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关系

Posted 将军

篇首语: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亲戚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亲戚关系

2、载沣同治光绪的关系,同治.光绪,宣统,从亲戚上是什么关系?

亲戚关系

为什么夏侯敦论行军打仗不如夏侯渊,论勇武战功不如曹仁、张辽,而曹操对他的待遇却是最好的?

三国志记载:召敦,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同时他的官阶也是最高的。当曹操还是个杂号将军——奋武将军时,他就为司马,接着就是校尉一级的折冲校尉。他也是当时诸位将军中最大的——前将军。曹丕即王位后,他就马上成为最高将军等级——大将军。

说一个人,我们往往应有个参照,那我就拿曹仁来对比一下吧。死后被曹魏谥曰忠侯这个最好谥号的只有两个人——夏侯敦和曹仁。所以拿曹仁来比较也是再合适不过了。只要赢了曹仁,那其他将领诸如张辽、徐晃,乃至夏侯渊等将军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从《三国志》上看,夏侯敦的资格要更老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陈寿写三国志那是简练得没的说。《敦传》:太祖初起,敦常为裨将,从征伐。这就是说,最早最早在曹操刚起兵的时候,阵前单挑,攻城掠地,随孟德使唤的第一个人就是他夏侯敦。这种话在夏侯渊、曹仁、曹洪的传里是根本没有的。那么,就冲夏侯敦这一点,曹操对他的感情就要绝对深于其他人。在这里我不是说曹操起兵时其他人就没打过仗,但起码可以这样理解,最初在众将中,敦的功劳是最大的,卖力气是最多的,也是曹操最依仗的。曹操最初的本钱是夏侯敦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帮他拼下来的。曹仁当然也很出色,很卖力。但曹仁是曹操的从弟,说句不好听的,为了你哥,你卖力是应该的。而夏侯敦和曹操就是朋友老乡,你说曹操能不对夏侯敦好吗?这里当然就也有个先来后到的关系。我们最好的朋友是什么时候交的?是在小学和初中!以后到高中大学交的朋友也是很够意思的,但心中总是觉得和小时侯一起长打的哥们比起来,感觉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对吧?所以,夏侯敦和曹操有着感情上的关系。

我们再看下一个方面,敦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这句话也是仁、渊传中所没有的。这是一种忠厚朴实的优秀品质。他不贪财并把曹操给他的恩惠继续下发,来为曹操积德。我当然也不能说曹仁、夏侯渊就贪财,但起码在这方面,夏侯敦就整个曹魏的楷模,再加上曹操历来也崇尚节俭,所以夏侯敦就是一个全军的表率。曹操也就应当并理所当然地选择这样一位有着功劳苦劳并忠勇实朴的将军做全国的除他曹操之外的最高军事长官——前将军。曹操是魏王,当然也就最多只能给他前将军。当然,曹丕即王位就封他大将军是不合常理的。不过这也说明了

曹丕篡汉的动作已经开始了——封了王所没有资格封的大将军。当时曹丕封曹仁为车骑将军,后来称帝了,夏侯敦过世了,才封曹仁为大将军的。

我们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最重用的将军有四位:敦、仁、渊、辽。夏侯渊守西线汉中防刘备,曹仁守南线荆州防关羽,张辽守东线合肥防孙权,而夏侯敦则是都督二十六军,这个预备队队长职位的分量也不轻啊。这岂不还有点儿南宋岳飞天下督召讨兵马大元帅的意味?全国各线军事都由他来支持。如此安排,既发挥了渊、仁、辽的作战优势,也避免了敦的非优势,并且也给了敦一个最荣耀的位置。

如此,夏侯敦倍受曹操恩宠是集个人魅力而胜任前将军的政治人心原因,和最初功劳苦劳的曹操个人感情原因于一身的结果!夏侯敦不愧为曹魏最高军事将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载沣同治光绪的关系,同治.光绪,宣统,从亲戚上是什么关系?

同治.光绪,宣统,从亲戚上是什么关系?

同治和光绪不是父子,同治是光绪的叔父兼姨夫。宣统的父亲是光绪帝的兄弟载沣。

同治帝名载淳,6岁登基,在位13年,19岁病死。年号初定为“祺祥”。道光帝四子。 “辛酉政变”后改年号为同治,当时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意为共同治国。他的生母慈禧皇太后。 光绪帝名载湉,4岁登基,在位34年,享年38岁。年号光绪,意为继承光大咸丰统绪。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继大统的皇帝,是大清国的第十一位皇帝。生母是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生父是醇亲王名奕譞。醇亲王名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 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皇位,承继同治皇帝为嗣,兼承光绪皇帝为嗣。清朝十二帝中最后一位、登极时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宣统帝溥仪。光绪皇帝临终前一天,慈禧懿旨由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皇太后又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光绪.同治.慈禧的关系?

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光绪帝的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所以光绪帝是慈禧的侄子。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扩展资料:

一、光绪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二、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溥仪和载丰是什么关系?载淳又是谁?

