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Posted 学生

篇首语:你对人人都喜欢,也就是说,你对人人都漠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数学课程标准》也指明:”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需求,也是数学教育的需求。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上数学课,要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离不开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循循善诱,提倡思考。精心设疑,互相尊重,融洽情感的教学状态。1、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学习兴趣是学生形成稳固的学习的内在动力的前提和条件,枯燥、沉闷、平淡、呆板的课堂气氛和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法,只能使学生没有兴趣,从而教师也越上越没趣。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中巧设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并能很快掌握知识。
例如,学生在初一学习方程时,教师首先让每一位学生在心里把自己的年龄乘以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然后任选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和得数,教师立即可以报出该学生的岁数。开始时学生半信半疑,甚至表示怀疑,待教师正确地报出一些同学的年龄后,大家就开始思考教师是怎样猜到的,这时很快就会引起学生极其浓厚的兴趣。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教师再教给他们是怎样猜出来的,学生也比较轻松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引导讨论
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可学生不一定能掌握,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将问题作为学生争论的中心展开课堂讨论,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样课堂上虽然打破了常规的纪律状态,也许是人声嘈杂,人头攒动,但这正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潮,思维充分调动、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生动体现。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时,首先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abc)的两边ab、ac上分别取其中点d、e,并沿de剪开,把△abc分成两部分,然后让学生充分讨论这两部分怎样才能拼成一个特殊的四边形?并分别从位置和数量上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猜想发现了规律,从而使教学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同时学生通过实验、交流、猜想、等体验到一种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习得到了升华。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3、互相尊重、松而不乱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友谊的深浅,感情的好坏,对交流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对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的事,这种高级思维活动的交流,没有一个相互融洽,相互尊敬的情感,就不会有默契的配合,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表扬应多于批评,即使批评也应力求含蓄,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把多项式1-x2-y2+2xy因式分解时教师在分析了一、三分组分解的方法后,又出了两道同类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讨论、总结分解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这时意想不到一位平时数学成绩并不太好的学生却总结出了把多项式按某个字母x或y降幂或升幂排列,这样既便于发现分组方法,又对解决四项及四项以上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很凑效,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对这位同学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和全班同学一道为之鼓掌致意,这位同学当时非常感动,从此以后,他便爱上了数学这门功课,到初三竟成了数学尖子生,对其他同学的影响很大。
但是宽松的课堂气氛还应注意不能以学生的随意性为出发点,在营造宽松课堂气氛的同时,除了给积极学习的下策上予以热情鼓励外,同时对出格违纪的学生在尊重其人格的前提下,予以纠正和教育,遵纪是宽松课堂气氛存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作到松而不乱。
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数学教材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来编写的。新课主要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学习。1、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学习活动中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去运用这一学习方式呢?一是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二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允许学生用他们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鼓励学生超越教材上的描述和教师的讲解去创造性的理解所学数学知识。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提出来的,它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以组或团队为单位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分工合作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特别是那些挑战性强,需要多角度思考与探索的数学问题更适宜通过合作学习加以解决。这一学习方式具体应用于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最好由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水平地学生组成,以次让他们在学习中优势互补。
其次,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这种分工应试不断变化地,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全方位地锻炼和全面发展。
另外,组内成员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每个成员都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要把个人意见强加于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您好!
综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思维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方法:1。多做实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2。让学生把不会的问题拿去问老师 3。老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学 4。多旁征博引,启蒙学生
。。。。 还有很多,这里不能一一细数,您自己研究研究!谢谢!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者,参与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研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来浅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20世纪初,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由此可见,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稳定性、持久性和自制力比较差。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启发性的提问、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说一说 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解题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学生就会感到有说不完的话。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的参与学习。如:在教学《租车》时,教师提出有几种租车方案并说说哪种方案比较合理时,同学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要先考虑人数,要保证每人都有位子坐;有的说空位子越少越好,最好是没有空位子;有的说坐大巴车比较便宜,大巴车多些……这时同学们的讨论达到白热化,有的还争论得面红耳赤,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学生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看一看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出示幻灯、课件、教学挂图、实物等,让学生直观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爱的玩具,让同学们从不同的面来观察玩具,再向大家介绍各个面看到的物体形状,轮到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玩具时个个都乐此不彼。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 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提出质疑,做出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认识角》这一课,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的活动,直观感知“角”。 “动手做一个角”是本课浓墨重彩的部分,教师提供给学生好多的材料,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材料做出”角”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边,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角” 学生展开活动时,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为教学服务。有的学生用一种材料不止做出了一个角,教师及时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通过这样的活动,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些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操作实践中理解掌握新知,提高技能 三、正确运用“激励”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作为教师不应吝啬“激励语言”。