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7月半鬼节是怎么来的

Posted

篇首语: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7月半鬼节是怎么来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月半鬼节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禁忌吗?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把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万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禁忌1、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阴气特别重,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所以在鬼节的时候要早点回家呆著。
禁忌2、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是祭拜的模式,那个会以为是你在招他来分享食物。
禁忌3、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禁忌4、不可捡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禁忌5、不可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
禁忌6、不要熬夜,人阳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阴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泄气入侵。
禁忌7、不要偷吃祭品,这些是属于那个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禁忌8、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

七月半鬼节怎么来的

节日起源: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佛教中称为“盂兰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开启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灾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气。
许多人都不知道中国“鬼节”的由来,实际上,“鬼节”源自佛教“盂兰盆会”。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双亡,他十分思念自己的母亲。等到修成之后,他便用天眼通察看地狱,寻找自己的母亲,结果发现母亲已堕入饿鬼道,食物入口,便化为熊熊烈火,苦不堪言。目连很心痛,便去向师尊释迦牟尼请求解脱之法。释迦牟尼训示道,由于你母亲生前罪孽深重,死后堕入饿鬼道,万劫不复,如要解脱,非你一人之力可为,须集合众人力量,方可化解。于是目连历尽艰辛,广集僧众比丘,于七月十五日做了一场盛大的法会,超度地狱亡魂,终于使母亲脱离苦海。
盂兰盆是印度梵语。“倒悬”的意思,本来这个节日与中国的中元没有关系,但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的故事与中元相融合,并加入许多中国化的元素,比如与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鬼节。

七月半鬼节是怎么回事?

