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说诸葛亮用人失察才断送蜀汉江山
Posted 战略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因何说诸葛亮用人失察才断送蜀汉江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因何说诸葛亮用人失察才断送蜀汉江山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自成立到覆灭,只历刘备、刘禅父子二帝,存续了短短42年,这僻处西南一隅的羸弱小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虽如昙花一现,却留下许多经典传奇故事,让后世无数英雄扼腕长叹,涕泪满襟。
关于蜀国迅速败亡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争论至今,仍不绝如缕。
导致蜀汉政权过早消亡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蜀国地理位置偏僻,地利上就有先天不足,巴蜀虽号称天府之国,但其地域狭窄,空间逼仄,不论经济还是人才,均无法与强大的曹魏相抗衡,综合国力更是无法与占据北方广袤的地域、人才济济、正如日中天的曹魏相提并论,因此在三国旷日持久的对峙中处于下风,无力与曹魏甚至东吴打持久战、消耗战,败亡是早晚之事。也有人认为,刘备之子刘禅是个昏君,他整日浑浑噩噩,贪图享乐且好赖不分,他无端猜忌诸葛亮,重用宦官黄皓,极力设障阻挠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如此扶不起的刘阿斗,蜀国不亡在他的手里才怪!还有一种看法却有些惊世骇俗,认为导致蜀国灭亡的罪魁不是别人,正是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相诸葛亮。诸葛亮误国说虽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细究起来却不无道理。他举全国之力六出祁山,几乎耗尽了国力、财力、民力,典型的穷兵黩武,却难建尺寸之功。他嫉贤妒能,排斥异己,使英雄失望,人才流失,他死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即是明证,因此人才匮乏的蜀汉被能人辈出的曹魏击败亦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些看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又有些似是而非。导致一个政权失败的原因有许多,比如因君王倒行逆施而使民心向背、经济衰落、政局动荡、强敌入侵、领导人德才不备、体制积弊等等都能让社稷产生不稳甚至垮塌,但其中最直接、最快速的原因大都是因军事上的失败而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诸葛亮在世时,为解蜀国的战略困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六次兵出祁山,大举北伐曹魏。蜀军六出祁山,虽然于大局无补,但也牵制住了曹魏的大量精锐与注意力,在战局上蜀国似乎还略占上风。但是,诸葛亮出师未捷,却过劳身死,就在他死去三十年后,曾经采取主动进攻战术的蜀汉竟变得不堪一击,并迅速土崩瓦解,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大变化。因此,似乎可以换一种角度,从军事胜败的层面去理解蜀汉兴亡的内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诸葛亮死后蜀国军队进取心全无、胜少败多,而陡然间攻守之势异也呢?
既然已经找到蜀国短命的症结,那么就可以最快速度接近真相。那位由诸葛亮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并对之寄予殷殷厚望、被后世喻为陇西奇才的前曹魏降将——姜维,抑或就是蜀国败亡的罪魁祸首呢!?
