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王阳明的心学有什么作用

Posted 朱熹

篇首语: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王阳明的心学有什么作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阳明的心学有什么作用?

心学是什么?答:心学就是一门教你拥有健康心灵的学问。
那么,什么样的心灵状态才算是健康而良好的呢?我们又该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
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灵状态是否健康良好,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王阳明经常引用的《中庸》里的一句话:“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一个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境遇之中(富贵、贫穷、顺境、逆境),都能保持自在安详、自得其乐的心境。说白了,就是不管混得好不好,都始终保持内心强大。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称为“君子”,亦即心灵健康的人。而要想获得这样的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就必须通过两个字--修行。
世人对“修行”通常存有误解,以为只有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才是修行,或至少是远离尘嚣、参禅打坐才叫修行。事实上,修行的正确定义应该是:修正自己错误的心态和行为。既然如此,那么置身于万丈红尘中,恰恰比躲到深山老林更有利于修行,也更能见出修行的功夫。道理很简单:如果外在环境十分单纯,你怎么有机会检验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是否正确呢?只有置身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断与他人、社会互动,一个人才更有可能发现自己心态和行为方面的种种毛病,从而加以修正。
此外,也有不少人认为“修行”是宗教人士的专利品,或归属于宗教信仰范畴,这也是一大误解。除非你认为自己的人格已经足够完善、人生已经非常完美,否则你就必须修行。这个道理也很简单:连我们住的房子都要维护,开的车子都要定期保养,你凭什么认为你的心灵不需要修行呢?
今天的中国,很多人之所以活得没有幸福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懂修行为何物,从而疏于照看自己的心灵。心灵是幸福的“感受器”,而健康和良好的心灵状态则是幸福的直接源泉。因此,如果我们对于心灵的运作机制一无所知,对于心灵与人生的关系全然懵懂,任由自己的心灵家园常年抛荒,那无异于亲手斩断了我们与幸福之间天然具有的联系。
那么,修行要遵循怎样的标准呢?
对此,王阳明和所有宋明理学家一样,其标准只有六个字:存天理,去人欲。
这是儒家文化在中国近现代以来遭到最严厉批判的六个字,也是宋明理学包括阳明心学被误解乃至曲解得最严重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理”通常被解释成封建礼教,而“人欲”往往被理解为人的基本欲望。倘若如此,“存天理,去人欲”当然就是一种严重扼杀人性的错误观念。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才有了近一百年来无数国人对宋明理学的口诛笔伐。
事实上,“天理”绝不是封建礼教--在朱熹那里,“天理”指的是宇宙法则;在王阳明这里,“天理”指的是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心即理)。同时,“人欲”也绝不是指人的基本欲望(如衣食住行之类),而是指那些越出法律与道德边界的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因此,阳明心学对“存天理,去人欲”的正确解释就应该是: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更多的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对内心保持更多的觉知觉照;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去除内心世界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这才是阳明心学提供给我们的修行指南,更是我们获得心灵健康的唯一途径,也是我们通往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
其实,上述理念并非宋明理学家或王阳明的个人专利。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个简单却含义深远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是个比较抽象的词,大致可以理解为“所得”:比如你得到了一个馒头,吃下去会有肚子饱的效用;得到了一辆汽车,会有省时便利的效用;听了一场音乐会,会有心情愉悦的效用,等等。在这个公式里,幸福与效用成正比关系--在欲望既定的情况下,你的所得越多,幸福感越强。同时,幸福与欲望却是成反比关系--在所得既定的情况下,你的欲望越小,幸福感越强。
从这个公式,我们不难推出通往幸福的两条途径:一、让自己的欲望保持不变,同时不断增加所得;二、让自己的所得保持不变,同时不断减少欲望。很显然,不管你想通过哪个途径获得幸福,有一点是共同的--你不能让欲望无节制、无止境地膨胀。因为不论你的所得如何增加,只要你的欲望一直在膨胀,你的幸福感就只会越来越小。反之,无论你的所得是否增加,只要你的欲望一直在减少,那么毫无疑问--你的幸福感只会与日俱增。
这个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其实也是中国儒、释、道三家(包括阳明心学)一直在告诉我们的一条“幸福学”原理。只可惜,今日国人常常把这样的原理视为老生常谈,或者斥之为迂腐冬烘,从而抛诸脑后。所以,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人都会遭遇这样的困惑:我明明一直在打拼,收入也逐年递增,可是我的幸福感为什么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呢?
答案很简单:你忽视了自己的心灵修行,从而丧失了对内心欲望的掌控。换言之,当你的欲望膨胀的速度远远超越了你的收入增长的速度,你就与近在咫尺的幸福擦肩而过乃至背道而驰了。当然,阳明心学教我们节制欲望,并不是要我们放弃一切。它只是告诉我们:要获得幸福,你尽可以在“效用”(所得)上做加法,但同时必须在“欲望”上做减法。倘若如此,你的幸福指数一定会稳步提升。理论上讲,即便你的收入一直没有增加,只要你通过修行把自己的不良欲望减少到最低,那么你的幸福感就会趋于无穷大。
因此,关于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答案就是:心学能够让你了解心灵的运作机制,洞悉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从而保持对内心的觉知觉照,进而找到人生的意义,获得你本应拥有的幸福。
在本书中,我用了佛教禅宗、西方哲学、心理学、量子力学等貌似与心学无关的诸多知识和理念来解析阳明心学,目的并不是想炫耀我的博学,而是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参照系,希望能通过古今中外不同智慧的比较和相互印证,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心学。如果因此能诱发你对阳明心学之外的人类智慧的兴趣,那我写这本小书的意义就更大了,我也会因此感到分外的快乐。
此外,我在书中很多地方采用了“对话体”的方式,也就是让王阳明和他的学生围绕许多问题展开对话。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让文风更为轻松,增加阅读快感,二是通过反复问答增强逻辑性,使得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更为严密、更为深入。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些对话的内容大部分不是王阳明说的,而是我在充分理解、吸收心学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知识(如佛教禅宗、西方哲学等),针对当代国人的许多现实问题所做的思考和讨论。我这么做,旨在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不仅是简单地对阳明心学进行翻译、注释。从严格意义上讲,书中讨论的很多东西已经超出了阳明心学的范畴,而某些地方似乎也显得不太严肃(如偶尔让阳明“穿越”一下,讨论一些当代话题),但我的本意并不是想曲解古人或博读者眼球,也不是想篡改心学或是对王阳明不尊重,而只是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比较开阔的阅读视野,让你抛开门户之见(如儒与佛、心学与禅宗、东方文化与西方科学等),获得一种圆融而通透的思维方式,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当下面对的问题,更直接地切入你每一天都面临的烦恼、痛苦、纠结和困惑。
总而言之,我写这本书,不仅是想替古人说一个明白(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遭遇的百年沉冤该得以昭雪了),更是想让今天的中国人在更多智慧的启迪下活得幸福。
如果读者想研究原汁原味的阳明心学,那我建议你还是去读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甚至可以去研究《王阳明全集》。但是,如果你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做精深的研究,同时又希望用心学指导自己的生活,那么本书应该能够帮助你--它能让你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去领略一个大儒的强大内心和精神境界,去了解许许多多与阳明心学有着诸多相通之处的古今中外的生命智慧。

