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大战耗尽蜀汉财力物力

Posted 将军

篇首语: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次大战耗尽蜀汉财力物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次大战耗尽蜀汉财力物力

2、兵器百科 二战重大科技发展

三次大战耗尽蜀汉财力物力

 蜀汉与曹魏争夺陇右:三次大战耗尽蜀汉财力物力

  一、三国初的局势

  东汉自光熹元年(189年)董卓进京挟持皇帝开始,天下分裂,出现了连续多年的大混战。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入朝掌权后,逐渐攻灭关东诸割据势力。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之后,曹操又击败关东诸将和割据汉中的张鲁;刘备兼并荆州和益州,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废汉称帝,建国魏,都洛阳。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汉(史称蜀汉),又一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至此,三国并存局面正式形成。

  曹丕继位之初,天水郡和整个陇右大部分地方属魏。为加强对其地的统治,曹魏于黄初元年(220年)置秦州(在今天水市东部)。不久,秦州又撤,其地并入雍州(治长安,即今西安)。陇右以南,为蜀汉统辖之地,刘备以刘氏宗室正统自居,常怀北伐中原,复兴汉室之志。刘备死后,诸葛亮遵其遗嘱,知不可为而强为,以区区蜀中之力,执意北伐。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书蜀后主刘禅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接着率蜀汉军主力进驻沔阳(今陕西勉县),做北伐前的准备。

  二、诸葛亮攻伐陇右

  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正月,诸葛亮率蜀军伐魏。出师前,声称将由斜谷道北进取郿(今陕西眉县),魏大将曹真闻讯,即遣军往拒,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偏师进屯箕谷,与魏军相持于秦岭,自则率主力出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西),北上趋陇右,先克祁山(在今礼县东北)。魏雍州所属天水(即东汉汉阳郡,治冀县,在今甘谷)、南安(东汉后期从汉阳郡析置,今陇西县东南,南安郡辖及今武山)、安定(治临泾县,在今镇原、泾川二县界)三郡叛魏响应。时雍州刺史郭淮与天水太守马遵巡行至落门(今武山洛门,时属冀县),闻变急折上卦(天水郡属县,治今天水市马跑泉东),依城据守。陪同行巡的天水参军姜维亦至上邽,马遵疑姜维有异心,紧闭城门不纳。姜维无所依,被迫往投诸葛亮。由于三郡依附蜀汉,关中震动。魏明帝亲至长安,加左将军张郃为特进(位仅次三公的荣衔),督军往陇右抵拒。诸葛亮遣参军马谡率军往街亭(前汉有街泉县,后汉并入略阳,旧治约在张家川龙山镇)迎战。马谡抵街亭后,不听裨将王平劝告,舍水扎营于南山。张郃率魏军至,即包围南山,并断其水道,出军猛攻蜀汉军营。马谡见饮水断绝,率军突围。张郃分军截击,蜀汉军四面受敌,溃不成军。马谡及将军李盛、张休、黄袭所领各部均败,惟王平所率千人别屯街亭附近,见魏军攻击,鸣鼓自持,张郃疑为伏兵不敢出军攻击。得以平安退军。蜀汉另一将高详部屯军列柳城(距街亭不远),亦为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击败。诸葛亮闻诸路失利,知陇右已不可守,遂迁西县(天水郡属县,治今礼县红河镇与天水市西南士子川一带)千余户居民退回汉中。曹真、张郃分督魏军直入天水等三郡,陇右仍归属于魏。诸葛亮回汉中后,将马谡下狱(不久死狱中),又斩张休、李盛,并上书后主刘禅,自贬三等。

  魏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主力复出陇右伐魏,并以木牛运输粮草,志在必得。三月,军至祁山,魏将贾嗣、魏平一面率军坚守,一面派人急往洛阳求救。曹睿即命大将军、大督都司马懿驰往长安,调集雍、梁二州诸军,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雍州刺史郭淮等往援。

