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丁的即位时间、在位年数及国家情况的介绍

Posted 时间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对武丁的即位时间、在位年数及国家情况的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对武丁的即位时间、在位年数及国家情况的介绍

2、晋朝历史 晋朝简介及晋朝历史概述

对武丁的即位时间、在位年数及国家情况的介绍

武丁,是殷商时期的著名君主,所谓殷商是指盘庚把商都迁到北蒙以后的称呼。今本《竹书纪年》说他名昭,这个记载在其它古代典籍里未见,根据古书的惯例,他活着的时候应该叫商王昭,就像商王纣的叫法相同。武丁是他死后子孙为追加的庙号,记载他又号高宗,首见于《书·说命上》:高宗梦得说,孔传: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号高宗。不过《说命》三篇是《古文尚书》里才有的,《孔传》也是后出,都不大可靠,但在《今文尚书》里有《高宗肜日》一篇,说高宗祭成汤,高宗就是武丁,可见古代传说中武丁的确是号高宗,不过在卜辞里没见他有这样的称呼,甚至也没有高宗这个词,可能是出自殷人的追尊。

一、即位的时间与在位年数

《史记·殷本纪》说:

帝阳甲之时,殷衰。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帝盘庚崩,帝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

这段是说盘庚在迁殷之前,大商经过了九世之乱,已经非常衰微了,到了盘庚之时,迁都于殷,振兴了一下,可是时间不长,到了他弟弟小辛的时候又衰落了,前后大概也就二十来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的复兴恐怕不是那种大的复兴,但是复衰一定是衰的挺厉害,这个时候殷商要想继续下去,就需要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王的治理。商人很幸运,他们这个时候有了商王昭,也就是武丁。

有人认为武丁即位的时间很早,说武丁即位时的年龄约在二十岁左右,这个说法很难让人接受,《书·无逸》里记载的周公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说高宗武丁在位五十九年,而《汉书·杜钦传》说:高宗遭雉之戒,饬己正事,享百年之寿,《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也说武丁是致百年之寿,这是今文家说,他们认为高宗武丁享国五十九年,活了一百岁,说明武丁的寿命很长,即使是不到一百岁,大概也得九十岁以上,那么他即位的时候应该是在三十岁以后了,如果他真的活了一百岁,那就应该是四十一岁即位。正因为他即位甚晚,所以周公才说他旧劳于外,爰暨小人,就是说他在外面吃苦受累时间很长,情况和小人(平民)一样了,从这一点上来推断,武丁可能本来不是太子,他没有即位的资格,所以才被发往民间去劳作,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回到国都当了商王。侧面的证据就是《尚书·说命上》记载武丁对傅说说的一段话: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武丁自己说本来跟着甘盘学习,后来于荒野,《说文》:,逃也,可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武丁逃至荒野,这段时间很长,所以说他旧劳于外。

如果他即位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刚刚成年,怎么能称得上是旧劳于外呢?所以我认为今文家们说他活了一百岁还是有根据的。

从卜辞的情况来看,目前发现的卜辞以武丁时期的数量最多,说明他的确在位的时间很长,而且从卜辞的记载来看,他的许多妻子(包括他的三位法定配偶妇、妇好和妣癸)、子女、大臣,都是死在他在世的时候,这一点可以说明他的寿命也很长。

周公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夏商周断代工程考订他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250—公元前1192年,如果他即位的时候是四十一岁,那么他应该生于公元前1291年,死于公元前1192年。

二、武丁在位时期大商的国家情况

首先得说说大商固有的国家体制,赵诚说:

先商时期,有着众多的方国(近似于部落或氏族),商方即其中之一。随着社会,这些方国逐步联合(不是简单的联盟),其中较为强大的方国被公认为是联合体中的首领,如商方。其首领方国的领袖既是联合体中的王,如商王。商方以大邑商为中心。由于商方成了首领方国,其领袖成了王,其行动一般都超出了商方的范围。……通过商代这种由方国逐步联合组成的社会,在往前发展就形成了象周武王建立的集中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虽然也有众多的诸侯国,但那是由周天子分封和认可的,与商代那种在部落或氏族的基础上形成的方国,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从整体上来讲,商王只是方国联合体重的领袖,周王却是能够封建诸侯的天子,在实质上也有区别。[2]

