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时,袁绍兵多曹操兵少,为什么反而是曹操缺粮

Posted 战乱

篇首语:知识虽宝贵,但更可贵的却在于运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官渡之战时,袁绍兵多曹操兵少,为什么反而是曹操缺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官渡之战时,袁绍兵多曹操兵少,为什么反而是曹操缺粮

2、曹操为什么非要杀许攸

官渡之战时,袁绍兵多曹操兵少,为什么反而是曹操缺粮

  官渡之战前,曹操已经先后消灭袁术、吕布、陶谦等诸侯,初步统一了中原地区,和袁绍隔黄河对峙。

  当时,曹操所占领的地盘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地区。这其中,山东北部的青州辖区还被袁绍的儿子袁谭占领,曹操也没有控制。

  关中由钟繇镇守,但钟繇本来就是汉臣,在曹操劫迁天子之前,钟繇在汉朝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所以只是名义上服从曹操,究竟是否真心服从曹操,曹操和他手下人都心里没底。

  东汉的都城在洛阳,在关中和关东两个北方主要的战略板块的连接点上。从黄巾起义开始,中原地区进入大混战时期,受到冲击最大的,也就是河南、山东地区。在持续的战乱之下,造成的农业减产和人口急剧减少是比较严重。山东和河南作为主战场,当然人口减少和农业减产就更为严重了。

  三国时期,军队主要还是靠征发农民服役。大量征发军队进行战争,则意味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而且,被征发的往往还是正当壮年的精壮劳动力,这对正常的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战争对人口和农业造成的另一个影响就是,由于当时河南和山东是全国人口最为众多、经济也最为繁荣的地区,整个东汉时期这一带都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战争破坏,而黄巾起义以来,作为主要战场,当然对农业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比如说,正是一年春天万物生发、农作物开始生长的时候,突然一个地区之内发生了几万人规模的大战,那么这些战争和军队所经过的地方,人踏马践,农作物基本上就毁了,这一年的收成就没了。

  所以,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条件下,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战乱,就会接着出现大面积的饥荒,战乱和饥荒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当时的农业社会条件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会造成人口急剧减少,就是无论是在战争中死伤的人,还是因为大面积饥荒饿死的人,都会因为劳动力不足,当地人无力清扫战场,及时掩埋尸体,造成尸体在野外条件下自然腐化,从而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瘟疫,也会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这也就是曹操在《蒿里行》一诗里所说的: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植在《送应氏》一诗中也记录了他所看到的情景: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应该说,这些都是非常写实的描写。曹操作为政治家,对“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还作出了相应的原因分析,也就是关东诸侯起兵以讨伐董卓为名,实际上都是相互杀伐、争权夺利的军阀战争,对老百姓造成的伤害更大。

  此外,一些聚族而居的大家族遇到这种情况,常常会举族迁徙,逃往别的地方,谋求生路。比如今天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的客家人,就是在古代历次大规模战乱中,从中原地区逃亡和迁徙过去的人。

  在东汉时,主粮还是五谷,也就是小麦、高粱等产量比较低的农产品,小麦的亩产量在一百斤左右。所以,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战乱和人口减少,粮食产量就会极速减少,也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饥荒,进一步增加战乱导致的人口减少。

  曹操所占据的河南和山东当时就处于这种状态,持续的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减少,农业生产力不足,产出比较少,也就难以支撑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相比之下,袁绍当时占据的山西、河北和辽宁西部一带,这些地区虽然也受到黄巾起义的冲击和影响,但没有经历随后的诸侯割据战争,人口减少不如曹操领地那么严重。所以,袁绍并没有搞军屯,却足兵足食,曹操虽然搞了军屯,尽力恢复生产,但仍然粮食和兵源严重不足。

  因此,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出动的军队比曹操多,但曹操的后勤补给反而比袁绍更紧张。而袁绍的军队数量比曹操大,物资也更充足,所以袁绍在经历了战争初期的几次主动进攻失利之后,就不急于寻求迅速决战了,反而愿意拖,和曹操打消耗战。

  而许攸投降曹操之后,给曹操的建议就是偷袭袁绍的物资储备基地乌巢,焚毁袁绍军队的军需物资,从而完全改变了袁绍和曹操的战场形势对比。袁绍在物资储备被焚毁之后,短期内无法组织及时补给,必然只能主动撤兵后退,军心就会动摇,曹操乘机进攻,就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后来,袁绍死后,诸子争立,曹操乘机北上,扫灭袁绍参与势力,基本完成了对北方地区的统一。在消灭袁绍势力之后,曹操立刻自领冀州牧,就是因为,冀州要远比曹操之前占领的兖州、徐州、豫州和司隶地区更为富庶。