因为正确运用“激励”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倍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一旦有了学习欲望,何愁他们不主动学习呢?上数学课时,可以采不断变换”激励”策略的方法来使学生感到“新”,以常“新”来促使学生常“ 主动”。首先,对敢于发言,哪怕是说错了的学生;对一贯纪律很差,但在本课中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对好学生,教师要把握好时机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全班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正确使用激励策略,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其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培养良好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由“学会”变为“ 会学”,并由“会学”变为“乐学、善学”。在乐学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内在的主动学习的动机,从而把学习转化成为自身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计算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四步法”:一看, 即看清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二想,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四则混合运算);三算,即按想好的方法、思路进行计算;四查即进行检查和验算。在学习了“四步法”后,学生计算的能力有所提高,逐步做到“准确、迅速、灵活”,学生由于学习得法而尝到了甜头,有了成功的体验,才会消除怕受挫的心理,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要从小处着眼,从一道题、从一节课入手,引导学生探索、 总结学习方法,真正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也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对数学的趣味,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只要教师能深挖自身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就一定能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伟大转变,使学生真正发挥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应创设情境,选取科学、合理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活动。
(一)开发课程资源、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每一节课的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引申,发展或综合,同时它又是后继知识的基础。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以及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教材进行挖掘,深化和综合,做到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接轨”。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外界刺激与已有知识结构有矛盾但又可能解决时,人们的兴趣最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选择过难或过于容易的问题,而要选择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又可以接受的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例如,解答:“有两个建筑队,甲队150人,乙队120人,现两队要分别在工作量相同的两个工地施工,甲队应调多少人到乙队?”我们首先组织学生用较少量的小棒等进行演示(在未学小数、分数前,教师应提供合适的数据,以免出现非整数的结果)。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演示,发现规律,总结解法,这样通过简单、直观的动手操作,可以自然的过渡到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学生对此类问题会感觉有些困难,但通过认真思考又能解决,尤其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有些持不同见解,这样更引起了群体的关注。大家通过质疑、讨论都能掌握多种解题途径,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一定要把握好,过难的学习内容会使学生对数学生厌和畏惧,而过于容易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粗心大意、应付学习的心理,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困难而无法解决。在这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及时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其对学习充满信心,如果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学习上就会形成障碍,势必影响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丧失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超负荷的训练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并以此影响日后学习兴趣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引导他们做好课前准备和预习。诱导他们从心理上首先喜欢某一内容,相信自己一定会对目前正要学习的知识发生兴趣,并神情昂扬的着手准备,兴趣就会自然调动起来。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学必须尽可能的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情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组织他们观察、推理、操作等活动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到“身边的数学”,进而体验和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于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要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这样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时,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1、新开发的劳动基地长50米,宽25米,分配给全校9个班种植,平均每班能分多少平方米?
2、现有长、宽和高分别为15cm、15cm和5cm的蚊香6盒,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法更省包装材料?(重叠处不计)
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尝试独立的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综合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系列问题。如:“小明家买来12头小猪,平均养成一头大约需260千克的饲料,现家里准备了3200千克的饲料够用吗?”又如,根据市场行情,分别计算:每头成猪可卖的钱数,应扣除的猪崽、饲料及医药等费用,这批猪可挣的钱数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是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得以激发,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同时,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树立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和态度。
(三)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迫切地解决问题的心理,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行程问题时,我们把教学活动由教室移到了室外的操场,组织学生自己扮演“快车”和“慢车”的角色,实地演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对而行”、“向背而行”、“相遇”、“追上”、“返回”等动作。学生边实践边思考,感悟概念,理解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了准备。
在问题的创设过程中,还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诱导学生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方法。有时还可采用反向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不被“陈规”束缚,善于从逆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二、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的“得法”,应以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为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内活动,因人数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泛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为所有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既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也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例如,在学习《统计》时,我们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调查统计家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变化情况。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了调查的时间、内容和具体方案。课下小组活动仍在延伸,放学后小组成员都积极收集资料,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完成自己的研究。学生的积极性之所以这样高,原因是问题是自己迫切想研究的,方案汲取了大家的意见,是根据自己实际知识和能力制定的,又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加上教师的鼓励、帮助和检查,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又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组织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用长24厘米的铜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模型,在小组内进行测量底和高,计算面积。由于每个人制作的模型各不相同,所求面积的答案也不一定相等。由此发现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平行四边形周长相等的条件下,面积为什么不一定相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学生们在小组内通过细致观察,认真比较,热烈讨论,广泛交流,实际操作,做出了最大的模型——正方形,问题才得到解决。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但熟练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都切身体验到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能主动的提出问题,自由的展开讨论和交流,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没有负担,没有顾虑。小组成员之间互动、互帮、互学,能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收录机、投影仪和电脑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已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有力工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以静态形式为主,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条件下学习的局面。多媒体教学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这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
