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是否还有继承和发扬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

Posted 道德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是否还有继承和发扬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是否还有继承和发扬的意义和价值?为什么

不能说没有价值,有价值但是严重跟不上时代。
如果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上目前真正跟上时代,进入现代化的就是日本,日本文化源自于我国,而且经历了明治维新,与时俱进与现代化社会完全接轨,可以说其墙里开花墙外香。但是日本人的今天并不是国人真正向往的,因为很多在日资干的人都知道,那种长幼尊卑等级制度,真的很苛刻,甚至不近人情,叫人活的很累,而且压力很大。虽然报酬很高但是没有那个愿意遭那种罪,其实国人向往的是欧式民主,和惬意的生活,因为欧洲人的创新能力和民主活力,远远超过日本人文化所能发挥的力量,根本用不着像,日本人急功近利活的那么累。
而在我国传统文化,还没有发展到那么高就被打断了,首先蒙古灭亡南宋终其一朝也没有接受过汉文化,长达99年的摧残,使得明朝即便驱除蒙元依旧先天不全,加之朱元璋确立八股制度,更是使得传统文化出现严重倒退,继而满清入关又将中华传统文化大肆修改,加入了很多的奴化思想建国后再次经历文革的腥风血雨,已经丧失殆尽了!

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1.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例
其起源就不详述了,目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百姓们纪念他,主要是因为他忠君爱国,这就是传统的,优秀的,值得发扬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作用显而易见是教育,感化,能够凝聚民族团结力。
2.传统文学:儒学为例
儒家传统思想作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的作用并不只是教育民众。拿论语来说,论语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他的初衷应该是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礼仪之邦。所以,论语展现的也是道德理念与规范,是孔子理想中的万民之所向。当然,儒学思想并不只是这样狭隘的一部分。它包含的还有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它的社会作用应当是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3.传统艺术:国画,国乐,书法等
这一部分当属传统文化中的佼佼者,不论是国画,还是国乐,书法的创作者及其作品,都深含着一种灵魂与神韵。它们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而高超的创作才艺,同时,也蕴含创作者的思想境界与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性极强的代表。它们的作用除供人鉴赏,瞻仰,最主要的是能够让人修身养性,提升境界。