  因为三国时期的持续战争,曹操更是一直处在战争状态之中,从官渡之战之后,几乎每一年都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虽然地盘一直在扩大,但休养生息的机会少,农业生产和人口都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曹操在进封魏公之后,将魏国的都城定在邺城,也就是这个原因,许都一方面是有汉献帝和朝廷,另一方面就是魏国所领的封地都在冀州地区,更为富庶。

曹操为什么非要杀许攸

东汉末年,东汉群雄之一的袁术曾说过:“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而这个许子远就是许攸,而历史也验证而来袁术的话,原本,许攸是袁绍的谋士官渡之战后,袁绍兵败,而后,许攸叛投曹操,因少年时与曹操的情谊,曹操接过了许攸的投名状。也许是身体立场的不同,许攸还是那样的肆无忌惮,最后被昔日的同窗曹操杀死了?那么,曹操为什么好杀许攸呢?

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许多与之有恩有旧的亲朋好友成为刀下之鬼,其中不免枉死之魂。

许攸是曹操老相识,宦官专权的时候,他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欲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联络曹操一起起兵遭到拒绝,曹操劝他们说,废立皇帝是不详之事,如果不成功,你们就危险了。结果如曹操所说,王芬兵败自杀,许攸逃匿投奔袁绍。

官渡之战,许攸献计袁绍,趁曹操军力不济、粮草不足之时攻打许都,定能一战而胜。可袁绍没有采纳许攸的计策,还要杀掉许攸,很大原因就是认为许攸是曹操朋友,袁绍疑心他们暗通。许攸大怒而投诚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到来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还口称许攸的字,其欢喜与亲切之情不益言表,曹操采纳许攸建议终于以弱胜强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曹操攻克冀州,许攸居功自傲数次大庭广众之下呼喊曹操乳名,曹操都一笑置之,其实,此时的许攸只是小恶,与功劳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时日长了自然会毕恭毕敬,就像刘邦的父亲一样,开始觉得刘邦是自家儿子,屡有不敬,后来自我觉悟,服服帖帖对儿子刘邦行君臣之礼,再也不敢冒犯龙颜。但许攸这家伙不思悔改,不仅当面不敬,背后也大不敬,迫使曹操不得不痛下杀手。《三国志・杜袭传》说“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

许攸的罪行有四,一是有废立皇帝的劣迹,二是卖主求荣,三是贪婪成性,四是不敬。有此四罪,曹操岂能让他苟活?

相关参考

曹操为什么非要杀许攸

东汉末年,东汉群雄之一的袁术曾说过:“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而这个许子远就是许攸,而历史也验证而来袁术的话,原本,许攸是袁绍的谋士官渡之战后,袁绍兵败,而后,许攸叛投曹操,因少年时与曹操的情谊,

官渡之战深度解析 揭秘袁绍战败的真正原因

官渡之战彻底改变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曹操奇迹般的击败了他统一北方的最大对手,可能此前曹操也没想到这场胜利会来的这么快。袁绍可谓是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但最后却是惨败曹操之手,很多人分析袁绍虽然兵多但

如果袁绍听田丰的,不发动官渡之战而是养精蓄锐,能拖垮曹操吗

官渡之战是两大雄主争夺北方掌控权的重要一战,此战决定了谁能够成为雄霸一方。战斗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曹操以少胜多大胜,而占尽良机的袁绍却失败了,并且还将自己手下有才能的人全部诛杀,自己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

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战争过程

...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官渡之战曹军的战略部署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

官渡之战爆发时,为何只有袁绍和曹操在打仗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公元200年,为了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诸侯,曹操和袁绍这两大诸侯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

许攸为何在官渡之战最紧要时投奔了曹操

许攸,字子远,本是袁绍旗下的谋士,而袁绍兵力强横,实非曹操所能比,但是许攸却在官渡之战最为紧要的时候投奔了曹操,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许攸自认为有才有能力,自然要得到重用,但是在袁绍军中,袁绍听信谗

袁绍兵败官渡,为何成了他人生的污点,难道史料记载避重就轻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三国演义》袁绍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千落君认为,罗贯中这首诗最能

袁绍兵败官渡,为何成了他人生的污点,难道史料记载避重就轻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三国演义》袁绍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千落君认为,罗贯中这首诗最能

曹操兵败赤壁鲜为人知的历史原因

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一千多年来,关于这次战争有过种种记述和评论,虽然多数的意见倾向于火烧赤壁导致曹军失败,但有许多可疑之处。本文重点讨论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的关系,力图

官渡之战前曹操收编了30万青州军为何在官渡只用2万人迎战袁绍

  官渡之战时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次重大战役,我们知道在这次战役中曹操以觉得劣势的兵力大破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这次力量悬殊的对决中曹操和袁绍各出动了多少兵力呢?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