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是怎么样的
Posted 孝廉
篇首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是怎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是怎么样的
在汉代,一直是推行察举征辟等制度,也就是由地方和中央的三公等官员负责了解、考核并征召一些人到朝廷当官。征召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秀才,一种是孝廉。秀才主要是对儒家经典比较了解,而孝廉则是孝顺父母。到了东汉桓灵时期,察举征辟等制度已经非常腐败,于是有出现歌谣:
举孝廉,不知书,举秀才,父别居
一些地方官宦子弟,为了出仕,用尽种种手段为自己谋取名声,秀才比较容易考察出真才实学,于是大多数人都是从孝廉出身,只要是对父母比较好,就可以出来当官,渐渐的,推荐出来的人,品质变得比较差。还有,一些真正有才学,但是门第低下没有办法得到官员的赏识,就只能默默无闻了。在曹操时代,看到汉末的官场腐败,于是毅然下令「唯才是举」,开创了中国选官制度的一个辉煌时代。在曹操手上,不需要你有什么出身名望,只需要你有才,就可以得到任用。于是,在各路诸侯中,曹操的人才是最多,也是品质最好的。
但是,曹操的唯才是举制度,也有许多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引起了很多世家大族的不满,原来朝廷大权都由他们把持,现在却有一些寒门士子出入其中,夺走他们的权力。并且,随着曹操势力的强大和稳固,昔日的寒门,渐渐的变成了新的豪门。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希望废除曹操的唯才是举命令。于是,当曹丕即位之后,由尚书陈群提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其内容即在州郡置中正,择本地之贤而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定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上)。然后由吏部选用。但九品中正之制,并非丕一人突然决定施行,早在曹操当权时,何夔即向操建议:
自军兴以来,制度草创,用人未详其本,是以各引其类,时忘道德,……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闾,使长幼顺叙,无相逾越……又可修保举故不以实之令,使有司别受其负。在朝之臣,时受教与曹并选者,各任其责,上以观朝臣之节,下以塞竞争之源。操对以上建议,已经表示「称善」,只是未及推行。操死,丕即位不过两三个月,即颁布了九品官人之法。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之目的与结果:第一,为了让世族官僚拥护他代汉为帝,故推行了有利于世族的仕进制度;第二,设中正官以品评人物,如选用后发现名实不符,尚可治以保举不实之罪,以避免选官好坏无人负责;第三,由吏部选用人才,即意味着减少公卿二千石辟用属员名额,有助于加强皇权;第四,从史料上看,九品官人之法推行后,旧有察举征辟等制度,并未因之废除。不过,曹丕的这项制度也存在严重的弊端,因为对官员品级的划分,使得豪门更加强势,逐渐演化成两晋时期的士族阶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形,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引进。
历史百科 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 又称“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了300多年的选官制度。
东汉末年,战祸连绵四起,士人背井离乡,流移播迁,其出身里爵、德才行状均难以稽考,致使秦汉以来的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无法推行。割据北方的曹操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另辟蹊径,采用 “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的策略,三次下令求贤,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即可破格录用。一时之间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操创始的 “唯才是举” 的选士原则,为新的选士制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制订并颁行九品官人法。要求各州郡县选择“贤有识鉴者”担任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的情况,加以评定。写成“品”和“状”。“品”即等第,主要是了解士人家谱、祖上做官大小,爵位高低。“状”即根据士人德行才能,做出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中正官以品状如何,将士人划分为九品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品第。然后将材料逐级呈报吏部,吏部经过核实依品授官。中正官所定品位一般三年清定一次。三年以后按其言行再次定升降。这种对官吏进行定期考查,比一成不变的终身制要进步得多。为了综核九品名实,魏明帝又命刘勋制定了“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作为区分士人品级的标准。
九品官人法是由汉代察举制到唐代科举制的过渡形态。它的创立是我国选官制度的革新,被后人称之为 “魏氏革命”。但到晋代,九品官人法演变成只讲门第,不论才德的陋政,成为豪族把持仕途、操纵政权的工具。
相关参考
曹操提出的唯才是举是一个非常急功近利的一种人才选拔政策。曹操提出这个唯才是举的口号之后,就对整个官员的选拔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个改革到他的儿子曹丕称帝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国家制度,这个制度在我们
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曹魏时,曹丕创立.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士、农、工、商)错杂,详(核)无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九品官人法,此法为西晋王朝承用,并加以发展,其后南北各朝基本上沿用此制。所谓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由九品、中正、官人三要素组成。即
魏晋时期的门阀势力之所以强盛,与九品中正制的设立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在尚未代汉之前,便采纳了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官人之法,选择贤能而有识鉴的官吏,充任本郡的中正之职,负责访察
魏晋时期的门阀势力之所以强盛,与九品中正制的设立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在尚未代汉之前,便采纳了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官人之法,选择贤能而有识鉴的官吏,充任本郡的中正之职,负责访察
中国古代婚姻的标准是“门当户对”。西周时禁止贵族跟平民通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度”,门第等级森严,士族与庶族之间禁止通婚,南朝士族王源嫁女庶族富阳满氏,被弹劾为“惟利是求”,并拟
很多人认为,曹操是汉忠臣,想着匡扶汉室,没想过篡位称帝,是他的儿子曹丕篡位的,是的,从结果看,是曹丕篡位的,曹操没有称帝,但是,这能证明曹操没有篡位的想法?实际上,曹操活着的时候,篡位之心已经很露骨了
...继承人问题就成为关键大事中的关键。自魏文帝曹丕设“九品中正制”后,士族门第积年以来不仅在政治上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也成为上层统治阶级联姻所考虑的最关键指标。门第清望,成为高级士族缔结姻亲的首选。继司马...
...继承人问题就成为关键大事中的关键。自魏文帝曹丕设“九品中正制”后,士族门第积年以来不仅在政治上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也成为上层统治阶级联姻所考虑的最关键指标。门第清望,成为高级士族缔结姻亲的首选。继司马...
特殊历史时期往往有特殊的文化制度,而九品中正制恰巧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特殊的文化制度@小柯谈历史大家在看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如《九品芝麻官》时,是不是经常看到谁谁是几品官员,像什么三品,九品啊。那么这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