每年夏历七月十五这这天,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但是,“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夏历七月十五这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则称之为“鬼节”。当然,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鬼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这三节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
一,道教的“中元节”
按照道教的文化逻辑,一年的时空应该分成上下阴阳两半,而且,中国道教认为养育世界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所以,道教将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说的“官”,不是指人间官员的“官”,而是指意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类似于中国围棋对奕中的“官子”的那个“官”。
中国道教主要产生在中国农业文明发达地区,所以,中国道教一向认为天玄地和地玄天,地生万物,水为生物之本,且地含水。这就是说,由于中国农业文明注重地水两元素对人类万物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中国道教文化理念中一直蕴涵着以地为中心去观察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及其“方法论”。按照道教这种世界观,道教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
中国道教不同于世界上的的许多宗教。世界上的许多宗教都是神人合一的,或者就像基督教那样讲究“道成肉身”的三位一体,这使得宗教传播者往往被高度神化。中国道教传教的目的很明确,道教传播者不是神而是人,所以,道教传播道德伦理是“因材施教”的。对智慧高的人,就明示《道德经》的道理,对那些智慧不够或者没有多少时间去深入反省自身道德伦理建设的人,就采取编写故事去说明道理,“寓教于游乐”,就是来源于中国道教的传教方法。
中国道教的“中元节”,其实主要是传播道德伦理的节日,也就是倡导人们在这天注重修德。中元节这天,有思想和有时间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学习老子的《道德经》,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而对于一般教众,道教则创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于游乐之中”。比如,道教杜撰出有有个叫做陈子祷的人与龙王女儿结婚,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个孩子,这“三官”主管人间的赐福、赦罪、解厄三个任务,他们法力无边,分别要在这三天到人间巡游,检察人们的道德品质是否好还是坏,对于那些道德品质好的人,他们就给予赐福,否则,他们就要降罪。但是,中国道教又是一个很宽容和随时给予人转变更新自己的机会的宗教,所以,“中元节”并不仅仅是个奖励善良和惩罚恶劣的的节日,而主要是个“赦罪节”,所以,“中元节”又是中国节日中的“忏悔节”和“赎罪节”,一年中有罪过的人可以在中元节这天通过各种仪礼去检讨自己和请求天地人的宽恕。
二,佛教的“盂兰盆节”
传说,有个叫做目莲的人做梦,他梦见自己去世的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却屡屡不行。木莲将此事告诉佛,佛劝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木莲在七月十五这天作盂兰盆(梵意为“解救倒悬”),于是,佛教僧众集体为木莲母亲唸经超脱,使得其母脱离了苦海。由此可见,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涵义,一是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脱先人罪孽,并提倡孝道。
三,民间的“鬼节”
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大概是因为民间人们要在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月的时间中给先人烧纸钱和祭祀,这种人魂对话的气氛,使得人们产生了鬼的节日之说。
中国民间鬼节中,七月初一为开鬼门,死去的先人就要魂归人间检察后代们是否善恶,后人也要乘机祭祀他们;七月十五,为鬼节。过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还没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游魂人间。……
应该说,中国的鬼文化相当发达,我们不能够简单将其说成为是什么封建迷信而一杆子打倒,其中蕴涵着很深刻的道德观,其也曾经对中国道德伦理建设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也对拉动一方经济和就业产生过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以前常见的纸火香烛业,就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而像酆都鬼城,则从古至今都是旅游胜地,给重庆丰都一带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发展机遇。
由于中国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和民间的鬼节都带有奖善罚恶和祭祀先烈及其提倡忠孝等共同文化内涵,所以,自唐宋以后,七月十五还被一些地方政府和家族借用,搞成了集体祭祀先烈和忠孝大德之人的节日,这就是说,中国历史上,七月十五,又是个祭祀国家和地方的忠孝大德之人的日子,这里说的忠孝大德之人,并不仅仅是指家庭伦理范畴中的忠孝之人,还是指意那些历史上曾经为国家、集体、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地方安全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
人们都知道,世上本无鬼,人们心中的鬼实际上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亲人思念。在土乡,崇鬼敬鬼习俗十分浓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每一个家庭不知失去了多少个亲人。他(她)们离开人世,到那不可捉摸的冥冥世界。痛失亲人当然是最伤心的最痛苦的事情。为了寄托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土乡人把这美好的思念的情谊放在七月凌晨的日子里。因此,对于过七月半这个美好的日子,祭奠冥世亲人,寄托自己的哀思,是土乡人最庄严隆重的习俗。
七月半,即七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早早地就起了床。到山上摘来一大把桐油叶,用于包裹练好的糯火粑粑。粑粑包好后,放在锅子里蒸熟,然后放在堂屋中的大方桌上,祭祀亲人。桐油叶包裹的粑粑,柔软细嫩,喷洒著一种悠悠的桐油叶清香,祭完祖宗亲人后,方
可让大人或小孩吃,这时,一家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
夕阳西下后,每家每户都在全力以赴地准备好为死去亲人的钱纸香烛,并用红纸庄重的写上每个死去亲人的名字,然后放在地上和钱纸香烛一起焚化。为了使每个死去的亲人都拿到一笔丰厚的礼品,在烧化纸钱时,必须按照亲人辈份的大小和死去的早晚顺序摆好,每人可拿一堆,每堆钱纸上都要摆好事先写好的名字,这样就不会错乱。在燃烧纸钱的同时,寨子宗庙的祠堂里,正在举行隆重的祭鬼节灯会。在族长主持下,把扎成各种形形色色的鬼灯和神灯按顺序摆好。主要有鬼王灯、钟旭灯、冥王灯、判官小鬼灯、牛头马面灯。在神堂里主要有观音灯、罗汉灯、三星灯、三才灯、南极仙翁灯、玉皇灯、王母灯、瑶池灯等等。这些形式各异大小不等的扎灯,一律按照大小摆好,然后由土老司唸咒祭祀。法事完了之后,就把这些扎灯和钱纸香烛一起燃烧掉。全寨子各家各户的长者,在上面贴上自己祖宗祖先的牌位,端回家中在神坎上放好。七月半祭鬼节也就到此结束。

七月半鬼节是什么节

七月半鬼节是中元节。
传统“中元节”是农历7月15日。源自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在阴间看到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7月15日设素筵供母享用,以后传承开来,遂成“盂兰盆节”的传统。
佛教源于印度,但“目莲救母”显然是汉化后的传说,因目莲的母亲姓“刘”。
“盂兰盆节”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此节以后被道教袭用,成了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节中的“地官节”,地官主掌地狱,于是人们穿凿说:这一天领导放假,地狱无人把守,故阴间的逝者们将沿着银河的亮光,回到人间。因此家家户户放河灯,以期在人间接续银河之路,迎接先人英灵。
所以,中元节又被叫作“鬼节”。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传统中国一直以农耕为本,在大量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先人们发现万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一个果实的成熟,最终离不开种子的恩惠,所以,果实对种子,后人对先人,必须常怀一份感恩之情。这份浓烈的祖先崇拜情结,是中华文明所特有的。
中元节就是这样的一个节日,它表达的就是感恩。古人并不忌讳“鬼”,在古人的意识中,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活法而已。人死了,就会以鬼的形式继续活下去,所以人们对他们,仍应保有一份虔敬之心。