  三、诸葛亮再攻陇右

  诸葛亮闻司马懿率军将至,分兵留攻祁山,自率主力往上邽迎击,并令军士沿途尽芟上邽一带的小麦,以绝魏军粮食,司马懿至陇右,令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余众悉出西救祁山,结果,前部费曜、戴陵和援助上邽的郭淮部在上邽与蜀汉军相遇,费、戴二军大败,退入城中。不久司马懿至,令恃险固守,不得与蜀汉军交战,诸葛亮率众与魏军相持多日,欲攻又恐后援不继,遂西撤,司马懿督军尾随而进,双方又相持于汉阳(今甘谷),司马懿遣将军牛金率轻骑引战,诸葛亮见魏军势盛,又率全军南下,据守卤城(今礼县盐官镇),于南北二山屯军,准备决战。魏军至卤城外,司马懿令沿山掘营,与蜀汉军对峙,并嘱各部不得出战,意在等待蜀汉军粮尽兵疲后出击,魏平等将数次请战,对司马懿说“公畏蜀如虎,让天下人取笑。”司马懿只是不理,继而佯称有病,拒绝会见诸将。延至五月,众将再三请战,司马懿执拗不过,遂令张郃攻蜀汉无当军监护何千部于南围,自引军从中道出击。诸葛亮好不容易盼到魏军出战,即派征西大将军魏延,将军高翔、吴班率军迎战,大破魏军,斩首三千。司马懿见出战不利,仍令坚守。延至六月,探至蜀汉军因日久有倦怠意,司马懿始令全军出击,先攻蜀汉军外围。诸葛亮度其实力加之粮草补给困难,知再不能相抗,便率军南撤。魏军趁势追击,俘杀蜀军以万计。张郃穷追不舍,至木门,误入蜀汉军的埋伏,中矢而死。

  四、姜维攻陇右

  姜维投蜀汉,诸葛亮视为难得将才,即使任仓曹掾,加奉义将军,荐封当阳亭侯。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卒后,姜维任右监军,协统诸军。延熙元年(238年),随大将军蒋琬屯驻汉中。十年(247年)升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参与最高军事决策。姜维虽有遵诸葛亮遗言攻夺陇右之志,但由于屡次北伐无功,故诸葛亮卒后蜀中大臣对北伐持消极态度,致姜维难有行动,直至十六年(253年)春费祎被魏降将刺杀,姜维独主军事后,又开始了北伐。

  魏嘉平五年、蜀汉延熙十六年(253年)四月,姜维督蜀汉军伐魏,数万之众从武都(时为郡,治下辨,在今成县。武都郡三国初属魏,229年归属蜀汉直至蜀汉被灭)北上,出石营,经董亭(二地均在武山南),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率援军抵落门,姜维恐魏军截断归路,加之粮尽,遂南撤。

  魏甘露元年、蜀汉延熙十九年(256年)七月,蜀汉大将军姜维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相约出陇右,会取上邽。姜维率所部欲先取祁山,魏安西将军领护东羌校尉邓艾料知蜀汉军欲攻取祁山,已派重兵坚守。姜维又转趋南安,至武城山(在今武山西南)与邓艾所部魏军相遇。邓艾凭险据守,蜀汉军进攻不能得,折东攻落门(今武山洛门),仍为邓艾部击败。于是姜维率军东渡渭水,往取上邽,邓艾率军追击,至段谷(今天水市东横峪河)与蜀军激战。因所约胡济军未至,姜维部大败,死者甚众,残部星散流离,从段谷南撤。时蜀汉大臣多责姜维失利,姜维遂引咎请贬,后主刘禅下诏降为后将军,仍行大将军事。邓艾则因功封魏镇西将军、都督陇右军事,并进封邓侯。

 

