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年号、庙号、谥号、尊号
Posted 庙号
篇首语:当生活如同炼狱,必须自己创造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的年号、庙号、谥号、尊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从庙号、谥号再到年号,中国历代皇帝的称呼标准为何一直在变
古代的年号、庙号、谥号、尊号
古代的年号、庙号、谥号、尊号
盘庚迁殷对商之中兴发生了很大影响,到了盘庚侄子武丁执政,内则励精图治,外则征讨四夷,使殷商之国势臻于鼎盛。当时已出现了帝王的庙号,如武丁称为殷高宗。
古代中国帝王之名号至为复杂,除姓名字号外,有谥号、尊号、庙号、年号等等。谥号乃帝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迹或褒或贬而评定之称号,通常称某皇(王)某帝;尊号是尊崇帝王之称号,不仅死后评定,也有在生前议上的;庙号指君主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所设的名号,通称某祖某宗;年号则由武帝最先采用,用以纪年。有商一代,国王之有谥号、庙号者不多,除了成汤称武王(谥号)、高祖(庙号),只有太宗太甲、中宗太戊(一作祖乙)和高宗武丁等,史称商代「三宗」。
从庙号、谥号再到年号,中国历代皇帝的称呼标准为何一直在变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当中,前后诞生了数百位帝王,相信很多人都能够随口说上几个,比如周武王,唐太宗,嘉靖,乾隆等等,但我们对比一下会发现,这些帝王的称呼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一直来回在变。
周武王这个称呼中的“武”是他的谥号,是后人在其死后对他一生功绩的评价。而唐太宗这个称呼,则是他的庙号,所谓庙号就是在太庙祭祀时写在排位上的称呼,对于帝王一般有着严格的规矩,比如只有开国皇帝和追封的先祖才能用“祖”,比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等,继任皇帝就只能用“宗”,如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等,其中要想用太宗这个庙号,必须拥有极高的成就才可以,唐太宗便是其中的代表。
但对于明清时期的皇帝,称呼上就基本告别庙号和谥号了,而改用年号。年号制度起源于汉武帝,是一种以皇帝在位时间为参考的纪年方式,这种制度后来被传播到了新罗、越南和日本,日本一部分天皇名称便是以年号为称呼的,比如明治天皇。
其实不论是庙号还是谥号,都是古代对于帝王的一种评价体系,在建立之初都很客观公正,但架不住时间的推移,导致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越来越多,评价体系就不灵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庙号】和【谥号】是如何被用滥的。
庙号是如何被用滥的
前文说过,庙号的使用是有着严格标准的,一般只有开国皇帝才能称“祖”,成就不够高都不好意思用太祖。所以汉朝(东汉和西汉)405年国祚,仅仅只有两个人称祖,一位是汉太祖刘邦(高皇帝是其谥号),另一位是汉世祖刘秀。
如果单看汉唐这样持续时间较长的王朝,或许会觉得太祖、太宗这样的庙号含金量真高,评价也很可观,但很不幸,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的时候,各个先后成立的短命王朝就开始不按套路出牌了。比如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先后产生了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多个王朝,每个王朝都有一位开国皇帝,也都大多被后人用了太祖这个庙号。
比如南朝时期的宋(为了与后来的宋朝区分后世称刘宋),便有一个宋太祖刘义隆(407年-453年),后世为了与宋太祖区分开来,便改用其谥号宋文帝来称呼。我们常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如果说南北朝大家还算矜持,那么到了五代十国,就真的将庙号用到烂大街了。一大批庙号带“祖”或“宗”的皇帝跟风般出现在了这一时期。
让大家对庙号的认可度大大降低,毕竟谁愿意自己一统全国后,发现和前朝某个割据政权的皇帝庙号撞了车,这该是有多尴尬?