这种联盟式的国家本来就很难管理,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把这些方国团结起来,这种手段主要是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则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如果王室衰败,其情况可想而知。夏王桀就是因为召集的有仍之会导致了众多的会盟方国背叛,最后被成汤用武力击败,使夏人失去了盟主的地位。可见对这种联合体式的国家来说,会盟方国的背叛是最致命的问题。

武丁在位初期,国家是相当混乱的,主要是内部诸侯叛乱不朝,外部敌国骚扰入侵,大商这个方国部族联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这从他早期的卜辞中可以看出来,据王宇信、杨升南对于卜辞的统计,武丁时期共征伐了81个方国或部族,而在早期征伐的就有40多个,占了一半多,到了中、后期就明显减少了,各占二十个左右。但是,这些初期征伐的方国除了狗方算是其中的强大的敌人,其他都是比较小的,而且都是距离大商王畿不远的方国,但是到了中、后期开始征伐土方、狗方、贡方、龙方、人方、周方等较大较远的方国,他的王后妇好还把土方给灭了,并在土方的都城唐邑作了个新大邑,就标志着把土方的地方给占领了。可见武丁初期国家动荡混乱,他开始先征服王畿附近的一些比较小的叛乱不朝的方国,把身边安定下来,并且发展国力,等国力壮大了,才开始大规模地兴兵,做到了柔远能迩。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晋朝历史 晋朝简介及晋朝历史概述

 

年号纪年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 年数死时 年龄世系备注
泰始265世祖武皇帝司马炎265302655河内温县人,司马懿之孙,司马昭长子265年十二月代魏建晋,279年发兵攻吴,280年初灭吴
咸宁275
太康280
太熙290
永熙290孝惠司马衷290321748武帝 第三子九岁立为皇太子,甚愚,武帝欲废之,遭杨皇后反对,未果,后即位为帝,贾皇后掌权,酿成八王之乱,帝被毒杀
永平291
元康291
永康300
永宁301
太安302
永安304
建武304
永安304
永兴304
光熙306
永嘉307孝怀 皇帝司马炽30623830武帝第二十五子惠帝死后,被司马越立为帝,311年刘曜攻破洛阳,怀帝被执赴平阳,313年被杀
建兴313孝愍 皇帝司马邺31314418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之子311年,怀帝被杀,翌年贾疋拥立为邺为皇太子,次年怀帝被杀,邺即位于长安,316年八月,刘曜攻长安,帝出降,西晋亡
年号纪年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 年数死时 年龄世系备注
建武317中宗司马睿(317)42647司马懿曾孙,琅琊恭司马觐之子十五岁嗣父爵琅琊王,317年三月在健康称晋王,次年即帝位
大兴318
永昌322
永昌322肃宗司马绍(322)24427元帝 长子以皇太子即位
太宁323
太宁325显宗司马衍(325)51822明帝 长子325年被立为皇太子,同年嗣位
咸和326
咸康335

建元

343康皇帝司马岳(342)20322成帝 之弟成帝时封吴王,后徙琅琊王,成帝病,诏岳为嗣
永和345孝宗司马聃(344)21819康帝子帝幼冲,太后临朝,357年亲政,时年十五岁
升平357
隆和362哀皇帝司马丕(361)21525成帝 长子穆帝死后,被皇太后立为帝
兴宁363
太和366海西公司马奕(365)24745成帝子哀帝弟哀帝死后,被皇太后立为帝,371年十一月,被桓温废为海东王,372年有降为海西县公
咸安371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371)51252元帝 少子322年受封为琅琊王,后徙封会稽王。桓温帝司马奕,立昱为帝
宁康373烈宗司马曜(372)112535简文帝第三子65年封会稽王;372年立为皇太子,同年嗣位
太元376
隆安397安皇帝司马 德宗(396)152337孝武帝长子帝痴呆,不辩寒暑,由司马道子摄政
元兴402
义熙405
元熙419恭皇帝司马 德文(418)34337孝武帝子,安帝弟安帝死,刘裕称奉遗诏迎立为帝,420年六月,刘裕逼帝让位,废以为零陵王,东晋王,次年被杀

 

