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传统教育

Posted 传统文化

篇首语: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传统教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传统教育

[论文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涵盖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在新的信息时代下,价值观形成中存在价值判断标准模糊、诚信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当代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正确诚信观、金钱观、进取精神、正确交往观念等,是目前道德教育的重要意蕴。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价值观 大学生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于文化的解释有多种,英国人类文化学创始人泰勒(E.B.Tglor)把文化界定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美国学者M.克迪维拉称文化是指导人们一系列行为模式的观念,其核心是一种“精神形式”。广义上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是文化体系的外层结构,制度文化是中层结构,思想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核心结构。狭义的文化专指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文化的内容和样式,主要是指儒、道、释三家文化,其中儒家文化是主流。中国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凝华,以及民众精神生活的结晶,它体现为由历代劳动人民、工匠技师、文人学士等创造的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实体。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伦理道德方面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倡导“见利思义”“见利争让、闻义争为”的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个人的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在民族性格上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韧气节;在国家观念层面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和提倡的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三思内省的修养目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等,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文化在一般意义上都具有化育人的功能机制。古语云:“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此中“文化”都是文治、教化的意思,蕴涵着自我服膺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营造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强势氛围,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受并认可文化的化育功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理论体系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人的道德观形成和人格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家的道德理想人格一直处于社会的主流和主导,倡导高尚的人格信念和坚守的人生信念,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道相济的生命哲学。儒家思想蕴涵厚重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和道德的启迪,具有陶冶情操、修养道德的功效。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注重主体的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并形成了一整套引导民众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尤其强调个人的“内省”和“慎独”,强调启发个人的内在道德功能和思想自觉。儒家文化认为,个人是具有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个人要服从道德,国家也要服从道德,从而形成一个和谐中庸的道德社会。据此,儒家文化下的处世的根本原则就是道德思维高于并优先于功利思维,人的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中进一步深化此种原则,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的社会与政治理想,而“修身”是基点,也是以德性为先的体现,以求知学文为后的中国儒学传统。这一传统文化思想,深刻影响并激发了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体现着尚德、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不单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并努力实践重视伦理、义高于利的金钱价值观,倡导对人以爱、推己及人的人际关系,反己正人、成己成物的道德修身精神。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涌现的为群体奉献的思想,激发人们形成对于家庭、社会、国家的义务观念。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体现了人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宣传真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国历代有识之士和志士仁人报国的信条。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现代大学生价值观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利己思想倾向,表现为:在自我认识中的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以个人为中心;在涉及国家民族问题时的麻木淡薄或无知偏激;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的环保意识淡薄、浪费严重等。
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大学生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想素质为目标,以继承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行为习惯,改变大学生的价值标准,使其朝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
1.以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塑造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作为有强烈国家责任感的人,决不会将自己与社会、与人民对立起来,更不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应将个人与社会、国家利益有机地协调起来,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中,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孟子提出:“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之推而内之沟中。”这并非狂妄自大,而是充分体现了勇于担当的胸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鼓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表现了文人的高风亮节。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2.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早期的诚信与宗教密切联系。《尚书·太甲下》中记载: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此处的“诚”主要是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后来经过儒家学者的大力提倡,诚与信逐步摆脱了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成为进行个人修养与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在传统文化中,诚是“天之道”,是道德的本体和自然的规律,人们的道德修养必须遵循“天之道”,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则。孟子把“诚”放到了道德本体的高度进行讨论,认为人若要加强自身品行的修养,诚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他说:“诚者,人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是必要的,而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公民——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更为紧迫,必须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3.以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交往观。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观点。孔子还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相互体谅,相互宽容。对待别人将心比心,由己及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对朋友的“忠信”之礼,孔子教育学生的“四教”(即“文、行、忠、信”)中有一半就是培养学生的“忠信”观。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言:“信于友有道。”孔子更是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谦卑的胸怀去待人,以忠信的态度去交友,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养成关爱他人、忠信不欺、修身、克己、重感情、讲德义的传统美德,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为日后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4.以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利益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使人们产生了种种困惑甚至迷惘,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如此。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施以正确的义利观教育,对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义利关系上,重义轻利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价值取向。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及宋明时期的新儒家都非常强调义利之辩,认为这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更是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主张。在当前的大学生中较多出现过度追逐物质利益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传统的义利观教育,重点培养其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助于消除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拜金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5.以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事业进取精神。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处世态度上显著特征就是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急”的入世思想,强调通过主体的自我修养以适应客体的发展,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求实、务实、进取的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
6.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培养大学生节约环保的生活理念。在当前自然资源不断枯竭,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下,培养和形成节约环保的生活理念,是作为世界公民的21世纪青年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价值观念。古人所谓“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自然界和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使人与自然生态协调共处,生生不息,让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这一思想目前已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可。利用优秀传统中国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节约环保的价值理念,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在大学生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于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光大,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你好!
1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从而对教育的影响是两方面的。
2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传统文化丰富了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牧民”思想如何理解