  蜀汉伐魏,陇右为主要战场之一,今天水境首当其冲。以弱小之国伐实力远强于已的曹魏,是不自量力的错误决策,故智慧天才诸葛亮,亦难摆脱战而无功的结局,后来的姜难北伐,更是在大势已去的情部下的妄为之举,对诸葛亮姜维的北伐,蜀汉朝野虽一直存有异议,但诸葛亮将北伐视为遵从刘备遗志的国策,穷尽蜀国的民力、财力、实属治国之误。

兵器百科 二战重大科技发展

二战重大科技发展

二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二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航空技术

二战中,航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对能够拥有更多的载弹量、能够更远地深入敌方纵深、拥有更强生存能力的强烈需求,推动了战略轰炸机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远程战斗机技术、投弹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欧洲战场,盟军的远程轰炸机极大地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军事工业、社会经济,削弱了其战争能力。

为了掩护轰炸机,减少轰炸机损失,与德国截击机对抗,盟国大力发展远程战斗机技术,1943年12月,首次参加护航的P-51“野马”战斗机终于结束了盟军护航机对德军截击机的劣势。为挽回行将失败的命运,德国在战争结束前夕,将世界上独有的喷气式飞机投入战场,但数量太少,并没有对战局产生影响。同时,对轰炸精度的需要,促使诺登轰炸瞄准具的发明,使轰炸由以前的饱和轰炸开始向较为精确的轰炸转变。在轰炸机技术基础上衍生出的空运等技术,不仅是二战盟军后勤保障的重要一环,而且在诺曼底登陆中展现出其在大规模空降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二战后,许多国家都组建了独立的空军。航空技术的日渐成熟,使战场开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化特征。战后航空力量被广泛运用于战略与战术的各个层面。

二战期间德国设计制造的Bf 109螺旋桨

德国设计制造的Fw 190战斗机

雷达技术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对障碍物的反射特性发现目标的一种电子装备,通常由收发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和显示器组成。雷达能在黑暗和烟雾中发现远距离的目标,为己方提供情报并在能见度很差的情况下控制火力射击。二战期间,在对海警戒、对空警戒,以及炮瞄、引导拦截敌机等军事需求的催动下,雷达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二战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体制、新类型的雷达不断涌现,进一步提高指挥效能和军队的联合作战能力。

不列颠战役中的英军空中观察员

据统计,在二战初期,高射炮击落一架飞机要消耗5000发炮弹。到二战末期,尽管飞机性能已大为提高,但用雷达控制的高射炮进行射击,击落一架飞机平均只需50发炮弹。不列颠战役中,德军曾出动2600多架轰炸机和歼击机,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由于英国建立了一个包括侦察警戒雷达、地面引导雷达、飞机截击雷达、高炮控制雷达和探照灯雷达等20多个地面雷达站组成的雷达网,德军的空袭计划未能奏效。经过两周空战,在数量上占优势的德军就损失了600多架飞机。

航母技术

航母并非二战时期的产物,但却在二战中大放异彩。以航母为核心的海、空一体航母舰队战术,不仅成为海上力量决战的主要样式,而且以航母为核心的舰载机对岸空中支援作战,也成为陆上作战的有力保障,航母逐步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二战期间,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英格索尔海军上将,建立了以航母为核心的猎潜群为大西洋运输船队进行护航。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航母猎潜群共击沉15艘德国潜艇,而己方只损失了3架舰载机。至此,盟军以航母为核心构建起移动式水下、水面、空中立体护航与猎潜网,终于找到了对付德军“狼群”战术的法宝,最终赢得了大西洋海战的胜利。

二战结束时,美英两国共拥有百余艘各型航母。这些在二战中建造的航母,充分吸收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引入和装备了大量的雷达、通信、水声设备,增强了探测能力,自身还加装有大量的对空防御武器,并普遍安装有弹射、阻拦设备,提高了舰载机起降率和安全性。二战后,航母技术进一步发展,美国和法国建造的航母还采用了核动力推进。

