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麾下十大文臣武将,个个都是俊杰,为何却输给了流浪狗刘备
Posted 武将
篇首语:从困难中战胜出来的人 才是真正的赢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璋麾下十大文臣武将,个个都是俊杰,为何却输给了流浪狗刘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璋麾下十大文臣武将,个个都是俊杰,为何却输给了流浪狗刘备
刘璋麾下十大文臣武将,个个都是俊杰,为何却输给了流浪狗刘备
三国时期,已不再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得益州也是有可能得天下的,就算得不到天下,也是能够独霸一方称王称帝的。刘备就是在得益州之地后,称帝业的。那么这益州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一般而言,益州至少有三个优势:第一益州是三国时期面积最大的三个州之一。第二益州是三国时期最为易守难攻的州。第三益州接近羌族等少数民族,所以民风比较彪悍,多能征善战之士。
在刘璋做益州牧时期,益州除了以上三大优势之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刘璋麾下文臣武将可谓非常多,至少可以轻松列出十人。那么我们来看看这十大文臣武将都是谁:
(五大文臣:)
第一:法正,此人其才,善奇谋,堪比郭嘉。后来成为刘备最喜欢的谋士,地位超过诸葛亮,为刘备策划了汉中之战,彻底完成了刘备的蜀汉基业。
第二:李严,此人更是才能过人,投刘备之后,成为和诸葛亮比肩的左右肱股之臣。
第三:邓芝,此人也是才能出众,投刘备后,成为蜀汉的重臣。
第四:张裕,此人堪称三国第一神算子,早期刘璋邀刘备入川时,就坚决反对,刘璋不听。后投刘备,因算出刘备死期,酒后说出,被刘备杀掉。
第五:王累,此人堪称忠臣的楷模,是刘璋的从事,因劝阻刘璋不听,竟然以死相劝拒绝刘备入川,但是刘璋这个白脖都没有一丝的犹豫,仍然是引狼入室。
(五大良将)
第六:张任。此人绝对是益州良将,陈寿对张任有评价,说“少有胆勇,有志节。”最后因刘璋部署问题,导致张任战败,刘备听闻张任忠勇,一再想劝降张任,但他誓言不事二主,最后被杀,刘备为之叹息不已。
第七:吴懿。此人是刘备吴皇后的哥哥。也是一员良将,投奔刘备后,成为蜀汉重臣,尤其后期特别明显。
第八:孟达。此人也是一员很有名的将领,后来投降刘备后,也是立了不少功劳的。驻守上庸期间,因和刘备的义子刘封发生矛盾,再加上关羽败走麦城没有出兵相救,担心被问罪,遂投曹魏。
第九:黄权,黄权跟孟达的经历有点像,但是黄权的品格要比孟达高,所以结局也比孟达好。
第十:吴兰,益州将领,投刘备后,得其重用。在汉中之战中被曹彰所杀。
那么刘璋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优势、人才优势,却最后为何败给了流浪狗刘备呢?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刘璋本人的问题,虽然刘璋的爹刘焉是个有魄力的主子,来到益州大刀阔斧进行整治,扎下了根基,但是刘璋却非雄主,他本人性格十分懦弱,而且还非常多疑,也就是说自己没本事不可怕,还整天怀疑有本事的人。
第二:不能重用贤才,不能听进良言,这是刘璋除了多疑之外的第二个要命缺陷,他自己没本事不怕,若能善待下士,虚心纳言,那么刘璋也不会落得引狼入室被狼咬的结局。
第三:没有认人的能力。作为老大,如果不能认清自己人,那是无能,但是如果连敌友都分不清,那简直就是白痴。尤其是刘备,几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头虎,给他平台他立马就会发出虎威,连曹操都控制不住,刘璋竟然天真地想利用这只四处流浪狗(其实是虎),那简直就是找死。真是不作死不会死。所以说,刘璋之败,实在是自找的。
明明麾下有千军万马为何武将们却偏爱阵前单挑?
在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中,曾多次出现过阵前单挑的情况,一方将领被挑下马来。就立即拱手认输,于是,战争结束。单挑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像只要主将战胜,则全军皆胜;只要主将一输,则全军皆输。整个战争的胜负,竟完全取决于两个主将的武艺高低。古代战场上真的是这样吗?
