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割发代首”其实是个技术活儿

Posted 庄稼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的“割发代首”其实是个技术活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操的“割发代首”其实是个技术活儿

2、三国历史 割发代首的意思 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的“割发代首”其实是个技术活儿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图霸业,首先要维稳,确保大小集团起码在名义上服从中央。淮南袁术称帝,维稳底线告急,曹操起兵讨伐。

行军途中,颁布一条纪律,不得损坏庄稼,谁违纪,杀谁。偏偏他的马儿受惊,踩坏了一大块麦田。行军主薄不敢定他的罪,曹操欲拔剑自刎,郭嘉说了句法不加于尊的话,曹操借坡下驴,割了头发代替砍脑袋。

这就是割发代首的故事,如今是成语了。《三国志》里有近百字的记载,《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也有更详细的润色。本文所引所议,皆以小说为准。

关于这个桥段,历来争议颇多,有的赞扬曹操严于律己,有圣贤之风;有的诋毁曹操避重就轻,是奸雄之行。老赵以为,前者褒得有些滑稽,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怎么会自律?后者贬得又太刻薄,没有弄清楚当时的具体状况。实际上,割发代首是曹操玩的技术活儿。

非常时期的非常立法

曹操一生戎马,立法无数,独这次所定的纪律或称军法,有点不伦不类。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并皆两个字,让我想起一些刚学会写公文的小秘书最爱使用的一律、严禁等词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刀切,不管情节轻重、罪行大小,统统杀头,毫无弹性可言,这种立法,很容易造成执行难。

以曹操的法家才智,当不至于如此小儿科,只能理解为非常时期的一次非常立法了。

三国鼎立之前的那几十年,诸侯太多,到处烽火,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粮食供给成了全国性的大问题。别以为曹操雪藏了汉献帝,全国人民都得给他纳粮,那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曹操与他所统治的河南山东一带的百姓一样,都没有隔夜粮,全靠当年收割满足当年所需。

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为了保护庄稼而临时立法,自然不能走常规化的老路子,一刀切就成为必然。就好像某些领导在危急时刻,要给下属下死命令、压死任务一样,没有商量余地,必须完成。

如果曹操当时置已经长熟的庄稼于不顾,任由军队乱马齐踏,遭殃的就不光是辛苦了一季的百姓了,百姓没有饭吃,拿什么去养活朝廷那帮官员和庞大的军队?如此看来,并皆斩首的非常立法有其积极意义。

三国历史 割发代首的意思 曹操割发代首

割发代首是什么意思?割发代首的主人公是谁?割发代首的故事原文有吗?割发代首的白发文翻译是什么?古代割发为什么不能代首?曹操割发代首的寓意是什么?曹操割发代首的意思是什么?更多详情请看正文《割发代首的意思 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割发代首

割发代首的故事 割发代首的意思 割发代首是什么意思

割发代首的故事原文介绍:

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割发代首的故事译文介绍

割发代首的故事翻译 割发代首的故事白话文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子,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呢。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

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

割发代首的故事简述

这个是讲曹操的,曹操严令兵士不得践踏农民庄稼,有一天其带兵行于乡间,忽然从麦田中飞出一麻雀,坐骑受惊便踩到了傍边的庄稼,操欲行军法与自身,然不下皆劝,曹操便割发代首,高悬于旗杆,以告世人

割发为什么能代首?

因为在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所以,那个时候的人是很少理发的,除非受父母之命。所以,才会用割发代首,以正军纪。

割发代首的主人公是谁?

割发代首的主人公是曹操。曹操割发代首是其另一个名称。

割发代首的意思 割发代首意思

“割发代首”其实是个立法技术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图霸业,首先要维稳,确保大小集团起码在名义上服从中央。淮南袁术称帝,维稳底线告急,曹操起兵讨伐。行军途中,颁布一条纪律,不得损坏庄稼,谁违纪,杀谁。偏偏他的马儿受惊,踩坏了一大块麦田。行军主薄不敢定他的罪,曹操欲拔剑自刎,郭嘉说了句“法不加于尊”的话,曹操借坡下驴,割了头发代替砍脑袋。这就是“割发代首”的故事,关于这个桥段,历来争议颇多,有的赞扬曹操严于律己,有圣贤之风;有的诋毁曹操避重就轻,是奸雄之行。实际上,“割发代首”是曹操玩儿的技术活儿。

