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信息对新闻传播的意义有哪些

Posted 新闻

篇首语:知识为进步之母,而进步又为富强之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信息对新闻传播的意义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信息对新闻传播的意义有哪些?

一,信息的意义: 1.广义信息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2.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觉得相关的知识积累。3.狭义信息是指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的东西。在新闻学里,用狭义信息这一概念。二:信息的特点: 信息最基本的特点: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除此之外,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三:信息向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的要求意义: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3)信息对新闻业务提出一系列要求: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加强深度报道、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和加强全方位报道。

新闻传播的意义是什么?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新闻定义中的传播主要指“大众传播”,即职业传播者通过某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向为数不多的不确定人群传递信息的活动。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和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冲击有哪些方面

新媒体的定义比较广泛,但现如今电子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冲击有:
1、虽然新闻的核心不变,传统新闻传播知识体系得重新架构,特别是传统新闻传播的知识结构与新兴的媒体语言、写法和用词有较大区别。
2、新闻传播的主体的专门岗位性受到冲击,特别是传统纸媒受到时效性、人为因素等影响,在受众群体中地位式微。因为新媒体实时刊发的新闻纸媒第二天刊发,读者兴趣大为下降。
3、新闻传播的途径发生变化,有传统纸媒、电视向移动终端转移,特别是手机、电脑的高速普及,新闻传播向小终端转移,且传播速度有了较大提升。
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冲击还得经受时间的考验,近三年的变化开始明显,但这是不是一个过渡,亦或者这是对传统新闻传播的一次促进,还得再看未来3年的发展。

同楼上所说,新媒体相对新闻传播来说,的确方便快捷,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同时增加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

微博对新闻传播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目前,国内微博信息的传播中还未真正建起信息监管、筛选系统,微博用户依然可以随意发布信息。微博新闻的传播重点部分在实时互动方面,速度则是其优势之一,但微博对于发布者的写作要求和微博新闻的发布体制让许多信息没有经过监管、筛选等审核程序就直接发布出来,这样很难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而当虚假信息被网友大量关注、转发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的判断,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图形传播的意义有哪些

图形的主要功能在于传播信息,它以简洁、直观的形象,承载信息,让信息易于识别,记忆并产生影响。图形的信息传播功能备受设计师和大众的重视,并成为企业开拓市场、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代社会对图形的基本要求,就是看它是否能够准确传递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意念,让受众在第一时间接收特定的信息,并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图形的传播过程,涉及人对外界的感知,以及图像信息的接收、分析、归纳、比较、判断、记忆和反馈。这是一个从传播到反馈的视觉传达互动过程。图形的视觉传达也可以理解为图形视觉信息的传达,它是研究信息媒介符号、视觉语言、信息接受与传达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图形、文字、色彩等作用于人的视觉,再由视知觉所获得的感观效应激发心理产生反应,最终实现信息传播的功能。在传媒业无比发达的今天,图形在各种现代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具有主导地位,比语言文字更为广泛地被不同文化水平的人所接受。正如美国图形设计理论家菲利普•梅洛斯所说:“如果图形不具有象征或词语含义,则不再是视觉传播而成为美术了。”图形的传播一方面使人们获取大量信息,从中得到沟通交流的便利,同时又以其艺术的导向性,传达各种情感的、审美的和象征的心理意义,从而不断丰富人们的感知经验和心理感受。
自人类诞生以来,通过各种方式的传承和积淀,汇聚了丰富的图形信息资源。在图形发展的最初阶段,图形具有集语言、象征符号、文字、绘画等各种信息传播形态为一体的功能,承担着早期信息传递功能,并兼具社会文治与教化作用。而在现代社会中,发达的通讯让图形信息充分融入人类生活之中,几乎每一个人每天都接收大量的突破了不同文明界限的图形信息,享受着图形带来的传播交流便利。同时也要看到,图形传播的功能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或是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发展阶存在。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同地点与时间也呈现出多样性。如美国的“双子塔”,在“9•11”事件的前后,其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图形的数字化、信息化特征日益明显,满足了人类渴望方便快捷的无障碍交流的需求。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具有共识性的图形,这些图形为标准化的标识奠定了基础,从而产生了在全球大部分国家都通行的娱乐、交通、安全等领域的指示性图形符号。如高速公路旁的交通标识较多使用图形符号,而很少使用文字说明,这是因为在高速行驶中司机无法看清并阅读文字内容。同时,国际化特征的图形符号有利于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驾驶者辨识。就传播的效果而言,由于图形比文字更易于认知和记忆,使人们更容易从远距离辨认,更准确、更快速地理解,以便于迅速做出反应。

学新闻传播的有哪些好学校?

