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如何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Posted 学生
篇首语: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如何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根据学龄特点实施分层教育
1、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金星,初步养成。
低年级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我们可用“比比谁最棒”的方法。课堂上,把要求告诉他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这种方法也可评价学生的课下表现。
然后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金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金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小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2、中年级学生,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
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天天行为规范”,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边,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为规范”要求努力做到。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由此看出: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3、高年级学生,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
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
对于高段学生,一味说教不行,采用比赛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怎么办呢?可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学校的竞赛,要积极争先,拿出榜样作用。同时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也十分重视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另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所谓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就是指一个人做事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这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不养成习惯的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就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抓好起始年级,重点培养后进生
有一种说法,很多行为习惯,初中生比不上小学生,高中生比不上初中生,大学生比不上高中生。尽管这种说法有点欠妥,但这一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确,小学生集会之后,地面干干净净,高中生集会之后,会有很多纸片,大学生集会之后,地面一片“狼迹”。是否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教育目标发生了转移,只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去了呢?其实,情况也不完全这样。你看,同样是在大街上边走边吃桔子,张家港人是将桔子皮放进自备的塑料袋或扔进垃圾桶中,而麻城人却是随地乱扔。这又是为什么呢?这说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靠大环境来培养的。我们的大环境不好,只有靠我们的小环境了,只有把我们的小环境变成我们的大环境。这里我所说的小环境就是我们的学校。所以,当我们的学生进入我们的学校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狠抓他们的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制定的《学生管理十条禁令》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学生的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指南。学校领导决定高一新生从暑期报名参加入学考试开始就学习这些内容是很好的举措。我们所有老师都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记得去年开学报名时,我班有两个出名的小调皮,其实远远不只两个,只不过当时我小孩也是一名新生,他报完名时就到我的报名处看了一我班的新生名册,顺便说了一句:“你得了两个好学生。”我说:“你怎么知道?”他说:“打架出名的,初中时处分通报过的。”我一细看,这两名学生中正好有一位姓张的学生还没有报名,心里就不自觉产生了留意他的念头。等啊,等啊,大约十一点半了,他的妈妈终于把他带来了,我一看,典型的艺术家的头,但身体就像弯弯的树苗,总是歪歪站着。于是,他就成了我班第一个剃了三次头才进教室的学生,另一位姓陶的学生在进班后也强行理了几次发,人是有名的“PK”生。一次,他理完发,正好遇到上课前我到教室里转悠,发现他头发短符合学校要求,但左边理了一个英文字母“P”,右边理了一个英文字母“K”,后边还了一个英文字母“W”。我看见后把他带到了办公室,但我并没有发脾气,只是笑着说了一句:“这样怕不好吧,放学后把它理掉。”奇怪,放学后,他真的把这理掉了。其实,这样的调皮生远远不止这两个,行为习惯不好的有一大批,我把重点放到了这些学生身上,对全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师端正心态,正确看待学生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尽管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很好的习惯没有养成,而不好的习惯却逐渐形成。我们很多老师,看到我们的学生都已经是中学生 ,他们的许多坏习惯我们都看不惯,看到以后满脑冒火。有一些班主任经常在一起闲谈,说我们高一(9)班没有什么调皮的学生。其实不然,除了我上面说到的那两名学生之外,我们班还有“抽烟狂”、“顶嘴王”。有一位学生在我搞的一张新生情况调查表里特长一项中写到:“上网、顶嘴”。事后的日子里我也真的领教了他的顶嘴强项。不过,这些学生都被我“以柔克刚”的招式打败了。因为我深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实每个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误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减少一些情绪的语言的手段,多一些理智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师形象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室里黑板没擦或者地没扫干净。我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做法是,“某某某,今天是你擦黑板,请下次记住!”说完随手迅速把黑板一擦。地上没有扫干净时,我并不说什么,而是拿取扫帚将没扫干净的地方重新的扫干净。两种做法不同,效果也就不同。我发现,后种做法比前种做法要好。慢慢地,忘了擦黑板的少了,地面也逐渐扫干净了。因此,作为教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在教育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教育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重视家庭教育,多与家长沟通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逐渐形成的。孩子在家里时,父母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很多学生家长,他们的习惯本身就不好,这就直接影响了他孩子的习惯。通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习惯也需要家庭教育来培养和巩固。我们应使家长认识到,“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教育学家陈鹤琴)”。因此,老师和家长应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作为班主任,应建立“家长联系卡”,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矫正;作为学校,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现在,我们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这将对我们学校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五、各科教师配合,教管双管齐下
