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发明的食疗法,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一大创举
Posted 食疗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伊尹"发明的食疗法,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一大创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伊尹"发明的食疗法,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一大创举
"伊尹"发明的食疗法,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一大创举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几千年来,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着许多食品药物。例如,烹调时加入生姜作佐料,不仅可使味道鲜美,而且能除寒气、祛生冷。当人体燥热时,人们知道应该吃些滋阴降火的食物,如母鸭、莲子等等。
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意思是说,治疗疾病,首先要采用饮食疗法;如果饮食疗法没能发生效用,然后再用药物治疗。可见,食疗法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医学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食疗,是指利用食物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它在唐朝时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但考查它的历史渊源,却要追溯到商代。
商代是奴隶制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奴隶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是会说话的工具。当时有一位奴隶名叫伊尹,他的祖父、父亲都是专门从事烹调的奴隶。伊尹天性聪明,他从祖先那儿学到了一手高超的烹调技艺。
有一天,父亲生病了,伊尹很是担心。奴隶哪有钱治病呢?再说,医生也不会为一个奴隶治病的。看到儿子为自己的病情着急,父亲宽慰地说:
孩子,别担心,我很快就会好的。以前你爷爷生病了,也是自己治好的。
自己治好的?伊尹瞪大了眼睛。
原来,以前爷爷生病时,实在没钱治病,只得硬撑着。后来他却发现有些食物能把病吃好。次数多了,就有了经验。
所有的病都可以‘吃’好吗?伊尹大感兴趣。
不一定,有时吃的食物反而会使病情加重呢!父亲说。
打这以后,伊尹开始留心不同食物对人体的不同作用。长大后,由于他的烹调手艺出众,被汤王任用为朝廷的厨师。这么一来,他能接触到当时天下的所有食物和调味品,这使伊尹非常高兴——他拥有最好的条件来研究食物疗法了。
渐渐地,伊尹熟悉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能、功用,掌握了许多动用食物治疗疾病的方法。
有一次,汤王病了,医生用药物治疗了半个月仍不见好转。汤王龙颜大怒,命令医生在3天之内治好他的病,否则处死。
医生听说了这件事,便壮着胆子来找医生,建议医生试用几种食物进行治疗。
医生满腹狐疑地看着充满自信的伊尹,想想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冒险一试,死里求生了。
没想到,汤王的病情大为好转,他高兴地要嘉奖医生。医生不敢欺骗汤王,如实作了汇报。
还有这样聪明的奴隶?立刻叫来见我!汤王不信。
出现在汤王面前的,是年轻精干颇有见地的伊尹,一下博得了他的好感。从此,伊尹受到了汤王的器重,最后竟破格任用他为宰相。后来,伊尹成为汤王夺取天下的得力助手。
但伊尹没有忘记发展食疗法,他巧妙地动用独特的烹调技术,对药物进行加工制作,终于制成了中药汤剂。这在中国医药史上是一大创举。
后来,伊尹又写成《汤液经法》一书,成为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这部书一直流传了1000多年,直到汉代因乱世而流失。可以说伊尹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名医,他发明的食疗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历史百科 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创举——劳伦斯发明回旋加速器
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创举——劳伦斯发明回旋加速器
1930年,世界上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回旋加速器设计成功。
科学家要不断发现和研究粒子,除利用宇宙射线外,必须到原子核内部去探寻。但原子核内部存在非常强大的作用力,把粒子紧紧结合在一起,需要很大能量才能把原子核打开,于是加速器便应运而生。加速器是用人工产生的电磁场,将带电粒子加速到很高能量的装置。它是研究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重要设备,并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明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奥兰多。
劳伦斯
劳伦斯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坎顿,早年在圣奥拉学院学习。1922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25年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还获得普林顿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密执安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25年他到耶鲁大学任物理学研究员,1927—1928年任助理教授。192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副教授,两年后升任教授。劳伦斯构思回旋加速器,最早是在1929年。他的学生S.利文斯顿设计并制造出能把氢离子(质子)加速到具有1.3万电子伏能量的装置。随后,他又建造了能把质子加速到120万电子伏能量的装置,这足以引起核蜕变。为了继续这个研究,劳伦斯在伯克利建立了辐射实验室,于1930年设计了第一个回旋加速器模型,进行表演。1933年,又建成第一个大型回旋加速器,用磁铁达80吨。1936年他任实验室主任,在他的指导下辐射实验室成为世界研究高能物理的主要中心之一。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元素镍就是在劳伦斯的回旋加速器中产生的。其他粒子加速器也采用了劳伦斯的基本设计,粒子物理学领域的伟大进展,主要是靠这些加速器取得的。
30年代,随着劳伦斯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各种加速器相继出现。但产生高能粒子最理想的加速器是回旋加速器,这种加速器使带电粒子的运动轨道呈圆形,所以叫圆形加速器,回旋加速器是圆形加速器的一种。当时这种加速器的直径不足1/3米,能把质子加速到125万电子伏。193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回旋加速器直径已超过1.5米,具有2000万电子伏的能量。电子回旋加速器的原理,是用交变电场将带电粒子约束在一定的磁场范围内,随着粒子能量的提高,所绕圈子的半径越趋增大,要约束它不致逃逸出6米直径的范围就需要7200吨重的实心磁铁。如果提高能量10倍,就要增加磁铁1000倍,可见此法是很不经济的。为了减轻重量,科学家又研制出新的加速器。1945年苏联和美国物理学家分别研制成同步回旋加速器,解决了加速器内粒子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与电磁场作用不协调之间的矛盾,使粒子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
劳伦斯由于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于193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46年获梅里特勋章。1957年获美国电子能委员会费米奖金,还获休斯奖章、法拉第奖章等。1958年劳伦斯因患溃疡性肠炎去世。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和利弗莫尔的劳伦斯实验室和第一百零三号元素铹,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