《管子·牧民》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也说:“夫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主张“制民之产”,满足民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法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文化是人类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习惯、规范、制度等,它包括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和规范形态的法律文化。狭义的法律文化仅指观念形态上的法律文化,包括人们对法的性质、法的作用、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的看法、评价以及人们在法律实践中的思维模式。本文所涉及的法律文化就是从狭义上讲的。世界各国的法律文化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法的渊源和结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样形成了自己源远流长的法律文化。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人的价值。它大致有三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本主义哲学认为,天地之间,人最重要,人是宇宙的主人。中国传统哲学历来讲“天人合一”,人不应对抗自然、破坏自然。人在自然面前也不应消极无为,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人类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正确运用礼、法,就能战胜自然,治理国家,把人间的事情办好。“人能胜乎天者,法也”。二是人与神的关系。在中国从未形成一种与世俗政权相对抗,甚至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宗教。远在三千年以前,就出现了一种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西周时期,周公就提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上天是不可信赖的,只有发扬文王之德,才能使周王朝国运长久。春秋时期,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孔子学生子路问如何对待鬼神,孔子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表达了他们着眼于人事,立足于人间的现实主义态度。这种重人事、轻鬼神的现实主义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效法。三是国与民的关系。西周时期出现了重民思想。周公反复强调统治者一定要“敬德保民”,要“惠民”、“裕民”。当权者应以民心为镜子,来查看自己为政的得失。春秋时期出现了一股重民思潮。《管子·牧民》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战国时期,在列国争霸的历史条件下,重民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西汉时期的贾谊说得更加透彻和精辟,他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儒家正是从这种民本主义出发,主张重视民心向背,关心民间疾苦,先富后教,敛从其薄,刑罚适中,反对苛政与滥罚。这种民本主义思想是人本主义的主要内容,而人本主义正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是和宗法伦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中国的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宇宙的主人。而伦理主义的特征就是重视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被置于一定的宗法伦理关系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是每个人都要恪守的道德规范和应尽的义务。所以,有人把中国古代的人本主义称为“道德的人本主义”。这种人本主义深深扎根于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的土壤中。与这种传统文化相适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是伦理主义的法律文化。以人本主义为基础,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伦理为核心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具体表现是:礼法结合,以礼统法;德刑并用,以德为主;重人治,轻法治;重刑法,轻民法;皇权至上,以言代法。这种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法律实践的经验总结,表明了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成员对法的观念、法的价值、法与其他调整方式的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对个人、集体和国家的法律实践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
二、毋庸讳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很多。如:人治观念、皇权思想,以言代法,封建等级观念,特权思想,重刑法、轻民法,司法与行政合一等,这些因素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彻底根除。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许多积极因素并未失去其价值,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如:
1、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人本主义体现在法律领域,就是主张立法、司法都以民为本。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管仲就明确提出:“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包拯说:“民者,国之本也”。他主张立法当以便民为本。这种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并不过时。我们知道,法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的需要和利益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人们的各种利益和需求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法以确认、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因此,在法律实践中,必须时刻关注和尊重人的需要,既不能无视民众的需要,也不能强迫民众接受他们所不需要的东西。
2、注重道德教化,重视犯罪预防。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明德慎罚”,后经孔、孟、董仲舒等人加工为“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的法制原则。德主刑辅理论并不反对刑罚,而是反对专任刑罚。这种理论认为,刑罚的强制作用,只能使人不敢犯罪,而道德的教育作用,却可使人对犯罪产生羞耻感而不愿犯罪。刑罚只能惩治于犯罪之后,而德教却可以禁犯罪于未萌。道德教化和刑罚制裁这两者相比较,前者对社会控制更有利。德主刑辅理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儒家大多主张人之初,性本善,犯罪是由于后天受外界影响而造成的。人性可以改变,经过后天的教育,人就能谨慎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犯罪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此外,思想家们还把犯罪的根源与人民的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分析,主张从经济手段上预防犯罪,这就是儒家的“富民”思想。《管子·牧民》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也说:“夫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主张“制民之产”,满足民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以达到犯罪预防的目的。可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犯罪问题的解决并不局限于一种手段,而是主张道德、法律、经济手段同时采用。这对于我们探索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社会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矫治犯罪,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贤人政治。《礼记·中庸》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儒家认为,尽管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已经定为法典,但能否实行,关键在于人。不同的人使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诚然,选择贤人的标准古今完全不同,但我们依然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良好的法律制定以后,应当重视为政执法者的选择,特别是对他们道德品质的考察。儒家十分注重贤人的道德感召力,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都把领导者道德品质的好坏,看作是影响民众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讲到贤人政治,经常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要人治,不要法治,其实不然。儒家在人与法的关系上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并不认为有了善,有了贤人就可以不要法,而是要求法与人兼备。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种主张为后世提供了一条非常宝贵的治国经验:仅仅进行法律制度方面的硬件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国家官员的个人品德和素质的软件建设,由无德无能的人执政掌权,必将危害国家。