王阳明的心学,有什么书推荐

《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是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觉仁。
《王阳明心学: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阳明心学的传世典籍《传习录》,深入浅出地阐释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旨在让今天的读者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的神奇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

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什么新发展?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他广收门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他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他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扬海外! 王守仁
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他写的《忆龙泉山》: 我爱龙泉山,山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云山,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王守仁的游足还到奉化雪窦山,他写的《雪窦山》诗明丽、秀拔。数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息。 穷山路断独来难,过尽千溪见石坛。 高阁鸣钟僧睡起,深林元暑葛衣寒。 壑雷隐隐连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讶诸峰俱眼熟,当年曾向画图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 王守仁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余姚“四碑亭”,留有纪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横额:真三不朽。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陆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 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阳明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时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士农工商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中提出,“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管仲)。”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节庵公墓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此说被称为“新四民论”。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详见《明朝那些事儿》记功碑
:baike.baidu./view/22488.htm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所以,我认为要理清王阳明心学不得不提及陆九渊和朱熹对“理”、“气”、“心”几个关键点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渊借助的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杂谈》,其与朱熹所说的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的明显不同。结果,朱熹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因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增进道德的目的。(从当前 新心学人物:贺麟
德育范式来看,学习知识的多寡并不决定道德水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公的公仆并没有高深的知识,但是,知识的深浅有助于增长道德水准,不过,这是由于学习者不把学作为致知目的而作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这种定为方式决定了难以达到道德的较高境界。) “气”的分歧。陆九渊的概念中,“气质”只是一个生理、心理意义上的问题,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状态。他认为,人的这种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关系,即人的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善恶贤愚,并不能决定人的做后归宿,学能变化气质。朱熹之气是和理相对的概念,既指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恶贤愚)之别的内在因素。 “心”的分歧。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朱熹觉得形而上心为道心形而下则为人心,本质还是天理决定气的问题;陆九渊认定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baike.baidu./view/62655.htm#5

王阳明的心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知行合一

就是不能光读书,那是本本主义
也不能只做实践,不总结经验得失

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学王阳明的心学要看什么书?

如果你要详细研究阳明公的哲学那么你可以看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另外他的诗歌《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等,散文《瘗旅文》、《与毛宪副》什么的都有着他浓重的哲学意味,都可以看看,当然你可以买一本《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真题感观一下阳明公,我很喜欢阳明公,很喜欢他“不知山上月,松影落衣斑”那种深远意境~

王阳明的心学和朱熹的理学有什么主要区别

1.相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实质相同: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3)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王阳明的心学与儒家有什么关联

心学是儒学的分支。
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明初陈献章确立了心学思想。王阳明完善了心学的体系。