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养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在教学中,各学科老师要有目标、有标准、要求一致,切忌朝令夕改、各行其事,使学生无所适从。这样学生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就自然而然产生防御的作用。
六、习惯训练无小事,贵在持之以恒
习惯的养成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因此,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小事可言。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应坚持不懈去做。譬如,下晚自习时注意提醒学生关掉饮水机的电源,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集会时排队进入集会地点,可以使学生养成有序入场,遵守纪律的好习惯;进办公室,要求学生喊报告,可以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懂礼貌的好习惯;就餐时,强调学生吃多少买多少,正餐吃饱等,可以杜绝学生吃零食的现象,使学生养成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好习惯;在学生的某些行为出现偏差时,我们的班主任应该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相关内容再读一读,使学生重温良好习惯的要求。不过,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应明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是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要有目标、有标准、要求一致,切忌朝令夕改,各科教师各行其事,使学生无所适从。其次,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还训练和加强。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要使学生尊敬国旗,就必须帮助他们了解国旗的含义,可以通过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向他们讲解国旗的含义。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为国旗增添光彩,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再次,我们要求学生要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就应该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样使用。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等。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
如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养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明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在中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生活在无忧无虑、衣食富足的家庭里,他们除了爸爸妈妈的疼爱外,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使他们养成了贪玩,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惯。生活上只图舒适,缺乏目标,学习上懒惰,没有吃苦精神,多数孩子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种推己及人,推己及物,爱人爱自然的博爱精神。养尊处忧,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甚至具有某种破坏欲和攻击欲。对人态度冷淡,缺少爱,不关心别人,对长辈不够尊重,没有礼貌,这些孩子情绪波动大,想干啥就得干啥。不顾及别人,为所欲为,我行我素。学习生活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事不认真,懒懒散散,随随便便。缺少责任感,他们怕脏、怕累、怕苦,做事常常虎头蛇尾,半途而费没有较好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很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所以对于孩子们的种种不良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动态变化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可以说初中阶段也是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个年龄段,再加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对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以及英雄的楷模激励。如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可讲述邱少云的事迹,再如展示学生中涌现出来的遵守行为规范的先进个人的事迹。此外,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也不可低估,身教重于言教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所得出的至理名言,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夕相处,再加上教育者的威信影响,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受教育者模仿的对象。因此,教育者要时时处处注重言行、举止、仪态,使之起良好示范作用。 二、制度约束 制度约束指通过执行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受到锻炼。依据学生活动的情况,可相应制订和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班级集体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要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要善于抓住某段时期学生行为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要求。如我们班上有四位学生沉湎于上网,怎么说都不行甚至还写过保证书都没用。这时班级制度可制订出对进网吧有一定限制的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提出批评和惩戒。只有长期持久地执行制度,学生才会不断矫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依据正确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强化训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内容上、宣传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百说不如一练,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复进行行为训练。