4、重义轻利。儒家的义利观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多受到批判,认为这种观念否认与限制了人们的私欲,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其实传统义利观并没有把义利绝对对立起来。孔子就坦白承认自己有求利之心,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荀子更明确指出:“义与利者,人之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肯定了伦理道德与物质生活皆为人的正常需要。荀子义利观的着眼点并不局限于个人,而是整个国家、社会。他强调政府不与民争利,要求天子不养牛羊,臣下不养鸡猪,上卿不从事金融,大夫不开办农场、菜园等。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官员一律不得经商。可见,儒家不仅没有限制民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反而重视保护民众的利益,强调重天下之利才是义。荀子明确反对官商,就是要避免官员以权谋私,损害民众的利益。这一点在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战国时期,荀子就意识到了,非常难能可贵。对于我们今天规范政府官员的行为仍具有积极的价值。
此外,儒家的义利观还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这里的义指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对自己的求利之心有一定的道德约束,否则会助长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与冲突,对社会的和谐与安宁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由于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义与利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此,我们不应熟视无睹。在我国,法律确认了每个人都有选择和从事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益为前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以人为本。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又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所以依然要提倡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为一己之利而不顾国家民族的利益,损人利己。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经几千年积淀而成,在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西方法律文化中的法治观念、法治原则、法治思想等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可以吸收借鉴,但并不能因此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全盘否定。我们既要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价值体系的转化,也要警惕西方的文化霸权。这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以及如何才能实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强调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并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必然,也是时代需求。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难以圆满解决的难题。其结果往往是二者在相互推动中向前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和物质财富有了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人们的道德意识却大大滑坡,也就是人们物质追求的满足挤压了精神世界的生存空间。
这一社会巨变引起了当时社会思想家们的强烈关注和热烈争辩。老子认为社会变动改变了自然状态,故而强烈反对这场社会进步。孔子虽然肯定这场社会进步,但又强烈要求找回人们在这场变革中失落的道德人格。尽管他们的思想无法阻挡历史车轮的进程,但却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在追求物质财富时人为物役、成为物质财富的奴隶,加强人的道德精神建设等重大问题,留下了宝贵的人格学说和道德伦理学说。这些学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不断起到积极作用。
西方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经历了物质生产、殖民主义和政体改革等重大变革,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但与此同时,快节奏的大工业生产和日益隔膜的社会人际关系改变了以往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从萨特笔下的“他人皆地狱”,到卓别林演绎的《摩登时代》中人成为机器奴隶的形象写照,都是这种社会意识和大众心理的表现。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东西方华人学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投向儒家思想,希望从儒家思想对于人的道德精神构建的学说中,获取解决现代社会病的“灵丹妙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一方面,社会财富极大丰厚;另一方面,人们关于提升道德水准和精神追求的呼声不断高涨。从丰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水到渠成的选择。
其次,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证明,任何优秀文化的生命力都在于其延续和创新。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问题,而与这个民族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密切相关。正因如此,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党和政府的重视,显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个显而易见但又容易被当代人忽略的问题是,现在有些人力主全面恢复儒家思想和礼教制度,甚至把幼小儿童关在宅中用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封闭培养。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从范围到程度的把握和思考。传统文化并非完美无瑕,不需要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古代封建社会土壤孕育产生的文化产物。其中固然有很多能够体现人类正能量因素的宝贵精华,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养吾浩然之气”,等等,都需要发扬光大。但也有不少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和愚弄民众的糟粕,从封建等级意识到“三从四德”等反人性思想,就需要厘定剔除。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采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指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当代社会应该选择传统文化中对当下有参考借鉴价值的部分。现在是21世纪,中国的状况既不是千百年前的中国封建时代母体,也不是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下孕育的欧美世界。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自己独特的需求。目前,中国社会能够在传统文化“药库”中找到“药方”的病例主要有两种。一是缺乏严以律己、关爱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二是缺乏面对躁动社会争抢风潮的冷静淡定心态。前者可以在儒家思想中找到对症的“药方”,后者则可以从老庄等思想中得到超脱乃至超越的灵感。
最后,当代社会对于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吸收和采纳的层面,应该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即应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看待现实,看待未来。历史传统需要尊重,需要继承学习,但没有理由被历史传统捆住手脚。那种总是认为今不如昔的倒退历史观,既不符合客观事实,更无益于社会发展进步。同样,那种把今人视为古人的奴隶,总是认为所有的文化现象和作品都是古人至上的观点,除了把现实拉回到古代,也是没有任何正面意义的。
(作者:宁稼雨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
------------------------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梦 精神力量 传承
【中图分类号】B50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发挥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源泉,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
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传统文化社会推动作用的关键。本文仅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几个主要方面及其时代价值做一分析:
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从国家、家庭和个人关系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爱家爱国的价值理念:既要求个人注重德智才的修养,又要求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家族事务;既要求个人积极参与国家的活动和管理,又要求把报效国家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和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说,爱国忠国、家国一体、修齐治平的价值和理念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推动国家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利器,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价值遵循。
刚健有为的精神品质。《周易・干》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传颂了千年的话语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了敢为天下先、不断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作为一种思想力量,刚健有为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元素;作为一种改革精神,刚健有为具有极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影响力。当今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唯有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冲破障碍、不断开拓,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才能切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与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活动应顺应“天道”。这里的“天道”是指自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自然秩序。换言之,天人合一思想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所以,我们应当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②
