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学技术 “一岁数收”农业技术和新作物的引进
Posted
篇首语: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科学技术 “一岁数收”农业技术和新作物的引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岁数收”耕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这一阶段农业技木的主要特点之一。它是人们在对农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综合运用各项生产要素,通过间作、套作、混作、轮作等技术措施,合理安排种植,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使一年内的收获次数由一次增加到二次、三次乃至更多次。清代,关中地区一般是二年三收,运用了套种技术后,有的地方一年可达到“三收”。轮作倒茬,合理安排前后农作物也能提高产量,《甘薯疏》说:“若高仰之地,平时种蓝,种豆者,易种薯,有数倍之获。”为实现“一岁数收”,除了要重视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加强田间管理外,特别要求土地肥熟,那就是要深耕、多耕和多施肥料。
“一岁数收”需要多施肥,这也就促进了肥料的蓄积和施肥技术的发展。肥料的蓄积,这时除就地取材以扩充肥源外,还强调肥料的“酿造”。肥料种类已扩大为人粪、牲畜粪、草粪、火粪、泥粪、骨蛤粪、苗粪、渣粪、黑豆粪、皮毛粪十大类。同时,讲究提高肥效,重视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地使用。由于“一岁数收”带来了较多的病虫害,这也给人们提出了除虫灭病的新课题。
玉米、甘薯和烟草等都是起源于美洲的农作物。15世纪末,哥伦布开辟了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航路之后,这些作物很快传播到了欧洲,并逐渐遍及全世界。我国引进这些新作物是从16世纪初、明代中叶开始的。
最先引进的美洲农作物是玉米。玉米在我国明代的许多地方志中已有记载。最早见于安徽《颖州志》(正德六年,1511年),玉米很可能是在16世纪初经由海路传入我国沿海和各省的。
甘薯是万历年间引进的。福建人陈振龙从事海外贸易,在吕宋学会甘薯栽培技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回国时设法带回薯藤,并且试种成功。甘薯是高产作物,一般沙质土壤都宜种植,成为当时救荒的主要粮食,很受欢迎;不久传到浙江、山东、河南等省,逐渐提高栽培技术,在华北较为寒冷的冬季也能留种了。明、清之际,为推广甘薯而编写的著作有徐光启的《甘薯疏》、陈世元的《甘薯传习录》和陆耀的《甘薯录》等。
烟草的原产地大概是美洲墨酉哥,后来传至菲律宾。明中叶以后,自菲律宾传入我国时音译为“淡巴菰”。崇祯年间,已有不少人以吸烟为乐,一些种植粮食的农田也改种烟草了。
相关参考
新台糖16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1993年从台湾引进的早熟、高糖、高产的甘蔗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新植蔗茎产量比我省主栽品种粤糖63-237和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16.50%和8.46%
世界上,在1740年坩埚制钢法发明之前,最先进的制钢技术,是算中国古代创造的“灌钢”冶炼法。 “灌钢”,又称“团钢”。它是由生铁和
企业引进非专利技术,凭以下所列凭证到外汇指定银行直接办理购、付汇手续。 (1)专有技术的许可和转让的用汇:凭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合同和外经贸部及其分支机构颁发的《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合同注同生效证书》;
随着吉木萨尔县作物面积的逐年加大、水资源的匮乏和棉花成本的增加,棉花的比较效益逐年下降。为此,我们引进和推广棉花膜下常压(软管)滴灌栽培技术。 一、主要指标 1.产量 667平方米产皮棉100-
随着吉木萨尔县作物面积的逐年加大、水资源的匮乏和棉花成本的增加,棉花的比较效益逐年下降。为此,我们引进和推广棉花膜下常压(软管)滴灌栽培技术。 一、主要指标 1.产量 667平方米产皮棉100-
玉米是一种具有粮、经、果、饲、能多种用途的特殊的高产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居第三位,因此依靠科技提高玉米单产将是我国未来玉米生产的主要趋势。 凡是引进
玉米是一种具有粮、经、果、饲、能多种用途的特殊的高产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居第三位,因此依靠科技提高玉米单产将是我国未来玉米生产的主要趋势。 凡是引进
甜玉米是近几年来新引进种植的鲜食菜用型的作物新品种,为了加快发展速度,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和“农业稳县、生态立县”的经济发展思路,力争把甜玉米生产
甜玉米是近几年来新引进种植的鲜食菜用型的作物新品种,为了加快发展速度,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和“农业稳县、生态立县”的经济发展思路,力争把甜玉米生产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人类文明进步呼唤着可持续发展和新科技革命,中国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要__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人类文明进步呼唤着可持续发展和新科技革命,中国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要_____。A、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B、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