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Posted 学生

篇首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教育理念就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思维特别严谨的科学,根据数学本身固有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严密思考、充分论证、精确计算的科学态度和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
课程改革的精神就是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学习过程。彻底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的“灌”满了整个课堂,教师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学生却如听催眠曲一般。在“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改变“灌输式”教学为“引探式”教学,即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协作交流,质疑问题,自主建构,实践创新”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是我们教者首先应具备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运用,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数学呢?
一、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的先决条件
预习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很重要途径。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预习,可以保证听课的质量,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长期坚持就能更快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一般地说,预习的步骤可分为:
1、感知教材。预习数学时,主要是由“粗”到“细”,先将内容粗看一遍,对这节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细看文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细看这些内容时,就要理解数学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限制性条件,指出条件必要性;弄懂公式推导、定理、推论、的证明过程。
2、温习旧知。新旧知识间有必然的联系,学习新知必须以旧知为基础。预习时应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并自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提高预习的质量。
3、挖掘疑点。预习的目的之一是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听课的针对性、积极性。因此预习时要善于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而初步把握握重点。自觉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一番思考,应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之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道数学题“已知实数a满足|2011-a |+ a-2012 = a,求a-20112的值,其中就包括了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求法,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等知识内容,如果一看就无法解答便不假思索放手,而留待教师去解答(这一点在不少学生身上都存在),这样的“疑点”并没有去挖掘,只是找出而已,而应根据已有的知识先去分析,经过思索一番之后的仍然无结果便留下来……
4、尝试练习。预习了新知后,应主动选择一些习题练,练习验证预习效果和对新知领会掌握的程度的检验。应该注意的是不做有难度的习题,以书本上课后练习为重点。尝试练习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我检测,一方面巩固预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增强我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促进成绩的提高。通过练习,可以及时发现疑难以疑引思,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如有的习题做不出来,可再预习或留待上课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应强调的是应发扬勤学苦练的精神,消除“怕”字当头的思想。只有学中有练,练中有学,才能运用所学。
二、课堂先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时机
所谓课堂先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课本进行自学。
2、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例如,自学公式、定义、定理时,要求学生阅读,然后先默一默,看看丢掉了什么或什么地方不准确,再把错了的划下来,着重记忆;自学公式时,从字母、符号、项数等方面去认清公式的特点;自学内容跟旧知识类似时,指导学生用对照、类比的方法;自学几何定理时,指导弄懂定理的实际背景、来龙去脉、意义作用,使知识系统化。
三、课后练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它对于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很有益处。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
1、做好练习。使学生明白,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是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形成技能和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保证。所以一定要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在做练习前,应充分复习新课内容,还要复习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识。在正式动手做题时,要先仔细读题,遇到复杂一些的问题,要充分运用逆向思维的分析法与正向思维的综合法,结合起来寻求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在做题时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解题过程要言必有据。解完习题后,会正确运用检验方法,检查结果是否合理或合乎实际。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多想想有没有别的解法,哪种解法最优,通过一题多解使创造思维得到提高。
2、及时复习。学习的知识,如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就会遗忘。对理解不太深或模糊的地方,也能通过复习,加深理解,同时也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记忆数学内容。学过一个单元后,及时通过复习、整理课堂笔记,归纳知识体系,最后对知识进行简化,用压缩的语言把知识体系纳入自己的记忆系统,这就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读书要做到的“薄-厚-薄”。
在自主学习之前,必须使学生明确自学的任务、要求和方法,自学才会有目标,劲头才会更高,效果才会更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为了使学生会求知,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而这个好习惯更需要教师精心培育,严格训练才能养成。一旦养成,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摘要: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初中数学学科中,逻辑性比较强,而所学的知识都是比较基础且实用的,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分析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剩余2735字)