浩然正气的道德修养和崇高气质。《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有三层涵义:一是必须坚持正义和正道,二者相辅而行,做事既要坚持原则,同时又要体现公平公正;二是它至大至刚,必须把浩然之气内化于心,并作为自己行动和实践的指南和重要目标不动摇;三是养浩然之气应发自于心,是个人自觉、自愿、自然的行为,应持之以恒,切勿怀有功利目的。浩然之气弘扬的是刚正宏大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道德的典范。对当今的中国来说,浩然正气不仅是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而且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道德要求。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要弘扬浩然之正气,彰显中华民族道德之光辉。
中国梦有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渊源和民族担当
中国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有着显著的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渊源,有着内在精神的高度一致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中国梦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题之一。《诗经・魏风・硕鼠》中对“乐土”、“乐国”、“乐郊”的渴求,《礼记・礼运》中对“大同”、“小康”社会的美好描述,历次农民运动对平等均富的热望,近代《大同书》对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的憧憬等,均表达了这一美好的愿望。可以说,中国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好社会理想的继承,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现代表达,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的智慧结晶。
中国梦强调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以及所蕴含的公平正义、自强不息、科学发展等诸多思想要素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魂。古代先贤对施王道、行仁政的推崇,对社会小康、天下大同的向往,对富国强兵的追求,对百姓疾苦的关注等,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发展、国家兴衰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中国梦与中国传统社会理想及精神追求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梦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荣耀和梦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文化的源泉。
中国梦承接了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进入近代以来,欧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丧失了民族独立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使中国饱受灾难、祸患频仍、备受凌辱,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一些爱国志士先后发起各种救亡图存运动,寻求摆脱外辱,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从洋务派发起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的“维新变法”,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均体现了近代中华民族对复兴之梦的追求。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局限等因素的制约,这些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实践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重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正确之路。 中国梦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凝聚了亿万中国人的夙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为己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宿愿;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③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绘制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对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④中国梦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表达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是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
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文化之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与文化之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国爱国之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爱人助人之心;“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坚韧品格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所不可缺少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及其中国梦的实现寻求绵延不绝的精神、文化源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当前,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较量最为核心的部分,文化软实力主要是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观展示出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脉、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华夏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丰厚滋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沃土,也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基础。我们应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宣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不断开拓进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真正激发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度,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中国梦,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综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我们应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基,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与现代文明发展相协调,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符合,不断推陈出新,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并与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之髓与文化之源。
(作者为天津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
【注释】
①②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页,第36页,第63页。
④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5页。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影响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领导者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领导下的建设和改革,必然离不开中国的现实环境,包括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口号、路线、行动等,不可能脱离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环境。在文化方面,会受到重要的影响,因为一方面,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想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必然要争取到民众,也就是说要获得民心,而老百姓无疑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其思考的出发点也自然会是其自身利益,而其考虑现实问题时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者,身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大环境,其考虑问题时也会不自觉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无法摆脱或者是割裂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和束缚。