班主任应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集中注意力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不乱丢垃圾的训练又如:培养读写姿势的训练,很多学生坐的都不端正,多数都是趴在桌子上。像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先给学生讲清楚不正确姿势的危害并且以后及时提醒,见到一次纠正一次。次数多了学生自然就形成正确读写姿势的好习惯。 四、个别谈话,因材施教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差距的。对于习惯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学生的困难,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好习惯。如:我们班的鲁雨林对做作业要认真、及时、正确完成作业这个要求总是达不到,他告诉我,很难做到。我根据具体情况,把这个目标化为三级具体的小目标,第一阶段为认真完成作业,等他达到后,我请他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到第三阶段为认真、及时、正确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呈阶梯式上升,鲁雨林踏着这一个个阶梯,不断进步。 五、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因素对于成才有着重大作用,过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自我教育是指人通过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调控自我和评价自我,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在一定的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和他人教育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但它一旦形成,就积极地反过来发生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成长,而且随着人的成长,它的作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最终,它在人的成才的各种因素中,成为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应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注重对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不断创造德育情境,让学生针对具体行为习惯问题,通过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必要惩罚,纠正不良行为 著名学者孙云晓教授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惩罚行为,也是一种行为训练的方式。比如要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个别的学生通过教育仍然是抄袭他人的作业,自己总是懒得思考。这时就要在进一步教育、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惩罚。如让学生自己重做作业一次,或者让他把书上所学过的知识全部抄一遍。这样学生就会长记性知道不能抄作业了。所以通过行为惩罚,也可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七、重视表扬 我们都知道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鼓励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良好行为的强化物,是一种有利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要坚持表扬为主。当一个以前经常违反班级班规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都可以遵守班级班规,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吝啬表样。表扬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是实物奖励(如一些文具)。比如我们班上的邱程亮平时上课总是喜欢插嘴或是做小动作或是讲私话,从来都不认真听课。有一天要大家写作文,发现他写的有点创新,虽然错误很多但经过修改后我还是拿到班上表扬并把它念出来给大家欣赏。一开始他刚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感到很惊讶,后来我发现他上课时的很多坏毛病都改了,上课也会认真听了。所以通过表扬一些人,同样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它。这样,才能使学生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好习惯。
如何抓好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公共意识和行为习惯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毅力,还要有小小的智慧。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从现在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受益终身。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全家的希望,自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爸爸妈妈们就在考虑怎样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高人一等”,尤其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培养孩子,将来就有可能落在别人的后面,后悔莫及。那么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家长们该如何教育培养呢?教什么、培养什么?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说,孩子若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将使他一生受益无穷。因为,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就都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成不好,终身受其累。”而从儿童生理特点来讲,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但及时纠正也比较容易。所以,幼儿时期,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最重要。 一、重视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具体要注意的是:在吃饭时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者边吃饭边看电视,对消化不好;也不要用许诺法(讲条件)让孩子吃饭,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讲理、乱化钱、任性等不良习惯;不能让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自己也不要挑食,样样都吃;吃饭时不要过于责怪、批评甚至吓唬孩子,以免孩子情绪紧张影响食欲;饭前不要给孩子吃零食,更不要无给吃零食。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营养平衡、身体健康。 2、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是幼儿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必要条件。