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拉帮结派的曹操 手下却有个让他无奈的帮派
Posted 太守
篇首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喜拉帮结派的曹操 手下却有个让他无奈的帮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不喜拉帮结派的曹操 手下却有个让他无奈的帮派
做领导的,最不喜欢手底下的人搞小圈子,在三国历史上,袁绍就毁于“小圈子”,刘备也深为“派系文化”所困扰,曹操则比较聪明,在用人主张“唯才是举”,治心、拢心并用,破除帮派之争。
在对手面前曹操是个强人,却不是一味用强的人,因为真正的强人知道哪里该用强、哪里该示弱。
曹操一生灭掉了很多强劲的对手,如吕布、袁术、袁绍、蹋顿等,但他与另外不少对手也达成了妥协,如张绣、臧霸、张燕、张鲁等,他们开始是曹操的敌人,后来成为曹魏阵营中的一员。
在这些人里臧霸的情况最特殊,因为他的独立性很强,即便归顺曹操之后仍然相对独立性,而且持续的时间很长。同时,臧霸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围绕着他一直有个小团体,成员还包括昌g、孙观、吴敦、尹礼等人,有人把他们称为曹魏阵营里的“泰山帮”。
臧霸小名叫奴寇,是泰山郡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狱官,臧霸年轻时就喜欢打打杀杀,不到二十岁跟前就聚集了几十个人,以勇壮而闻名。
在太平盛世,臧霸这样的人不说是人渣,最少也是不良青年,想必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弄不好就被哪位认真负责的地方官给办了,但恰恰这时爆发了黄巾起义,朝廷以及各地政府四处募兵,臧霸有了出头之日。
臧霸跑到了徐州一带,正赶上陶谦招募军队,臧霸就加入了陶谦的队伍,由于他作战勇敢,又善长拉队伍,很快便升到了骑都尉,成为高级军官。
臧霸除了会打仗,还很有心机,他暗中与陶谦手下的昌g、孙观、吴敦、尹礼等结好,成为同盟,这几位的出身跟臧霸比较像,孙观有个小名叫婴子,吴敦有个小名叫黯奴,尹礼有个小名叫卢儿,一看小名就不是士人出身。
陶谦死后刘备接掌徐州,臧霸开始跑到琅琊国一带独立发展,成为昌g等人的头领,后来臧霸又主动投靠了刘备,吕布从刘备手里夺取了徐州,臧霸等人又投靠了吕布,但他们这伙人势力很大,无论刘备还是吕布,都没有真正掌握过他们,只是名义上领导。
在吕布与刘备交战以及曹操征讨吕布过程中,臧霸等人也没有真正出来帮过谁的忙,他们主要活动在青州与徐州交界的几个郡国,核心区域是泰山郡和琅琊国等地,这个地方说起来很重要,但又是一个盲区,各派势力经常从这里借道,然而真要攻打或者派兵驻守,则又力不从心,臧霸等人利用自己土生土长的优势,把这一带实际控制了起来。
后来曹操杀掉了吕布,夺取了徐州,地盘虽然占了,但又不可能留下大军在此驻守,因为他必须将主力抽调回去以应对北面的袁绍,如何守住徐州并策应北面兖州和南面扬州的安全是曹操一个头疼问题。
曹操想到了臧霸等人,他想利用臧霸的影响力协助徐州的防守,可让曹操更头疼的是臧霸等人却找不到了。
原来,吕布被杀后臧霸等人都“自匿”了,来了个人间蒸发。曹操不甘心,非找到他们不可,曹操还专门下令“募索”,也就是悬赏搜找,最后居然把臧霸找了出来。
曹操应该不喜欢臧霸这样的人,但见到臧霸曹操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说服臧霸归顺自己,又通过臧霸找来了昌g、吴敦、尹礼、孙观以及孙观的哥哥孙康等人。
为了让这些地方实力派真心为自己效力,曹操很大方,一口气任命了好几个郡太守、国相:臧霸为琅邪国相,昌g为东海郡太守,吴敦为利城郡太守,孙礼为东莞郡太守,孙观为北海国相,孙康为城阳郡太守,这几个地方都处于徐州、青州交界地带,他们以臧霸为核心,这就是“泰山帮”的由来。
真实历史中的曹操长什么样
三国里面的人物,《资治通鉴》对刘备倒是描述了几句,“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细一想,刘备长得怪模怪样的,你看看,“垂手下膝”,两只手下垂能摸到自己的膝盖,这是不是很像猿猴?“顾自见其耳”,自己能看见自己的耳轮,我的天哪,刘备的耳轮下垂到肩头了,这还是人吗?所以,书中对刘备形象的描述,由于离奇,夸张过分,可信度也不高。
三国里的人物形象,是怎样在人们心中清晰地建立起来的呢?这就要感谢小说《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以及根据三国故事编写的大量戏剧,在舞台上演出,还有近代《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广泛流行,更加上当代《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故而,三国的人物形象,在人们心中,明确的建立起来。