二战中的美国“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

潜艇技术

二战期间,潜艇技战术性能有了很大改进。战争中,潜艇战斗活动几乎遍及各大洋,担负攻击运输舰船、水面战斗舰艇和侦察、运输、反潜、布雷和运送侦察、爆破人员登陆等任务,对战争产生了一定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各国潜艇共击沉大、中型水面舰艇300余艘,运输船、商船约5000艘,计2300余万吨,占各国运输船总损失吨位的62%。在大西洋海战中,美英两国为了对付德国潜艇,出动猎潜舰艇2000多艘和飞机数千架,投入反潜战的人员达数百万人。

二战后,一些国家为增加潜艇的续航能力,把常规动力改为核动力并装备了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于是,潜艇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一支战略打击力量。未来,随着各项新技术在潜艇上的应用,昔日“水下杀手”将更难以对付。

保存至今的二战德国U-995号潜艇

声呐技术

声呐技术的起源较早,但“声呐”一词却是在二战中出现。顾名思义,声呐是一种利用声波探测水中物体,进行水声通信、导航和水中武器制导的电子设备。在二战欧洲战场,为争夺对大西洋的控制权,同盟国和轴心国都大力发展水下攻击和反潜能力。声呐技术作为导航和探测水下舰艇活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国舰艇装备中,随后又相继出现了航空声呐和海岸声呐。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欧洲战场被击沉的潜艇中有60%是通过声呐技术发现的。

二战之后,随着潜艇技术性能的迅速发展,下潜深、航速快、攻击力强、噪音小的核动力潜艇出现,对声呐技术提出严峻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新材料和探测等高新技术在声呐装备中的应用,较之二战时声呐技术已经显露出探测距离远、定位精度高、搜索速度快、监视目标多、敌我性质识别准、自动化处理能力强的特点。当今,声呐技术进一步呈现出低频化、精确化、主动化、多样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弹药技术

弹药技术是指直接用于弹药设计、生产的军用技术。弹药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包括枪弹、炮弹、手榴弹、枪榴弹、航空炸弹、火箭弹、鱼雷、水雷、深水炸弹、地雷、爆破器、导弹等。二战前后,大批新型弹药出现在战场上。

水雷方面,德国研制了磁性水雷和声响水雷等;地雷方面,增添了反坦克履带地雷等;航空炸弹方面,增添了高爆弹、燃烧弹和集束炸弹等;鱼雷方面,增添了轻型反潜鱼雷与自导鱼雷、被动式自导鱼雷与电动鱼雷等;反坦克武器方面,延期引信的设计和聚能装药爆炸原理的应用,催生了反装甲弹和混凝土侵彻弹。

V-2导弹的复制品

导弹更是二战催生的革命性发明。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就开始火箭、导弹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1939年发射了A-1、A-2、A-3导弹,并很快将研制这种小型导弹的技术应用到V-1导弹和V-2导弹上。二战后期,德国还研制了几种地对空导弹,以及X-7反坦克导弹和X-4有线制导空对空导弹。德国战败后,其导弹技术和导弹研究人员大部分被苏联和美国等国所拥有,并开始加紧对导弹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制造,从而揭开了世界导弹的发展序幕。60年代,导弹被许多国家作为尖端武器收入武器库,并开始规模性地投入作战使用。70年代以后,导弹成为各国军队的常规装备、进行远程作战的主战武器之一。

此外,近炸引信的研制成功被专家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战争的进程。近炸引信是最能体现弹药先进性的一种引信,是一种最有可能实现弹药解除保险和发火控制智能化的引信。战争期间,美国设计制造了第一个装有小型雷达装置的雷达近炸引信,被用来对付入侵英国领空的德国飞机,产生了不菲的战果。

如今,弹药正朝着智能、远程、多功能以及“子母式”方向发展,各类新概念武器也逐渐出现,如电磁脉冲弹、强冲击波弹、粒子束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束武器、次声波武器、智能武器、气象武器、网络战武器和基因武器等。