幼儿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善,神经细胞容易疲劳,而大脑又处在发育最快的阶段,睡眠能够消除神经细胞的疲劳,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睡眠时人体又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长高,又能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休息。孩子睡眠充足,精力充沛,食欲好,表现活泼快乐,智力活动提高,也就是我们说的反映快,思维敏捷、聪明。因此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睡眠时间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3-6岁的孩子每天应睡12小时左右,分二次,一次是夜里,一次是午睡当然孩子之间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所需的时间略有不同,主要以孩子白天的精神状态好、情绪好为准。 培养要求主要是:按时睡觉、自己独睡。睡觉有规律,能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早晨起床也有规律,不会睡懒觉,也不会因为没睡醒而影响学习、耽误家长上班等。孩子独睡一则有利于养成好的睡眠姿势,室内空气好,二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重视孩子卫生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容易得各种疾病。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利于孩子防病保健康,而且有利于生长发育,孩子经常生病,大人辛苦孩子发育不好。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重视平时,重点做好“四勤、四要、四不要”。 四勤:勤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漱口刷牙。 四要:早晚要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睡前要洗脚,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 四不要:不喝生水,睡前不吃零食,冬天不蒙头睡觉,平时不挖鼻孔和耳朵。 另外,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合理穿衣,不要太多,有些孩子体质较差,经常感冒生病,对于这些孩子,家长不要因孩子生病就给他多穿衣服,这样反而不好,因孩子稍微运动一下就出汗,更易感冒,有的家长提出不要让孩子“玩”,这样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好,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下去只能使孩子自身的疾病抵抗力将更差。再有,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不要对孩子过于包办,要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等,不要怕孩子动作慢,穿不好,过多的包办代替使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三、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兴趣比“知识储备”更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培养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有的孩子平时做事不专心,一会玩玩具,一会儿要看书,三心二意,这种习惯不好,我们应该注意,一定要让孩子完成一件事后再做其它,如果在做这件事时确有困难孩子无法完成,那么家长可适当指导帮助一下,让他形成有困难要想办法解决的意识,而不是有困难就不做。要培养孩子做事有恒心的好习惯。 2、培养孩子倾听习惯。 有的孩子大人与他说话,只顾自己玩,老师上课或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总是抢嘴或在下面讲废话、做小动作,不好好听,问他刚才教师(或同伴)说什么一问三不知,或似懂非懂,这样的习惯如不及时纠正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不好,所以平时我们跟孩子讲话时要让孩子的眼睛看着自己,不能三心二意,漫不经心,开始时要多提醒,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上学后也会专心听课,就能很快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 3、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和良好的看书习惯 看书习惯对孩子的发展很重要,在平时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和习惯,一开始孩子不会看书,大人要指导孩子看书,提醒孩子一页一页仔细看,如:看看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边看边跟他讲书,慢慢地大人小孩各自看,看后互相交流书上内容,逐渐地以孩子讲为主,这时大人要多鼓励表扬。孩子看书的习惯兴趣好了,对他以后的学习帮助非常大,有利于提高孩子以后的语文写作、、理解能力等,并对以后的工作也大有好处。当然为孩子选购的书要合适,内容健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图书的色彩漂亮、美观,文字与图画比例要恰当,另外要培养孩子自己管理图书。给孩子准备一个放书的地方,有条件的可做个书柜或书架,每次让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放好,形成自己的书自己整理的习惯。 四、重视孩子文明礼貌和尊敬长辈的培养教育 讲文明、有礼貌、敬老爱幼是我国的民族美德,为此我们平时要重视教育,在生活中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如亲戚朋友来家里,要让孩子主动问好,在路上碰到要打招呼,到幼儿园要向老师问早,放学说“再见”。现在家里都有,孩子也都喜欢接打,这时可教孩子有礼貌接听,如:“您好,找谁?请等一下。您好,请问〤〤在家吗?对不起,您打错了”。平时在公共场所要培养孩子不乱丢果壳纸屑,在家要尊敬老人,多体谅、多关心,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捶捶背、搬个椅子、端杯水,自己的事尽量不麻烦老人等。当然要让孩子做到的, 家长首先要做到,要以身垂范,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努力,并且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一致,尤其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间的要求必须一致,如要求孩子不随便吃零食,有好吃的东西要分给大人吃,不可以独占,爸爸妈妈这样要求爷爷奶奶也要这样要求,不能顺孩子,不能孩子要吃就给他吃,或孩子一哭就迁就他,小孩分东西,爷爷奶奶不要舍不得吃更不要仍留给孩子,当孩子做错事一人在批评(爸爸或妈妈)时其他人不能当面庇护,因为当面庇护不但不能使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反而容易使孩子形成“二面性”甚至撒谎的坏习惯。再则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多示范、作榜样。另外,还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多引导多鼓励表扬,少包办少批评少训斥,对孩子“严”与“爱”相结合,正确把握好分寸。
怎样养成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首先祝大家身体健康! 各位同学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中国的未来需要你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没有一个好的健康的身体就不能担负起,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单单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还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怎样才能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除了要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外,请同学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吃东西以前和大小便后洗手。 许多传染病、寄生虫病是通过不干净的手、不干净的水、不干净的食品传染的,如甲肝、伤寒、痢疾、蛔虫病、钩虫病等肠道传染病。存在我们手上、水中、食品中的一些细菌和病毒很小,我们的肉眼见不到,在显微镜下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它们,这类有生命的微生物是一些传染病的病源菌,大多数通过口进入人体内,给人体带来疾病。 2、 养成不喝生水、不吃不熟食物,食物不能长期保存,食用前应彻底加热,消毒、杀死细菌,防止各种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洗干净你的手,煮熟你的食物。”可见这是非常重要的。 3、 养成勤>>>查看所有描述
