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是错上加错

Posted 阴平

篇首语: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最后一个是错上加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最后一个是错上加错

2、汉朝历史 第三节 晁错上疏论农耕

最后一个是错上加错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8月,司马昭出动十余万大军三路伐蜀,11月邓艾兵临城下刘禅投降,蜀汉亡国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邓艾偷渡阴平小道成功后,势如破竹连续攻陷江油、涪城和绵竹,特别是绵竹之战诸葛瞻败得太快,姜维主力大军在剑阁和钟会伐蜀主力对峙还来不及作出反应,蜀汉其余各处兵马也鞭长莫及这才导致刘禅献城投降。

当然蜀汉亡国其实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姜维放弃自魏延开始几任汉中都督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守策略,弃守外围改以“敛兵聚谷”的策略使得钟会大军得以轻松突入汉中腹地,再比如姜维先后十余次北伐使得蜀汉国力疲弱,益州本土势力一心投降无心再战,宦官黄皓专权使得蜀汉朝政糜烂等等。

但是不得不说主要责任还是在刘禅身上,其他的不提,就拿直接导致蜀汉亡国的邓艾偷渡阴平小道一事而言,后主刘禅至少有三大失策,这才导致一场原本不可能成功的冒险成为现实,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刘禅第一个失策就是拒绝了名将霍弋北上协防成都的请求:霍弋的父亲就是在刘备攻取西川期间镇守葭萌城,以百敌万立下大功的霍峻之子,霍峻死后刘备将霍弋养于府上,所以霍弋和刘禅的关系相当好,刘备称帝后任命霍弋为太子舍人,刘禅登基后又任命霍弋为中庶子教导太子刘璿,可以说霍弋是刘禅心腹之中的心腹。

《汉晋春秋》记载:“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

司马昭伐蜀之时,霍弋为安南将军镇抚南中七郡,功勋卓著,作为刘禅的心腹,霍弋提出带兵北上协防成都,可能是出于南中同样重要和刘禅压根没想到局势会发展得如此之快,所以刘禅拒绝了霍弋的提议。

《三国志》记载:“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

《汉晋春秋》记载:”后遣将兵救援吕兴,平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进号崇赏焉。弋孙彪,晋越巂太守。“

霍弋和罗宪是蜀汉后期为数不多能力较为出众的名将,史称其“抚和异俗,为之立法施教,轻重允当,夷晋安之。”霍弋镇抚南中卓有成效,蜀汉亡国后司马昭拜其为南中都督,仍然镇守南中。

从日后战事的发展来看,刘禅拒绝霍弋北上的请求是其一大失策,因为邓艾进军涪城和绵竹时,刘禅身边无人可用这才派出毫无实战经验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领兵迎战,如果当时霍弋在成都,以霍弋的能力以及他和刘禅的关系,刘禅派出迎战邓艾的很可能是霍弋而不是诸葛瞻,如此一来绵竹之战的结果或许会大大不同,兵败的有可能是邓艾而不是蜀汉一方。

刘禅第二个失策就是用错了诸葛瞻,虽然说当时能力出众的大将大多数没有在成都,比如姜维、廖化、张翼等人在剑阁和钟会伐蜀的主力大军对峙,罗宪在永安,霍弋在南中,但是偌大一个成都绝不可能没有一位有沙场经验的宿将在,至少罗宪的上司永安都督、右大将军阎宇在成都,此外老将宗预也在成都养病,这两个人虽然能力并不十分出众,但起码也是久经沙场,或许不会犯诸葛瞻出城和邓艾野战的错误,至少结果不会比诸葛瞻更差。

绵竹之战在守不在攻,诸葛瞻只要据城而守支撑一段时间,东吴和蜀汉各地的援军都会陆续赶到,士卒疲惫、兵力不足又粮草不济只能力求速战的邓艾兵败的可能性很大,可是诸葛瞻毫无领兵作战经验,先是拒绝了黄权之子黄崇抢占险要地势的建议,接着又出城和邓艾野战,他的冒进彻底葬送了蜀汉最后的希望,成都原本应该有比诸葛瞻更合适的人选,可惜刘禅偏偏派出了诸葛瞻领兵作战。

