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大将军衔的10个人都有谁?

Posted 军衔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大将军衔的10个人都有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大将军衔的10个人都有谁?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的有: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955年首次授衔时,我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
元帅和大将各10人。
上将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中将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少将802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4名,1961至1964年由大校晋升少将533
名。
1955年授衔时,10名元帅平均年龄57.岁,朱德最大69岁,最小的林彪49岁;10名
大将平均年龄51.7岁,最大的张云逸63岁,最小的许光达47岁;上将平均年龄47.7岁,
最大的陶峙岳63岁,最小的肖华39岁;中将平均年龄45岁左右,最大的傅连璋61岁,最
小的刘西元、张池岳38岁;少将平均年龄43岁左右,最大的史可全63岁,最小的吴忠、
徐斌34岁。
我军将官中:
女将军一人,即李贞少将,曾任军事检察院副院长。
外国人一人,即洪水少将,越南河内人,京族,曾任军委主办的《战斗训练》杂志社社
长等职,1956年回国。
解放战争时期起义将领14人,其中上将3人: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中将3人,
少将8人。
少数民族34人,上将2人:乌兰夫、韦国清;中将8人,少将24人。其中壮族11人、蒙古族5人、藏族5人、维吾尔族5人、满族4人、回族2人、土家族2人。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的有: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的有: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的有: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杨勇、杨至成、杨成武、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黄永胜、阎红彦、傅钟、傅秋涛、韩先楚、董其武、彭绍辉、谢富治、赖传珠。

战时授予中央军委主席什么军衔?

不一定是一级上将,并且这个军衔也不是“在这一次新军服换发的时候也顺便取消了”
我军88年实行新军衔制的时候,设有“一级上将”军衔,作为我军新时期的最高军衔,就是考虑授予中央军委主席的。
但事实上88年的“一级上将”与55年军衔的“大元帅”一样,设而未授,实际空缺
1994年修订军衔条例,“一级上将”军衔被取消
今后如果需要为中央军委主席授衔,由全国人大另行规定
所以到时候是授“一级上将”还是“特级上将”还是“元帅”不得而知

2015年中央军委授十位上将军衔是谁?

中央军委7月31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晋升上将军衔警衔仪式。
这次晋升上将军衔警衔的10位军官警官是:副总参谋长王冠中、总政治部副主任殷方龙、海军政治委员苗华、国防大学校长张仕波、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粤军、济南军区司令员赵宗岐、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郑卫平、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作成、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宁。

1995年9月27日,那位没有被授予大将军衔?

1955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大将军衔,之后就没有人被授予大将军衔了。

10人获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警衔 都是谁

晋升上将军衔警衔的10位军官警官是:副总参谋长王冠中、总政治部副主任殷方龙、海军政治委员苗华、国防大学校长张仕波、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粤军、济南军区司令员赵宗岐、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郑卫平、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作成、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宁。