正是因为诸葛亮看人走眼,错选不堪大用的姜维接自己的班,这才导致蜀汉后继乏力,昏招迭出,最终满盘皆输的。
当初诸葛亮赏识姜维之才,于是有意栽培、攫拔他,一直把他当自己的接班人培养。诸葛亮死后,姜维毫无争议地成了蜀军的统帅。姜维成了蜀国三军总指挥后,很快就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军事变革,他几乎否定了恩师诸葛亮以往拟定的对魏主动进攻的军事战略,而采取了另一种全新的、显得很被动保守的战略战术思维——古文献称其为敛兵聚谷。
关于姜维的新军事变革,古文献是这样诠释的:(简译白话文)当初刘备派魏延镇守汉中时,前方只虚设疑兵,主力都集中于外围,魏军轻易攻不进来。兴势山战役爆发后,蜀将王平之所以能大胜魏军悍将曹爽,就是因为这种军事部署十分正确。而姜维却认为这样虽然可以防御敌人,但却无法大规模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获取最后的胜利。所以他接替诸葛亮统领蜀军后,几乎全盘否定了魏延、王平的成功经验,而是用一种新的战法取代了早已被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攻守模式。姜维把自己发明的新战法叫作敛兵聚谷。按姜维的思路,就是等曹军来攻时,故意弃守外围,诱敌深入,然后坚壁清野,大军退守第二道防线也就是汉、乐二城,凭高城深堑抗拒并拖住敌人,使来犯之敌无法再进一步。一旦敌军侵入,可命小股蜀军做游军不断袭扰之,截断其粮道,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让他不得休息,久之敌必不战自乱。敌军粮草匮乏,必定难以持久,待他大举撤退时,我蜀军主力倾巢而出,配合游军并力追歼,定可大获全胜。姜维确定了新的战略思想,并很快付诸实践。姜维命令胡济守汉寿城,王含守乐城,蒋斌守汉城,为了夯实效果,他又在长安、建威、武卫、石门、临远等地建立军事防御工事,与前线三城互为拱卫、遥相呼应。
姜维的新战法看似无懈可击,实则有很多硬伤,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他的战略构想似乎和当年那位只善纸上谈兵的赵括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看似完美实则先天不足的新军事思想,主要是由蜀国与魏国之间那巨大的实力差距所决定的,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决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彼时,来自中原的魏军以骑兵为主,而来自西蜀的汉军以步兵为主,论机动能力,步卒哪有骑兵效率高?即便魏军因粮草不济准备大举后撤,靠双腿行进的蜀军哪里追得上来去如风的魏军精骑?军力、装备、速度皆不如敌人,对北撤魏军实施合围、聚歼的战略构想不过是姜维一厢情愿的空想。
先诱敌深入,再聚而歼之的想法本身没问题,这也是历代兵家屡试不爽的致胜法宝,但彼时的蜀汉相较于强大的曹魏,此举无异于以兔搏鹰,基本毫无胜算。姜维没有算到的是,假如撤掉外围守兵,把曹军放进来,蜀军回撤至第二道防线也就是汉、乐二城据守,此举看似合理,实则等同玩火,没有了战略纵深,实力不济的蜀军就会请神容易送神难了。假如汉、乐二城被魏军攻陷,整个防线就会被撕开一道巨大的口子,蜀军屏障一失,无险可守,汉中一带一马平川,接下来的糟糕情形就不难想象了。
想当年,刘璋再三邀请刘备入川,就是因为盘踞汉中的张鲁发兵侵入西川,西川已经危若累卵。得汉中者得西川!对于蜀国来说,汉中的战略地位之重可想而知。
之后发生的事情,证实了因姜维的战略误判,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蜀军的前沿守军尽数撤防汉、乐二城,魏军蜂拥而至,汉、乐二城很快被攻陷,汉中岌岌可危。
古文献记载,蜀军按姜维的部署,全数回防汉、乐二城。蜀将王含和蒋斌各率五千人马分守二城。魏军大将钟会命荀恺、李辅各领一万人马,分别将二城围得水泄不通。钟会则率魏军主力,绕汉、乐二城而过,径直往西直奔阳安而去。
在深谋远虑的钟会眼里,汉、乐二城再固若金汤,一旦被围,也不过是两座难有作为的孤城而已。大军绕过这两个孤立的据点直取汉中,姜维绞尽脑汁布下的防线已经形同虚设,汉中则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到手了。
汉、乐二城被荀恺、李辅部魏军攻陷,钟会则亲率主力打下阳安,从容屯驻于剑阁,等于一把扼住了西川咽喉。魏军另一位主将邓艾得知剑阁已经被己方攻占,于是放心大胆地寻找入川捷径,演绎了一出军事史上以出其不意而著称的精彩战例——偷袭阴平。假如汉中不沦陷,则易守难攻的剑阁雄关就是一道鸟飞不过的天险,那么邓艾绝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偷袭阴平,直取西川,蜀国凭借秦岭、巴山这两道天然战略屏障,也不会如此迅速地走向毁灭的深渊。