  西晋(265——316年)公元265年,曹魏大臣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司马炎就是晋武帝(庙号世祖),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后的混乱局面,。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这朝代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

  崛起与统一

  晋朝皇族的源头为河内司马氏,在曹魏时代已世代为官。如司马朗、司马懿及司马孚等兄弟总共八人,时人称“八达”。其中司马懿具有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成为了魏国重臣。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之后司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此期间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战争(史称寿春三叛),皆被平定。

  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以做好篡夺准备,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不久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最后于266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当时孙吴局势混乱,吴帝孙皓不修内政又穷极奢侈。270年河西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叛乱,直至279年方平定。司马炎在此时先做好伐吴准备,他派羊祜守襄阳与孙吴名将陆抗对峙,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舰。274年陆抗去世,次年羊祜提议伐吴,遭贾充反对而作罢。经过多年准备,279年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则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月进攻东吴,史称晋灭吴之战。司马炎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浚军、中游杜预等军、下游王浑等军共六路并进。最后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投降,孙吴灭亡,全国重新大一统。西晋统一天下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主要是晋武帝推行了一些积极的政策。西晋之初,天下初定,饱经战乱之苦的人民非常渴望安定的生活。晋武帝顺应民意,大力发展农业,颁行户调制 ,减免徭役,设立“常平仓”等等。晋武帝在位的时期是西晋社会经济最好的时期。

  内忧外患

  西晋的政治风气日益败坏。在曹魏时期,世族遭到刻意压抑,提倡唯才是举,但名节也逐渐式微。司马氏执政后又诛杀异己,世族在司马懿及陈群羽翼下又渐渐抬头。这使得西晋开国功臣有大半属于无德又无才的人物。当时较出名世族有琅琊王祥、荣阳郑冲、陈国何曾、临淮陈骞、颍川荀顗、荀勋、河东卫瓘、河东裴秀、太原王浑、泰山羊祜、河内山涛、京兆杜预等。当时社会“奢侈”和“贪污”不断。此时世族大多失去东汉世族的优良传统,反而汲汲求利。石崇为当时首富,在金谷建立别馆,他曾与外戚王恺斗富,当时晋武帝不加阻止反而帮助王恺。由于奢侈和贪污密不可分,当时士大夫几乎都收贿聚财。而晋武帝虽屡屡提倡节俭,但未以身作则,徒托空言。曹魏时期的清谈,到晋代时许多士大夫纷纷效仿,最终形成一批置身功名利禄又求出世隐遁的士大夫。

  由于诸臣在“平吴”与“立嗣”议题上发生争执,使得党派形成。羊祜与张华支持伐吴,认为必克;但司马氏宠臣贾充、荀勋及冯紞反对,所以拖延数年。等到平吴后,贾充惭恨失计,于是怨恨张华。在立嗣上诸臣争执更剧。当时太子为司马衷,昏庸无能。武帝之弟齐王司马攸较仁孝慧敏。大臣卫瓘、和峤主张废衷立攸,但遭荀顗、荀勋及冯紞极力反对。最终晋武帝仍然不能舍子立弟,并遣返齐王攸回其封国,齐王攸最后愤怨而死。西晋立国后,晋武帝分封诸王,于277年遣诸王就国,其中一些王都督诸州军事。如汝南王亮督豫州、楚王玮督扬州。统一之后,为了避免东汉末期诸州割据再度发生,裁撤州郡守兵。武帝分封诸王与去州郡兵是为了避免权臣专政及地方割据,但却使得地方宗室权力有逐渐凌驾中央的趋势。当时边境的胡族迁入中原,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这些胡族时时受汉官欺压或受汉人歧视,因此心生不满。270年河西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叛乱,匈奴族刘猛也叛而出关,直至279年方平定。其后郭钦、江统等人相继以徙戎论,劝武帝用武力将内迁的外族强制徙迁回原住地,但武帝不用。使得朝廷元气大伤后,周边胡族发生五胡乱华。

  晋武帝天资平平,十分好色,于273年禁止全国婚姻,以便挑选宫女;灭吴之后又将孙皓后宫的五千名宫女纳入,使得当时后宫具有万人规模。他继承先帝基业而称帝,本非雄略之才,他未能解决政风奢持和贪污、党派乱起、宗室权力扩张与外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祸的远因。