《三国志》记载:“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 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信鬼巫,谓故终不自知。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刘禅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失策就是不该撤了驻守阴平小道的兵马,诸葛亮曾说过:“全蜀之防,当在阴平”,只要守住阴平桥头和阴平小道,从江油到成都一线可以高枕无忧、安然无恙,所以诸葛亮在的时候长期在阴平小道驻有兵马,可是诸葛亮死后刘禅认为根本没必要在此驻军就撤了这些兵马。

钟会进攻汉中时,姜维就看出了阴平桥头的重要性,特意上表刘禅建议派廖化守住阴平桥头以防万一,可是刘禅听信黄皓之言置之不理。

这个失策是刘禅三大失策中错的最离谱的一个,第三次北伐诸葛亮夺取了武都和阴平,阴平小道在蜀汉腹地但是诸葛亮仍在此驻军,就是怕在不知情的情形下曹魏会轻兵突袭,刘禅先是裁撤驻军,接着又对姜维驻兵阴平桥头的建议置之不理,刘禅连续犯错可谓是错上加错。

邓艾偷渡阴平是一场风险极大的冒险行动,如果阴平桥头和阴平小道有驻军邓艾肯定过不了,就算通过了一路历经险阻到达江油其麾下最多只有几千人,力求速战的邓艾在拿下江油后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后续兵力没这么快赶到、士卒根本没有得到休整、粮草补给不足等等,只要绵竹守将坚壁清野,等援军一到消灭邓艾的这支疲惫之师并没有多难。

刘禅的这三大失策相当于帮了邓艾三个大忙,这才直接导致了邓艾偷渡阴平的冒险成功,从而使得主力大军尚在的情形下,蜀汉却先亡国了,只要刘禅能少一两个失策的话,邓艾绝无成功可能,要么是根本无法偷渡成功,要么就是止步于涪城或绵竹,如此蜀汉国运至少还能延续一段时间。