溥仪和载沣是父子关系,载淳和载沣是亲兄弟。

爱新觉罗·载沣[zǎi fēng](1883—1951年),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五子,光绪帝载湉的异母弟,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 生于清光绪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拒绝德皇跪拜要求,坚持大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后又去东北,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之后返回关内居住。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风寒,于2月3日病故。

慈禧太后与清朝最后四个皇帝的关系?

首先清楚清朝最后四个皇帝依次为咸丰、同治、光绪、溥仪(宣统)。

慈禧为咸丰的妃子,也就是咸丰的老婆 同治的亲生母亲 光绪的伯母兼姨母,后来成养母(这个说来比较巧,因为慈禧妹妹嫁给了咸丰弟弟,并在同治死后把光绪过继来当儿子) 溥仪跟慈禧没有血缘关系。简单的说是慈禧的小叔子奕譞的孙子。奕譞除了跟慈禧妹妹生了光绪,还跟侧福晋生了载沣,溥仪就是载沣的儿子。

慈禧临终前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年幼的溥仪,而不是传给溥仪的父亲载沣?

慈禧太后临终前,他把皇位传给年幼的溥仪,而不是传给溥仪的父亲载沣的原因是因为载沣他年纪太大了,没有办法当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儿子,所以慈禧在临终的时候选择的是把皇位传给溥仪,让溥仪给过继过来当同治和光绪的儿子,这样子就没有选择溥仪的父亲载沣,毕竟光绪和统治的年纪不大,载沣都可以当他们的哥哥了,于情于理都不适合当儿子。

作为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同治皇帝临终的时候也就十九岁,他当时就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去延续他的香火,所以慈禧他为了保住他这个皇太后的位置,继续掌权,所以他就选择了当时同治皇帝的堂弟光绪去继承当时的皇位,那这样子慈禧他就可以继续掌权。

慈禧选择光绪皇帝的原因是希望光绪能够给同治延续香火,也就是相当于当时的光绪皇帝他生出来的儿子就是同治皇帝的血脉,但是光绪皇帝一生都没有儿子或者女儿出生,所以在这一个问题上,他不仅没有解决同治皇帝没有延续上火的问题,连他自己的香火问题他也没有延续。

所以当时的慈禧在临终的时候选择溥仪当皇帝,其实是想要让他过继给光绪和同治这两个皇帝做儿子,来延续他们的香火是这样的原因,所以慈禧在选择皇位的继承人的时候,选择的是溥仪,而不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同治皇帝有继承人吗

有,溥仪就是他的嗣子。

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中教养,复命载沣监国为摄政王。癸酉,上疾大渐,崩于瀛台涵元殿,年三十有八。遗诏摄政王载沣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皇太后懿旨,【命嗣皇帝承继穆宗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清史稿德宗本纪二 溥仪是一人兼挑穆宗和德宗。 希望能够帮助你

清朝皇帝的顺序是怎么排的

清朝,1644-1911,共268年,爱新觉罗氏,历十帝,顺序及在位时间如下(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清太宗,年号天聪,不计在内):

1、清世祖(福临),顺治,18年

2、清圣祖(玄烨),康熙,61年

3、清世宗(胤禛),雍正,13年

4、清高宗(弘历),乾隆,60年

5、清仁宗(颙琰),嘉庆,25年

6、清宣宗(旻宁),道光,30年

7、清文宗(奕詝),咸丰,11年

8、清穆宗(载淳),同治,13年

9、清德宗(载湉),光绪,34年

10、末代皇帝(溥仪),宣统,3年

扩展资料:

1、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在这期间: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2、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清朝皇帝

清朝历代皇帝名字

清朝一共12个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追尊)、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禛、弘历、颙琰、旻宁、奕詝、载淳、载湉、溥仪。

1、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努尔哈赤戎马生涯长达44年,史称他“用兵如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在军事谋略上,在指挥艺术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城攻坚、里应外合、铁骑驰突、速战速决,体现了高超的智慧。

他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恁[nèn]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兵略,成为中国军事史上集中兵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他在军队组织、军队训练、军事指挥、军事艺术等方面的作为,都可圈可点。

特别是他在作战指挥艺术上,对许多军事原则,如重视侦察、临机善断努尔哈赤御用剑、诱敌深入、据险设伏、巧用疑兵、驱骑驰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一鼓作气、速战速决、用计行间、里应外合等,都能熟练运用并予以发挥。

2、皇太极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大汗、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下令改族名为满洲。天聪十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诸贝勒大臣以远人归服、国势日隆为理由,请求为皇太极上尊号,未允。

同年四月五日,满洲诸贝勒、固山额真,蒙古八固山额真,六部大臣,孔、耿、尚,外藩蒙古贝勒及满蒙汉文武官员齐集。

多尔衮捧满字表、巴达礼捧蒙字表、孔有德捧汉字表各一道,率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赴宫门跪下,皇太极在内楼,御前侍卫传达,皇太极命满、蒙、汉三儒臣捧表入,诸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头礼,左右列班候旨。

