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袭制是主要军事制度

Posted 兵制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袭制是主要军事制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世袭制是主要军事制度

2、历史军事 世卿世禄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制度 这种制度出现于何时

世袭制是主要军事制度

东吴,是三国时期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兄弟三人经过两代努力所建立的政权,其与同一时期的曹魏、蜀汉三足鼎立,东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其军事实力方面也是过硬的,但是,东吴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其军队由世家大族所控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东吴的军事制度是父死子代。那么,三国时期东吴的军事制度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东吴的军事制度:世袭制是主要军事制度

东吴的军事实力仅次曹魏强于蜀汉。东吴降晋时有兵二十三万。蜀汉降魏时带甲士十万二千。东吴比蜀汉兵力多了一倍。 > 东吴和曹魏,蜀汉一样也采用世兵制为兵役制度。但是和曹魏的士家制蜀汉的世兵制不同,东吴还实行世袭领兵制。这与江淮一带豪族世家盛行私兵有很大关系。东吴政权主要依靠江东豪族世家的支持,东吴豪族宗强主要是顾、陆、朱、张四大家族。这些大家族“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为市”。孙权死后魏国邓艾就曾向司马师说道:“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

《三国志》记载四大豪门中朱家的朱桓就有“部曲万口”。父死子代的领兵制是东吴特有的制度。

孙权江东霸业的建立离不开江东大族的支持。加上江淮一带盛行的私兵制。东吴军队虽然实行和曹魏一样的世兵制,同时也实行独具特色的世袭领兵制。世袭所领之兵来自私家部曲和吴主授兵、给兵。东吴将领所领军队有世袭领兵权,但无所有权。故领军将领死后如无子弟或子弟有罪不得赦免时,东吴政权可将其世袭所领的军队收回。东吴将领所领世袭之兵占东吴军队总数多少目前无法考证,但估计比例应该很大。如《三国志·孙皓传》“凡十一王,王给三千兵。”

《韩当传》“授兵两千,骑五十匹.”周瑜死后吕蒙领其部众四千。《全琮传》“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因开募召,得精兵万余人,”《朱桓传》“迁荡寇校尉,授兵二千人,部曲万口。”陆逊死后其子陆抗领其父部众五千。东吴的这些豪门将领往往集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于一身。与曹魏的错役制不同,由于东吴采用世袭领兵制将领对士兵有很强的控制力,所以士兵家属可以随军。东吴只需领军将领的家属作为人质就可以控制军队,而不像曹魏那样还需要士兵家属做人质。孙权就曾讥讽曹魏的错役制“及离闲人骨肉,以为酷耳。”东吴在施行世袭领兵制、授兵制的同时还施行奉邑、复客制度。在授兵的同时还划定军赋食邑,赐赏有功将领私属佃客。如曾赐吕蒙“寻阳屯田六百人”。正是有了这些制度,所以东吴将领非常热衷攻打山越、蛮夷等少数民族,不但可以扩充兵源,还可以增加奉邑和私人佃户扩大家族势力。

相关阅读推荐

三国时期曹魏的军事制度:军队为最高权力者控制> 东汉末年为何发生群雄割据?揭群雄割据的历史原因> 三国和东汉末年有何区别?两朝代是属于同一时期?>

东吴军队编制特点

东吴地处江南,北有长江天险,东南靠海,内多胡泽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吴水军远强于魏、蜀两国。《历代兵制》记载:“吴多舟师,”营校略异于汉。东吴和曹魏一样也分中、外军等。但东吴军队以私兵起家将领世袭领兵,又有别于曹魏和蜀汉。所以,孙吴的兵制特点有六:异族兵数量众多,兵种复杂,世兵制,世袭领兵制,屯戍活动的众多,奉邑和将领待遇的优渥。 > 以下是东吴的兵种及制度官称等。 >

中央军:吴的中央军也称中军,主要就是禁军,宿卫军。职能与魏的中军、蜀的禁军相似。有羽林、武卫、虎骑等营,士兵主要是孙氏宗族的部曲组成,由孙氏宗室子弟但任指挥,一般称为督或将军。同样吴也保留了东汉的五校营,设一个五营(校)督统领.