汉朝历史 第三节 晁错上疏论农耕

  文帝重视农业生产,采取了休兵养息的安民政策,使汉朝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国库也日渐丰盈。重视农耕政策是由大臣晁错首先提出的。> >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晁错上疏对文帝说:英明的君主在位时,百姓不会受到饥饿、寒冷的折磨。这并不是说君主能亲自耕种供给百姓食物,亲自织 布供给百姓衣服,而是君主为百姓开辟了生存之道。所以尧虽然遇到九年的大涝灾,商汤虽然遇到了七年的大旱灾,而全国并没有被抛弃的病饿者,其原因就在于积 蓄财物多并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在海内一统,土地广阔而人口众多,这都不亚于商汤和夏禹之时,再加上没有持续几年的旱涝灾害,但蓄积却没有上古时多‘原因何 在?这是由于土地的余力没有被完全利用’百姓还有余力没有发挥,适合耕种的土地还没有全部被开垦,山林川泽的财富还没有全部被开发,不从事生产而消耗粮食 的游民还没有全部回归农耕生产。> >   严寒之时人们急需衣服,不会要求衣服要轻柔暖和;饥饿难忍急需食品时,人们不会要求食品香甜可口。饥 寒临身,人们顾不得讲究廉耻。一天吃不到两餐就会饥饿,一年不做衣服穿就会挨冻,这都是人之常情。如果饥饿却得不到食物,寒冷却得不到衣服,即便是慈母也 无法保住她的儿子,君主又怎能控制得住广大百姓呢?英明的君主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引导百姓从事农桑,辛勤耕织,少征赋税,多搞蓄积,用这些方法来充实府 库,防备旱涝灾害,这样才能稳定对百姓的统治。百姓的善恶,就看君主如何去引导他们;百姓追求财富就如同水只会向下流而不会选择流动方向一样。> >    珠、玉、金、银等物品,饿的时候不能拿来吃,冷的时候不能拿来穿,但是大家都把它们视为宝,原因就在于君主喜欢使用它们。这些东西轻便易带,只要拿在手 里,就可以周游天下而不受饥寒之苦。这会导致臣子轻易背叛他的君主,导致百姓轻易离开故乡。又刺激了盗贼的贪欲,使逃亡者得到轻便的资财。粟、米、布、帛 等物,由土地生产,依时成长投入很多人力,不是一天就可以生产出来的。重达数石的粟、米、布、帛,一个体力中等的人就已无法搬运,它们不会是盗贼想要掠夺 的目标,而人们一天得不到它们,就会遭受饥寒。所以英明的君主应看重五谷而轻视金玉。> >   现在一个五口的农民之家,为官府服徭役的不少于 两人。能耕种的土地不过一百亩而百亩土地的收获量不超过一百石。农民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贮藏,砍柴修缮官府房屋,服徭役,加上民间的人情 礼节如吊唁死者、慰问病人、赡养父母、哺育子女等,也得从一百石的收获物中支付。农民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暑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严寒, 终年劳碌没有休息的日子。如此勤劳困苦,再加上遭受旱涝灾害,官府政令严厉苛刻,赋税沉重,赋税不按规定时间征收,政令早上发出,晚上又有了变化。农民家 中有资财的,以半价折卖,家中贫穷的,只好去借双倍利息的高利贷,于是就有人卖土地房宅、妻子儿女以偿还债务了。那些大商人积聚钱财发放双倍利息的高利 贷,实力小的坐在市井中做买卖,依靠手中囤积的物品,每天游荡在都市之中,趁着某种物品急需,就把价格提高到两倍以上。所以商人家庭男的不去耕耘,女的不 去养蚕、织布,但穿的却是华丽的绸缎,吃的是上好的米肉。商人不必遭受农民那样的辛苦,却可以得到他们那样的收获。商人依仗手中大量的钱财,与王侯显贵结 交,势力超过了一般官吏,于是以财利进行倾轧。商人到千里之外旅游,车子在路上排成了首尾不能相望的队伍。他们乘坐着坚实的车子,驾驭着良马,穿着丝制的 鞋子和精美的绸缎衣服。这就是商人兼并农民、农民破产流亡的原因。> >   “当务之急,没有比鼓励百姓从事农耕更重要的了。要想让百姓从事农 耕,关键在于使全社会重视农业生产;使全社会重视农业生产,关键在于朝廷把粮食作为奖惩手段。朝廷可以招募天下百姓向官府缴纳粮食,用以购买爵位,免除罪 名。这样的话,商人可以拥有爵位,农民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被私人屯积。那些能够缴纳粮食换取爵位的人,都是有大量剩余粮食的。收取余粮供给国家使 用,就可以减少对贫困百姓赋税的征收,这就是所谓‘损有余,补不足’,政令一公布就可以给百姓带来利益。现在的规定:有一匹战马的人家,可免除三人的兵 役。战马,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装备,所以给予免除兵役的优待。神农的教令说有高达十仞的石砌城墙,有宽达一百步的护城河,有一百万全副武装的士兵,但如果没 有粮食,也无法守住城池。由此看来,粮食是君王的重要资本,是国家政治稳定的根本。现在规定百姓缴纳粮食得到五大夫以上的爵位,才能免除一人的兵役,这与 对有战马的人的优待相比较,其间差得太远了。爵位是君主所专有的,由口而出可以无穷无尽;粮食,是百姓所耕种的,生长于土地而不会匮乏。得到高等爵位和免 除罪名,是天下百姓最大的愿望。让天下人输送粮食到边境地区,凭这和方式来换取爵位、免除罪名,这样不到三年时间,边塞的粮食储备就必定会很充足了。”> >   文帝采纳晁错的意见,传令天下:百姓输送粮食到边境地区,依据输送粮食的多少,分别授给高低不等的爵位。> >    晁错又上奏说:“陛下下诏,让天下人输送粮食去边塞,并授给爵位,这是对百姓的很大恩德。我担心边塞驻军的粮食不够,所以让天下屯粮大量输入边塞地区。 如果边塞屯粮足够使用五年,就可以让老百姓向内撼备郡县输送粮食了;如果内地郡县积粮足够使用一年辫上,就可以随时下诏书,免收农民的赋税了。这样的话, 陛下的恩泽遍及天下万民,百姓就会更积极地投身于农耕生产,天下就会十分富庶安乐了。”> >   文帝又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说:“引导百姓的 正确方法是让他们从事农耕生产。朕亲自率领天下百姓务农耕种,到现在已有十年了,但荒地的开垦没有增加,一年收成不好,百姓就有饥饿之色。这是因为从事农 耕的人还不够,而官吏并没有重视农业发展,屡次颁下诏书,每年都鼓励百姓耕种,至今未见成效,这是官吏没有认真地执行诏令去勉励百姓,向他们解释清楚农耕 生产的踅要意义。况且朕的农民生活艰苦,而官吏并不担心他们,他们、照顾他们,又怎么能勉励他们。从事农业呢?今年只向农民征收税的一半。”> >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二月,文帝下诏说:“朕亲自率领天下臣民进行农耕供应宗庙祭祀的粮食,皇后亲自采桑、养蚕以供应祭祀用的祭服。请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此事的礼仪!”  文帝重视农业生产,采取了休兵养息的安民政策,使汉朝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国库也日渐丰盈。重视农耕政策是由大臣晁错首先提出的。