如何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积极与同学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团体活动要一起参与
上课回答问题要积极,课后帮助同学也不能落下
以身作则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是学生走向科学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养人才的铺路石子,是岛屿上一座海岸的灯塔,是黑色土地里一位勤劳的耕耘者,是花坛中一把朴实的泥土,人生道路上一架直立的人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教师的着装与仪表
教师的穿戴要做到整齐素雅、朴素大方、明朗和谐。教师穿着过于华丽会给学生一种轻浮、华而不实的感觉。教师站在讲台前服饰款式简洁、色调素和,可给学生以尊重、信任感。教师的着装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服饰审美观点,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分辨服饰的雅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师的仪表要落落大方。教师站在讲台上,下面有几十双眼睛盯着教师,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的任何姿势和动作都会被学生所审视。作为学生心目中特别崇敬的人,教师的举止要稳重得体、庄重潇洒、落落大方,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教师对学生态度要亲切和蔼,充满慈爱和热情。教师的目光要有神,要有亲切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在循循教诲中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温和的微笑、慈爱的目光、美好的形象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
2.教师的语言与艺术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用文明的语言,声调要适度,语言要文雅,要保持自己良好的风范形象。切忌粗鲁、污秽、尖刻讽刺,特别是在教育学生时,绝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去训斥和辱骂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使用文雅健康的语言,保持语言的纯洁性,不仅会损害教师的形象,还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污痕和创伤,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育成长。总之,教师的语言要有美感,做到语调要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鼓舞性,话语流畅自然,速度快慢适中,使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3.教师的品德与行为
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感染和熏陶着学生,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态度要既严肃又开朗、既庄重又亲切、既热情又理智,使学生愿意接近你,从内心尊重你、崇拜你,无形中使你成为学生心中特殊的崇拜者。教师的品德行为对学生具有鲜明的示范作用,这是因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学生是向教师学习的,教师要做到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一、关注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纲要》提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差,但却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单凭呆板的说教,会使他们无所适从,只有采取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方法、措施,才能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顺利达到目标。
(一)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老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老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比如:教师看到书架上掉下很多书,就可以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书掉在地上了,你们是喜欢看干净的书呢还是喜欢看不干净的书呀?”然后当着小朋友们的面把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放回书架上。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小朋友们就会很自觉地争着捡书。类似的扶起倒地的椅子,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购物、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带头不做。
(二)寓教于乐的必然性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如教育孩子讲卫生、爱清洁,不乱丢果皮纸屑,设计了系列活动:“吃了东西为什么要漱口?”、“毛毛的袖口”、“果皮应该放哪里?”、“驼背的大拇指”等,运用直观的教具、模具、木偶表演、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幼儿对良好的生活卫生概念有较具体的理性认识。又如在教育幼儿饭后漱口、保护牙齿的教育活动中,准备了两盘清水,让幼儿吃完东西后漱口,把漱口水吐在其中的一盘水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盘水有什么不一样。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这两盘水不一样,一盘很干净,一盘有很多脏东西”,又通过讨论和老师讲解,幼儿知道了脏水是漱口的水,是人们吃了食物后粘在牙上、藏在舌头底下和牙缝里的食物,要是吃了东西不漱口,时间长了口腔里的就会长细菌,细菌就会侵袭牙齿,使牙齿变成虫牙。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对漱口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加深认识,老师通过对有的幼儿牙齿洁白、有的幼儿牙齿霉烂等现象进行比较,让幼儿在比较中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三)妙用儿歌的可行性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比如在洗手的时候,我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动作。另外,老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个别教育的必要性