三儒臣捧表至御前跪读,表中盛赞皇太极的文治武功,上合天意,下顺民情,请上尊号,一切仪物,俱已完备,只待赐允。皇太极听后同意,并发誓倍加乾惕,忧国勤政。

消息由儒臣传出,众皆踊跃欢欣,叩头而出。第二天决定选择吉日四月十一日举行登极大典。届时正式祭告天地,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建国号大清,实际是把后金改为大清。

3、福临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福临是个刻苦学习,励精图治的帝王。在研读典籍中,他对孔子、朱元璋以及朱由检发生极大兴趣。从这几位人物的思想活动中,悟得了治国安民的道理,形成了他的治国思想。他很想有一番作为。

4、玄烨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台湾的明郑政权,显示了康熙军事指挥才能。

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称之为“千古一帝”。

5、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雍正帝与康熙帝一样勤于政事。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6、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帝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但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过50年。而乾隆帝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乾隆帝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

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弘历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7、颙琰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嘉庆帝与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两个字,是嘉庆帝的主要性格特点。

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上承“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南京签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

清朝社会的固有矛盾已经积累了180年,嘉庆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而转为衰败的历史角色。

8、旻宁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旻宁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机。

9、奕詝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

他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在历代帝王之中,咸丰帝的命运差不多是最惨的一位。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他驾驭的又是一条已经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疮百孔的破船。他无处回避,责无旁贷又无力回天,为此痛心疾首,抱终身之恨。

10、载淳

爱新觉罗·载淳 (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纵观清朝十二帝,载淳确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世人皆叹载淳可悲可怜,短暂一生无所作为。其实载淳并不真是无所作为,在其在位期间,出现了同治新政。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议政王奕主持政务,互相配合,推行新政。

11、载湉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在推行变法新政期间,光绪依据康、梁等改良派人士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发布上谕的方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这对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

12、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 ,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光绪(77)宣统(33)

相关参考

秦观和苏小妹的关系 秦观和苏轼的亲戚关系

  秦观  北宋词坛有名的才子秦观和的美美苏小妹之间有一段出名的故事,传说秦观娶北宋著名文学家的妹妹苏小妹为妻时,曾被苏小妹出的上联难倒。  其中有一篇著名的故事讲述的是“苏小妹三难新郎”,而文中这位

李渊和杨坚的关系,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有什么亲戚关系

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有什么亲戚关系?李渊的母亲元贞皇后是独孤伽罗的姐姐,而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所以李渊是杨坚的外甥。元贞皇后,独孤氏,西魏、北周时期重要将领,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第四女,生母郭

张飞与曹操是亲戚

曹操和张飞到底有什么亲戚关系?曹操和张飞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然而最新却有研究人员提出:这两个分处不同阵营的死对头竟然是亲戚关系!张飞娶了曹操的侄女为妻,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内幕和隐情呢?下面

马良和诸葛亮是义结金兰或有家族亲戚关系

小说《三国演义》中,在描写夷陵之战的分战场时,东吴大将甘宁被沙摩柯射死,而沙摩柯最后又被周泰射杀。其实在历史上,沙摩柯确有其人,也是刘备东征孙权的重要援助力量。那刘备到底是如何拉拢沙摩柯部众的呢?那位

才女李清照与奸臣秦桧是亲戚

按理来说,这两个人虽处于同一时代,但应该不会产生任何交集。可实际上,她们却有一层纷乱如麻的关系,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其实,李清照和秦桧有着亲戚关系,虽然明面上不曾往来,但

庞德与庞统是亲戚吗

庞德庞统庞德和庞统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人物,很多人对于这两个人都傻傻分不清楚,也有人觉得这两人是兄弟,那么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里小编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庞德和庞统两个人,梳理一下他们的关系。庞德是三国

光绪皇帝跟慈禧的关系

光绪他老爸是慈禧太后的丈夫(咸丰皇帝)的兄弟也就是说在亲戚上,光绪是慈禧太后的侄子,慈禧太后是光绪的伯母而末代皇帝溥仪的爸爸是光绪的弟弟,也就是说光绪是溥仪的伯父她是慈熙娘家的亲戚,算是慈熙的养子。光

李清照和秦桧是什么关系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清楚,宋朝著名词人李清照和秦桧是亲戚关系。李清照舅舅的女儿嫁给了蔡京,而另一个女儿嫁给了秦桧,所以秦桧算是李清照的表妹夫,两人就成了亲戚关系。不过李清照和秦桧的交集并不多,两人基本上

黄贯中与黄家驹的关系

吃饭时对面朋友A问:“黄贯中和黄家驹是什么关系?亲戚吗?”……………………我妹:“他们是一个乐队的,黄家驹和黄家强是亲兄弟,黄贯中是乐队的贝斯手”。A:“哦,恰巧他们都姓黄了吧”。朋友B:“同一个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