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中华民族经五千年历史而不灭亡,这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现象。中国在近现代虽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经一百年的奋斗,终于衰而不亡、衰而复起,乃至有今日重振中华之契机。《诗》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有其内在的精神基础;这一精神基础(或曰民族灵魂)不亡,中华民族就会发展。因此,对这一精神基础应予肯定。
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经五千年历史而不灭亡、在近现代衰而复起的精神基础呢?笔者认为,这就是张岱年先生指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具有无可比拟的民族凝聚力,所谓君子之自强实就是民族之自强。有这种自强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就会发展,就不会灭亡。的确,中华民族在近代以后落后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曾扭曲地表现为妄自尊大和盲目排外,但当外部的压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中华民族终会有一批首先“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中华民族要自强与中华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发生矛盾,但终其实质是会统一的。道理很简单,当不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中华民族就不能自强的时候,那么只要中华民族有自强的精神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就会成为当然的事。试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脚步急匆匆(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沉稳、缓慢恰成对照),志士仁人们前仆后继地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经八十年的奋斗而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再试看今天中国人民在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探索和实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声疾呼观念的现代化。这些难道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近现代的表现吗?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以儒道互补为格局。《易传》哲学主刚健,但在其刚健之中已把道家的柔顺揉合在内。《文言》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系辞》曰:“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因此又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性格是刚柔相济:唯其有刚,才能有威武不屈、自强奋斗的精神;唯其辅之以柔,才能有柔韧持久、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两种精神合在一起,就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曾经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在后期却迟滞不前,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产生出近代意义的自然科学,以至于中国长期没有摆脱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局面。相对于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统治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有其长处;相对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缺陷。这两方面的意义都应予以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处和缺陷是被它的特点所决定的。《尚书·大禹谟》中有句话,曰:“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大禹谟》虽系汉魏后出之伪书,但这句话是采自《左传·文公七年》所载“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三事”与“水、火、金、木、土、谷”和,又称为“九功”或“九德”。这句话很能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庞朴教授把这个特点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相对于西方中世纪的神学统治而言,但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人文主义又有很大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殷周时期,盛行的是对“天神”的崇拜,“天”就是“监下民,典厥义…… 正厥德”(《尚书·高宗肜日》)的人格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把神学天启的“德”和由外部形式的“礼”规定的"德"转化为人内心的道德自觉;而这时候,人们又逐渐把天看成“气”,认为世界万物都由气化而成。先秦以后的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气论和儒家道德学说的成果,他们没有把人的思想引入上天神界,而是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世上人间的秩序。儒家“屈民而伸君”,君权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有些思想家也想限制君权,“屈君而伸天”,重新把天神化,但并没有取得成功。中国传统文化是入世的而非出世的,是道德的而非宗教的,是皇权的而非神权的,这与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统治恰成对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容纳了气论哲学这样一个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自然观,尽管这个自然观总是被涂上一层道德论的色彩,或是被置于道德论之下,但它毕竟还允许人们对物质世界作一定程度的探讨,这与西欧中世纪为“上帝存在”作逻辑证明,讨论“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也大不相同。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才能够跃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中国人文主义文化传统的历史价值应该肯定。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缺陷。它重道德轻自然,重集体轻个人,重传统轻创作,重等级秩序轻人权平等,重实际应用轻科学理论,重直觉体认轻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这些也极大地束缚了中国古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荀子说:“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呐也。”(《荀子·非相》)又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荀子·天论》)朱熹说:“今为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草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答陈齐仲》)这些很能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伦道德的崇尚,对实证科学、形式逻辑的轻视和排斥。
儒家的道德学说一方面主张“泛爱众”,另一方面主张“爱有差等”、“亲亲有杀”、“施由亲始”,其实质是包含原始人道主义遗风在内的血缘宗族情感的扩大。在夏商周三代,血缘宗族情感已经和宗族、国家内部的等级秩序缠绕在一起,周公“制礼作乐”就是要通过“礼”“乐”的形式把宗族、国家内部的等级秩序规范下来,以制约人们的行为。孔子的贡献在于把外部的形式的“礼”“乐”转化为内心的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就是“为仁由己”的仁。仁学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道德要求,让人们把整个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地为这个整体的生存和发展而履行自己的义务。但由于每个成员在整体的等级秩序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他们各自承担的义务也不同(《朱子语类》卷十八:“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这就是所谓“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显然,这里面除了相互间的道德义务之外,也存在着上层对下层的压抑,存在着义务与权利的不平等,而儒家却以“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父为子纲”的形式把这种不平等肯定下来。封建伦理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起协调、稳定的作用,但无疑也束缚了个体人格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社会矛盾的爆发,把封建伦理置于“独尊”的地位 , 以至于后来更把它作为生物之本、世界之源,这就不能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延缓、阻碍的作用。
第三,中国在近现代虽然落后,但有今日重振之契机;西方在近现代虽然先进,但其文化并非完美无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金钱拜物教的批判,于今并没有过时;西方人士对西方社会人情淡漠、道德沦丧的慨叹,并非全是无病呻吟;西方学者在认识到西方文化解决社会问题和自然科学问题的局限之后,转而重新评价东方文化,其中虽有牵强之处和过誉之词,但也并非全都是“欣赏古董”。如果我们把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褒扬一概斥之为“猎奇”、“欣赏古董”,那反而是我们自己的不严肃。阿Q精神虽当严戒,但贾桂式的态度也不足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在现今和将来还有存在的价值,这也应予以肯定。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法家“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最重要的政治思想,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治”,“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为”,“为无为,则无不教”。我们从老子关于“无为”的各种阐述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无为的真正目的是“无不为”,即有为。无为只是手段、方略~