七月半鬼节中元节是哪天要注意什么有哪些禁忌

一、中元节俗称鬼节,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个别地方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
中元节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二、中元节的禁忌:
1、忌半夜晾衣服
溼衣服容易让游离电波黏着在上面,不容易脱身,据说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
2、忌披头散发睡觉
传说鬼月时,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起来聊天。
3、忌生理期
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
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4、忌说鬼字
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
5、忌乱踩冥纸
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
6、忌乱拍他人肩头
这项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就等于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7、忌轻易回头
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好兄弟。
温馨提示: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鬼节这几天,晚上早点回家准没错,尽量选择素食。
延伸中元节的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7月半鬼节是几月几号

今年的七月半鬼节是8月10号

七月鬼节是怎么来的?

七月十五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麻姑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连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农历7月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七月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网际网路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鬼门关:这里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一一路引。这是人死后到鬼国报到的依据。路引长3尺,宽2尺,是用黄色的软纸印做的,上书“为丰都天予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地府转世升天”。同时,路引上面盖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三个印章。凡是人死后入殓(1ian)或火化时烧掉它,就会随灵魂来到地府,所到之处才能畅通无阻。
路引一说起源于唐太宗贞观年问。丞相魏徵梦斩泾河老龙,唐太宗李世民受到牵连而被阎罗王传讯到了地府,当阎罗王问明情况后,知道李世民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不但文韬武略,而且安邦定国,创造了唐朝初年的盛世局面即“贞观之治”。于是决定放李世民还阳。临行前,阴天子委托阳天子把鬼国护照“路引”带回阳间,发给善臣善民,使他们死后凭此路引进入鬼国首都——丰都,可以免受地狱众鬼欺凌和刑罚折磨。所以自唐以后,路引就象圣物一样被流传了下来,从无变动。所以这种路引只有好人才能买到,作恶的人是买不到的。以前来丰都旅游的人都要为家里的老人买一份路引回去,以表示自己的孝心。因此,以前丰都城里的路引非常流行,很多人就靠卖路引为生,使得丰都鬼城名声远扬。
鬼门关前为新刻的十六大鬼,传说是阎罗王专门挑选的一批恶鬼来此镇山把关的。他们对劣迹斑斑、恶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盘查得格外苛刻、严格,不使一个蒙混过关。这组石刻体现的是鬼城民俗文化的“惩恶扬善”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旨,揭示的是鬼城民俗文化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它以写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并按大众审美心理要求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渲染烘托鬼城特有的文化氛围,形象个性突出,神态生动,造型新颖,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7月半鬼节是不是真的