然而,三国中曹操的形象,像迷雾一样,捉摸不定,戏剧舞台上,曹操是一个很恐怖的白脸,凡是曹操出场,他那张白脸由于很人,让人们记忆深刻,也有人说,曹操相貌丑陋。曹操在《资治通鉴》中的描述是这样的,“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奇也。”
至于曹操长得什么样,书中只字未提,倒是南朝宋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里,有一段关于曹操的相貌间接的描写,足以说明曹操的确是其貌不扬!全文如下: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译文如下:曹操将要接见匈奴过来的使者,低头一想,觉得自己的这副长相实在是对不起亲友,让人家匈奴来使见了,回去以后定会耻笑一番,曹操觉得自己虽然当上了魏王,但相貌与王位不相称,于是,曹操决定让军中的美男子崔季圭代替自己,反正匈奴人也不认识我曹操,冒充一下也无妨。于是,接见使者开始,崔季圭穿上魏王的衣服,在大堂之上正襟危坐,曹操自己扮成了握刀的保镖,站立一旁。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匈奴使者进来,简单几句话,交代完毕,转身就走。曹操赶紧命令自己的一个密探,去追上匈奴使者问一下情况。密探三脚两步就赶上了匈奴使者,问道:“见到我们魏王印象如何?”匈奴使者眨了眨眼,说:“你们魏王看起来很儒雅,但是站在你们魏王身旁的那个握刀的保镖别看长得丑陋,那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啊!”曹操听了密探回来这么一说,立刻派人把匈奴使者杀了。
这一段描写,说明曹操的长相,实在是不敢恭维。
相关参考
...操手下最勇猛、最能打仗的将领。这些人能够在战将如云的曹操手下成为大将名将,在战争频繁的三国自然不缺乏武力和勇气,否则像华雄和颜良一样,一战而被人枭首,又何以在三国长期立足?但要说到为将之勇,曹操手下的...
...操手下最勇猛、最能打仗的将领。这些人能够在战将如云的曹操手下成为大将名将,在战争频繁的三国自然不缺乏武力和勇气,否则像华雄和颜良一样,一战而被人枭首,又何以在三国长期立足?但要说到为将之勇,曹操手下的...
三国里面的人物,《资治通鉴》对刘备倒是描述了几句,“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细一想,刘备长得怪模怪样的,你看看,“垂手下膝”,两只手下垂能摸到自己的膝盖,这是不是很像猿猴?“顾自见其耳”,
导读: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治丧大臣是贾逵。这个时期的曹魏集团暂时处于空转时期,老大曹操死了,太子曹丕还在邺城,鄢陵侯曹彰也还在长安。曹魏集团的主导权,暂时落在治丧大臣贾逵手里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不在少数,不过大多数人只对出名的几个人物有兴趣,例如刘备、诸葛亮、曹操等人,因此在这几个人去世之后的历史,也就是三国后期的历史人们的关注度就不是很高,但其实三国后期的历史同样也是非常
【曹操谋士】曹操手下八大前后谋士排行 能得一方,固然是自己的聪明。但仅凭这,够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史上性格最复杂人物之的曹操手下也是谋士如云。更有前五大谋士和后三大谋士之分。 NO1、堪称三
孙权这个人很有本事,年少就继承江东霸主的位置。尽管大多是孙策留下的老臣,不过经过孙权的努力,这些人都对孙权心悦诚服,后来在孙权的领导下,居然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
噶礼,满洲正红旗人,是康熙时期颇有名气的官吏,勤于政事,工作效率高,很得康熙青睐,官职一路上升,一直做到两江总督。然而,噶礼这人却有个让老百姓无法容忍的毛病:贪污,暴戾,对百姓对下级都很残忍,“贪婪无
在《三國演義》中,最為有名的三個主公便是曹操、劉備和孫權,若說三者能力對比,年紀最大的曹操略勝一籌。而在這三位主公的手下,有著不少的文臣武將,最有名的莫過於諸葛亮,魯迅評價他為“多智近妖”。諸葛亮的才
三国时期,要想立足于群雄之间,受到君王的重用,除了靠自己卓绝的能力外,也要有极高的声望,当时诸葛亮只是平平一介布衣,就跟平头百姓一般,虽然有非凡的智慧,曹操也未必会放在眼里,当时曹操手下能人众多,像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