如,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我们具体条件常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巧妙的解题方法及有独到见解的答案等用投影仪放大后,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做,可以肯定一部分同学的成功做法,其他同学也因此得到启发与借鉴,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有机整合,提高了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水平向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增加了科技含量,改善了学生学习条件,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适当安排游戏与竞赛活动
贪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很喜欢参加各种具有竞争性、趣味性的游戏与竞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征,正确引导他们在“玩”中思考,在“动”中探究。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时,我们首先发动学生自己制作了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硬纸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拼接或剪剪拼拼的游戏,设计各种图案和各种几何图形。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他们深刻感悟到这些基本图形的关联。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训练,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又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解法》时,我们组织了小型的竞赛活动。规则是:全班学生分组参加类似接力的解方程竞赛,小组中的每人负责一步。(棒),现举例说明:解方程X-25=40。第一棒:据运算符号确定是什么算式(减法);第二棒:据未知数X的位置确定X相当于什么数(被减数);第三棒:根据什么公式(被减数=差+减数)得出什么式子(X=40+25);第四棒:运算与检验(X=65)。(如5人一组可将“检验”作为第五棒)下轮的竞赛,每个学生的“棒次”要进行调换。竞赛紧张、激烈,每个同学都为本组取得好成绩而积极思考,仔细计算,认真对待自己所负责的“一棒”,同时也关注着其他同学的“那一棒”。这样,实际上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可亲身经历解方程的全过程,促进了学生自主的、富有情趣地构建知识。
设计游戏与竞赛活动时,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活动的目的要树立“注重普及,淡化选拔”的意识,坚持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服务。其次,开展游戏与竞赛的次数不宜过于频繁,活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要安排得科学、合理、恰倒好处。引导学生把“贪玩好动”向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兴趣自然迁移。
(四)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引起他们的注意或兴趣。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活动的安排,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以各种方式做出积极反应,并通过情感、思维、行为的参与,更好的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使之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建构的知识与教师单向传授,学生被动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存在着质的不同。前者知识的掌握是学生的“切身体会”,所以是牢固的、深刻的,能灵活运用,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后者的掌握则机械死板,很难调动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据心理学原理,要使学生的兴趣浓厚持久,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拓展知识,形成内驱力。事实也证明了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在学习中更具主体性、活动性和趣味性,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
三、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事实上不可能像听音乐那样轻松,或像看电视动画片那样愉快,只有具有一定志向和意志的学生,才能强迫自己克服困难,容纳那些有时显得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不断发展,提高自己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自然、有机地渗透对学生品德、素养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定的意志,使之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时,我们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介绍了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和“陈氏定理”在数学界的影响。让学生感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创造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创新,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日后回报社会。又如,在《简单的统计》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算笔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活动。首先,学生在家里调查自己每年所需费用,包括生活、学习及其他,算出合计数。再把这些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然后根据统计表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后,既熟练掌握了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又能深刻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也为学生更自觉地学习增添了动力和情趣。
在强化学生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研究和创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激发并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笔者在教学中从下列方面入手一、动机刺激动机是最大的动力。动机的刺激越强烈,动力便会越强劲。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首先便是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数学的动机应由数学教师帮助学生激发产生。教师可以结合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实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分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天天都用数学。学好数学可以理解和解决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会使我们生活得更好。二、兴趣吸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浓,自觉性就越高,主动性就越强。要让学生对数学有较高的兴趣,需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在课堂情境中,重要的事就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师生关系……与教师的态度和师生关系相比,学校里的一切材料、设备和场地的重要性便居于第二位了。"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算术和空间基础知识,并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纯粹的知识教授会把数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想起很久以前曾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
对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让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殿堂。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具体的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这就给了学生更多的实践数学知识的机会。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时候,设计一次超市购物的活动,把不同的商品标价定为各个小数,让一部分学生作为顾客购买商品,另一部分学生作为售货员,计算“顾客”所购买商品的总价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体验超市购物的同时学会了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活动让学生有了自主参与的机会,他们体验到了数学应用的乐趣和数学学习的快乐。设计精彩的活动会让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参与意识强烈,对于数学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多方面给学生感观刺激,从而调动积极性。