萧克为什么没有授予大将军衔

萧克,虽然是开国57名上将之首,但在八路时期是120师副师长,论资历应该授予元帅军衔。
只因领袖不喜欢他。

萧克是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员之一。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予军衔,萧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居55位开国上将之首。虽然排在开国上将的第一名,但以他的资历和职位来讲,还是有点委曲。萧克做不了大将,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曾支持过张国焘,这让毛泽东很不高兴,毛泽东曾说,萧克这个人在历史上一贯不正派。
虽然在大将评衔时,林彪曾致信毛泽东希望突出井冈山在我军历史上的地位,而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也确实有四位大将(粟裕,黄克诚,谭政,罗瑞卿)是从井冈山上下来的,可是,原来分配给红二方面军的大将名额,却没给最有代表性的上过井冈山的红六军团的军团长萧克,而是给了临时突击提拔的许光达。授衔时,首先要看军功、资历、职位,其次还要看以往的政治表现,论军功、资历、职位,萧克都没问题,但在政治表现这一点上吃亏了。同样,很多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也因为张国焘的原因,军衔被人为的压低了。
萧克是个老革命,和林彪一样出身于黄埔四期。萧克16岁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并参加了北伐,后在叶挺部效力,并于1927年入党,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一路败退上了井冈山,并在整编后的红四军任职。从这一点看,萧克算是毛泽东的井冈山嫡系了,可从萧克的回忆录来看,萧克对毛泽东一直是有保留的支持的。
萧克在一次批林整风大会上称自己在历史上“三次站错队”。“第一次站错队是1929年6月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萧克曾这样回忆,“那时,军委召开的党代表大会,几乎都要重新选举军党委和军委书记。在这次选举军委书记时,我投的陈毅同志的票,大多数代表都投的陈毅同志的票,只有林彪少数几个人投毛泽东同志的票,所以毛泽东同志落选了,陈毅接替毛泽东当了军委书记。毛泽东同志一气之下,据说跑到漳州养病去了。那时刚建党不久,党内民主空气很浓,选举时愿意投谁票就投谁票。陈毅同志当选后,就化装绕道香港去上海,向中央军委汇报红四军七大的情况。当时中央军委书记是周恩来同志,周听了陈的汇报后,指示陈毅同志回去一定要把毛泽东同志请回来。陈根据周的指示,又化装成商人,几经周折返回了苏区。陈回来后,请回了毛泽东同志,并于1929年的12月在福建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之前曾于9月开过红四军八大),毛主席在会上作了报告,并根据这个报告做了决议,即有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毛主席又恢复了在红四军的领导职务。你想,我在红四军七大的这次投票,不是站错队了吗?”
在朱德和毛泽东在关于前委和军委的争论中,萧克也倾向于朱德一边,而正是在这场争论中,林彪捞到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不过萧克还是凭战功于24岁当上了红八军的军长,虽然比不上林彪24岁时的军团长,也算是当时有代表性的红军年轻将领之一。
仅仅支持了朱德这并不是毛泽东不喜欢萧克的主要原因。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萧克受命担任红六军团的军团长(政委是王震),并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西征寻求和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军团会合。从此,萧克作为贺龙的副手,开始了与贺龙长达十年的合作。萧克和贺龙虽为连襟,但合作并不愉快。二人的第一次误会,还是因为在一次战斗中萧克、王震所部擅自撤退,使贺龙部遭受很大损失。
红二、红六军团回合后,即遭到国民党军的残酷“围剿”,部队损失很大,仅萧克一部就从出发时的近万人减员到了不足四千人。1936年7月,红二、红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甘孜地区胜利会师。此时,张国焘和中央对抗的立场并没有因为南下屡屡战败而改变。他企图拉拢刚刚成立的红二方面军的领导,但是,遭到红二方面军领导人的坚决抵制。在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人的力争下,红二、红四方面军决定北上,同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合。
萧克自己曾提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二次站错队是我们二、六军团长征快到现在的四川甘孜时。那时张国焘在甘孜,他派了一位代表来迎接我们。这位代表来到后,就分别单个找我们二、六军团的领导谈话,说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他们率一方面军(东路军)北上如何错误,他们四方面军南下如何正确,等等。我当时不了解他们长征会师后的具体情况。那时我们六军团就一部电台,还经常坏,再加上战斗紧张,很少和他们联系,所以对张国焘代表所说的话我没有表态。也就是说,我当时没有批评张国焘的错误,这不是又站错队了吗?”
在萧克看来,他当时的反应被看作不表态的表态。就是说,你没有表态反对,就等于默认和支持。从萧克的回忆录来看,萧克对红四方面军很有好感,对红一方面军突然离开红四方面军北上表示了不解,而张国焘本人在回忆录中也对萧克表示赞赏。等张国焘另立中央后,萧还在张国焘手下做了军长,而这时的贺龙、任弼时、王震、关向应都是支持毛泽东的。这应该是毛泽东不喜欢萧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同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毛泽东是绝不会容忍挺张的。
等到张国焘彻底失败后,萧克也回到延安,进了军政大学。抗战时期再次和贺龙搭档,担任120师副师长。抗战后期,萧克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晚年写了一本小说《浴血罗霄》,获得茅盾文学奖,书中记载的正是那段时光的事。1949年,萧克被分配到四野当参谋长。
1955年授衔时,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师长都是元帅,旅长里当大将的有两个,副师长里聂荣臻是元帅,红一方面军其它的几个军团长级干部,除了牺牲的和转任地方工作的剩下的都是元帅,即使在解放战争时期,萧克的职位也高于黄克诚,罗瑞卿等,更别提解放初才是省军区副司令的许光达了。萧克这个叱咤风云曾和贺龙、聂荣臻平起平坐的红六军团军团长、120师的副师长当初戴上上将肩章时确实有人为之惋惜。
萧克对此却很坦然,萧克说,“很多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衔都行。”并谈起了一段佳话:东汉大将冯异是光武帝时期的开国大将,战场上勇不可当,功勋卓著,但萧克为人谦和,每到将军们聚会论功时,萧克都会躲到一旁的大树下,从不参与争论,由此都称萧克为“大树将军”。萧克说,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不如古人吗?萧克宽广的胸怀和高风亮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将军衔