地方军:吴国地方守牧也是军政合一,而且不兼领军事的也有自己的部曲兵并且世袭。在三国之中地方势力最为强大. > 吴军地处江南水乡泽国,水军十分发达。江东各豪族有很大的势力,是吴国统治的基础,所以吴国与魏、蜀相比有其独有的特色。

水 军:吴国地处江南,有长江作为对魏的防御线,所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陆军在吴国是作为水军的辅助力量。吴国为了武装水师在侯官(今福建闽侯)设有大规模的造船厂,造出的运输船大的可载粮万斛;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能容战士三千。并在濡须、西陵设有坞。(即水军的基地)这支水军在对魏的作战中多次获胜,当曹丕统大军南下时也不得不面对长江感叹“魏空有武骑千群,无用武之地。“这样的局面直到蜀灭后才被打破。晋王睿在蜀治水军近十年,以楼船水师东下打败吴军水师.

历史军事 世卿世禄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制度 这种制度出现于何时

春秋战国之前都是世卿世禄制,换句话说就是天子和官员都是世袭的。到了战国时期,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后,奴隶和平民都可以依靠军功获得爵位,赏金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这是否是陈胜能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原因呢?我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不妨先来看看这个“世卿世禄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制度。

“世卿”是指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这些人父子之间官职世袭。“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相传。可见,这是一种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关于这种制度出现于何时,史学家也有很多争论。

我们可以从《史记?鲁周公世家索隐》里了解到,西周的开国元勋、周武王的胞弟、周成王的叔父周公旦,其长子封在鲁国,“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而西周宣王时,又有召公、周公二相行政,显而易见,两人都是周公旦、召公奭的后代。那么这样一来,西周时期就有“世卿制度”。

但是,《尚书?立政篇》却有这样的记载:周公强调:“自今后王立政”,要“俊(进)有德”,选拔“成德之彦”,择用“吉士”、“常人”。很多人根据这些描述,认为这才是西周时代的选官方针。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该制度出现于春秋中晚期。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当然史书也有相关。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即张仲后裔因在王室不能世袭而跑到晋国。再如《公羊传·隐公三年》:“,非礼也”,即“世卿”这种制度不符合周礼。

该制度到底始于何时,由于历史资料的不足,还无法作具体的阐述。不过该制度是何时被取消的,却有记载。

据史书记载,商鞅变法时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如《史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分之高低。

这样一来,奴隶主旧贵族遭到了沉重打击,多有怨恨。《史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实际上,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既是一种新的治国方略,更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

相关参考

同样是王位世袭制的夏和商,他们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区别

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都是尊崇禹的儿子夏启开创的家天下的制度,也就是王位世袭制,同样都是王位世袭制,夏朝和商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区别?夏商的政治制度夏启开创家天下的制度(王位世袭制)世袭制就是古代皇

隋朝创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种作法,也叫“开科取士”。在奴隶社会,主要官职都是世袭的。封建社会逐渐采取选拔宫吏的办法。魏、晋、南北朝时,

高一人教版 导学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标点击】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自主认知】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世袭制的确立:(1)约公元前_______年,禹建立我国

高中历史总框架

高中历史事件框架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2008年2月14日ChenJinnan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六单元练习

一、高一历史必修2专题6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启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

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高一历史必修2专题6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启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

300字的历史小论文

题目:世袭贵族主宰政权时代的基本结束西周的分封制度和世袭制度使得世袭贵族永远在政权的中心,西周的宗法制确保了世袭贵族的利益,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世

隋朝始创科举制

隋朝始创科举制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这种做法,也叫“开科取士”。在奴隶社会,主要官职都是世袭的。封建社会逐渐采取选拔官吏的办法。魏、晋、

历史选修一知识结构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框架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抬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抬制度1、夏商政抬制度的内容:中央:〇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〇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