1、让教学语言“有血有肉”。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的教学中,数学被普遍认为是比较单调和乏味的,因为数学本身是非常严谨和讲究逻辑的学科,其内容安排不如语文、英语那样生动形象,又没有科学那样直观易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若不花点心思就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语言表达就是感染学生最直接的要素。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们要在教学中力求措辞用语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语调抑扬顿挫,语气和缓而带有变化。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也要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性的鼓励赞扬。数学教学中,我们努力使自己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动口到想动手。因为动口和动手都是促使学生动脑的最好途径。
2、领略数学教材无声语言的作用。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而这些例子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我在教学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作为教师,除了把那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3、运用现代手段,多层次增加数学知识给学生的各种感观刺激。多媒体软件或课件,让我们把数学知识分解成直观形象的元素,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观刺激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细胞。
三、渗透艺术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我在教“正方形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正方形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再自己动手画画一角是怎样的动手画画正方形,并想想它们的面积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如何求正方形的面积。在总结完正方形面积的求法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计算得快,最后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计算正方形物品的面积。
2、调动学生积极性,各抒己见,注重应用。数学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以后,对于知识和应用,大多有各种想法。我们不能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此时,让学生多一点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会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不容忽视的帮助;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也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3、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让学生通过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的方法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同时,给学生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提示他们类似的求面积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体会不同图形,相同的求面积方法。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如让两个同学扮演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或平行四边形,表演相遇后经过各种尝试组成一个长方形的经过。小小的活动却能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整个表演过程,学生必然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也必然得以提升。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日增月加。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数不但是表达和交流、认识身边事物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工具,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程的六个核心理念中,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
数感的培养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生活——体验数感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会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例如,教学“厘米和米”时,让学生寻找1厘米和1米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厘米”“米”作单位。像大拇指的宽度是1厘米,伸开两臂的长度是1米,铅笔、橡皮、文具盒等短小物品用“厘米”作单位,双人课桌、大门、教室的长宽等用“米”作单位;
再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1、一本数学教科书大约有100左右页纸装订而成。请学生先观察一下自己的教科书,感受一本书的厚度。
2、将10本教科书依次叠在一起,每增加一本都请学生感受一次纸张的数量,感受数量由小增大的过程,建立大数的表象。
3、想一想,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0本书是1000张纸,比10本书还要厚)请学生描述“1200张纸叠在一起有多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
上述这些数学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定量刻画——建立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学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状态,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猜数游戏。
小明:我有一包瓜子,你猜猜有多少个?
小红:200个?
小明:比200多得多
小红:500个?
小明:比500少一些
小红:450个
小明:差不多。
如此猜数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把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本领,又渗透了用“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调查实践——强化数感
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鉴于此,数学就应打破从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
例如,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教学中设计如下:
1、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
2、从汇总后的数据中发现信息。比如最高(最大值)、最矮(最小值)、相差多少(极差),大部分同学的身高是多少(众数),自己的身高位于全班身高的哪个位置(顺序)等。在讨论的过程中,括号中的有些名词并不需要出现,但是希望学生体会数据所代表的意义。
3、在整理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创造灵活的方法。例如寻找最高,可以直接比较寻找,当学生人数比较多时,也可以分组寻找组内最高,然后在每组的最高中寻找最高。
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一个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中学习知识,一次又一次的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统计思想,领悟了统计方法,也在调查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四、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的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的探索一样,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数感。
比如,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装有各式各样(已标价)食品图片的小袋子,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请你用15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从而使生活成为学习数学、建立良好数感的突破口。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

知识大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

知识大全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潜能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潜能在小学教育阶段,科学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启蒙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学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途径。科学课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在学习

知识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

谁知道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摘要:一年级学生刚踏入小学门槛,学习时间、方式和要求的骤变使他们处于不适应状态,从而不能养成良好的

知识大全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应用题中多讲一些正面积极的事例,课堂多穿插一下我国数学家的奋斗、爱国事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首先要锻炼学生思

知识大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讲,习惯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的,进入学校后的学习习惯则需要我们教师的培养。这也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在学生们的学习中引导

知识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算术和空间基础知识,并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

知识大全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经过几周“五环教学法”的践行,对于“培养小学三年级语文自主学习的方法”小课题进行实践的研究和思考,重中之重的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从主动识字,主动读文到主动解决疑惑,都离不

知识大全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章提要: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通过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传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

知识大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