在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红楼梦》被改编得体无完肤,人物的形象变成了“哈韩”一族,黛玉红发飘飘,宝钗一头“短碎”,充斥着一股恶俗的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所谓的流行文化的侵袭,所表现出的无奈与难堪。
当本民族的艺术精品被外来的一些文化泡沫淹没时,人们想到了什么?时至今日,亲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对弱小的蔑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整体来看这是一个人情稀缺而不是人情过度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是历来有着急公好义、除暴安良、舍身取义、古道热肠、杀身成仁的传统,不是一直有着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向往亲情的传统吗?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录几盘录像带就可以。
思想界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是犀利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则是软弱的。总是视传统文化为包袱,为阻力,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传统文化不是“濒危野生动物”,它并不缺乏载体。可以说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可以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确保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深刻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几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最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现代社会有哪些思想,神经,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良莠并存。其中,虽然有受到一定的历史的、阶级的、社会的局限的道德旧识;但更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上的文明进步,体现全人类道德文明的具有长久思想价值的道德智慧。1,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从《诗经》提出的“夙夜在公”,《书经·周官》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直到王夫之的“以身任天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替众人服务”,都奔涌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也正是在重视整体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在于我们民族有着这种“廓然大公”、爱国、爱民的崇高道德精神。正由于这种重视整体利益,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根本道德价值取向,中国传统道德在个人与他人、社会、群体的关系问题上,始终强调“舍己从人”、“先人后己”、“舍己为群”。在“义”与“利”的关系上,把代表整体利益的“义”,放在代表个人利益的“利”之上,强调“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义然后取”,主张“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尽管董仲舒和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家的“义利之辩”进行歪曲,主张“重义轻利”、“贵义贱利”,但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是主张在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应以义为重,以国家、民族之大义为先,牺牲个人的私利。今天,要把相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只有在全民族中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倡导重视整体利益,把国家、民族的繁荣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放在个人利益、个人享受之上,才能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发扬重视整体利益的道德精神,发挥道义的巨大力量,才能帮助人们克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斤斤计较个人私利、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的倾向,自觉关心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鼓励“先富”带“后富”,“先发展”带“后发展,走“共同富裕”的民族振兴之路。2,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精神。“仁爱”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又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智慧。孔子说,仁者“爱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做到“仁”,就应当做到“恭”、“宽”、“信”、“敏”、“惠”。我们知道,所谓道德即是要求人们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到他人与社会的利益。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即是要求人们替别人着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帮助人,待人以诚,施人以惠。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道德精神。尽管在存在阶级对立的情况下,普遍的“人类之爱”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但是,人类的“仁爱”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道德信念,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起着协调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积极作用。“仁爱”精神是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人道精神。中国传统的“仁爱”,与“人对人是狼”、“他人是地狱”的西方利己主义思潮是根本对立的。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助、互爱,与人为友,与天地万物为友,和谐共处。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经济竞争、贫富差距等等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发扬中国人传统的“仁爱”精神,倡导“仁者爱人”、“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道德,有益于创造现代生活需要的同情弱者、互助友爱、帮穷济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3,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道德义务.《尚书》提出“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礼记·礼运》主张“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些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予以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只要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涵义,对于改善当今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的人伦思想强调个人在不同的关系中应当遵守相应的道德义务。儒家特别重视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有序。对长辈的“孝”即尊敬、善待,对下辈的“悌”即关心、爱护,被认为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不仅如此,儒家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还要敬重其他的老人;不但要悌爱自己的幼小之辈,而且还要关怀其他人的幼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十分崇高的人伦精神。在现代家庭与社会、人伦关系中,我们应当大力倡导敬老爱幼、孝敬父母、夫妇有情、朋友有信等美德,使中国人传统道德中一切有价值的人伦道德精神在新时代得以发扬。4,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君子”作为一切有道德进取心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不论是“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的执著道德精神,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尚道德理想,其核心思想,都是要求人们超越个人的私利、私欲,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正义事业作为个人行为的最高准绳。《易传》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提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提出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膝文公下》),历来为仁人志士所推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物欲横流,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国格的势利小人。理想道德人格是国民道德精神的一面镜子。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呼唤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提高民众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确立新型的具有现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在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性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传统道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传统道德作为历史的产物,带有阶级的烙印,具有许多片面性和局限性。同时,社会的变革给人民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激荡,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对传统道德模式、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因此,加强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激发人民的道德热情,结合道德现状,按照“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和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那些适应现代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传统道德要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人民在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成果显著,也形成了不少体现时代精神的新风尚。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开始大规模流动,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的结构布局出现多元化,人民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这种发展变化总的特点是“由封闭性道德向开放性道德转变,由一元性道德向多元性道德转变的特点”。人民伦理道德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他们仍然继承着传统慈孝、勤劳、善良、纯朴、节俭等的民族美德,同时又存在着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的道德观念。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新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面对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中,“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活动极易造成工具理性的扩张和僭越”,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从道德层次上看,既存在大公无私、舍己为公的崇高道德品质和义利并存、公私兼顾的理性道德,也存在着利已主义的落后意识和封建专制社会遗存下来的旧道德观念,这种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在道德选择上产生困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很多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在市场经济建设日见成效的基础上,道德建设迫切需要发展和完美,使与之相匹配,同时,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民将会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思考道德问题,逐渐形成一种兼容各种道德观念的批判思维。道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价值,中国传统道德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浓厚的道德文化资源,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维系社会关系、塑造社会人格、推进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根据新道德建设要求、创制新的观念和规范体系的实际需要出发,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资源中可用之资。在传统道德文化中,“公”、“忠”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个人修养的必要品质。在表达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中,中国传统道德强调“至公无私”、“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公没私,民其允怀”[的道德情怀。同时强调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的民族精神。在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公忠”的这种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对于培养人们“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都是具有重要积极作用的。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诚”、“信”作为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历代思想家所重视。儒家视诚信为“立人之道”,它要求人们诚善于心。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中国传统道德中这种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为内容的“诚”、“信”规范。同时,历朝历代都有崇尚诚信的传统:战国时著名的“南门立术”就是这种典故,也正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这种传统的讲求“诚信”的美德在建立和谐、互信的人际关系、形成文明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人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经济活动伦理化和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尊老爱幼在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传统美德,可简约地归结为“孝”与“慈”两种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孝”“慈”作为维护家庭亲子伦理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要求,历来为思想家们所高度重视。“孝”是就子女、晚辈对父母、前辈来说的。父母教子也决不仅仅在于言教,更注重身教。曾国藩曾明确指出:“以身垂范而教子侄,不在诲言之谆谆也。”传统“孝”“慈”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为充分发挥家庭在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形成,尊敬老人、赡养老人,在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道德新风尚起着积极的作用。传统道德思想强调关爱他人,宽以待人的广博胸怀,孔子是把“仁”作为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君子即使是在仓卒、困难的情况下都不能离开仁的原则。这种人已平等、推已及人或先他人后自己的人格修养,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人际和谐,促进文明风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它深刻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虽有一些因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显示出历史局限性或滞后性,甚至是落后性,但其中合理的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却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因此,在新道德建设中应该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改造和创新,正如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也就是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落后的、腐朽的方面,保留其积极的、先进的、有价值的方面。中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传统,例如传统道德中的道德、善、恶、义、利、忠、孝、诚、省、思、修养、慎独、良心等利民、富民、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提倡个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等思想都具有宝贵的现代伦理价值,至今激励着中华民族,在新道德建设中值得我们继续汲取和发扬。但是那些为维护封建血缘宗法关系、封建等级关系、封建专政统治政权,抑制个性自由发展和个人合理利益追求、愚忠孝、男尊女卑的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我们应该加以辩证地否定。传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传统是现代的历史和渊源,现代是传统的发展和延伸,毛泽东曾经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但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新的时代背景不仅需要继承传统优秀文化而且应结合时代背景将传统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要素,以时代为现代转换的文化环境,以时代主题为现代转换的着眼点,融入现代文明建设之中,将传统道德中的“忠君”思想改造为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忠于党和人民,忠于国家和忠于社会主义。”将传统义利、诚信道德所调节的熟人关系转换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诚信观,将传统思想所主张的道德调节原则转换为现代社会条件下法律规范、市场规则、道德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将传统“慈孝”思想转换为互尊互爱、民主、和谐的家庭美德等。总之,现代化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离开了对传统道德的传承,就将是无源之水,无水之鱼。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继承、利用、转换传统道德文化,将使其为建立新社会主义道德新风貌,促进经济、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思想值得现代人继承和发扬