每场战争都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两方军队对阵,然后中间空出来一片地方,两边领头的将军先相互通报一下姓名,然后一方将领开始亮出武器,恶狠狠的指着对面的将军“尔等鼠辈,还不快下马投降”。这个时候对方的将军会很不服气,立马拿上兵器,骑马直接冲了上去,这个时候两方的将军开打,而两边的士兵却在呐喊助威。
如果此时,对方的将军被一刀斩于马下,那么士气开始低落,此时为了挽回局面,又会有另外的将军飞奔出去接战,直到对方的将军被斩杀光了。这个时候赢了的一方拿起令旗,或者举起兵器,大喊一声,“冲”,此时敌人只有被杀的份了,而且是迅速获胜,而且没有例外的。其实,这个两方打仗,将军的胜败其实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败。
如在三国演义中都是如此,每场战争,只要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上前一刀把对方的将领杀了,那么对方的士兵立刻就不行了,战争就胜利结束了。那么古时候的战争真的是如此么?这里面隐含了大秘密。
这里面其实体现了中国传统战争的2点问题。一是,礼仪之邦。中国自古打仗是讲究礼仪的,最大的礼仪就是先礼后兵,也就是不搞偷袭之类的不义之战,打你之前还要通知你。如古代战争仗还没打,就要下战书,约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开打。最后就是两方将帅先通报姓名,死了也留个名字,然后一方说服不了一方,不能让对方投降,那么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打。
二是,擒贼先擒王,这是中国自古战争最核心的东西。俗话说蛇无头不行,将军是一只军队的核心,关乎整个战局,因此将军开打就被杀了,那谁来指挥战争,那还打什么仗?当然只能失败了,因此,将军直接冲杀,那也是也有道理的。
但是其实,这种打法明显不符合实际,一方面,古代的人哪有那么强的武功;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大政,国家存亡,就放在几个将军的对打上,简直是儿戏。因此,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种打法在正史里面看不到的,真正的战争不会这么打,这种只是出现在演义之中,主要还是为了突出英雄个人的本事,塑造英雄的形象,而且有更多的观赏性。否则每场战争都是两方对砍,多没劲啊。
因此,传统的中国古代战争,将帅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和武艺的,打的好的名将,基本上都是学习兵法比较牛的,而且古代真实的战争那是阵法与阵法的较量。打的是智力、谋略而不是将帅的武功,勇猛。如果真的像这些演义电视剧中说的这样,那么谁要掌握了武功高强的武功,那还不得打遍天下啊。
相关参考
南北朝时期的元嘉北伐:为何文臣主战武将反对 历来一个国家要发动战争,多是武将们摩拳擦掌、主动请缨,而文臣们则沉稳持重、瞻前顾后。所以三国时曹魏来犯,江东群臣大多主和,才会成就诸葛亮&ld
实际上,三国时期曹操身边从来不缺能人异士,曹操招揽人才的方式也最为开放。曹操奉行唯才是举,这对于天下才子来说都是一生难得入仕的机会。所以曹操身边的文臣武将竞争十分激烈,大家能熟知的哪些人物也都是经过层
在之前的文章,本号先后介绍了二袁、董卓、刘璋、刘表、吕布等大诸侯麾下武将的实力,除了,除了各大诸侯,演义中还有形形色色的小势力,本文集中介绍一下各小诸侯麾下的强将吧。孔融武安国:孔融虽然也是十八路诸侯
古代帝王的配享功臣,一般都是后任皇帝为前任皇帝确定的。当然也有例外,在两宋对先帝的配享功臣干预最多的是宋高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的配享功臣都是他最终拍板确定的。宋神宗的配享功臣本是富弼,后来定为王
东吴首席谋士张昭敬请关注头条号「”小编余墨读三国”,持续收看精彩文章公元208年春天,孙权召集文臣武将开会,商议讨伐江夏太守黄祖,为父亲孙坚报仇。第一个发言的是文臣之首张昭,他说:「”居丧(孙权的母亲
NO.10 背嵬军南宋岳飞组织并统领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是「”岳家军”中的百战精锐。背嵬军战术多变,常分成多个独立战斗小组,对敌作战时有人远程放箭,有人短弩射马,有人迅速冲锋,有人近身劈砍,从而大量杀
论才干,曹操绝不亚于刘邦、李渊、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论亲和力,曹操的亲和力也是相当强了,比那个爱骂人的刘邦,爱杀人的朱元璋亲和力强多了。论团队成员,曹操的文臣武将也都是鼎鼎有名,而且人才济济。这些人才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中国人受尽了屈辱和欺侮,十四年艰苦抗战,以牺牲上千万军民为代价换来了胜利的荣誉。抗战中虽有一些腐败,但并不严重,否则抗战的仗就会打不下去。抗战中有近百位将军为国捐
朱棣一生打过无数次的仗,死后成为入祀太庙的第二位皇帝。他入祀太庙自然少不了陪祭的武将,尽管他做了皇帝后还征战不休,其间涌现出的战将如云,但能够跻身太庙陪祭的武将却全部是在靖难战争中建功立业的。在参加靖
谈及项羽失败的原因,古今名人有很多分析,比如任人唯亲、匹夫之勇、刚愎自用、目光短浅、不会用人等,大家都有所了解,在此就不多说了!但唯一的弱点却被人们忽略了,即:项羽对秦国非常残暴,但对起义军却很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