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Posted 时期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其实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历史秘闻 三国中最有眼光的人,不是诸葛亮和曹操,而是此人
其实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其实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近日,河南郑州的彭帮怀将一纸诉状递交当地法院,被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郑州市新华书店。起诉书称,彭帮怀购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郑州市新华书店销售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后,发现该书“存在编写语言不准确、不规范等错误”30处,要求被告退还购书款7.75元人民币,并召回相关教科书。
曹操是三国时的人吗?
彭帮怀是一家写作培训学校的校长。他说,为了吃透教材,辅导学生,10月初,他在郑州市新华书店买了这本《语文》教科书,随后组织老师学习研究。经过近一个月的研读,发现了这些问题。
曹操在《三国志》中有传,也出现在《三国演义》中,但曹操是三国时的人吗?在这本语文课本中,曹操被定义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彭帮怀认为,曹操生活在公元152年至220年,这一时期史称东汉,公元220年至280年才称为三国,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彭帮怀发现的问题中,有3处涉及错别字。第20页的“沐浴”一词,“沐”字右半边的“木”错为“术”。彭帮怀说:“现代汉语中没有这个字,这分明是一个无中生有的错字。”(《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有“沭”字,读,意为“沭河,水名”——编者注)第77页“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彭帮怀认为表示“水清澈”的意思时,应该使用三点水的“洌”字,而非两点水的“冽”,“这分明是一个张冠李戴的别字。”第105页的注释:“【嘉肴】美味的菜。佳,好、美。”彭帮怀指出,正文用的是“嘉”字,注释中解释的却是“佳”的意思,“这个‘佳’从何而来?令人费解。”
彭帮怀还发现了3处语法问题,“第39页注释‘曾于1940—1945、1951—1955年两度任英国首相’,没有必要用上‘曾’字,加用上这个字是意思重复,是病句不符合语法;第146页注释‘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长生之道’不是‘学得’的;第180页‘写作练习’第三题的‘……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七十二变’与‘有’搭配不当,应是‘我也会’。”
课本第150页注释中的“哪咤(nezha)”的注音,第一个字的第一个拼音没有用大写。有12处图片没有配文字说明。课本选用贾平凹的《风雨》、小思的《蝉》,结尾处分别标注了“1982年秋写于宝鸡”“1980年6月23日”。彭帮怀认为,这是作者记下的写作日期和地点,选入课本时没有必要进行标注。纵观全册其他篇课文,大多数都没有标注写作日期和地点,应删去。彭帮怀将这几处均归入“编写要求不严密,前后标准不统一”之列。
此外,彭帮怀认为课本第187页“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说法不严谨,应该用“农历九月九日”。《现代汉语词典》里只收“温故知新”一词,而未收“温故而知新”,课本第53页将“温故而知新”误归为词语。
出版社拟发更正声明
这不是彭帮怀第一次给语文教科书挑错。据彭帮怀回忆,他从2006年就开始给语文教科书挑错,2007年、2010年、2012年多次就教材中的差错问题起诉相关出版社、书店。今年4月,他还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理由是其出版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封面出现了某医院大楼,有植入广告之嫌。
但在彭帮怀看来,等到明年修订就太晚了,“教科书在广大学生、教师和使用者心目中具有最高权威,同时也是标准答案。教科书在出版、销售时既要达到行业标准,又要达到国家标准。人教社出版、销售的七年级《语文》上册一本教科书中,就有这么多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这让购买者无法正常使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公共宣传办主任吴海涛表示,彭帮怀指出的问题真正属于硬伤的并不多。对于硬伤,他们将在明年的新版教材中予以修订。“向我们指出教材错误的,并非彭帮怀老师一个人。各地老师每年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并通过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们反映。人教社近期会汇总相关问题,在网站上发布更正声明。”
专家:问题没那么严重
仔细阅读过彭帮怀提供的起诉书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晁继周感到“问题没那么严重”。晁继周认为,给“哪咤”二字注音时,第一个拼音字母应该大写,语文课本注音有误。“沐”“沭”字形虽然相近,但读音、意义相差较远,属于硬伤。正文用“嘉”,注释用“佳”,前后不一致,也是明显的错误。《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收录了“清冽”一词,而未收入“清洌”,但从“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的文意理解,用表示清澈之意的“清洌”为是。此外,彭帮怀指出的三处语法问题都称不上错误;在权威辞书《辞海》中,曹操就被定义为三国时人,虽然曹操是汉末人还是三国时人可以讨论,但在编辑时是有所依据的,并非硬伤。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杜永道查阅了《汉语成语大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年8月第二版),这部词典收入了“温故而知新”,可以认为是一个词语。“九月九日重阳节”,表示数字时使用的是汉字“九”,即已代表农历,不会造成混乱。