诸葛亮选错姜维致蜀国灭亡吗?诸葛亮生前定下的伐魏战略,虽不一定能大获全胜,但却可以最大程度的御敌于国门之外,为蜀国争取更大的战略伸缩空间。谁料诸葛亮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姜维在魏军大举来犯、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竟然不顾敌强我弱的形势,让魏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轻取汉中,然后偷渡阴平,窥视成都。以雄才大略著称的陇西奇才的姜维,竟然出此下策,确实让人费解。姜维为何全盘否定恩师诸葛亮制定的对魏战略,他怎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擅改前辈早已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方针、理念,让钟会、邓艾轻易得手呢?有人说姜维长期统兵在外,采取敛兵聚谷的策略,实则是为了率军远出,借此躲避后主刘禅的猜忌。也有人说姜维本就是魏人,当初因迫不得已而降蜀,其内心不会真的为蜀效死力。更有人说他后来降魏并非诈降,而是真降,事实果真如此吗?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做讨论了。
西晋文学家、思想家傅玄曾经评价姜维道:维为人好立功名。意思是姜维好大喜功,有些不切实际。也就是说,姜维为了自己建功立业,扬名立万,有些急不可耐,他罔顾事实,急于求成,以至于利令智昏,结果不但没有成就自己的功业,反而断送了蜀汉江山,倾覆了家国社稷。傅玄的评价很是中肯到位,可谓一语中的。
曾担任蜀国军师、尚书令、大将军要职的智者费曾经屡次劝诫姜维,希望他以大局为重,不要急功近利,老是寄希望于一战而定乾坤,兴复汉室的宏伟构想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需谨慎从事,一步步来,切忌朝令夕改、轻率冒进,一旦落子不慎,必至满盘皆输。只可惜姜维极度任性,缺乏大局观且不听规劝,而一意孤行,终让费的预言一语成谶。
当然,导致蜀国灭亡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军事的失败无疑是致命的,姜维决策失误,是蜀国迅速土崩瓦解的最直接动因。所以说,姜维并非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大英雄、柱石臣,亦非登高望远的文武奇才,而传说中智勇双全的他,恰恰就是因短视与骄矜而导致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而那位神一般的诸葛亮,则负有排斥异己、任人唯亲、用人失察的连带责任。
一生征战的曹操,也有三个大错误,断送了魏国的江山
提起曹操,很多人都是印象很深的,读三国之时,人们对于他的印象并不是很好,觉得他是一个枭雄,不是真正的君子,多年之后再次品读三国,才发现曹操并非如此不堪,他的能力在当时统治者中可谓顶级,如果没有赤壁一战的失败,天下早已归为魏家,由此可见,除了这次战争之外,魏家也是当时一股庞大的力量。 不过,就算在这一生中发挥很出色的曹操,也有几件事情,成为了他无法抹去的遗憾,曹魏也是在这3件事中。逐步衰弱,并走向灭亡。 第一件事,放走了刘备。刘备最初是卖鞋出身,家境很差,自称是皇上的后代,才有了追随者。他和皇帝其实是不沾边的,虽都性刘,但并非是皇上那一支,而当时曹操已经掌管一方,和刘备联手除掉吕布之后,也是给刘备进行了升官,而也就是这次升官,让董承有了很大的不满,想联合起来把曹操给除掉,起初刘备并不是参与者,在后续发展中,他也觉得曹操对自己有威胁,遂加入到了反曹队伍中。 曹操的大臣也是看出刘备并不是甘愿给别人做臣子之人,就想让曹操把刘备处理掉,防止后期出现麻烦,此时曹操的性格就凸显了出来,都知曹操是很自大的人,他觉得自己肯定能把刘备给压制住,就没有听从别人的看法,这也就给了刘备喘息的时间,在曹操和袁术打的不可开交之时,他带着自己的军队逃跑了,后来曹操多次征讨刘备,也没有成功,放走刘备也是为以后的三国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二件事,因好色而引起。