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研究影响遵守常规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比如我们班上有一名幼儿叫皮皮睡觉时总有个习惯,就是手里要拽着被角才能入睡。到了幼儿园以后,她外婆要求老师帮着改掉她的坏习惯。开始时,老师不让她拽被角,她中午简直无法入睡,后来,有一天我对她说,被角太脏了,有细菌,你看小朋友都不拽的,渐渐地,她就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二、注重小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因此,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点。尊重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的内在需要是愉快教育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教育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幼儿,多一分童心,多一分爱心,寓教于动,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在愉快的情绪中认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如运用情绪情感的感染性、激励性和动力性的功能,满足幼儿爱表扬心理,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言语的组织极富童趣,形象生动。又如,运用贴切的比喻方式,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幼儿,用真情和激情在教师与幼儿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产生互相感染的效应,幼儿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巩固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有的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的习惯,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老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评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对评比中行为表现突出的儿童在墙报上挂上小红花,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由于幼儿年龄小,每天评比一次效果较好。如为了养成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常规要求,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一组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贵在持之以恒
托尔斯泰说:“家长的责任是不能托付给任何人的,金钱买不到成功的孩子。”孩子们需要时间——家长的时间、大量的时间。教育的成败贵在坚持。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可能一段时间信心十足,雄心勃勃,但好景不常,就半路夭折,结果全盘落空。所以,培育孩子良好的习惯,,需要时间,需要原则,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时松时紧的迁就结果只能是推波助澜,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百害而无一利。在幼儿园日常的行为习惯教育中,老师就要责无旁贷的持之以恒,对幼儿及时进行提醒引导,使之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希望把幼儿培养成优秀的人,使幼儿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拥有健康的人格,拥有健康的人生、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祖国才有希望,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开始,强化对幼儿思想道德教育,这是父母及社会留给幼儿最为宝贵、受用终生的财富。
三、重视家园结合的小班幼儿培育模式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可以制定家园联系表、家园信箱,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组织各种亲子活动形式,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相关参考
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常言道: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将会有好的品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学校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吗教会学生学习要从这几方面:1,要让学生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要使学生有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子会取得好效果。3,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实际是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
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研小结3—6岁的儿童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的习得都要靠学习。他们可塑性强,爱模仿,爱探索,但自控能力较差,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较弱。这个时期,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讲,习惯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的,进入学校后的学习习惯则需要我们教师的培养。这也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在学生们的学习中引导
饮食习惯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表现,正确纠正摄食行为异常和运动行为异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减肥的重要方法之一,不可忽视。其优点主要有: (1)是一种自我控制的方法,旨在消除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英语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一、培养“准确模仿”的习惯这是小学英语教学最关键的一步。启蒙英语的学习主要依靠模仿,模仿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音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英语
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哪些方面更好(一)生活习惯生活是人生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儿童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
如何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可能学习好的,孩子只有在内心发出学习的愿望,才能努力去主动地学习,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而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
孩子2岁后,口腔里的乳牙都长齐了,乳牙既白又嫩,一般都称为“小白牙”。但这满口的小白牙极容易受到龋蚀的破坏。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家长没让孩子从小养成刷牙这一良好习惯的结果。因此,2~3岁的孩子在自己能吃东
以习惯成就自然为题写一篇八百字的作文习惯成就自然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追求好习惯,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首先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