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的精神就是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学习过程。彻底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的“灌”满了整个课堂,教师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学生却如听催眠曲一般。在“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改变“灌输式”教学为“引探式”教学,即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协作交流,质疑问题,自主建构,实践创新”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是我们教者首先应具备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运用,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数学呢?
一、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的先决条件
预习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很重要途径。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预习,可以保证听课的质量,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长期坚持就能更快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一般地说,预习的步骤可分为:
1、感知教材。预习数学时,主要是由“粗”到“细”,先将内容粗看一遍,对这节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细看文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细看这些内容时,就要理解数学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限制性条件,指出条件必要性;弄懂公式推导、定理、推论、的证明过程。
2、温习旧知。新旧知识间有必然的联系,学习新知必须以旧知为基础。预习时应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并自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提高预习的质量。
3、挖掘疑点。预习的目的之一是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听课的针对性、积极性。因此预习时要善于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而初步把握握重点。自觉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一番思考,应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之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道数学题“已知实数a满足|2011-a |+ a-2012 = a,求a-20112的值,其中就包括了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求法,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等知识内容,如果一看就无法解答便不假思索放手,而留待教师去解答(这一点在不少学生身上都存在),这样的“疑点”并没有去挖掘,只是找出而已,而应根据已有的知识先去分析,经过思索一番之后的仍然无结果便留下来……
4、尝试练习。预习了新知后,应主动选择一些习题练,练习验证预习效果和对新知领会掌握的程度的检验。应该注意的是不做有难度的习题,以书本上课后练习为重点。尝试练习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我检测,一方面巩固预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增强我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促进成绩的提高。通过练习,可以及时发现疑难以疑引思,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如有的习题做不出来,可再预习或留待上课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应强调的是应发扬勤学苦练的精神,消除“怕”字当头的思想。只有学中有练,练中有学,才能运用所学。
二、课堂先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时机
所谓课堂先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课本进行自学。
2、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例如,自学公式、定义、定理时,要求学生阅读,然后先默一默,看看丢掉了什么或什么地方不准确,再把错了的划下来,着重记忆;自学公式时,从字母、符号、项数等方面去认清公式的特点;自学内容跟旧知识类似时,指导学生用对照、类比的方法;自学几何定理时,指导弄懂定理的实际背景、来龙去脉、意义作用,使知识系统化。
三、课后练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它对于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很有益处。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
1、做好练习。使学生明白,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是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形成技能和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保证。所以一定要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在做练习前,应充分复习新课内容,还要复习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识。在正式动手做题时,要先仔细读题,遇到复杂一些的问题,要充分运用逆向思维的分析法与正向思维的综合法,结合起来寻求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在做题时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解题过程要言必有据。解完习题后,会正确运用检验方法,检查结果是否合理或合乎实际。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多想想有没有别的解法,哪种解法最优,通过一题多解使创造思维得到提高。
2、及时复习。学习的知识,如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就会遗忘。对理解不太深或模糊的地方,也能通过复习,加深理解,同时也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记忆数学内容。学过一个单元后,及时通过复习、整理课堂笔记,归纳知识体系,最后对知识进行简化,用压缩的语言把知识体系纳入自己的记忆系统,这就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读书要做到的“薄-厚-薄”。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者应该有效利用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数学问题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以提升内在动力。趣味性作为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动力,是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激发内在情感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自发思维和解答问题的意愿。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学习与数学解题是一种探究性的思维活动,它依赖于学生的大脑思维,要想真正将这一思维活动进行到底,质疑、探究显得同样重要.毋庸置疑,质疑、发问是诱思的第一步,也是数学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基础环节.鉴于此,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疑、析疑与解疑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问
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参与教学,主动地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地调动知识储备,主动思考,积极思维,才能发现问题,进而产生想提问的动机。所以,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以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动手能力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实践操作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维,产生疑问。如在学习“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我发给每个学习小组各三组纸条,分别为:10厘米、12厘米、17厘米;10厘米、12厘米、25厘米;10厘米、12厘米、22厘米。经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有的可以拼成三角形,有的则不能。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使学生心中产生了“拼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究竟有什么关系”的疑问。
2、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与实例和数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想学的愿望。
二、营造愉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氛围紧张压抑,会抑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消极厌学情绪;如果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学生会感觉到轻松和谐,思维将更活跃,进而敢于提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问。
1、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控制着课堂,往往是教师一讲到底,且教师讲到哪里,学生记到哪里,使得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执行着教师预定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处在教师的压制下,师生关系是对立的,学生对教师有畏惧感,对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参与学习的意愿不强,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有更多的发言权与选择权,使学生有主动思考的时间,有时间和胆量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展开预习,遇到不懂的知识大胆地提出来,也可以在课下请教同学和老师。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如有不同见解时,应让学生大胆地提出来,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维护教学秩序和教师的权威将这一掠而过,而应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不同的见解也许就是学生的创新之处,即使是错误的,也可能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错误,教师应及时加以指导,使学生自行修改,将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
2、互动的师生关系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放任自流,这样就会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单纯的教师教走向单纯的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教学不是师生某一方的独立活动,而是教与学的统一体;知识也不是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师生双向互动多向交流的过程。因此,要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要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教师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试想如果一个教师整节课都板着脸,表现得非常严肃,学生会因为畏惧教师而带来消极的情绪。但是如果一个教师以笑脸迎接学生,以宽容与耐心对待学生,这种快乐是可以传递的,学生也会感受到快乐的气息。二是发挥教师合作者与指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来参与学习活动,给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学生一起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