浙江传媒学院不错的啊,因为它本来就是以这个方面见长的啊(如果是浙江的考生可以考虑下的)

新媒体对我国新闻传播的特殊意义

科技文化传播中媒体的重要作用“所谓科技文化传播是指科技文化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即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普及”,也可以简称为科学传播或科技传播。作为一种面向普通民众的传播过程,它的主要功能是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技术素养,具备参与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政策讨论的知识基础。如今,科技文化传播的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和公众形象的不断变化而随之变化。正如著名媒介思想家麦克卢汉提出的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的渗透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科学传播的行为。过去我们传统的科学普及方式是线性的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现在已经逐步变成公众与科学家之间双向的交流互动,随着新媒体的介入,这种交流使得科技文化传播的运作方式发生了重要变革。新媒体必然会成为科技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因为它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载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
一、新媒体的概论及分类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己有它自己的特点。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和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的建立关系,同时他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节目的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加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表明: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的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制作造成挑战,例如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用手机拍摄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这场灾难的现场。这些照片很快流入了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利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和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首先新媒体具有隐蔽性,新媒体的形式隐藏于日常环境的各种空间,物体中,它最低限度的减少了与受众的抵触性,让广告同娱乐结合的更为紧密。
其次是它的分众性,可以更有效的针对产品的消费群,加上一些新媒体属于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率高,所以它能够很好的找到每个人的单独时间,通过这些零碎的时间,得到传统广告难以获取的好环境。
最后是它的高科性,使新媒体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与广泛的应用性,适合于不同场所,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感。
二、新媒体环境影响下的广告受众变革
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受众在广告传播中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受众,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传播策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广告受众的影响,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 广告受众行广为的转变
随着新媒体技术作为支撑,尤其是诸如百度、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发展,使得受众对广告信息的索取也更加便捷,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他们可以自由地利用RSS技术进行个性化的信息定制,利用搜索关键词进行信息的精确筛选。豆瓣网、youtube之类的web2.0网站,一些商品的论坛、官网、QQ群也将会成为他们获取商品信息的渠道。总之,他们对于广告信息的认知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像以往亿万人民同看一张报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受众根据各自的利益与兴趣选择了不同的媒介,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受众的兴趣多元化表现除了与自己利益切身相关之外,
还有一种就是喜爱和情感的需要。
例如, 为什么一些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艺新闻等并不十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样也有一定的受众群呢? 其中的原因莫过于如此。这里就出现了“窄”受众分类。他们也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匿名性, 但同时在某一方面显示出共同的接受倾向, 即选择信息的某种共性。如歌迷、球迷、收藏爱好者、经纪人、政治家等, 对信息的关注和追逐, 无不与各自群体特定的兴趣、需求有关。中央电视台就根据其受众服务对象一下就整合了十个专业频道。各家电视台对电视内容进行不断的细分, 从频道到栏目到单个节目, 实现单纯化、风格化、个性化, 使观众快速识别, 以形成分类收视群体的社会意识。报纸出现了数千种专门报纸, 体育的、音乐的、电脑的、娱乐的等等, 种类越分越细, 供受众各取所需之外, 还有一种就是喜爱和情感的需要。
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
互联网络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上飙升,并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正式宣布,互联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新媒体不但集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于一体,而且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首先,从传播技术来看,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各种高新技术孕育了网络媒体的诞生,并伴随其成长。没有全球范围的互联网,没有高速运转的芯片,没有迅速扩展的宽带,没有成熟的数字压缩技术和存储、检索技术,便没有第四媒体;
其次,从传播方式看,第四媒体不仅融合了以往各种大众传媒的优势,能从文字、图像、声音同时发送信息,而且还具有了各种大众传媒所不具备的特点:如跨时空性、可检索性、超文本性、和交互性等。过去,人们只能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现如今在电脑面前人们既可以读,也可以听,还可以看;特别感兴趣的信息,点击鼠标,就可以下载、录音、录像,还可以进行存储、整理、评说、复制、裁剪;并可以自由地调用和发送信息,更加接近自然的人际传播,使传播传媒带来的传播距离感大大减小。从第四媒体传播的功能看,它能使信息传播具有高速、高质、超量、多样化、超时空、超文本的特征,既可同步传输,也可异步传输,由于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传媒受时空限制的因素,变得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网民可以通过网上大量的超文本链接,对阅读的进程方向和结果进行选择,也可以从网上存储的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查询,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这些是传统传播传媒无法比拟的。从传播的方向和机制看,第四媒体突破了以往大众传媒单向传播的模式,能使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传播的特性。传统的三大媒体,无论形式如何多样,与受众之间也只是一种单向联系,受众只能看、听,最多可以通过电话交流,而网民则可以上网交流,发表意见,看法。这种被称为“交互性”是第四媒体最独特的特点之一。
除此,第四媒体还突破了大众传媒使受众被动接受收信的局限,实现了受众驱动式传播,网民将在信息传播系统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网络多媒体必须千方百计地围绕网民的需求,因此有人自豪地说,第四媒体给予网民前所未有的主动权。纵观我们面前的网络发展,尽管还处于一种早期的发展雏形阶段,技术的完善、普及与发展等都需要时间,在它刚刚起步的时候对生活的影响远不如成熟以后大。
总结: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同时他指出新媒体完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新媒体的辐射影响,已经几乎涵盖了人群的生活和工作的所有环节,其形式众多,有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宽带电视IPTV、动画、网络游戏、博客、户外新媒体等等。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广告人的创意开发,新媒体产品形式还将层出不穷地不断发展。

