一直祭到祖甲之兄祖庚。用此种祭祀法遍祭上甲到祖庚的先公先王,需要九旬。祭毕,再分别用另两种祭法遍祀,直到全部祭遍为止。周祭之法,使殷人的祭祀系统更为严密规范,因此盛行于商后半期,并逐渐达到最高峰。

  祖甲创立的周祭之法是祖先崇拜和宗族制度的最好体现。在上古文明中,各大民族都有自己的祭祀体系,周祭之法和古巴比伦、古埃及的祭祀法各不相同,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祭祀系统。

夏商周 祖甲是谁?祖甲在位多少年?祖甲是谁的儿子?

祖甲(?——?),生卒年不详。武丁第三子,配偶两人,名戊、己。祖庚死后继位。在位33年,病死,葬于殷。传位给儿子廪辛。

祖甲即位后,武丁盛世的余威已尽,衰微之势很明显。武丁时虽使商王国趋于鼎盛,但已潜在着深刻危机。而祖庚即位,只是借着武丁盛世的余威,维持了七年左右的统治。到祖甲之时已经更加衰败。所以《史记》说:“帝甲淫乱,殷德衰。”

祖甲因是幼子,从小得到武丁的宠爱,骄纵成性。登位后,荒淫暴虐,政事日非,但各从属异族,还不敢遽起反抗,故羌方、工方、土方等,尚参于殷宗主国的祭祀乐舞。但祖甲的昏庸统治,长达三十年,使殷朝日渐衰弱,故西方异族多起来叛乱。祖甲曾亲征西戎,西戎虽暂时平定,但西方的周族已乘机而崛起。

周人姬姓,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其始祖后稷,相传是有邰氏之女姜嫄踏了巨人脚迹所生,有一天,姜嫄到野外祭神,祈请神赐给她一个儿子。这时她发现地上有一个巨人的脚印,这无疑是一位大神留下的。姜嫄将自己的脚踏上去,但这个脚印太大,姜嫄只能踩着脚印的拇指之处。她的心便欣然而动,好象是发生了人道关系似的,这样便怀孕了。满了十月之后,小孩平安降生,这个小孩便是周朝的始祖后稷。但这是个无夫而生的孩子。这个神话说明当时是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姜嫄觉得这样生下的孩子十分不祥,将来不会有好结果。便把孩子弃置于狭隘的巷子之中,让过往的牛羊踩死他。可是,牛羊不但不践踏这个小孩,反而庇护佑,爱抚他。姜嫄又把他弃置于平林之中,恰巧碰到有人来伐林,把他救起了。姜嫄把他弃置于寒冰之上,有鸟儿用翅膀来覆翼他。鸟儿飞去之后,后稷呱呱地啼哭了,他的啼声,长而且大,满路之人,无不听到,又把他救起来了。姜嫄心中非常感动,认为这个小孩有天神护佑,长大后肯定不凡,便把小孩收养起来。由于开始有抛弃他的念头,便给他取名叫做“弃”。

弃长到六七岁的时候,就有成人的志向。他不做别的游戏,一心种植大豆和麻麦。到了青年时代,他已成长为一位农业专家了。他能视土地之宜,以优良的方法,种植各种不同的庄稼。尧帝很器重这个青年的才干,任命他为农官,还将古有邰国作为他的封邑,给他改名为后稷。古有邰国在今陕西武功县附近。后稷在此开创事业,成为周朝的始祖。姜嫄养育后稷的地方,在今山西稷山县和闻喜县一带,那儿有蛇虎涧、冰池等古迹,相传是姜嫄弃后稷之处。

从尧、舜时期一直到夏朝,后稷的后裔姬氏一族逐渐繁衍起来,形成了周族。夏朝衰亡时,后稷的后裔逃奔到戎狄部落之间。后稷的裔孙公刘,重修后稷的事业,他率领同族来到豳(音宾,今陕西邠县),大力发展农业,建立了周族自己的武装和宗庙。后稷到公刘之间的时间即是从夏初到夏末,可夏禹到夏桀共传了十四世十七王,历时约四百多年,可见后稷到公刘之间也有四百年左右,中间漏掉了不少难以考知的世系,应该是周人的早期父系社会的历史。

到了商朝末年,公刘的九世孙古公亶父(后称太王),又继承后稷和公刘的事业,得到国人的爱戴。周靠近戎狄,豳地常常受到戎狄部落的攻击和掠夺。古父亶父为了求得安宁,就带了家属迁到岐山之下。豳地的百姓认为古公是个仁人,都跟随来到岐山下定居。古公亶父在岐山下改变戎狄的风俗,营建城郭房室,并建立官制,为后来建立的周朝打下了基础。

周人与商的关系当是很早的。从甲骨卜辞看,至少在商王武丁时,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武丁甲骨文中已有“妇周”的说法。这显然是指周族中的女子入商王朝为姬妾者,说明殷周之间当时已有婚姻关系。后来的文献上亦曾有过记载。甲骨卜辞中还有“周侯”,可见那时的周人已是商王国治下的诸侯,承认商王朝是自己的宗主国,并对商王朝承担贡纳和受差遣的义务。武丁甲骨上记载的“周入”若干,就是周人向商王纳贡的记录。当周人不听商王朝指挥时,商王便派兵征伐,当然,这同时反映出:武丁时的周人已强盛到可与商王朝分庭抗礼了。

祖甲在位时,正值古公亶父将要兴起的时代,可这时商朝贵族,奢侈淫乱至于极点,政府苛赋暴敛,自由民普遍贫困化,奴隶暴动时有爆发,异族的抗殷解放斗争,愈亦激烈,商朝将为周朝取代,势不可免。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