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鼎”商周时期的“火锅”,温鼎的简介

Posted 祭祀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温鼎”商周时期的“火锅”,温鼎的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温鼎”商周时期的“火锅”,温鼎的简介

2、历史人物 清朝诗人高鼎简介 高鼎的诗 他是怎么死的

“温鼎”商周时期的“火锅”,温鼎的简介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火锅并不是近代人的创举。早在3000年前商周时就已经使用有火锅的记载,不过那时它不叫火锅,而是叫温鼎。

温鼎的主要器形

温鼎这一精美异常的饮食用具为人们营造出一种佳肴必用美器的饮食文化氛围。

温鼎,作为温食器,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所占比例很小,而且所处的地域性很强,在祭祀用的列鼎中没有发现它的身影。它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西周时得到发展,到春秋战国时却销声匿迹了。它们均属于小型鼎,有着使用方便、易于移动、边煮边食、可涮可食的优点。其分布范围多在中原地带的周边,而且数量有限,在商代晚期的殷墟中也不曾发现。这说明此器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推广普及,只是在个别地区使用。

各地的温鼎器形相差较大,有方形温鼎、圆形温鼎、带托盘温鼎。从火膛所置的位置看,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置式火膛有方鼎和圆鼎,其构造分3个部分:用夹层把鼎内容积隔成上下两部分,上层空间作为盛羹用;中层有屋形空间作为火膛放燃料,周围有开窗。前面有火门,火膛底板有通气的箅眼,火膛周围有挡火墙和溢烟口,可以防止火焰窜出灼伤用餐者;下层有足,用于抬高火膛,隔离垫衬物体,使高温不易传递,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外置式的就是带托盘的温鼎,分3个部分组成:上部分是盛羹的圆鼎;中部分是放燃料的托盘,托盘是独立的火膛。设置在3个鼎足的中间;下部分是鼎足。从加工的工艺看,内置式比外置式难度要大,铸造技术要求高,外观及纹饰比较复杂。

已发现的温鼎可分为如下3类。

方形温鼎——兽面纹青铜温鼎

1989年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腹部各面饰有上下两层环柱角展体兽面纹,两旁纵向共目夔纹。纹饰线条宽平,图案简明,一侧宽面横开一口,口前置门,门可上下转动启合,还设置了用来固定闭门的插销。外底之上5。5厘米处的腹腔设有内底,内外底间形成夹层,起着炉灶的作用,在夹层里放上炭火,加热的温度虽不及柴火燃烧之高。也可以保持所盛食物常温不冷。美味飘香。据专家说,这是中国的火锅鼻祖。

圆形温鼎——窃曲纹温鼎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馆藏。两个方形大耳,口沿下有曲纹环绕一周,鼎下部空间放置炭火,再一个方形灶口,无门,三根柱状足支撑着鼎身。此温鼎缺乏排烟锚口,工艺水平相对不成熟。

带托盘温鼎——晋侯温鼎

方折沿,腹略鼓,附耳,卷尾乌形扁足,扁足间连铸有圆形托盘,盘底有3个十字形镂孔。口沿下有相对的回首龙纹,这是西周穆、恭时期较流行的一种龙纹形式。器腹内壁铸有铭文5字,即晋侯作此鼎,从其形制看,它是一件可以在托盘中加炭保温的温鼎,托盘中的镂孔用于通风去灰。

以上三类温鼎,尽管出土地点不同,造型各有特色,但其功能是一样的。都是用于筵席间加热食物。

从温鼎的出土年代早晚可以勾勒出一幅温鼎产生和传播线路图。在殷商时,中原文化影响到了江南,江南史前文化的发展首先发明了温鼎,温鼎的优点被当时贵族所接受;又经过人员的流动传播到了西周祖地。在周的发源地使温鼎的功能及器形更加完善,由于温鼎的实用性较强,又向中原的周边山西、内蒙古、江苏等地传播。

温鼎是热羹的器物,中国人热食的历史像古老的中餐一样悠久。

在商周时期,羹是贵族的主要食物,他们追求羹的味美,才用温鼎加热,增加就餐中的享受。那时羹的名目很多,几乎所有可以入口的动物肉都可以做羹,其名称随着肉的不同而异,见于文献中的羹名有羊羹、豕羹、犬羹等,这些羹除用肉外,还要加上一些碾碎的谷物,这是羹的传统做法,古人将羹视为人类饮食的常用佳肴。

在《周礼》中,凡天子饮食时都有祭。祭祀被看做是最为神圣肃穆的活动,饮食时中餐与晚餐,天子、贵族都必须首先祭祀神灵祖先,以示孝敬虔诚。在祭祀中所陈列的祭品多为饮食之物,每次祭祀活动,天子都要亲临。最后,这种祭祀仪式直接变成了饮食场面。宴罢,将所余酒肉赐予群臣,谓之归胙。归者馈也,胙者祭肉也。凡低级役隶如厨官、舞者、乐工乃至守门人之类皆可获此赏赐。

但羹在祭祀时不加五味,祭祀后再加五味。待食用时如果不加热,香味就难以挥发,不易激起食客的饮食欲望,因此用温鼎加热,香气才能弥漫整个房间,吃起来才更有兴趣。同时还可以把凉肉、凉菜放到温鼎中边涮边食。温鼎都是小型鼎,口的直径多在10~15厘米左右,其容量只适合一人食用,这说明在当时,温鼎只供单人使用。这从饮食器具上证明了当时实行的是分食制。

