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位后对政事不闻不问的武丁,其实是在暗地观察

Posted 都城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即位后对政事不闻不问的武丁,其实是在暗地观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即位后对政事不闻不问的武丁,其实是在暗地观察

2、历史人物 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导致灭亡

即位后对政事不闻不问的武丁,其实是在暗地观察

在商代之前期,其统治状况有起有落,其都城位置亦移徙无定。据载,在第十九王盘庚之前,国家凡五盛五衰,都城凡六迁。到了盘庚即位时,才把都城迁到殷(古称北蒙)。

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稳定的了商朝中央的统治,为以后的商朝中兴奠定了基础。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摆脱了困难的处境,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力、生产技术、制作工艺魏有了相当成就。

殷商后期由于武丁的前两代商王小辛和小乙统治无方,商王朝的统治一度衰微。据说,武丁即位以后,决心使商王朝的统治强盛起来,可是,却没有得到有才能的人为辅佐。于是,在三年的时间里,武丁对于政事不闻不问,一切政务都由冢宰决定,而自己则在暗地里观察国家的风气。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人物 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导致灭亡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据干宝《搜神记》记载,姬宫こ錾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是周宣王姬静之子,母亲姜后是齐国国君之女。周宣王在位时期,将儿子姬宫ち⑽太子。

父死继位

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年),姬宫さ母盖字苄王去世,姬宫ぜ涛唬是为周幽王。周幽王继位后,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姬宜臼王太子。

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发生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发生地震,并引发泾、渭、洛三条河川发生震动。同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岐山发生崩塌。

后来,周幽王任命叔父郑桓公担任周王室的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

亡国遭杀

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政事。虢石父为人奸佞乖巧,善于奉承,贪图财利,但周幽王却很重用他,因此引起百姓强烈不满。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亲申侯大为愤怒。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于是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幽王死后,诸侯们与申侯共同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为政举措

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最终致使西周灭亡。

趣闻轶事

三川地震

周幽王二年(前780年),西周镐京和附近的泾、渭、洛三条河川都发生震动。大夫伯阳甫(一作伯阳父)说:“周朝将要灭亡。天地间阴阳二气,不能失掉规律,如果失掉规律,便是人扰乱了它。阳气伏在地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阳气不能上升,这样就会发生地震。现在泾、渭、洛三河一带都发生地震,是由于阳气失去应有的位置,而被阴气镇压着。阳气失序而在阴气下面,河川的源头一定阻塞了,源头阻塞,国家一定要灭亡。水土气通而湿润,便能生产东西,为民所用。土地没有水源,民众缺乏财物日用,国家不灭亡,要等到何时!从前伊水、洛水枯竭,夏朝灭亡,黄河枯竭,商朝灭亡。如今周朝的德行也像夏、商二朝的末代了,河川的源头又被阻塞,源头阻塞必定枯竭。国家的建立必须依靠山川,山崩塌,川枯竭,这是亡国的象征。川枯竭一定会发生山崩塌。若国要灭亡不会超过十年。因为十是天数的一个轮回。上天所要抛弃的国家,不会超出十的期限。”同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岐山崩塌。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河枯山崩事件发生正好十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

宠幸褒姒

夏朝末年,有二条神龙停在夏帝的朝廷前,说道:“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夏帝占卜,或杀掉龙,或赶走龙,或留下龙,都不吉利。夏帝又占卜请求能得到龙的唾沫储藏起来,才吉利。于是陈列玉帛,并以简策写文告请神龙,龙离去后留下唾沫,夏帝用匣子把唾沫装起来,除掉地上的唾沫痕迹。夏朝灭亡,这匣子传到商朝。商朝灭亡,这匣子又传到周朝。经过三个朝代,没有人敢打开它。到周厉王末年,打开观看。唾沫流到宫中,无法除去。周厉王就命令妇女赤着身子对它大声呼喊,唾沫便变成一只黑蜥蜴,窜到周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个侍女,刚七八岁,碰上它。周宣王时,这个侍女成年后便怀孕,没有丈夫却生下孩子,她很害怕,就将那个孩子丢弃。

曾有小女孩唱着歌谣:“桑木做成的弓啊,箕

木制成的箭袋,是要灭亡周国的。”当时周宣王听到这首歌,正好有一对夫妇卖桑弓箕箭袋,于是周宣王派人抓住并杀掉他们。夫妇俩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那侍女丢弃在路旁的那个怪女孩,夜间啼哭,因此可怜她,便将她收养。于是,夫妇俩逃到褒国。后来,褒国人有罪,便请求献上那位侍女丢弃的怪女孩给周幽王来赎罪。此女便是褒姒,因是从褒国而来,故称褒姒。

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非常宠爱。后来,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褒姒生下儿子姬伯服后,周幽王对她更加宠爱。最终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后来周幽王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因周幽王太过宠幸褒姒,认为祸患已经形成,谁也无法改变,西周必会灭亡。最终西周果然灭亡。

烽火戏诸侯

《史记》版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褒姒始终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吕氏春秋》版

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周幽王不是当然烽火,而是击鼓。当时西周建都在丰、镐二京,那里靠近戎人。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筑高大的土堡,上面设置大鼓,使远近都能听到鼓声。如果戎兵入侵,就由近及远击鼓传告,诸侯的军队就都来援救天子。戎兵曾经入侵,周幽王击鼓,诸侯军队都如约而至,褒姒看到非常高兴,很喜欢周幽王这的种做法,周幽王希望看到褒姒的笑容,于是屡屡击鼓,诸侯的军队多次到来,却没有敌兵。到后来戎兵真的入侵,周幽王击鼓,但诸侯的军队不再到来,周幽王于是被杀死在骊山之下。