  贾后干政与八王之乱

  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惠帝昏庸无能,史载他游于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慌乱,百姓饿死,他竟说:“何不食肉糜?”。皇后贾南风野心勃勃,趁机干政。当时杨骏擅权,与贾后对立,汝南王司马亮怕杨骏要害他,逃亡许昌。杨骏为了巩固自身势力,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使宗室诸王与某些大臣不满。291年贾后借由楚王司马玮除去杨骏及其势力,任命汝南王亮与卫瓘掌政。不久贾后利用楚王玮与汝南王亮不合去除汝南王亮及卫瓘,再以伪诏杀楚王玮,任命张华、裴頠及贾模等人掌政。至此贾后夺权成功。所幸张华等人同心协力,尽忠职守,政局得以稳固。294年匈奴族郝散叛乱,不久平定。296年其弟刘度元以齐万年为首,联合西北马兰羌、卢水胡叛变,晋军大败,周处阵亡。299年齐万年之乱平定。江统建议将胡族迁离,但晋室无力。

  由于太子司马遹非贾后亲生,贾后意图废除。300年太子被贾后诬蔑谋反,被废。赵王司马伦采孙秀计,挑拨贾后杀掉太子。而后赵王伦联合齐王司马冏以替太子报仇为由发兵去除贾后及其党羽,赵王伦专政。于301年,赵王伦自立为帝,改元建始,惠帝退位为太上皇。三月,齐王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联合常山王司马乂(后封长沙王)伐赵王伦。五月去除赵王伦及其党羽,惠帝复位,齐王冏专政。302年成都王颖及河间王颙派军讨伐齐王冏,长沙王乂于京城洛阳响应。最后齐王冏及其党羽被除,长沙王乂掌政,成都王颖于邺遥控。

  303年成都王颖为了去除驻守京城的长沙王乂,联合河间王颙率军攻击洛阳,但被长沙王屡屡击败。304年初洛阳城缺粮,东海王司马越勾结禁军擒长沙王,开城投降。长沙王被河间王将领张方用火烤死,成都王颖迫惠帝立其为皇太弟,河间王颙为太宰,东海王越为尚书令。成都王胜利后,班师返邺,政治中心北移。而后东海王越集结各方兵力,挟惠帝讨伐成都王颖。最后失败,惠帝被俘,东海王逃至其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北),河间王将领张方占领洛阳。

  但不久东海王的亲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及幽州刺史王浚联合异族乌丸、羯朱等势力击败成都王。成都王挟惠帝逃至洛阳,投靠拥有关中及洛阳的河间王,最后成都王被废,河间王改立司马炽为皇太弟。305年东海王越在山东再次起兵,西向进攻关中。306年东海王越攻入长安。河间王颙和成都王颖败走,最后相继被杀。东海王越迎惠帝还洛阳,随后惠帝被毒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由东海王司马越专政。八王之乱至此结束。

  八王之乱

  中国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太熙元年(290)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是个白痴,即位后,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元康元年(291)与楚王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玮杀汝南王亮,然后反诬楚王玮矫诏擅杀大臣,将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于元康九年废太子遹,次年杀之。从此,诸王为争夺统治权,展开极其凶残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先是,统领禁军的赵王伦联合齐王冏起兵杀贾后。永元年(301),赵王伦废惠帝自立。赵王伦篡位后,镇许昌的齐王冏起兵讨伦,镇邺的成都王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伦,迎惠帝复位,杀死赵王伦。齐王冏以大司马入京辅政。太安元年(302)底,河间王又从关中起兵讨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乂也举兵入宫杀齐王冏,政权落入乂手。太安二年,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合兵讨长沙王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精兵7万 ,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为长沙王乂所败。次年正月,洛阳城里的东海王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长沙王乂,将其交给河间王颙的部将张方,被张方烧死。成都王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东海王越对成都王颖的专政不满,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被成都王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东海王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北)。与此同时,河间王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成都王颖与惠帝投奔洛阳,转赴长安。永兴二年(305),东海王越又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颙。光熙元年(306),东海王越迎惠帝回洛阳,成都王颖、河间王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16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便迅速爆发。