彭帮怀说,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他手头留有立案费收据,但开庭日期尚未确定。
历史秘闻 三国中最有眼光的人,不是诸葛亮和曹操,而是此人
三国中最有眼光的人,不是诸葛亮和曹操,而是此人 知人善任对于一个君王是非常重要的,在三国时期曹操、诸葛亮都可以说是很懂得赏识别人,他们也通过对别人的赏识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是要说三国时期最会赏识人的就应该是刘备了,刘备以宽厚待人、知人善任而著名,也因为这样他收获了很多的能人志士,最后成就了他的一番伟业。 想当年刘备还没有坐拥蜀汉的时候,他只是街边一个以卖草鞋糊口的人,他也是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关羽和张飞,当时的他一眼便看出了两个人都实力不凡,那个时候他便与二人结为了异性兄弟。当时的他已有了揭竿而起的想法,他想通过结拜的方式将二人留在身边助他完成大业,刘备的这个做法在后来也实现了,他在不断的征战中关羽、张飞始终没有抛弃过他,为他的大业贡献了很多的力量,直到最后贡献了性命,他们用行动报答了刘备的知遇之恩。 刘备在刚刚起兵时没有一个好的谋士,这个时候身边的司马徽告诉了他隆中有个好的谋士诸葛亮,得此人得天下。刘备在听到这样的话之后他没有任何犹豫,去了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即使当时的诸葛亮对他百般刁难,他都没有放弃请他出山的想法。请诸葛亮出山可以说是他最为正确的做法了,诸葛亮助他完成了大业,也在后来他去世后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继位。刘备重用诸葛亮从来没有不相信他,他愿意将江山连同年幼的儿子交到诸葛亮的手里,也是告诉了我们用人不疑。 刘备还做过一件事,在弥留之际除了将儿子托付给诸葛亮,他还告诉诸葛亮马岱是个可以重用的人。刘备在临死前把自己对马谡和马岱的看法告诉了诸葛亮,他看出了马谡不可重用,可是诸葛亮却把马谡当成是自己的徒弟来培养,后来失街亭可以看出来刘备还是挺有先见之明的。可是当时的刘备已死,诸葛亮没有听他的建议,造成了很难挽回的后果,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来刘备在识人当年有多厉害。相关参考
司马懿是个有本事的人,史书说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而且出自名门,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的大官,司马懿本人博古通今,学问很大,但他对于当时大汉的实际掌权者曹操并不感冒,他知道曹操用人要好
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军事实力是最强的。但是很遗憾他却没有统一全国。无奈最后胜利的果实被司马家族窃取,其实在一场军阀的斗争中曹操就已经为后来的魏国埋下了被人夺权的恶果了。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奉到了
曹操马超谁厉害三国中,马超的实力可以排的上前几,但他并不是其中一方势力的人,他是大汗朝的将军,自幼能征善战,但后面却和曹操成仇,而说到底马超之所以和其叔父攻打曹操,是因为他的父亲马腾。马腾是西凉刺史,...
人们熟知的关羽,以一柄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这些故事里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关羽的刀,根本就是个弥天大谎,这是怎么回事呢?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形象...
人们熟知的关羽,以一柄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这些故事里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关羽的刀,根本就是个弥天大谎,这是怎么回事呢?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形象...
我们大多人是通过《三国演义》去了解三国时期各位英雄事迹。在这历史的画卷中,《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所以在大家眼里诸葛亮却是最聪明,其实不然,三国中最聪明的人并非
后汉三国乱世,是一场大动乱,大浩劫。这场从180年左右开始,一直到280年左右结束的动乱,长达百年。而实际上,这场乱世本该在中途完结,却因为曹操的一个“自作聪明”的失误,导致乱世延续。这个失误不是赤壁
三国时期,有许多谋臣虎将。他们才能的存在,一是为自己谋未来求出路,二则是为了得明主青睐,平步青云,为主分忧。这样的人在三国时期其实并不少见,例如诸葛亮、关羽、程普等等。而今天要介绍的,也是一位谋士——
三国时期,有许多谋臣虎将。他们才能的存在,一是为自己谋未来求出路,二则是为了得明主青睐,平步青云,为主分忧。这样的人在三国时期其实并不少见,例如诸葛亮、关羽、程普等等。而今天要介绍的,也是一位谋士——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领袖众多,各有长处。孙权管理能力强,刘备看人眼光好,诸葛亮后勤能力强悍。当然,最强的还要数六边形战士曹操——各方面分数都是满分。曹操必然是了不起的,否则又怎么会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