事件争议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史记》记载“烽火戏诸侯”之事提出疑义:“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

2012年,北京清华大学整理获赠的战国竹简(清华简)时,发现竹简上的记述与“烽火戏诸侯”故事有所偏差。清华简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幽王,西周因而灭亡。清华简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称,史学界对“烽火戏诸侯”曾有过质疑,认为《史记》中所载只是“小说家言”。清华简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质疑,从而部分推翻《史记》的记载。刘国忠认为,史学界就此可以得出结论:西周灭亡不是因为“烽火戏诸侯”,该故事甚至并不存在。

历史评价

墨翟《墨子》:“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J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司马迁《史记》:①“周幽王无道。”;②“周幽王淫乱。”;③“幽王以J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④“幽厉昏乱,既丧酆镐。”

刘向《列女传》:“幽王惑于姒,出入与之同乘,不恤国事,驱驰弋猎不时,以适姒之意。饮酒流湎,倡优在前,以夜续昼。”

《王逸正部》:“幽、厉礼乐崩坏,诸侯力政,转相吞灭,德不能怀,威不能制。”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周宣王姬静。

母亲:姜后,姜姓,齐国国君之女。

后妃

申后,姜姓,申国国君申侯之女。

褒姒,姒姓,褒国人,周幽王宠妃。

儿子

周平王姬宜臼,申后所生。

周携王姬伯服,褒姒所生。

周幽王陵

周幽王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区代王镇宋家村,关于此陵众说纷纭,具体情况待考,据《两京道里记》记载:“陵高一丈三尺,周三百步”。

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一作刘去疾)曾盗掘周幽王陵,周幽王陵很高大,墓道门打开以后,再下去一尺左右里面全是白垩土,这土实际是一种石炭岩石,有一丈多厚,刘去的手下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白垩土铲除掉。再往下是大量的云母石。再往下挖一尺多深,意外地看到一百多具尸体,纵横交错,相互枕靠,叠压在一起,都没有朽烂。其中只有一个男子,其余全是女子。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有的站着,身上的衣服款式和活人穿的一样。想必那名男子便是周幽王。其余一百多名女子应该是殉葬的妃子或侍女。

人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丧葬恶俗,一般认为出现于父系社会。父权家族把自己的妻妾孙女侍仆,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其有生杀权力。既然金玉珠宝都能随葬,人这种财物自然也难免。现已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墓主是秦景公,其墓的殉人之多令人触目惊心,殉人尸骨多达186具,墓室上下层的平台上摆放有殉人棺具,有的甚至是裸葬。

据《史记》记载,秦穆公死后曾殉人达177人。周幽王是否有殉人,史料上并无记载。如果《西京杂记》所记是真实的话,这将进一步证实,中国古代的殉葬陋习,在西周时仍然是十分盛行。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诗词

《楚辞·天问》

《诗经·雅·瞻昂》

小说

《东周列国志》

相关参考

为什么俄日之战,清政府却暗地里助日抗俄

中学教科书中提到日俄战争时说,清政府坐视两强在自己的领土上作战不闻不问,保持中立。其实当时清政府名义上保持中立,暗地里却支持日本。那么,刚在甲午战争与日结怨的清政府为何要帮助日本呢?这要从八国联军说起

对武丁的即位时间、在位年数及国家情况的介绍

武丁,是殷商时期的著名君主,所谓殷商是指盘庚把商都迁到北蒙以后的称呼。今本《竹书纪年》说他名昭,这个记载在其它古代典籍里未见,根据古书的惯例,他活着的时候应该叫商王昭,就像商王纣的叫法相同。武丁是他死

傅说拜相辅武丁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傅说拜相辅武丁的故事。  武丁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但殷商在他即位的时候已经开始逐渐衰败了。他在即位开始的三年时间里,一直在思考复兴殷商的方略。  再有雄才大略的

商高宗武丁是怎么死的及其陵墓在哪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

甘盘简介

甘盘简介  武丁之贤相。商王小乙时,甘盘即为大臣。小乙将崩,甘盘受遗辅政。武丁即位之初,得到甘盘的大力辅助,故《书。君》记载:「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孔安国传:「高宗(武丁)即位,甘盘佐之,后有傅说

武丁为何要选傅说为相

公元前1250年,商王武丁冲破各种阻碍,破格重用奴隶出身的傅说为相,武丁此举,不仅找到了辅佐自己成就一代伟业的贤才,也因此造就了与伊尹齐名的商代名臣傅说。武丁即位前,很留心访求贤才。一次,他来到傅险,

傅说简介

傅说简介  武丁贤相。他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后,加以重用。《史记。殷本纪》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后来「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

商后平王祖庚简介,继承“武丁中兴”的有为之君

祖庚,商朝国王,姓子名跃,公元前1191年即位,在位约7年,他是商朝著名国王武丁的次子,病死,葬于殷。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

商后平王祖庚简介 祖庚是继承“武丁中兴”的有为之君

祖庚,商后平王,姓子名跃,是商朝著名国王武丁次子,公元前1191年即位,在位约7年,病死,葬于殷。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

武丁为什么要派兵攻打甫国

约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派兵攻打甫国,那么,你知道商王武丁为什么要派兵攻打甫国吗?商王武丁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派兵攻打甫国的?揭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攻甫之战。商朝在盘庚即位之前历经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