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之刘禅 刘备之子
Posted 阿斗
篇首语: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扶不起的阿斗之刘禅 刘备之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扶不起的阿斗之刘禅 刘备之子
刘禅 字 公嗣
小名:阿斗 籍贯:[幽州]涿郡涿县 [今河北涿州] 职位:蜀国皇帝(后主) 谥曰思 晋之安乐公 生卒:207 — 271(65岁) 家族资料 :父亲 刘备 母亲 甘氏 配偶:敬哀皇后,敬哀皇后亡后立敬哀皇后之妹为后,敬哀皇后为张飞之女 兄弟姐妹:刘封 刘永 刘理 所属势力:蜀汉 西晋 子女: 刘璇,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汉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刘瑶,刘禅二子,蜀汉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琮,刘禅三子,蜀汉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瓒,刘禅四子,蜀汉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曾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但被刘禅拒绝,遂于蜀汉亡国当日自杀。 刘恂,刘禅六子,蜀汉亡后投降。蜀亡后,洮阳王刘恂不愿降魏,派诸葛质为使,与夷帅孟虬通好,刘恂得在南中永昌定居。 刘璩(刘虔),刘禅七子,蜀汉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军国大事先后全权委任于诸葛亮、蒋琬等人,自己没有什么表现。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刘禅无力把持国政,宦官黄皓开始专权,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举家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几年后去世。刘禅,被刘备立为太子。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于同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刘禅庸碌无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诸葛亮治理国政。几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国,均遭失利。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国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蒋琬、费祎之后,姜维执政,多次对魏用兵无功,消耗了国力。而刘禅自诸葛亮死后,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连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种麦以避祸。至此,蜀国的基础已大大动摇。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但那里情况复杂,能否站稳没有把握。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孙吴也日益衰弱,自身难保。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竟采纳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蜀汉灭亡。刘禅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同年,刘禅册张飞之女张氏为皇后。这一年,蜀汉国内叛乱四起,先有郡太守朱褒占据本郡反叛,后有夷王高定起兵。诸葛亮为稳定形势,派尚书郎邓芝出使吴国,与孙权修好。刘禅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很有智慧
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
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外部,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内部,精兵良将已所剩无几,雪上加霜的是,朱褒、雍]、高定、孟获等数郡又先后叛乱,政权随时可能倾覆。真可谓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这么糟糕的局面,即便是刘备收拾起来都不容易,何况才年仅十七岁的幼主刘禅呢?
然而刘禅继位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农业生产恢复了元气。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国内局势实现了平定。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吴蜀联盟重修旧好。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友邦良将纷至沓来入朝相助,外交成果令人瞩目。不但使危机四伏的蜀汉政权彻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国家呈现一种中兴的气象。
如果说这些还不足以说明刘禅的能量的话,那么下面这几件事,应该多少可以见些端倪了。他先后立张飞的两个女儿为自己的皇后,又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关羽之孙、关兴之子、年轻有为的蜀汉将领关统为妻,这样就将刘备政权最核心的势力变成了自己最可依靠的班底,活脱脱又一个新版的桃园三结义。
《魏略》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大将军曹爽死后,因惧于司马懿父子的迫害,夏侯霸偷偷携带家小和亲信前来投奔宿敌蜀国,刘禅亲自出城迎接。夏侯霸非常感动,不禁感叹真有乃父之风。原来,这其中还有一个心结呢!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在两国征战中被刘备部将黄忠所杀,刘禅深知这件事情在夏侯霸心中的阴影,特意一脸真诚地对夏侯霸说: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一语将这笔血债轻描淡写地撇清之后,话锋一转,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此夏侯氏之甥也。就是说,你的父亲并非死于我父辈之手,况且,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呢,咱们是真正的亲戚啊!原来,刘禅之妻乃张飞之女,而张飞之妻又为夏侯渊的堂妹,这不是一家人吗?一句话,大大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夏侯霸从此死心塌地地跟定了刘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刘禅的这一手怀柔之术,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恐怕刘备在世,也不过如此吧!