新闻传播对新媒体有哪些影响

1、新媒体相对新闻传播来说,
2、的确方便快捷,内容也更加的丰富,
3、同时增加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

关于规范电视新闻传播的政策有哪些

一、媒介生态:电视新闻的现代技术情境
从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全面进步,我国电视新闻的存在和传播形态已与世界主流的媒体相接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历了黑白电视阶段、彩色电视阶段和电视新闻立体传输阶段之后,“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电视新闻传播也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移动化、融合化和个性化加速的态势是中国媒体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
在这种态势下,媒体的存在“景观”出现了三种显著的变化: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互动传播”逐步成为主流沟通方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速度加快、新媒体呈现出显在的技术属性。
电视新闻传播信息迅速,它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介在同一个时间里快速而直接地传播。这是它的基本特点,也即通过多元信息符号,如演播室和新闻现场连线、画面转切,动画演示等传达大量、丰富、生动的信息。相比于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来说,确实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然而,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挑战也更加明显。有调查显示,随着4G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在2014年大幅增长,预计达到5.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将超过50%。人们在闲暇之时可能会更多地选择智能手机、网络文字等移动终端浏览“碎片的简要新闻”,而不去选择耗时的电视新闻。与此同时,人们对电视新闻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也会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它有着与手机新闻客户端等兼容的特点。
另外,电视新闻与受众的关系有明显的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界限,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明发展和公众表达意识的凸显,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关心新闻的有效性,并希望参与到新闻的讨论中来。这一点,低成本、高效率、互动性强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更具吸引力。面对如此的挑战,电视新闻若想巩固自身的媒介地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必须要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及实际需求,开拓新领域、打开新思路,真正做好“采、编”基础之上的“传”,才能被媒介素养不断提升的现代受众所青睐。
二、精准的移动传播:抓住个性的“客户端”
技术改变着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一个显在的事实是,想要关注新闻却没有恰好的、大量的时间收看电视新闻,那么手机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客户端、移动电视可能就成为他们的首先选择。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更加关注通过这些方式获取信息的人群特点:利用“碎片时间”和无限网络等。如何做好?1.电视新闻编辑要更加简洁。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获取新闻的第一时间加以编辑和播发,再进行跟进报道。2.更加注重文字的编辑和图片的选用,在不影响信息传播的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观看时间。3.更加注重电视新闻与电视新闻移动客户端的相互配合,二者不应是相互取代的关系:一方面,移动客户端传播速度更快,同时也更容易、更快地收到阅读人群的信息反馈,是比电视新闻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电视新闻应当伸长触手、利用移动客户端的这一特点,及时调整新闻采编,将反馈信息“拉”入演播室,在真实完整传播信息的同时,“更加注重回应民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2];另一方面,电视新闻更加要利用好自己在短时间内传播信息形式、内容丰富的优势,使得新闻更加具有立体感,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多维的传播者:与“屏外人”的互动
这里的传播者是一个多层面的实体概念,既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平台,又包含参与其中的媒介外组织、个人。电视新闻节目因为受到播出时间严格的限制,所以基本以单向输出信息为主。但是,人们在满足了日常的生活需要之后有更多的精力来享受精神生活、关心社会动态、国家动态和国际热点;同时,国家很多惠民政策的出台和调整也通过电视新闻实现更广泛、生动的传达,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相关。更多地及时关注新闻、更深入地解读新闻是帮助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微传播”引发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电视新闻必须关照到这一新的公共的舆论“集散地”,高效利用地发现“微传播”集散地的热点,及时地反馈信息、快速地调整新闻的切入视角,可以使新闻事实与公共观点更好地贴近人们的实际认知,从而增强自身传播的可靠性和引导性。
例如,2015年4月美国两架F-18飞机在台湾机场降落的事件时,CCTV4套新闻节目在制作方面,不仅有演播室的画面、机场画面,同时请到了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专业解说,使观众对这次事件、以往类似事件都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主持人还选取一些网友在其微博、微信客户端针对此事件提出的问题和看法,在演播室现场向专家提出这些问题并得到回应。这使得这期节目变成了一个丰富、专业、平等的互动平台:有报道、有评论、有与观众的交流意义重大。
特别是与观众的这种交流。一是充分利用了网络易于多方同时交流的优势,将网友观点融入到电视新闻节目中来,使其问题得到解答,形成良性互动;二是选取这些网友留言到节目中来,充分显示了他们对这些事件的关注度和专业程度,也显示出我国一些网民的专业素养,间接引领了网络评论的价值取向,发挥积极作用。三是针对网友问题的专家答复会更具针对性,语言表达也更加平民化、形象化,有助于电视机前的观众对军事、政治、外交等“高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吸引更多人对这类事件的关注,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超预期的传播目的。
四、全知性的事实传播:故事性的编辑与展示
全知性是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体现为“叙述者的无所不知”,其实际上是多视角、完整的、可信性的统称。不容置疑,新闻需以客观、真实、及时的原则进行传播,但这并不妨碍运用恰当的叙事手法对新闻进行多层面的全知性编辑。跌宕起伏的情节、感人至深的细节,这些无疑会更大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展示一个案件的发生和侦破可以通过展示现场画面进行引入,再由主持人对案件的整体情况进行解说,然后进入这个新闻的主体——案件的侦破过程,利用办案民警、知情群众的采访画面和画外音解说的配合,形成丰富而真实的事件还原;注重细节的展示(但避免出现过于凶残的画面,也避免由于过详细交代犯罪过程和方法而引发的模仿犯罪),注重展示办案民警的英勇和智慧等。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故弄玄虚,事件当事人的叙述会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引起共鸣,把他们的采访当作一个个材料,而画外音起串联和解说作用,使整个采访形成完整的新闻。当然,在结案之后,主持人应当结合案件和类似事件给予观众恰当的提醒,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新闻的特质要求它真实、客观,在实践叙述中融入艺术手法不会改变它的这一特征,反而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也极大丰富了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认识。电视新闻也应该更好的利用它集音、画、字于一体的优势,使整个新闻立体起来,成为传播手段的同时也能够使观众得到视听的享受。同样,这种叙事方式适用于社会新闻、历史新闻、突发性事件新闻等。

