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魏忠贤为什么一定要剔取文官的喉骨?
Posted 魏忠贤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太监魏忠贤为什么一定要剔取文官的喉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大太监魏忠贤为什么一定要剔取文官的喉骨?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话是简单的,可是,要产生这样的话所具备的条件是很不容易的凑齐的。众所周知,这是欧洲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的一句话。放在中国的古代,“以言获罪”是非常正常的事,是天经地义的,谁叫你嘴上没把门的乱说来着?有时候,甚至不说话都有罪,汉武帝时期的张汤就搞了一个“腹诽”,在肚子里说也不行。那么,你到底在肚子里说没说坏话呢?其实,你自己也说了不算,他说你说了,你就是说了。
所以,自古就有把管不住的舌头用大铁钉钉在柱子上,或者干脆割掉喂狗的传统,虽说有这些生动的例子,以及许多类似鲜活的警示,有些人依然管不住嘴巴。同时,古人也慢慢认识到舌头只是一个吐字器官,而喉是一个振动器官,在发音运动中占主导地位,是声源所在。因此,因言获罪所受到的惩处也升级换代了,不仅要小心舌头,还要小心喉骨。
明末的东林党人以“非君”为乐,以“批鳞”,也就是以批评皇帝为荣,有的还得到了“批鳞君子”的美名。皇帝是那么好批评的吗?自己管不住嘴巴,那么只好有劳朕来动手了。管你是什么人是什么居心!尽管,东林党人是一批忠诚的皇权卫士,是虔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躬行者,不是混蛋暴徒。退一万步讲,哪怕是混蛋暴徒,也得依法惩处,不能由着性子乱砍乱剁。可是,很遗憾,只有顺昌逆亡!先后被捕的有六名东林党官员,史称“六君子”,他们自然是要受尽酷刑的。杨涟死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魏大中在狱中折磨致死,肉身腐烂,仅余白骨;左光斗等人的尸身都已残破不全,爬满蛆虫。
在他们死后,为了向魏忠贤报功,锦衣卫镇抚司许显纯用刀子剔出他们的喉骨,放在小盒子里面,作为“验明正身”的证据呈于魏忠贤。“剔取喉骨”这种方式是从唐朝懿宗李漼开始的,作为处死三品以上官员的证明。魏忠贤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了,他面对喉骨,得意洋洋地说:“诸公别来无恙,还能上书否?”然后,魏忠贤们创造性地“炙灰下酒”,烧成骨灰,一起争吞下酒。
“剔取喉骨、炙灰下酒”,这种庆功方式,是颇为令人玩味的。魏忠贤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就因为喉骨生在仁人志士的身躯上,它能把思想变成声音,能提意见,发牢骚,有时还要骂人。喉骨可憎,它太意气用事,一张口便大声疾呼,危言耸听,散布不同政见;喉骨可恶,它太能言善辩,一出声便慷慨纵横,凿凿有据,不顾社会效果;喉骨亦可怕,它有时甚至会闹出伏阙槌鼓、宫门请愿那样的轩然大波,让当权者徘徊内廷,握着钢刀咬碎了银牙。”
魏忠贤们最恨、最怕的,恐怕就是东林党人的喉骨了,喝下泡有骨灰的酒,是为了解恨,做鬼也得让你们做一个哑巴鬼;更是为了压惊,魏忠贤们内心的虚弱、胆怯在他们的残暴、刻毒之中一览无余。魏忠贤们愚蠢而野蛮地以为,东林党人的铮铮铁语是从喉咙和舌头生发出来的,剔取喉骨、炙灰下酒,就一切都消停了。他们不知道,也不懂真正的声源在哪里!他们并不知道这声源来自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追求,“杀身求仁”的崇高气节,来自于“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无畏勇气,来自于忧国忧民的博大心灵。
关于这些,魏忠贤们永远也不会懂!