火箭炮技术

炮兵以其强大的火力在战争史上赢得了“战争之神”的美誉。二战中,作为炮兵家族新成员的火箭炮,以其更强大的火力和出色的表现,成为炮兵行列的突出代表。战争期间,苏军在火箭炮的应用方面尤为突出。从苏军组建第一个火箭炮兵连起,到二战结束,火箭炮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威力。1943年1月10日,苏军的一个火箭炮兵师对斯大林格勒郊区被围的德军集团实施攻击,一次齐射便歼灭了德军坦克35辆、炮兵连近80个、汽车250多辆。

博物馆中的二战苏联“喀秋莎”火箭炮

二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苏联/俄罗斯研制了多种新式火箭炮。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非常重视火箭炮的研制工作,着重研制射程远、威力大的中型和重型火箭炮,并发展可携带高爆炸弹、化学弹、破片式灵巧子弹、灵巧式燃烧子弹及可布设地雷的战斗部。此外,还广泛采用自动化装填系统、先进的火控系统,实现自动测量、自动定位、自动瞄准,做到快速发射修正、快速撤离。

核武器技术

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哈恩和物理化学家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行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最新研制成功的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使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焦土,其杀伤力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而原子弹的投放,也促使天皇裕仁于8月15日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除了直接作为武器使用,世界各国军队中的一些军用舰艇(主要是潜艇和航空母舰)还采用核能作为动力。而在民用领域,核能也被用来发电。

相关参考

历来的姜维厉害吗

历来对姜维的北伐贬多褒少,像《三国演义》篇末的长诗就有“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勋劳”之说。而大多数人也认为姜维的北伐极大地消耗了蜀汉的财力物力,致使日后被魏军一攻即亡。真的是这样吗?不管别的,让我

腓特烈大帝被称大战术家 耗费大量财力做军事准备

腓特烈大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据说在军事上,他是一位比拿破仑还要出色的人。可终究他没有拿破仑那么被人们所熟知,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具体聊聊腓特烈大帝,看看他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会不会让你们刮目相看呢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到底有没有坑杀40万降卒

...后来转向韩国。而秦、赵两国之间也眼看着即将发生一场大战。公元前260年爆发的长平之战无疑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秦、赵两国都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双方的一次综合国力的较量。...

英国曾模拟演习第三次世界大战

 英国《每日邮报》2月26日披露英国国家档案馆刚刚公布的保密期限为30年的文献说,在1981年,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感到陷入“从未有过的政治困境”,她领导的政府最终决定模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场景,

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怎么打

二战中之中,最令人震惊的武器无疑是美国制造的原子弹。1945年8月6日,两颗绰号为"小男孩"、"胖子"的原子弹在广岛、长崎投入引爆,一刹那就摧毁了两座城市,令数万人瞬间蒸发,原本叫嚣"1亿人玉碎"的日

长平之战带来什么影响

  赵国在战争中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前后死伤约45万人,几乎是全军覆没。长平之战后赵国处境如何?不管如何肯定不会太好。  长平之战带来什么影响  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大大地削弱了赵

千艇轰炸伦敦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了国家“总体战”的现代战争理念,动员己方一切人力物力,极力消耗摧毁对方人力物力成为总体战战略思想首要原则。>飞机的诞生,也把人类作战的空间延伸到天空,战略轰炸很

封建制度的消失推动历史进步

中国古代早期封建制度的进步意义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蜀汉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忧外患,并不是因为谯周的劝谏,如果真要说误国的话,个人认为诸葛亮和姜维误国的层次更重一些,笔者不是不尊重诸葛与姜维,毕竟诸葛与姜维忠心为国的事迹世人皆知,然而其六伐九出耗尽蜀汉

揭秘诸葛亮用什么方法废掉托孤重臣李严的

...但是由于军粮耗尽再次无功而返。次年的建兴七年(229),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军,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