曹操割发代首非常时期有非常立法

曹操一生戎马,立法无数,独这次所定的纪律或称军法,有点不伦不类。“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并皆”两个字,与现在咱们说的“一律”、“严禁”是一个意思,就是不管情节轻重、罪行大小,统统杀头,毫无弹性可言,但这种立法很容易造成执行难。

以曹操的法家才智,不至于如此小儿科,只能理解为这是非常时期的一次非常立法。三国鼎立之前的那几十年,诸侯太多,到处烽火,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粮食供给成了全国性的大问题。别以为曹操雪藏了汉献帝,全国人民都得给他纳粮,那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曹操与他所统治的河南山东一带的百姓一样,都没有余粮,全靠当年收割满足当年所需。

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为了保护庄稼而临时立法,自然不能走常规化的老路子,因此要像压死任务一样,不给任何人商量余地。如果曹操当时置已经长熟的庄稼于不顾,任由军队乱马齐踏,遭殃的就不光是辛苦了一季的百姓了,百姓没有饭吃,拿什么去养活朝廷那帮官员和庞大的军队?如此看来,“并皆斩首”的非常立法有其积极意义。

曹操割发代首有预谋的以身试法

“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看到这一段,大家可以想一下,曹操身边那么多将校、谋士都骑着马,为何只有曹操的坐骑受惊了?领导骑的那可是宝马,听话程度还不如手下人的,你信吗?反正我不信。结合曹操的人品,只能说这是曹操的心计,为毛这么说呢?

有两个原因:一是纪律出台了,消息也扩散出去了:“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等于是说咱是人民子弟兵,一切为了百姓的;“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等于是对百姓承诺了;二是如果造成执行难怎么办?士兵违纪倒也好说,杀了就是了,如果是曹家子弟或亲信心腹违纪呢?执行吧,手心手背都是肉,不执行吧,如何向百姓交代?

曹操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消除隐忧的最佳办法,就是自己以身试法,事到临头再拍桌子就晚了。这法子实施起来不难,只要在适当的时候让马受惊就行了。曹操的以身试法,产生的效果,跟领导的表率作用是一样的,潜台词就是:我都这样了,何况你们?都给我收敛些吧,若真的触犯了纪律违了法,我可救不了你们。

曹操割发代首设计好的判决书

先假设那位行军主薄是个秉公执法的老顽固,判决曹操死罪,那么,曹操该怎么办?放心,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即便出现了,曹操的心腹谋士郭嘉绝不会袖手旁观,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曹操死不了。

从小说叙述来看,曹操多半没料到这一层,因为他的威望在,行军主薄绝不敢造次。他只想到了两种结果,一是行军主薄媚权枉法,也就是书中提到的“丞相岂可议罪?”二是行军主薄援引《春秋》之义,为他开脱。

曹操博览群书,焉能没读过《春秋》?他之所以敢于以身试法,早想到退路了。如果主薄稍有学问的话,直接说出“法不加于尊”,这事儿就简单了,偏偏这主薄没水平,胆子又小,害得曹操费了不少口舌,表演了一场颇走心的自刎戏。

到底还是郭嘉有学问更有眼力见儿,说出了曹操等待许久的那句话,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沉吟良久(装吧,继续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然后,自己给自己设计了判决书,派人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曹操“割发代首”是重刑

中国古人特别看中孝仪。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珍爱之即为孝,因而古人蓄发而不剃头,须发飘逸,发髻高挺,也是仪表端庄、高格调的体现。另外,割发,在古代是一种叫做“髡刑“的刑罚,它不直接伤害罪犯的肉体,也不怎么限制罪犯的自由,只在精神上、人格上打击、折磨罪犯,让人生不如死,比如曹操手下有个别驾从事叫崔琰,建安二十一年,他因不满曹操加冕魏王,被曹操罚为奴隶后被处以髡刑。崔琰是个美男子,“声姿高常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剃他的头,大概比砍他的头还要凶残。曹操作为汉相,其实就是一把手,汉献帝只是个傀儡,他能够“割发代首”,自甘接受重罚,自毁孝仪,难能可贵。以至于判决书晓谕三军时,“众军皆惊”,其法度的震慑力随即形成。