谥号是如何被用滥的
谥号是后人对祖先一生功过的评价,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十分精炼却准确,字数虽然不多,但含金量都很高,比如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谥号便是高皇帝,《史记》中这样记载:
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又因为汉朝提倡以孝治天下,所以刘邦以后的汉朝皇帝谥号中都有一个“孝”,比如我们熟悉的汉武帝刘彻,其完整的谥号便是孝武皇帝,联想刘彻一生北驱匈奴开疆拓土,这一个“武”字可谓是来之不易且实至名归。
不论是“文”,还是“武”,又或是“孝”,这类谥号都是典型的美谥,说白了就是后世人对皇帝的赞美,但汉朝皇帝一个人也就能用一两个字的美谥,太少!于是到了唐朝,皇帝的谥号便一下子成了一溜,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谥号便将“武”、“文”、“孝”等美谥统统囊括进来,全称为: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如果说李世民还算勉强能够担的起文治武功的美谥,但宋朝皇帝的谥号明显就有吹牛的嫌疑了,比如宋仁宗的谥号为: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宋英宗的谥号为:
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普通人一口气都快读不完了,可见到了宋朝谥号何其夸张,此时谥号也被玩坏了。当然到了明清两代,谥号就成了一个文臣溜须拍马的“圣地”,汉朝字字含金的谥号,成了明清皇帝堆砌溢美之词的地方,就连影响中国近代史的慈禧太后,其谥号都足足有25个字,让我们看下: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字字解释美谥,字字都是赞美,但字字却似乎都在嘲讽中国明清两代文人的风骨。
被拿来替代的年号
古代皇帝登基前,往往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改名字,因为皇帝的名字是需要避讳的,如果名字中是个民间常用字,那将意味着举国上下将花费巨大代价来修改替换这个常用字,所以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皇帝的名字往往几乎就很少用常用字了。
同样的道理,由于庙号重复率太高,谥号又长的可怕,用这两个标准来称呼帝王就越发变得不适用了,所以明朝以后,大家所幸便用皇帝的年号来称呼皇帝。当然这与朱元璋建立的一世一元制(见注释1)也有很大关系,在此之前一位皇帝可能会用多个年号,那位抢了儿子老婆的唐玄宗便曾用过先天、开元和天宝三个年号。
从庙号、到谥号,再到年号,简单的一个皇帝称呼中,可以看出几千年来文官对皇权的崇拜与畏惧,奉承与阿臾,以至于到了后来连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地步,成为笑谈。
注释1:意思是指一位皇帝在任期内只使用一个年号。
【历史长河,溯流而上,怎么能没有船夫?】
船夫聊历史原创首发
皇帝(411)谥号(18)庙号(13)相关参考
满清共十二位皇帝,入关前两位: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十位: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大清十二位皇帝|努尔哈赤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当中,前后诞生了数百位帝王,相信很多人都能够随口说上几个,比如周武王,唐太宗,嘉靖,乾隆等等,但我们对比一下会发现,这些帝王的称呼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一直来回
元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庙号谥号尊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烈祖(元世祖追谥)神元皇帝(元世祖追谥)把阿秃儿也速该--太祖(元世祖追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元世祖追谥,元武宗加谥)
古代皇帝死后,一般会被封谥号和庙号。在唐宋以前,皇帝死后大部分都是称其谥号,但在唐宋以后,基本上都要沿用庙号。例如李世民的庙号为唐太宗,谥号为唐文帝,我们一般还是习惯称呼李世民为唐太宗。而汉朝皇帝
唐朝皇帝列表的简介及年号????如下图所示:注:1、李弘为唐高宗嫡长子、太子,但先于其父去世,高宗赐谥“孝敬皇帝”。唐中宗年间追尊为义宗,睿宗年间取消庙号,谥号孝敬皇帝保留,迁往洛阳供奉。2、武后临朝
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来被封为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他死后的谥号是“文皇帝”,庙号是太宗。后来,嘉靖皇帝将他的庙号改为“成祖”,所以后人
唐朝皇帝列表的简介及年号????如下图所示:注:1、李弘为唐高宗嫡长子、太子,但先于其父去世,高宗赐谥“孝敬皇帝”。唐中宗年间追尊为义宗,睿宗年间取消庙号,谥号孝敬皇帝保留,迁往洛阳供奉。2、武后临朝
宋朝的历代皇帝庙号,年号和名字【北宋】: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唐间的庙号、尊号和谥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之前笔者发布过一条视频,内容是关于汉高帝刘邦的。视频发布以后,不止一位网友提出说标题写错了,说刘邦不是“汉高帝”,而应该是“
西凉的君王世系,西凉皇帝列表:追尊的先祖姓名表字追谥爵位生卒年月备注李m—凉景公安世亭侯—弊娓李昶—凉简公 —备西凉:400-421姓名庙号谥号封号在位年月年号李(又名李皓)太祖武昭王,兴圣皇帝酒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