对于刘禅,最有资格评价的人便是诸葛亮。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史料有两条,一是《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射援又将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非常高兴,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连丞相诸葛亮都称赞你刘禅聪明过人,雄韬大略,远远超过人们的期望,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二是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一个敏字,明确地肯定了刘禅的天资聪颖、敏锐通达。以诸葛亮的人品,是断不会阿谀谄媚的,以陈寿的治史之严谨求实,也是断不会无端溢美的。
很有谋略
自古以来,少主重臣,就是一对冤家,能够和睦相处的极少,更多的还是以悲剧告终。诸葛亮为了打破这个定律,实现双赢,他选择了北伐。离开权力中心,给刘禅空间。史载,诸葛亮生前辅佐刘禅十余年,只在朝中呆了三年多一点,还基本上都是在刘禅继位初年的那一段,而等到刘禅年龄大些后,诸葛亮几乎就没有回过成都,一直呆在汉中。
诸葛亮的心思,刘禅显然是读懂了,看他的一片孝心是多么真诚又多么令人感动: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刘禅在后方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不管朝中大臣们意见如何,要啥给啥,哪怕是死了很多人,靡费了很多钱粮,也从不表露出半点不满。诸葛亮一死,刘禅马上就停止了北伐。
刘禅成为真正的大东家后,立即推行自己思之已久的治国方略。他十分果断,又十分沉稳,从此不再设置丞相一职,而是由二人分担其责,且还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使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这种巧妙的人事安排,全新的政治格局,意味着刘禅绝不会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的尴尬局面,也确实有效避免了君权不振的情况发生,使任何一方成为权臣的可能性都几乎降为了零。
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强化了君权,自摄国事,总统一切军政大事,一直到蜀国灭亡,将近20年之久。在这段时间内,蜀汉内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休养生息,政局稳定,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一个大奸巨A。后期虽然宠信宦官,但仍牢牢地掌握着大权,内外政策精明平和,有黄老之风,受到朝臣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倘若姜维等主战派能够充分理解刘禅的治国深意,对外防御,据险固守;对内取和,积蓄国力,蜀国的命运可能不是这样,甚至会改写历史。
相关参考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
后主刘禅,生于公元207年,卒于271年,字公嗣,又字升之。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最后一位皇帝,公园223年到263年期间在位,共四十一年。历史上,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神机妙算,忠君报国,雄才大略这
汉昭烈帝刘备开创了蜀汉江山,虽然最后仍被曹魏所灭,但他仍不失为一代英杰。但是,英明的刘备偏偏生了一个不中用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刘禅,刘备开创的蜀汉江山最后更是葬送在刘禅手中。但凡一提到刘禅,我们都
一提起刘备的儿子刘禅,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扶不起的阿斗”。然而,阿斗真的是扶不起吗?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且得善终,他难道就没有贤能之处吗?其实不然。刘禅初继位之初,诸葛亮才能远远
为什么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是怎么死的? 刘禅是刘皇叔刘备的宝贝儿子。当年赵云死里逃生当阳长坂坡救的就是这个小娃娃,后来在江上又救了一次。后来夷陵之战蜀汉失败后,刘备去世,刘禅继承大统。在位42年
扶不起的阿斗这句俗语是今天的人们用来指那些平庸无能之辈的,凡是被冠上了这样一个名号之人,便是平庸的化身、无能的代名词。追溯这句俗语的根源,还得从三国时期的阿斗说起,因为阿斗就是指当时蜀国的国君、刘备之
刘禅大家都知道,刘备的儿子,蜀国后来的君主,“乐不思蜀”也是由他引出来的。后世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
《三国演义》不敢说的秘密,刘备和曹操其实是亲家”爆猛料说,刘备的儿子刘禅娶了曹操的外侄孙女,并将其立为皇后。那为什么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这段故事讳莫如深,从没提起呢?对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意隐...
《三国演义》不敢说的秘密,刘备和曹操其实是亲家”爆猛料说,刘备的儿子刘禅娶了曹操的外侄孙女,并将其立为皇后。那为什么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这段故事讳莫如深,从没提起呢?对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意隐...
《三国演义》要树立刘备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就必须与曹操这个奸诈卑劣错误的丑角划清界限。如果写明了玄德与孟德这层关系,那刘备就与曹操纠缠不清,不符合《三国演义》政治正确的立场要求。而且这段姻缘,其实是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