相关参考

所谓国民媒介素养,是指国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在信息时代,国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国

所谓国民媒介素养,是指国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在信息时代,国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对于提升国家文

管理过程中传播方法常见的有__

管理过程中传播方法常见的有_____。A、新闻发布会B、公务谈判C、游说策动D、政务信息公开答案:ABCD解析:传播方法在管理中运用的常见形式有:新闻发布会、沟通性会议、公务谈判、游说笫动、政务信息公

网络微博不仅成为我国民意表达的一大途径,更成为反腐的重要渠道。人们惊呼人人几乎都有麦克风、都是记者、都是新闻传播者的“自

网络微博不仅成为我国民意表达的一大途径,更成为反腐的重要渠道。人们惊呼人人几乎都有麦克风、都是记者、都是新闻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来临了。下列对“自媒体”发展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A、有利

知识大全 新闻传播专业自我评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

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公民记者的是__

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公民记者的是_____。A、下班时间在个人微博上发消息的某报记者B、街头议论一起交通意外事故的几

知识大全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新闻?学习它有什么好处?其意义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新闻?学习它有什么好处?其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新闻?你这个问题预设一个前提,即我们要学习新闻这个预设是个伪命题。我们不是要学习新闻,新闻没法学习。我们作为社会人是要了解新闻,了

知识大全 怎样做旅游推介

怎样做旅游推介旅游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推介不仅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还关系到文化的传播传承,所以对旅游资源推介的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宽带网络效应中我们不是缺乏信息,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

知识大全 手机无故弹出头条新闻

手机无故弹出头条新闻若手机经常自动弹出推送信息/广告,建议您:1.打开通知栏,查看通知栏右上方是否有“清除”字样。若有,请点击清除通知栏信息。2.待机界面-下滑屏幕顶帘-查找某条广告信息并按住不松手-

某专业今年招收了五名研究生,其中有两名本科专业是新闻传播,两名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有一名本科专业是哲学。同时这五人中有

某专业今年招收了五名研究生,其中有两名本科专业是新闻传播,两名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有一名本科专业是哲学。同时这五人中有两名女生,她们的本科专业背景不同。由此可以推出,该专业研究生中:_____A、至

雅安芦山地震后,各级政府、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公益人士、普通网民纷纷在第一时间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关注

雅安芦山地震后,各级政府、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公益人士、普通网民纷纷在第一时间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关注抗震救灾。“微力量”汇集抗灾救援大能量,搭建起新的救援生命线。这主要表明了: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