如何评价儒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局限性

儒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总的来说,其价值大于局限。 从个人角度来说,儒学文化的价值体现在 “仁义”为个人树立了端正的三观。正如老师所讲:仁包括积极意义的忠与消极意义上的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

儒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总的来说,其价值大于局限。
从个人角度来说,儒学文化的价值体现在 “仁义”为个人树立了端正的三观。正如老师所讲:仁包括积极意义的忠与消极意义上的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并成为三观端正者的追求与底线。假如没有儒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会有更加优秀的文化作为主流,以至于能够帮助个人树立更加完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更趋近于圣人的高尚品格,我们不得而知!
从家庭与国家角度来讲,儒学文化的价值体现在 “礼乐”为集体稳定存在制定了典章制度,良风美俗与道德规范。儒学“生逢乱世”,并能够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代扎根,成长,壮大。后又被西汉统治者作为官学“独尊”。其对于家国稳定存在作用可见一斑。而且,儒学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谐,友好相处。因此,儒学文化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价值。
结合自身经历来说:我曾以为儒学经典对自己毫无借鉴之处。但随着阅历的增长,现在站在大学高岗上的我,重新认识到儒学的价值。“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自己作为一名有志大学生的发展目标。我惊叹于两千年前的价值观于今天来讲依然适用!也悲叹于有多少人未曾真正认识到儒学文化的价值所在。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没有局限性,儒家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自然有着其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如礼乐制度中的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三从四德。造成了两千多年来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总而言之,我认为经过历史的淘洗,儒学文化中最核心、经典的部分将被继承与发扬,其价值会不断提高,其局限则会不断缩小。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500字左右

急!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500字左右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论文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和为贵”的“和合”思想正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

知识大全 中华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及地位

中华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及地位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几千年风雨历程的中华武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_____。A、晏阳初B、梁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答案:B解析:梁漱溟基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特殊性分析的乡村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

管理的一般属性决定了管理具有特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

管理的一般属性决定了管理具有特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_____答案:错误解析:管理具有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一般属性是指管理与社会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特殊属性是指管理作为一种社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__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_____A、提高工作效率B、提升道德境界C、维护社会公正D、培育高尚人格答案:C解析: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核心价值取向——建立

知识大全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只有体现个体层面道德和价值要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为每个人

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培养孩子

如今,很多人感慨节日没有氛围,或者不论什么节日都是出去旅游,或者只热衷于过洋节,然后晒一晒照片就完事。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我们逐渐淡忘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已经开始淡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经济效益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经济效益。_____答案:错误解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是否还有继承和发扬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是否还有继承和发扬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不能说没有价值,有价值但是严重跟不上时代。如果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上目前真正跟上时代,进入现代化的就是日本,日本文化源自于我

知识大全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者之间有何关系世界观决定着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对人生意义和目的的特定理解的人生观,以及作为主体设定其价值目标和行为取向的价值观,都要以一定世界观作为思想基础,并支配其人生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