鬼节只是一个传统的民俗。
七月十五是鬼节,相传阴间地府的鬼门关会大开,无数鬼魂涌到阳间流连,可谓“阴气冲天”。如何能避免撞邪、大步迈过?留意以下宜忌,方可减低“撞鬼”机会。
七月十五鬼节禁忌1、参拜土地庙 可免则免 庙宇是供奉神明的清净地,不少人都认为于盂兰节应该前去上香参拜,求神明保佑,但在玄学角度而言,这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土地庙供奉的是地神,本身是阴差,是统领群鬼的头目,所以鬼节期间,鬼魂到阳间流连之时,也会在土地庙聚集,为免招惹阴气,还是不去为妙。
七月十五鬼节禁忌2、安全起见勿游夜水 俗语说:“欺山莫欺水”,一年中有不少人遇溺身亡变成水亡魂。据说,此等冤魂会借鬼节期间出来找替身,所以为求安全起见,切忌于农历七月到海滩、河边、溪涧等游夜水。另外,若家中的窗户是对着坟场的话,整个农历七月都要将窗户关闭,并把窗帘落下,减少阴气凝聚,避免招惹在坟场徘徊的游魂野鬼。
七月十五鬼节禁忌3、楼梯墙边切勿逗留 虽然农历七月期间,阴气会较旺盛,但鬼魂对于人气始终避忌几分,所以不会在街上与路人面撞面而行,多会选择在树下或墙边聚集,因此大家去夜街时,应尽量避免靠近墙边、树荫及楼梯等暗处行走或逗留,尤其槐树最易招惹鬼魂要特别留神。
七月十五鬼节宜1、必要祭品 不可缺少 为求心安理得,不少人都会于鬼节期间烧街衣,并且买许多食物、祭品去拜祭。不过,提醒各位,拜祭时应备齐一些最必要的祭品,如衣纸一定要有冥钱和金元宝;而祭品方面,就要备齐烧肉、菜、水、饭和酒。因为鬼魂平日被困住,不能四处流连,直到农历七月才可到阳间,所以人类要烧冥钱、金元宝给鬼魂使用,并且要预备一些人类最基本的食物供他们享用,让鬼魂有钱使之余也可饱肚。
七月十五鬼节宜2、多穿黄衣神光照耀 鬼节期间避免撞鬼,也可从衣方面入手,这段时间要尽量减少穿鲜红色的衣服,应多穿代表神光的黄色衣服,以及别让头发遮阳气凝聚的额头,有刘海的人士就最好用发夹夹起。由于传闻人的肩膀及后脑有三盏“灯”,代表阳气,所以在鬼节期间,不要被人拍肩膀及后脑,以免将“灯”拍熄,招惹鬼魂。
七月十五鬼节宜3、戴水晶玛瑙挡煞辟邪 若还是有点不安心,可考虑佩戴一些具有挡煞、辟邪作用的饰物,如白水晶及玛瑙。白水晶能令佩戴者保持头脑清醒,不易被鬼神控制。而玛瑙则可辟邪,令佩戴者心情愉快和增加信心。至于款式方面,无论什么形状、颜色也没有所谓,不过当然愈大就愈好。

鬼节是怎么来的

外国来的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七月十五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些地方叫“七月半”,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

七月十五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些地方叫“七月半”,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是鬼节吗?农历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

张韶涵《月半爱丽丝》歌词全文

歌曲《月半爱丽丝》是著名音乐制作人于飞、知名作曲者JerryC、作词人林乔等以及编曲张筱真强强联手打造的金曲,歌曲在钢琴和大乐队的伴奏下,徐徐追忆情侣从相识到陪伴的甜蜜片段,张韶涵清亮的嗓音演绎出一段

知识大全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鬼节”中元节的由来

每年的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那么中元节是什么节,中元节的来历,中元节都有哪些习俗?下面小编一一为大家解答。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

知识大全 鬼节习俗大全,各地鬼节习俗汇总

鬼节习俗阴历七月十五是“鬼节”。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中国岁时节令有“三元”之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

知识大全 七月半俗称鬼节,鬼节传说习俗禁忌那些朋友知道

七月半俗称鬼节,鬼节传说习俗禁忌那些朋友知道?禁忌1、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阴气特别重,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所以在鬼节的时候要早点回家呆着。禁忌2、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好比香插

知识大全 鬼节的六大禁忌是什么。

鬼节的六大禁忌是什么。1、床头挂风铃2、夜游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4、偷吃祭品5、吹口哨6、喊名字鬼节,顾名思义,即鬼过的节日,民俗演化为常人祭拜鬼神之俗。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

知识大全 几月几日是鬼节

几月几日是鬼节?2015年鬼节农历是七月十五,阳历是8月28号。2016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五鬼节。鬼节的由来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

知识大全 7.6除以0.125的简算第一步的8是怎么来的

7.6除以0.125的简算第一步的8是怎么来的7.6除以0.125=7.6÷1/8=7.6*8=60.80.125=1/87.6除以0.125的简算7.6除以0.125=7.6*8326减201简算第

知识大全 中国“鬼节”的各地习俗

中国“鬼节”的各地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的节日与风俗也慢慢地在民间淡化,普遍来说,现在人们知道的较为普及的“鬼节”就是七月十四、十五(具体日期以地方风俗而定)这两天,简称为“七月半”。清明节虽然也是

知识大全 好吧,我承认我是来推销书的,很跟风,什么来

好吧,我承认我是来推销书的,很跟风,什么来推销书你得去对地方不能在这里推销啊,你想推销书你得去学校才对啊,你在这里推销给谁看呢毛孔一毫米,好吧我承认我是来求救的毛孔粗大是因为毛孔周围的皮肤已经失去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