曹操喜欢好色,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如果对方将领不服从,你用武力那还可以,但对方是投降与你的,还霸占别人的妻子这就太不合适了,当时曹操去征战张绣,对方没多久就投降了,对于手下有很多军队的张绣来说,投降对于曹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让自己的实力能够有更大的提升,可就在这个时候他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思想,把张绣的婶婶给抢占了,知道这个事情的张绣肯定不会轻易地放过曹操,于是就重新带领自己的军队晚上进行了大规模的突袭。 张绣本身的实力是不弱的,手底下也是有很多的奇才,这一站也是让曹操差点命丧于此,要不是典韦和他儿子用生命为他开辟道路,就没有后面魏国的建立了,这一次对于他来说其实是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典韦可能有人不是很熟悉,要不是他这么早就战死了,魏国以后的发展会更加的迅猛,在当时基本没有人可以跟他匹敌,也是当时的第一保镖,可以看出他的能力有多么的出色。儿子曹昂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去哪都会带着,如果此战可以活下来,之后的继承人就会是他的,魏国也可能不会落到司马家族的手里,由此可以看出这次的错误实际上是断送了魏国以后的发展。 第三个就是没有除掉司马懿,三国的局面维持了很长时间,最后却是司马家完成了统一。这让人听起来很荒唐,其实这一切都是曹操盲目自信的结果,曹操一直知道司马懿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能不除掉,但为了对抗诸葛亮又要一直使用着,想法都是正确的,可惜自己性命太短,导致后面没有可以管住他的人了,几代人打拼下来的江山,就这样被别人给收入囊中。相关参考
姜维,字伯约,天水人氏,早年在曹魏的朝廷里就职,在平叛羌、戎之乱时,(随便说一下,羌、戎当时的少数民族只需三国之一国中边境几郡就可镇压,可见之后的五胡乱华完全是司马家八王之乱自相残杀的结果。)战功积累
提起曹操,很多人都是印象很深的,读三国之时,人们对于他的印象并不是很好,觉得他是一个枭雄,不是真正的君子,多年之后再次品读三国,才发现曹操并非如此不堪,他的能力在当时统治者中可谓顶级,如果没有赤壁一战
导读:“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三国之一的蜀汉政权人才严重缺失的生动形象地描述。蜀汉人才缺乏,而将才更是奇缺,以致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之时,军中将领已经到了捉襟见肘、不得不用武功平平
导读:“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三国之一的蜀汉政权人才严重缺失的生动形象地描述。蜀汉人才缺乏,而将才更是奇缺,以致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之时,军中将领已经到了捉襟见肘、不得不用武功平平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明朝太监魏忠贤,崇祯皇帝除掉他竟断送了大明江山”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提到魏忠贤我想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历史人物(小孩和文盲除外),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
他是曹魏一大谋臣,陈寿说他的计谋不输于荀攸。他更是一个有胆量,敢直言的大忠臣,曹丕称他“兼资文武,志节慷慨”、曹痹蛩邓是“骨鲠之臣”。然而就是这么一位骨鲠之臣最后却断送了曹魏江山,这是为什么呢――20
秦国速亡,嬴政耗尽一切,再由秦二世胡亥埋单。胡亥是中国史上臭名昭著的短命君王,史书指他为登基虐杀手足,篡改诏书,又残暴愚蠢,当上皇帝后很快就断送秦的一统江山。以上形容胡亥的字词,究竟几多确切?近年有新
秦国速亡,嬴政耗尽一切,再由秦二世胡亥埋单。胡亥是中国史上臭名昭著的短命君王,史书指他为登基虐杀手足,篡改诏书,又残暴愚蠢,当上皇帝后很快就断送秦的一统江山。以上形容胡亥的字词,究竟几多确切?近年有新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因为他残暴不堪,断送了夏朝政权。夏朝百姓们,常年生活在夏桀的残酷压榨之下,对夏桀恨之入骨。百姓编唱了一首歌曲,反映出了夏桀的残暴和百姓的水深火热。歌曲这样唱到:“江水沛沛兮,舟
他是曹魏一大谋臣,陈寿说他的计谋不输于荀攸。他更是一个有胆量,敢直言的大忠臣,曹丕称他“兼资文武,志节慷慨”、曹痹蛩邓是“骨鲠之臣”。然而就是这么一位骨鲠之臣最后却断送了曹魏江山,这是为什么呢――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