曹操割发代首玩的就是技术活儿

显然,“割发代首”的桥段是环环相扣的,是曹操给将士们做了一个局,一个以雄霸天下为目标的局,他的权术效果非常正面。

首先是借势立法,粮荒就是他的“势”。“势”是指人们做事时所面临的外部条件。古人打仗要认清地势,从政要认清局势,做买卖要探清行市(行市也是一种“势”)。认识所面临的“势”,目的是为了借助它成事。因为借势立法,曹操取得了民心。“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此后征粮征兵不愁了。

其次是因势利导,拿自己的头颅教育下属遵纪守法,这叫“策”。作为领导干部,发布一项政策,颁布一条法令,要慎之又慎,在无法说明道理,或没有条件进行民意测验的时候,就应该预设预案进行补救。权术中的因势利导,说白了就是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顺着事态发展的趋势,做合适的事,加以引导,是非问题前,决不能犯糊涂。

曹操的“割发代首”,导向很明显,不在于教育士兵,而在于震慑那些将校和亲信谋士。古代阶层等级分的很严,士兵犯军法,砍头好了,他们原本低贱,不会在乎是不是割发。如果针对全体人的话,曹操没有必要对自己采取重刑,做个自我批评也就够了。胡雪岩曾说:“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曹操玩的“割发代首”之权术,其实是个技术活儿。

相关参考

割发代首的意思 曹操割发代首

割发代首是什么意思?割发代首的主人公是谁?割发代首的故事原文有吗?割发代首的白发文翻译是什么?古代割发为什么不能代首?曹操割发代首的寓意是什么?曹操割发代首的意思是什么?更多详情请看正文《割发代首的意

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东汉末年的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带兵军纪十分严明,并且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因此,他的军队很有战斗力,很快就消灭了多股强大的军阀

品味三国之曹孟德割发代首

 品味三国之曹孟德割发代首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早具备了赢得天下的资本。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政治上的高手,曹操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经历了数次血雨腥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曹操,东汉末年的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带兵军纪十分严明,并且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因此,他的军队很有战斗力,很快就消灭了多股强大的军阀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是不是作秀

曹操的大墓被发现、发掘之际,想起了“割发代首”的故事。拉来一议,说是赶时髦也罢,说是有感而发也罢。网络配图割发代首一事,从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曹瞒传》,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有记载或渲染,

曹操麾下的良将有哪些

曹操诡计多端:梦中杀人、割发代首取得民心、装头风骗叔父、望梅止渴等等都是诡计。而其中更为典型更为被后世诟病的当属曹操借头这一典故。事情发生在曹操攻打袁术的时候,当时战争持续时间太久,军队粮草已经殆尽,

曹操初当官即设五色棒惩戒权贵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很多人知道,说的是他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任何人都不能够例外。实际上,曹操在年轻时为官,也是执法严格,无论是豪强还是宠臣,都对他畏之如虎,没有人敢去惹他。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招致忌恨。曹

曹操借头是什么意思 曹操断发取信于民的典故

曹操借头曹操诡计多端:梦中杀人、割发代首取得民心、装头风骗叔父、望梅止渴等等都是诡计。而其中更为典型更为被后世诟病的当属曹操借头这一典故。曹操借头图片事情发生在曹操攻打袁术的时候,当时战争持续时间太久

自古以来顾命大臣表面风光其实是个“玩命活儿”

“顾命”一词来自《尚书·顾命》篇。《尚书·周书》是一篇周朝初年的重要文献,记载着周成王病重召见几位大臣,顾命他们辅佐其儿子康王嗣位的过程。从此,中国历史上便有了顾命大臣一说,而这时的顾命大臣不过是辅助

解密三国:枭雄曹操的情商有多高

从智商上总结,曹操的确是个聪明的人,是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他天赋很高,又勤于学习,肯动脑筋,能在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中不断总结成败得失,所以他是个有本事的人。但这不是关键,有本事的人多了,有人不仅本事,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