这是一个极其宏大的问题。
但从华夏民族自所以能连续不断绵延至今,坚忍,善于学习而导致自身文化的宏大,勤劳奋斗,与人为善等都是首先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笔者研究虎文化,从这个角度而言,华夏民族自所以能连续不断绵延至今与坚持“虎变”所体现的变革、变通也是分不开的。
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至今我们的民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也是华夏民族自所以能连续不断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找一个切入点。
祝好!

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圆明园兽首拍卖背后的文化反思
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圆明园被盗文物铜鼠首、兔首的事件。实际上,欧洲自古以来脱胎于游牧文化的劫掠勒索习俗,两三千年来一直隐藏在其文化深层。无论是古代攻城抢掠,中世纪“骑士”用战俘勒索赎金,还是近代到亚非拉大陆占地殖民、海盗舰队横行,直到当代无耻地用盗抢文物向被盗抢国的人民敲诈,漫天要价地拍卖,都是它们的文化中强盗劣根性的体现。过去几十年里,欧美商人曾经利用日本、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用从日本、韩国盗、骗、抢去的文物敲诈了日本、韩国大笔钱财,现在又开始了对中国人的敲诈勒索。这种行为,就像小偷、强盗逼你出大价钱赎回原本属于你的被盗、抢去的赃物,只能用“无耻”一词来形容。
近100多年来主导世界“秩序”的思想,基本上来源于西方的文化体系——带有强盗勒索劣根性的文化体系,把世界搅得乱七八糟。因此,中国所代表的东亚文化,应当尽快注入占世界主导地位的文化体系,冲洗掉世界文化体系中肮脏的东西,换上清洁、健康的要素,这会让世界更加和平、健康。

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无论辉煌,还是衰落,无论是强悍,还是软弱,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然而,何谓文化?中国古人在《周易》中就有所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文明教化之义。而西方人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为如今的文化之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我们的影响根深蒂固。无论我们现在和国际如何接轨,无论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外来文化的影子,但只要是中国人,就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传统文化该如何弘扬?弘扬哪些方面?正如只有正确认识我们自己,才能扬长避短一样,只有认识剖析传统文化,才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广大。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远性和独创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是一环扣一环的连续发展的唯一的独立文明。埃及文化因入侵者的变化一度希腊化,后罗马化,再又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巴比伦文化更是被赫梯灭亡,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中从未产生过断档和空白。仅就文学而言,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魏诗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脉相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就曾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高度赞扬,他说:“世界上有古无今的文化很多,有今无古的文化也很多,而有古有今的文化则很少,像中国这样波澜壮阔的文化传统简直是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统一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保持完整和统一,延续至今而能基本保持原貌。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再生性。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兼收并蓄,体现在诸子百家在争鸣中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融汇;汉民族文化能够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外来文化也能够敞开它博大的胸怀,有扬有弃的吸收、整合。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和统一造就了它的悠远和独创,兼容和再生造就了它的多样。历史上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文明的先驱,领先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对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时值今日,中国的传统文化虽已衰落,但仍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该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使其重放光芒?这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入手,探寻其对人类世界的新的意义。
君不见,当今之世界,纷争不断,战祸频起。特别是伊斯兰世界与基督世界的对抗,更是给世界各地带来无穷灾难。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它不象西方文化那样讲求分别与对抗,而是主张“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互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
君不见,当今之世界,“民主”“自由”漫天飞舞,政治动乱此起彼伏。同一国之民分立对抗,互殴不止,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经济每况愈下。这都是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之功。而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流传至今从未中断过,甚至在外族入侵时仍能保持自己的原貌,反而还给周边族群以深刻的影响,不仅在于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具有自己的特殊的政治观和社会观,还在于它存在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意识形态,体现人类追求富足和人道主义的普世价值,那就是“仁”。它包括了对内的克己和对外的爱人,反映了人类宽以待人、相互谅解、相互忍让、相互敬重、相互期许的仁爱精神,期望“泛爱众”,人人和平相处,慈悲为怀,这才是人类应追求的幸福、安宁与和谐的普世主义精神。
君不见,当今之世界,环境恶化,天灾不断,资源近乎枯竭,全球危机已经显现。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但却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人类与自然的搏斗终于遭到自然的报复。西方的一些科学家把目光转向中国,包括《老子》《论语》在内的中国经典受到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处在科学发展困境的科学家们寻找世界观启发的努力,而不是由于什么一时的感情冲动。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他们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想要在21世纪活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吸收孔夫子的智慧。”
然而作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们来说,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果运用到当今社会的建设当中,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之间寻找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要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绝不能长期跟在西方国家的后面循规蹈矩,而应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模式。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创造一条有别于西方,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才能真正强大,传统文化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弘扬。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承和发扬长征精