文献与考古资料都证明商周之民是席地而食的,一二人如此。就是大宴宾客也是如此,主人和客人也都是坐在席上,无席而坐被视为有违常礼,后世的筵席、席位、酒席等名称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商周时,富贵人家的席前还常置有俎案,其制式一般都非常矮小,这是为了与坐在席上相适应而设计的。人们在这样的筵席上就餐,为了安全只能在上面吃加工过的凉食物。要想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吃到热食物,就需要在筵席中加热。用当时的鼎加热,会烧坏筵席,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才发明了温鼎,温鼎下部带足,用炭火做燃料,放在筵席上或者俎板上,都不会造成什么火光之灾。

商周时期的温鼎应该说是当代火锅的鼻祖,经过几千年的变迁,材料与外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功能及本质却没有变,仍保留着原始的构造。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人物 清朝诗人高鼎简介 高鼎的诗 他是怎么死的

  高鼎是清朝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浙江省杭州人氏。据现代学者考究,高鼎大致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的时代,约咸丰年间。高鼎留下的人物事迹和史料并不多,所以现在研究高鼎其人,都是一些历史材料中的只字片语猜测而来。

  高鼎作为清朝的一位诗人,留存下来的笔墨,为《拙吾诗稿》,其中尤以《村居》一诗最为出名。后人提到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村居》。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内有农民起义军反抗清朝统治,外有西方侵略者发动战争,危害国家利益。那个时代,是近代历史或者说是中国封建历史最黑暗的时代。从没有哪个时代,中国受到多个国家的同时侵略、侵犯。从赔款割地到开放通商口岸,最后到出租领土,最后到直接割让地界。一项项屈辱的条款,压弯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开头就唱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形容那个时代,再合适不过了。

  受大环境的影响,那个时候的文学界,基本上都呈现出一种十分热血的氛围。诗词歌赋,多数表现的都是对祖国河山的忧虑,对外国侵略者的痛恨,亦或是对残破祖国和苦痛人民的心疼。然而高鼎身处在那个时代,写出来的诗却十分奇特,并不符合当时的时代。

  高鼎的诗,对于那个时候的大多数诗歌而言,无异于是小清新。就拿他最著名的那首村居来说吧!描写的是他在乡村居住的时候,看见的孩子们放学放风筝和春日风光。早春二月,小草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黄鹂鸟儿快乐的在天上歌唱。堤旁的柳树抽出了枝条,长长的垂在地上。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便连忙趁着东风吹起的时候放风筝玩儿。这么一副,淡雅悠闲的早春图,与当时中国受外国侵略,硝烟四起的景象是很不符合的。

  王维有一首《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一首在今天非常著名的诗,号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直以来,王维是这首诗的作者是经过主流声音认可的。但是后来又有人提出,《画》应当是清朝诗人高鼎的作品。因为翻遍了《全唐诗》,王维的所有诗词,都未曾找到这首诗。

  小编要说的是,不管是王维还是高鼎,实际上都不是《画》的真正作者。《画》是由唐代大川禅师的诗词该来的,原文应该是:“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只为转分明。”

  高鼎的诗: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怀李啸云》

  吴苑文章客,余溪落拓身。

  一生惟爱酒,万语不言贫。

  依隐常安拙,相交只率真。

  记从分短袂,又度两重春。

  《虚堂》

  虚堂独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

  廾载江湖双眼白,五更风雨一镫青。

  艰危已觉尘心淡,魂梦犹惊战血腥。

  为深恩酬未得,琴书何暇叹飘零。

 

相关参考

走进安阳吴家大院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司母戊鼎的保护地

吴家大院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之间,洹水北岸的历史名村武官村前街。大院始建于明清时期,为中国传统的砖瓦木制建筑结构,共三进九门相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东西宽30米,南北长约100米,

火锅文化历史

一、火锅的发展历史是什么在整个火锅历史的演变上,描写火锅最为传神的是南宋时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在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止止师住在武夷山九曲中之第六曲仙掌峰,当林

古人到底怎么吃火锅

原标题:古人到底怎么吃火锅?一组清宫火锅文物照告诉你前阵子《走进养心殿》和《盛京-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上给了大众机会,几乎把清代皇帝所有的吃饭“家伙事儿”都拿了出来,可以让我们零距离观赏到历史上真正的

“火锅”最早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火锅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说到和珅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贪啊,天下第一贪,但是今天我们不说这个和珅的贪,我们来说说这个和珅的其他故事,话说啊,这个和珅是火锅的发明人,

重庆火锅的由来

最早的火锅是用鼎煮的。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说是非常大的锅子,无论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如肉类为主,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让食物煮熟

膀胱店、火锅店、药铺、晒粉条、茶庄、米店

独轮运输车开原大豆开原大豆囤装卸豆粕卖白菜茶庄膀胱店-盛酒或水的容器火锅店烟草店中药店银器店米店加工粉条卖鸽子开原(1)大豆(1)中药店(1)

苗族历史简介

苗族的简介和来历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

潮汕牛肉火锅的历史

潮汕小吃的历史渊源及做法潮汕是小吃驰名的地区之一,许多小吃不仅为本地人所喜爱,在外地也是脍炙人口的。在全国优秀小吃品种评定会——“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已有8个潮汕小吃获得“中华名小吃”称号。我国数不

商周时期的军戎服饰是否具备抗敌兵的能力

商周军戎服饰的特征你清楚吗?商周军戎服饰在战场时会起到哪些作用呢?商周的军戎服是否具备抗敌兵的能力呢?为了能弄清楚,请你接着往下看。商周时期的军队已用铜盔和革甲等作为防身的装备,来武装指挥官和执行攻坚

商周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一、西周时期的历史小故事300字褒姒的故事褒姒,西周周幽王王后,著名烽火戏诸侯女主角.褒姒,周幽王的宠妃,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夏朝末年,帝桀在位时,有一天有两条龙在院子里,说:“我们是褒国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