首先,我军绝大多数现役军官没有经受过战争锻炼,军以下军官基本都是在和平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今后高级将领也不会有开国元勋们那样的特殊经历。其次,和平年代军队员额压缩,编制等级减少。新军衔制实行时,已取消了兵团职、副排职和军、师、团的“准级”,军官职务等级已由1955年的21级减为15级,因而军衔等级应当简化,规格不宜太高。参照多数国家的军衔设置,决定不设大元帅、元帅、大将等高衔,最高军衔为上将。同时,考虑在特殊时期军委主要领导需要授衔时,应与军委和总部其他领导的军衔(一般为上将)有所区别,因此,在上将之上又设了一级最高军衔,即一级上将。1994年取消一级上将衔后,最高军衔以上将“封顶”。
当年确定新的军衔等级设置时,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和平时期,军衔设到上将为止。”“军职以上,一职三衔。”这两个原则,是根据当时我军实际情况定的。小平同志曾解释:“军职以上实行一职三衔,道理很简单,年轻干部需要培养,他们的军衔可以低一些,职务可以高一点。”

程子华为什么没有被授予大将军衔

程子华当时任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主任、党组书记,已不在军队工作,因此无法封将衔;如果要封衔,他也只是上将而已,没达到大将的阶段。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十大元帅都有谁呀?共和国成立时,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又有哪些呢?

十大元帅都有谁呀?共和国成立时,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又有哪些呢?十大元帅:朱德(1886-1976)、彭德怀(1898-1974)、林彪(1907-1971)、刘伯承(1892-1986)、贺龙(1896

知识大全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十大开国元帅之首的是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十大开国元帅之首的是朱德1955年,有10位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此10位

知识大全 1955年新中国的将军

1955年新中国的将军1955年新中国的将军指的是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授予军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阶将领。1955年共授予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798名少将。

知识大全 少将共有多少名

中国开国元勋——十大元帅.十大将.分别是谁!少将共有多少名?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授衔的开国将军共有10位元帅,10位大将,47位上将,177位中将,802位少将。被中央军委授予元

知识大全 1955年共和国授予了十大元帅军衔,除了刘伯承,还有谁

1955年共和国授予了十大元帅军衔,除了刘伯承,还有谁十大元帅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知识大全 1955年授军衔的十个大将、上将、中将、少将都是谁

1955年授军衔的十个大将、上将、中将、少将都是谁?授衔情况1955年首次授衔时,我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元帅和大将各10人。上将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中

知识大全 1955年授军衔元帅和大将肩上有什么不同

1955年授军衔元帅和大将肩上有什么不同元帅肩章是一颗星和国徽大将肩章是四颗星元帅和将军有什么不同?元帅下面是将军。首先元帅和将军是军衔,司令是职务。中国在建国初期,设十大元帅、十大将,是功勋军衔,也

知识大全 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的上将的排名

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的上将的排名上将共57人: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泅琪、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

知识大全 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是谁

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是谁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

知识大全 杨尚昆在1955年授军衔时应该是什么军衔

杨尚昆在1955年授军衔时应该是什么军衔红军时代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随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转战前方。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杨尚昆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1945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