相关参考

诸葛亮执意北伐是对是错

  诸葛亮北伐  有些人一直以为诸葛亮的北伐误国误民,究竟诸葛亮执意北伐是对是错?本文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你是这样看的吗?  公元221年秋7月,蜀汉章武元年,即位不久的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

揭秘诸葛亮没用“子午奇计”是对是错

魏延是一位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军事奇才,却受到诸葛亮的质疑和压抑。后来诸葛亮也没有采纳魏延所提的“子午奇计”,这一举措对蜀汉的政局来讲到底是对还是错呢?网络配图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魏

我们熟悉的民国大人物的名字,其实很多都是错的

前几天在朋友家翻看一本杂志,有一篇文章介绍蒋介石时写道:“蒋介石,字中正。”我刚喝下去的一口水全喷了出来。朋友忙问看到什么好东西了,我就指给他看,结果朋友一脸的莫名其妙,“蒋介石字中正,有问题吗?”这

荀彧一心辅佐曹操,两人合作良好,为何最后又反对曹操称王

一般的谋士,都是为了实现君主的理想而奋斗,而不在意君主是对是错。荀彧非一般谋士,他有自己的理想,合作的前提是君臣目标一致。荀彧的理想是辅佐一位英雄,一起平定天下,匡扶汉室。早年,荀彧曾寄希望于袁绍,但

中国在历史上真的没有灭亡过吗

其实,判定依据主要是种族载体和文字文化载体!所以楼上的是错的!印度文明是有雅利安人入侵之后才建立的印度文明!它本身的创立就是灭亡!随后,安息人,贵霜人,笈多人···轮番占据过印度!最后,英国第一次统一

历史上第一个女宰相

1.历史上第一位女宰相是谁是商代的妇妥。上官婉儿的答案是错的。屡见有历史八卦言:唐代的上官婉儿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宰相。其实,上官婉儿有宰相之实,并无宰相之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宰相,应该是公

你所不知道的古罗马帝国,因为领土太大出现一个世纪的战乱

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个观念,就是领土面积越大,国家就越强大,也越厉害。其实这个观念是错的,领土的大小,并不能代表过国家的强弱。领土大的国家,如果不能有效合理的管理这些领土,可以说成为累赘,甚

你所不知道的古罗马帝国,因为领土太大出现一个世纪的战乱

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个观念,就是领土面积越大,国家就越强大,也越厉害。其实这个观念是错的,领土的大小,并不能代表过国家的强弱。领土大的国家,如果不能有效合理的管理这些领土,可以说成为累赘,甚

用javascript怎样清空访问过的锚点记录

在超链接上加个点击事件,阻止事件的默认行为,在事件函数中替换掉location,假如是替换location,是不会在历史记录中增加记录,而是替换当前记录,这样点击返回按钮的时候就是返回前面一个页面了。

大清帝国的谢幕者隆裕太后是寿终正寝的吗

1912年2月22日,紫禁城还未走出冬季的阴霾。在乾清宫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太后亲手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清帝退位,标志着绵延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烟消云散,大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国运正式完结。外人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