必要性
利于凝结民族力量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辩证地加以看待,一方面要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摒弃落后愚昧的传统文化,即吸取精华,摒弃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什么价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正因为如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与现代化无缘的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恰当的。
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首先要认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的重心已经不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基本在家庭、家族的狭小圈子中完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便以家庭道德为主体,这种人际关系是相当固定的长期厮守或相处的关系。传统所说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有三伦说的是家庭中的关系。因此在这种伦理体系下的人是家庭人、角色人(同时作为父、子、兄、弟、夫、妇以及多重亲属关系的人)。而现代社会是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交错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他的社会位置和工作。工作和事业成为个人生命中的核心部分。而社会生产是在广泛的协作下完成的,人们的生活也突破了家庭的狭小空间,而在社会大家庭中同呼吸、共命运。在这种社会生活的模式下,人与人的平常交往,更多的是“五伦”之外的“第六伦”———社会公众。因此,现代人可以说是社会人、职业人。
其次,应认识传统人伦关系具有等级性和附庸性。传统社会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它所表现的是一种绝对服从、隶属的关系,正因为如此,许多传统的德治往往打有等级社会的烙印,比如讲忠孝,总挥不去愚忠愚孝的历史梦寐,讲仁爱,也带着贵族君子施舍恩荫的意味。现代社会人民是主体,是主人,是人格平等的公民主体、责任主体,把传统的忠孝仁爱思想拿到今天,由于时代变迁,人们往往找不着感觉。
由上所述,传统的道德从体系上说已经过时,但就其思想资源来说,它又有许多可供选择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道德建设从根本上说要靠说服力,我们要建立适合现代社会的新的道德体系,其成功与否,就在于它有无深入人心的说服力。中国古人对道德文明建设作过巨大贡献,提出许多德目,在几千年的道德实践中这些德目内涵积淀极为丰富,每一德目都有许多圣贤名言和感人的故事,以这些作为思想资源去说服教育群众,能深入人心,群众乐于接受,因此我认为要提出和建立新的道德体系,应有选择地继承文化遗产。
 新的道德体系要借鉴传统儒家的道德思想,也要继承革命时代的优良传统,更主要的是,这项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对社会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依据当代的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创造新的道德体系。很显然,这是一件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之关系认识

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之关系认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

志愿服务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下哪一项没有为志愿服务文化提供思想养分

志愿服务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下哪一项没有为志愿服务文化提供思想养分?A、儒家的“人文”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道家的“泛爱”思想D、佛教的“慈悲”精神答案:A解析:中国传统文化是志愿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知识大全 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初三政治题)

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初三政治题)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其最根本的依据是_____。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不能解决中国所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__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_____。A、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B、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

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反复强调__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反复强调_____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A、改革B、发展C、稳定D、和谐答案:C解析: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

下列关于中国哲学的历史陈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中国哲学的历史陈述不正确的是_____。A、墨子一生为反对不义战争而奔走呼号,他的思想理论核心是“兼爱”、“非攻”B、孟子主张“仁政”和“王道”,竭力反对暴政C、荀子是儒家的继承人和发扬者,他

知识大全 :中国共产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什么三大历史任务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什么三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为了苏维埃的荣耀,还有疑问请提全党同志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

要引导人们发扬__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

要引导人们发扬_____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A、集体主义B、改革创新C、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