  特色

  西晋乃魏晋南北朝中唯一处于统一的年代。由于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在地方上长期割据,地位可比帝王(如司马氏篡曹魏正是),长期以来都令中国处于分裂割据局面。在曹魏时,世族受到一定的抑止,且晋武帝凭借其威望,又先后分封宗室郡国并都督诸州和实行占田制、荫客制,也稍微限制世家大族的无限扩张。司马炎代魏后,认为魏之灭亡,是由于宗室不强,导致权臣篡位,所以就改变了曹魏的中央集权制,学习西周大搞分封。希望司马氏的统治会因此而“历纪长久,本支百世”。但藩王拥兵割据,晋武帝一死,八王之乱,失去了维系统一的重心,中国又再一次分裂。

  同时西晋另一特色是胡人内迁。汉末以降,北方大量少数民族迁入,西晋时关中一带胡人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胡族本身都是被世家大族收作奴婢(五胡十六国时君主之一的石勒为例子)。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汉人相差不远,形成割据势力,为西晋亡国埋下伏线。

  西晋经济

  三国末年,蜀国有94万人口,吴国有52万余户、230万余人口,魏国(含蜀国)有94万余户、537万余口,共计146万余户、767万余口。而在大约280年,西晋的户数就增加到2459840户,口数达到16163863,大大超过了三国末年的户口数。显然,不仅是因为战争结束,而且也是因为剥削减轻、登记户口恢复,以及少数民族内附导致人口的增加。

  西晋实行占田制。占田制包括下列内容:

  其一,户调式:凡是丁男(男、女16岁以上至60岁为正丁)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男女15岁以下至13,61岁以上至65为次丁)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纳三分之一。

  其二,农民的占田和课田: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其三,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相关参考

即位后对政事不闻不问的武丁,其实是在暗地观察

在商代之前期,其统治状况有起有落,其都城位置亦移徙无定。据载,在第十九王盘庚之前,国家凡五盛五衰,都城凡六迁。到了盘庚即位时,才把都城迁到殷(古称北蒙)。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稳

商朝的武丁中兴一共持续了多长时间

武丁中兴持续时间应在四五十年左右,不超过五十年。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傅说等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

秦朝皇帝列表_秦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秦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君主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年数身份都城备注黄帝轩辕前2495-前2395  少典之子 嬴姓始祖玄嚣    黄帝长子  f极    玄嚣之子  大业之父    f极次子,帝喾之弟。他娶颛顼

汉朝多少年历史 几代皇帝,汉朝有多少个皇帝分别是谁在位多少年

汉朝有多少个皇帝分别是谁在位多少年28位,西汉14位,东汉14位。一、西汉皇帝列表(名字/在位时间/在位年数):1、2、二、东汉皇帝列表(名字/在位时间/在位年数):1、2、3、三、皇帝资料1、刘邦汉

商朝武丁中兴是什么 商朝武丁中兴出现的原因

武丁中兴每个朝代基本都有其强盛之时,这时候往往被称为“xx盛世”、“xx之治”、“xx中兴”。历朝历代有暴君也有贤王。以下要介绍的就是发生在商朝时期的“武丁中兴”。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

商朝武丁中兴是什么 商朝武丁中兴出现的原因

武丁中兴每个朝代基本都有其强盛之时,这时候往往被称为“xx盛世”、“xx之治”、“xx中兴”。历朝历代有暴君也有贤王。以下要介绍的就是发生在商朝时期的“武丁中兴”。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

武丁简介 武丁的生平事迹

武丁简介武丁的生平事迹  武丁是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也是商朝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下面就跟随中国小编一起去了解下武丁的简介。  武丁简介  

商高宗武丁是怎么死的及其陵墓在哪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

武丁为什么要派兵攻打甫国

约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派兵攻打甫国,那么,你知道商王武丁为什么要派兵攻打甫国吗?商王武丁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派兵攻打甫国的?揭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攻甫之战。商朝在盘庚即位之前历经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

武丁与妇好金戈铁马共创“武丁盛世”

武丁与妇好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在位时间长达59年,武丁继位的时候商朝国势衰微,政局混乱,武丁上任后采取措施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使得商朝的国势很快的扭转,形成了“武丁盛世”,可以说武丁是一个文功武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