三、设计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勇于提问
新课程改革提倡要设计具有探索性与开放性的习题。这类题型无固定模式可循,条件不完善,答案不唯一,没有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条条框框里,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面来思考问题,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开拓和数学能力的提高,利于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开放性题主要分成条件开放型、问题本身开放型、设计开放型、结论开放型四大类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历年中考中的开放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如我提出几个条件,有些是无用的,让学生从这些条件中选取两个组成一道题。这样的练习设计有新、奇、异的特点,学生发现做练习不再是教师指定,而是让自己选择条件来自己编题,练习的积极性会非常高,能积极调动已掌握的知识编出更多的练习题来,从而使学生将头脑中零碎的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构建成知识体系,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任凭老师如何鼓励,如何旁敲侧击,就是没有学生提出问题。其实,不是学生不敢提,也不是不想提,而是不知道如何提问。因此,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至关重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并渗透在每一节的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提问的方法,自然就会提问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有效培养。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射阳县黄沙港初级中学 金海梅
新课程教育理念就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思维特别严谨的科学,根据数学本身固有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严密思考、充分论证、精确计算的科学态度和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
课程改革的精神就是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学习过程。彻底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的“灌”满了整个课堂,教师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学生却如听催眠曲一般。在“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改变“灌输式”教学为“引探式”教学,即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协作交流,质疑问题,自主建构,实践创新”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是我们教者首先应具备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运用,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数学呢?
一、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的先决条件
预习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很重要途径。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预习,可以保证听课的质量,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长期坚持就能更快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一般地说,预习的步骤可分为:
1、感知教材。预习数学时,主要是由“粗”到“细”,先将内容粗看一遍,对这节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细看文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细看这些内容时,就要理解数学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限制性条件,指出条件必要性;弄懂公式推导、定理、推论、的证明过程。
2、温习旧知。新旧知识间有必然的联系,学习新知必须以旧知为基础。预习时应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并自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提高预习的质量。
3、挖掘疑点。预习的目的之一是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听课的针对性、积极性。因此预习时要善于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而初步把握握重点。自觉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一番思考,应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之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一道数学题“已知实数a满足︳2011-a ︳+ a-2012 = a,求a-20112的值,其中就包括了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求法,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等知识内容,如果一看就无法解答便不假思索放手,而留待教师去解答(这一点在不少学生身上都存在),这样的“疑点”并没有去挖掘,只是找出而已,而应根据已有的知识先去分析,经过思索一番之后的仍然无结果便留下来……
4、尝试练习。预习了新知后,应主动选择一些习题练,练习验证预习效果和对新知领会掌握的程度的检验。应该注意的是不做有难度的习题,以书本上课后练习为重点。尝试练习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我检测,一方面巩固预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增强我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促进成绩的提高。通过练习,可以及时发现疑难以疑引思,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如有的习题做不出来,可再预习或留待上课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应强调的是应发扬勤学苦练的精神,消除“怕”字当头的思想。只有学中有练,练中有学,才能运用所学。
二、课堂先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时机
所谓课堂先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课本进行自学。
2、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例如,自学公式、定义、定理时,要求学生阅读,然后先默一默,看看丢掉了什么或什么地方不准确,再把错了的划下来,着重记忆;自学公式时,从字母、符号、项数等方面去认清公式的特点;自学内容跟旧知识类似时,指导学生用对照、类比的方法;自学几何定理时,指导弄懂定理的实际背景、来龙去脉、意义作用,使知识系统化。
三、课后练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它对于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很有益处。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
1、做好练习。使学生明白,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是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形成技能和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保证。所以一定要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在做练习前,应充分复习新课内容,还要复习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识。在正式动手做题时,要先仔细读题,遇到复杂一些的问题,要充分运用逆向思维的分析法与正向思维的综合法,结合起来寻求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在做题时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解题过程要言必有据。解完习题后,会正确运用检验方法,检查结果是否合理或合乎实际。发挥发散思维的作用,多想想有没有别的解法,哪种解法最优,通过一题多解使创造思维得到提高。
2、及时复习。学习的知识,如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就会遗忘。对理解不太深或模糊的地方,也能通过复习,加深理解,同时也能更有效,更准确地记忆数学内容。学过一个单元后,及时通过复习、整理课堂笔记,归纳知识体系,最后对知识进行简化,用压缩的语言把知识体系纳入自己的记忆系统,这就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读书要做到的“薄—厚—薄”。
在自主学习之前,必须使学生明确自学的任务、要求和方法,自学才会有目标,劲头才会更高,效果才会更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为了使学生会求知,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而这个好习惯更需要教师精心培育,严格训练才能养成。一旦养成,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动意识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动意识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致力于构建一种学习群体.通常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其特点为:主动参与,合作探索,交流获益,达到共同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

知识大全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摘要:著名教育

知识大全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把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

知识大全 如何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也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初中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

知识大全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导致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薄弱目前,初中的数学教材内容基本上是以数学的逻辑体系为主线编写的,教学模式是“概念定理―例题讲解―练习巩固―考试反

知识大全 如何培养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具有强烈的自为性,是消除对他人的依赖、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在初中阶段,拥有了逐渐明显的独立性思维,自我意识日渐觉醒,自省与向外体验需求在扩大。抓住这

知识大全 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极高的学习主动性的表现,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以

知识大全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教育的新课改提出教学需要创新,并且鼓励学校进行新式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并且将传统教学中的优良传统教学方式和创新的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力

知识大全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章提要: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通过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传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

知识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