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还有谁使用过“空城计”
Posted 空城计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时期还有谁使用过“空城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三国时期还有谁使用过“空城计”
三国时期还有谁使用过“空城计”?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空城计”仅仅戏剧演义中的虚拟,其时诸葛亮并无巧用此计之事。
事实上,在诸葛亮日子的三国年代,有一例真实的“空城计”——
《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魏略》称:曹丕在位时,大将文聘镇守江夏。孙权以五万戎马围住文聘于石阳(今湖北孝感境内)。吴军俄然来攻,石阳城中的魏军人数不多,很难抵御。文聘苦思之下,忽得奇计:城里的军民都躲藏起来,他自己也躲在官衙里,不再出面。孙权觉得十分可疑,就对部将说:“文聘是曹营大将,非比等闲之辈。如今他知我来攻,却毫不防备,其中大有狡猾,仍是撤退为好。”于是,他引兵退走了。
《魏略》是魏国的郎中鱼豢所撰的,他记载同年代人的业绩,大概比较可信。
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弃文聘之真实版“空城计”不必,而虚拟了一出诸葛亮的“空城计”,大概是“尊刘抑曹”的思维作怪,无限度地神化诸葛孔明了。
而是曹操! 历史上诸葛亮并未使用过空城计
《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其中有一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当时诸葛亮让马谡出兵,但是马谡最终兵败,导致诸葛亮全盘计划打乱,司马懿追兵到了。但是因为手里没有兵,所以只能摆了个空城计,最终吓跑了司马懿。
这个桥段在老百姓中有很大的知名度,所以现在的很多人还在用这个事情来赞美诸葛亮,而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并没有使用过空城计,使用过空城计的人是曹操,这个事实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很多人都不喜欢曹操,实际上曹操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物,他当时的地盘是最大的,也是其中最有能力的人。只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主旨是赞美刘备而贬低曹操,所以曹操的形象才不好起来,一直到现在很多人还不喜欢曹操,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曹操使用空城计的时候是这样的,但是曹操的力量还不是非常大,但是已经有自己的地盘了,而和他相邻的就是吕布的地盘。当时正值三国各路诸侯拼杀的时候,所以吕布就想吞并曹操,于是就率兵前来攻打。
但是不巧的是,因为在秋天,麦子已经成熟了,所以曹操为了军粮,将自己的大部分军队都派到了城外,他的军队正忙着割麦子,只有很少的军队守城。遇到吕布来攻杀,当时城里的人都人心惶惶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曹操也非常着急。
有才能的人就是不一样,曹操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时候还是保持了镇定,让自己的家眷和城中的很多人都到城墙上去,莺歌燕舞的。还命令打开城门,只有少量的士兵守城,吕布到了以后发现这个情况后,知道曹操向来狡诈,又看了看边上的树林,密不透风,心里就害怕了。
于是吕布也没有攻击城池,而是带领自己的部队回去了,曹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这就是曹操摆空城计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一步险棋,但是曹操下的非常好,最终成功了。只不过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作者将这件事情安在了诸葛亮的身上,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
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诸葛孔明用过“空城计”吗?诸葛亮智谋过人,在《三国演义》上被描绘得神乎其神。尤其是他在西城使用“空城计”,不费一兵一卒,抚琴一曲,竟惊退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三国演义》上说,马谡失守街亭,诸葛...
三国时期的故事通过《三国演义》的讲述很多故事被传的神乎其神,但多少都会有些失真,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现在人们只要提起《空城计》,就立马想到诸葛亮,这都是因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五
提起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以足智多谋而闻名。由他主导的空城计更是家喻户晓。世人都认为司马懿中计完全是由于他奸诈多疑的性格,可司马懿临终前留下的十七字遗言,却告诉我们空城计似乎
...《三国演义》也写得异常出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空城计。当时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兵来犯,诸葛亮手中无兵,迫于无奈唱起了空城计玩起了心理战。诸葛亮把城门大开,在城上悠然弹琴,而司马懿带兵过来之后
...《三国演义》也写得异常出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空城计。当时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兵来犯,诸葛亮手中无兵,迫于无奈唱起了空城计玩起了心理战。诸葛亮把城门大开,在城上悠然弹琴,而司马懿带兵过来之后
我们知道曾经摆过“空城计”,这在《演义》里面是个很大的亮点。而另一个鲜为人知的“空城计”在《三国演义》里面没有记载,但在《三国志》裴注所引的《魏略》里我们可以找到。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诸葛亮的“空
司马懿字仲达,是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做为一位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着卓越的军功和崇高的地位,那么司马懿他的国籍是什么呢?他是属于哪一国的呢?司马懿是魏国人,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
三国时期爆发了很多场战争,但最经典的还是诸葛亮摆出的空城计。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一些文官和几百个老弱残兵,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很快能追到他们跟前,诸葛亮深思熟虑之后打开城门并让几个士兵装作老百姓的样子扫地,
司马懿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帐中的重要谋士,和诸葛亮在几次正面的对决中都不相上下,不过相信提到空城计,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书中有一句话《空城计》“懿笑而不信”,难道司马懿真的看不出空城计吗?司马懿为何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