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后主

篇首语:知识是抵御一切灾祸的盾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禅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禅是个怎样的人

2、后主刘禅是怎样登基称帝的

刘禅是个怎样的人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如何?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与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由此踵蹑的问题就从这里引发:作为刘备的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鱼水型的君臣关系吗?换句话说,刘禅与诸葛亮也能成为“黄金搭档”吗?

刘禅承续大统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按照两汉社会的“孝”风,这无非是叫刘禅与诸葛亮共处,凡事让着几分,似乎诸葛亮亦当仁不让,大权独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北伐前夕,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宿卫亲兵,“监管”刘禅,“后主益严惮之”。刘备逝世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意即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闻讯,宽心地表示“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可是,仅几年功夫,诸葛亮又作出另一番天壤之别的相反评价,把刘禅的智商贬得一塌糊涂。孰真孰假,难道诸葛亮就不怕犯欺君之罪?!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千秋凛然的《前出师表》吧。在这封表中,诸葛亮一方面表达了对刘备的耿耿忠心;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种种不谐的信息。例如,诸葛亮一再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居然把“宫中府中”放在同等地位,这不是严重地破坏了朝廷的正常礼义和官场的秩序吗?还需要指出的是,诸葛亮对刘禅的口气和语感,简直犹如一个严峻的父亲在冷酷地调教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难道这种态度符合当时的君臣大义吗?诸葛亮大举北伐之时,正是刘禅青春韶华之际,按照汉代朝廷的常规,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使其以一个“见习”皇帝变成“在职”皇帝。可是,诸葛亮常驻于汉中,醉心于北伐,却不一心一意地辅佐和教导刘禅怎样治国。将心比心,刘禅怎能对他没有意见和看法?须知,诸葛亮的最终使命是辅佐刘禅执政而不是代替刘禅执政。

根据史书记载,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情绪是在后者死后才逐渐地显露出来的。史称:诸葛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有人又提出“立庙于成都”,“后主不从”。但提出者坚持,刘禅只好让步。试想:倘若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亦是“如鱼得水”,恐怕刘禅就不会再一再二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了吧。

不仅如此,刘禅还在两个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跟诸葛亮完全不同的举措:

其一,废除了丞相制。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刘禅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和大将军,后又以费?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自己则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乃自摄国事”,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这一举措,能是一位智商低能到“朱紫难别”地步的人想得出和做得到的吗?

其二,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曹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以往碰到这种有利时机,假若诸葛亮在世,他肯定不会放过,肯定会迫不及待地要兴兵大举北伐。刘禅唯恐蒋琬又走诸葛亮老路,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刘禅强调要与孙吴政权互相配合,同时兴兵,合力伐魏,否则,以弱蜀单独伐强魏,其结局只能是像诸葛亮生前那样劳而无功,得不偿失。由此看来,刘禅基本上是不赞成诸葛亮的北伐方针的,只不过碍于种种原因,他没有也不可能在诸葛亮生前表示反对。

后主刘禅是怎样登基称帝的

《三国演义》中的刘禅是一个蠢笨的昏君,但据《三国志》记载,在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诸葛亮曾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将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甚为欣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就是说,连诸葛亮都认为刘禅智量很大,比想象中还要聪明,那我还担忧什么呢?

公元223年,刘禅登基即位,他牢记刘备死前的遗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之后才作决定。这也许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批判刘禅没有主见,素丝无常,唯所染之的原因,却也显示了年少的刘禅颇有容人之量。他深知君臣失和的危险后果,所以对诸葛亮尤为尊敬和倚重。即便诸葛亮功高震主,而且颇为专横,他都始终隐忍不发。

刘禅即位的时候年仅十七岁,对执掌国政来说稍显稚嫩,这时候辅佐他的大任便降到托孤大臣诸葛亮身上。但随着他一天天成长和历练,对于国家大事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这时候,诸葛亮本应该还政与刘禅,但诸葛亮不放心,还是一个人总揽全局。即便是刘禅带兵出征的时候,诸葛亮还要派心腹董允率亲卫兵监管刘禅,生怕他出什么差错。这样严格的监护自然会让已经渐渐成熟的刘禅不满,但是他始终没有爆发,而是一如既往的谦卑恭顺,谨守着父亲的遗命。

直到诸葛亮去世之后,他才一举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互相制衡,军政事务分开。不独对诸葛亮如此宽宏,刘禅对待其他大臣也是非常宽厚仁爱的。当时魏延因叛乱被杀,刘禅还是念及魏延先前所立功劳,下旨将其厚葬。

对于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的国力衰退,刘禅虽然有心反对,但是鉴于刘备生前订立的北伐方针和诸葛亮在汉室的名望,刘禅还是忍了。直到诸葛亮死后,他亲领国事了,才改变了连年北伐的方略,提出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但由于他对于军队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不敢对急于北伐的将领过分施压,最终这一政策实施不彻,导致了施政方针的混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刘禅是个有智谋的皇帝吗

自古以来,少主重臣,就是一对冤家,能够和睦相处的极少,更多的还是以悲剧告终,诸葛亮为了打破这个定律,实现双赢,他选择了北伐,离开权力中心,给刘禅空间。史载,诸葛亮生前辅佐刘禅不到十二年,只在朝中呆了三

为何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特别大度的皇帝

刘禅的大度胸怀非一般帝王可比,从下面几个事例可见一斑。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呼,“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

蜀汉后主刘禅是怎样登基为帝的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刘禅继承皇位在成都称帝,时年十七岁,尊封吴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换年号建兴。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为什么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特别大度的皇帝

刘禅的大度胸怀非一般帝王可比,从下面几个事例可见一斑。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呼,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于大权独揽的

为什么说刘禅是个很有智慧的皇帝

刘备称帝后两年即因夷陵一战惨败而归,在白帝城一命呜呼,刘禅接手的是三国中最孱弱的蜀汉,他爹留下的一堆烂摊子:外部是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又成势不两立;内部是精兵良将所剩无几,诸多将领又先后叛乱

为什么说刘禅是个很有智慧的皇帝

刘备称帝后两年即因夷陵一战惨败而归,在白帝城一命呜呼,刘禅接手的是三国中最孱弱的蜀汉,他爹留下的一堆烂摊子:外部是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又成势不两立;内部是精兵良将所剩无几,诸多将领又先后叛乱

诸葛亮积劳成疾时后主刘禅是怎样对待的

诸葛亮积劳成疾病倒时,刘禅心急如焚,立刻派掌管朝廷文书的官员(尚书仆射)、平阳亭侯李福前去探望诸葛亮,并让他向诸葛亮询问此后的国家大计,同时日夜为诸葛亮祈福。当听到诸葛亮的死讯时,刘禅连日伤感难忍,不

诸葛瞻简介 诸葛瞻和刘禅是什么关系

  诸葛瞻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诸葛瞻,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战死绵竹。诸葛瞻生平是怎样的?诸葛瞻和刘禅是什么关系?  诸葛瞻简介  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深度解析三国刘禅真的是个缺心眼皇帝吗?

世人都讥讽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一直背着昏庸无能、玩物丧志的头衔。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不知道寒了多少读者的心。真实的刘禅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他真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皇帝吗?刘禅,蜀...

一个硬实力不强软实力极强的人

蜀后主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另一种则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刘禅第一种观点认为,刘禅得到诸葛亮的十几年辅佐,不但没有统一天下,反而使蜀国灭亡了,于是认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