真实的大太监魏忠贤一生 为明朝无能背黑锅
关于魏忠贤到底是不是太监,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存疑的。但是多半也都是猜测,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魏忠贤到底是不是真的太监。要说魏忠贤为什么要当太监,还要从魏忠贤的家世开始说起,对于魏忠贤太监身份的怀疑也是因此而起。
魏忠贤出身贫农,家里困苦,青年时期的魏忠贤整日游手好闲,嗜赌如命。十九岁的魏忠贤娶了个老婆,生了个女儿,后来因为赌博赌输了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于是自宫进宫了。疑点就是在这里,魏忠贤是自宫的。而且传言魏忠贤很早之前就和宫中的太监熟识,早就打通好了进宫的关窍。所以传言魏忠贤贿赂太监所以未净全身,之后就顺利进宫了。
但其实这种说法本来就不是很合理,首先如果魏忠贤有钱贿赂太监的话,他为什么要进宫呢。而且据说当时魏忠贤因为欠下赌债,还要卖女儿去偿还赌债,这就证明魏忠贤实在没钱。古时候一般都是穷人家的人才会进宫,稍微有点盼头的人都不会想到要进宫去尝这净身之痛,所以这一点是说不通的。那另一点也就容易解释了,既然没有钱贿赂的魏忠贤自然没有办法躲过检查,那么没有净全身的魏忠贤,没钱没势为什么能够逃得过这项检查呢。所以这里也存在很多的疑点。
所以魏忠贤并不是真正太监的说法多半是后人杜撰的,经过许多影视剧的杜撰之后,才会有更多的人相信。
魏忠贤一生是怎么样的
魏忠贤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布衣百姓家,常年混迹在街头,目不识丁,但是却懂骑射。之后自宫进宫为太监,得皇帝赐名而叫魏忠贤。
明光宗驾崩之后,朱由校继位,魏忠贤和客氏受到朱由校的宠爱而由此飞黄腾达。魏忠贤和客氏两个人阴狠毒辣,又得到朱由校的信任和宠爱,因此更加肆无忌惮,两人诱导朱由校整日都沉醉在声色犬马之中。
朱由校登基的前三年基本不理政事,前朝后宫都由魏忠贤和客氏掌握着,魏忠祥开始在朝中安排自己的党羽,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东林党之争之后,魏忠贤的爪牙已经遍布朝廷,魏忠贤也已经可以控制朝中人员的升迁和降职。与魏忠贤亲近的人都得到了升迁,魏忠贤的党羽因此遍布朝野。
魏忠祥领导的东昌也因为魏忠贤的得势而开始为祸四方,这一时期,魏忠贤也开始疯狂的排除异己,无论是用诬告,还是假传圣旨,魏忠贤可以说是为了排除异议无所不用其极。许多忠良和无辜的人都遭到了魏忠贤的戕害而丧命,一时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天启七年的时候,朱由校驾崩了,朱由检继位成为了皇帝。朱由检是一位极度厌恶贪污的皇帝,主张为官清廉。朱由检深知魏忠贤的罪过,按部就班的把魏忠贤给设计了。魏忠贤出逃,被朱由检逼得上吊自尽,客氏也被鞭打致死在了浣衣局。到了崇祯二年,朱由检才将魏忠贤的党羽铲除殆尽。
真实的魏忠贤
真实的魏忠贤究竟是怎么样的?不能单一的从史书对魏忠贤的评价中判断,毕竟史书工笔也是由人写的,难免会有不客观的地方。
明朝亡国是亡在崇祯皇帝手上的,而崇祯皇帝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了魏忠贤,崇祯皇帝还曾说过,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可见崇祯皇帝对他掌权时的这些臣子心里是有些意见的。我们都知道魏忠贤倒台之后,被魏忠贤打压的东林党上台,崇祯皇帝指的亡国之臣应该就是这些人了。
天启年间,排的上号的民间叛乱只有苏州那一次,五人墓碑记所记的事件就是这一次。而到了崇祯上位之后,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都开始造反了,可见这个时候是一个更不稳定,人民更不适合生活的年代。这其中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东林党人。东林党人一般多是江南大夫,而江南一带正是当时工商行业和对外贸易高度集中的地方。魏忠贤掌权的时候,对这些资本家进行了征税,商税、海税都是魏忠贤制定出来的。到了东林党上位之后,为了保障东林党人自己的利益,东林党建议皇帝停掉了这些税收,转而将这些税收加到了农民的头上。所以造成了明末许多各地农民都开始起义造反,这也是加速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而且东林党上位之后,明朝末年著名的将领孙承宗,袁崇焕都被杀害了,但是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两位将领打了不少胜战,立下不少战功。
相关参考
徐应元,原信王府太监。当崇祯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
明朝末期,一个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权的昏暗时期。魏忠贤大肆排除异己,阉党势力横行天下。周顺昌是当时的公知,深得百姓推崇。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杀戮不绝的现状,遂辞官回家。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何
说到太监,很多人第一时间在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赵高、魏忠贤这种坏人,确实,由于身体上的残缺、生活环境的压抑,很多太监的心理逐渐扭曲,经常会做出一些越界行为,甚至威胁到整个朝廷的安全。但是凡事总有两面性,
九千岁”魏忠贤的权势到底有多大?魏忠贤是怎么死的? 魏忠贤,明朝末年著名宦官。入宫后,除忠义大太监王安,取代王安之位登上大太监之位。又与皇帝奶妈客氏客映月组成客魏集团,将大明王朝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与
魏忠贤,明末有名的大太监,大奸臣。他少时家境不太好,整天和消混混们混迹于街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早先就能看出来。魏忠贤是自宫的,话说对自己都这么狠的人,那要混不出太监样了还真对不起他这一刀。进宫后他巴结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臭名昭著的大太监,据说他原本是河北一个地痞无赖,好与人赌钱,因为欠人赌债,没办法只好自愿进宫为太监,凭借着机敏会察言观色,很快就得到上司的提拔,有借机结识了当时太子的乳母客氏,从此二人
前言宦官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明朝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在整个明朝历史上,很多朋友都能随便说出几个大太监的名字,比如郑和,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宦官群体,作为皇权制衡文官集团的重要手段,一直都有对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明朝太监魏忠贤,崇祯皇帝除掉他竟断送了大明江山”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提到魏忠贤我想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历史人物(小孩和文盲除外),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
这个客氏,原先是“小魏”——乾清宫管事兼兵杖局掌印太监魏朝的“菜户”。魏朝是最早伺候并保护由校的太监,是真正的侍卫有功。由校对魏朝很信任,刚一即位,就给他安排了这两项要职。他和客氏,都是由校的旧人,年...
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撤销魏忠贤宫内外一切职务,发配到凤阳祖陵司香,不久,又下令对魏忠贤由发配改为抓捕,锦衣卫派员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