王阳明的心学相比朱熹的理学有什么不同

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

简述王阳明的心学体系

存天理,但也存人性

明朝王阳明的心学认识的心学认识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儒家的学脉自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里,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张开的贡献。因此,陈复重新提倡心学,并书写《盘古心经》,继承阳明学的道统,再开“盘古心学”,创办书院讲学,教育弟子,并组织“新人道协会”,从事外王事业的奋勉,这使得心学开始有新的动能,这种心学包容儒释道传统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纪思潮与印度玛家哲学,创造出极其特殊而新颖的儒学面目,目前正在台湾发展中。
王阳明心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认为心学是空谈,实在是被歪曲的太厉害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讲究名正言顺是中国的特色,思想家们都想争儒家正统的地位。朱熹为了宣扬他的思想,减少反对他的阻力,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篡改《大学》,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解释。其实他的思想跟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背离了。
同样聪明的王阳明的心学完全是靠批判朱子之学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刚开始他至少在表面上他也不敢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扬镳,因为当时的程朱理学是主流,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这些东西,为了减少阻力,他写了几本书,《大学古本》,说心学才是儒家的嫡传。《朱子晚年定论》,说朱熹晚年已经逐渐象心学靠拢了,又把儒家按照自己的心学理论进行解释。举一个例子,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罗钦顺就对此进行了质疑,王阳明很委屈,表明了心迹说道
孟子辟杨、墨,至于「无父无君」。二子亦当时之贤者,使与孟子并世而生,未必不以之为贤。墨子「兼爱」,行仁而过耳;杨子「为我」,行义而过耳。此其为说,亦岂灭理乱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而其流之弊,孟子至比于禽兽夷狄,所谓「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也。今世学术之弊,其谓之学仁而过者乎?谓之学义而过者乎?抑谓之学不仁不义而过者乎?吾不知其于洪水猛兽何如也!孟子云:「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杨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时,天下之尊信杨墨,当不下于今日之崇尚朱说,而孟子独以一人呶呶于其间,噫,可哀矣!韩氏云:「佛老之害,甚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坏之先,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呜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众方嘻嘻之中,而独出涕嗟,若举世恬然以趋,而独疾首蹙额以为忧,此其非病狂丧心,殆必诚有大苦者隐于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其为《朱子晚年定论》,盖亦不得已而然。中间年岁早晚诚有所未考,虽不必尽出于晚年,固多出于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调停,以明此学为重。平生于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盖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执事所谓决与朱子异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过也必文。某虽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在这里,王阳明已经以孟子自居了,而把朱子看作了墨子杨子一类的人物,彻底划清了界限,在形式上都分道扬镳了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所以,我认为要理清王阳明心学不得不提及陆九渊和朱熹对“理”、“气”、“心”几个关键点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渊借助的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杂谈》,其与朱熹所说的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的明显不同。结果,朱熹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因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增进道德的目的。(从当前德育范式来看,学习知识的多寡并不决定道德水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公的公仆并没有高深的知识,但是,知识的深浅有助于增长道德水准,不过,这是由于学习者不把学作为致知目的而作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这种定为方式决定了难以达到道德的较高境界。)
“气”的分歧。陆九渊的概念中,“气质”只是一个生理、心理意义上的问题,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状态。他认为,人的这种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关系,即人的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善恶贤愚,并不能决定人的做后归宿,学能变化气质。朱熹之气是和理相对的概念,既指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恶贤愚)之别的内在因素。
“心”的分歧。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朱熹觉得形而上心为道心形而下则为人心,本质还是天理决定气的问题;陆九渊似乎认定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王阳明的心学和佛教禅定对于发掘本性的区别在

王阳明的心学和佛教禅定对于发掘本性的区别在程朱理学的主张高度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知”与“行”的二元论,把两者割裂开来。王阳明心学的主张高度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知行合一”,主张心外无理,是一元论。二

知识大全 说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的一个门派,但感觉和佛家的思想更接近,请高人点拨。

说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的一个门派,但感觉和佛家的思想更接近,请高人点拨。因为心学作为心性儒学,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

知识大全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什么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什么?谈谈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用四句话就可以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的心本来是没有善也没有恶

知识大全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心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心是什么意思《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

知识大全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什么,知行合一,怎么去实践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是什么,知行合一,怎么去实践心学是儒学的一个门派。主张格物致知。跟马克思的思想有部分是相像的。知行合一,就是不能空想,要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

知识大全 王阳明心学与良知说关系

王阳明心学与良知说关系?希望大师帮助,王阳明心学中的良知是不是只有人才有?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说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王阳

知识大全 王阳明心学四句有何精妙

王阳明心学四句有何精妙出处:王阳明《传习录》1、无善无恶心之体关键词义:体:本也;根本、本来。心之体:心的根本,心的本来。句意: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2、有善有恶意之动关键词义:意:内心的思想、内心

知识大全 有深究王阳明心学的朋友,给我讲解一下其思想。感谢

有深究王阳明心学的朋友,给我讲解一下其思想。感谢!其它的东西我都不想多讲。用心做事,错了吗?用心做人,错了吗?用心工作,错了吗?用心写字,错了吗?用心创新,错了吗?用心发明,错了吗?难道我们:用物做人

知识大全 谁给推荐一本提高自信和安全感的书

谁给推荐一本提高自信和安全感的书?《传习录》《王阳明心学》《传习录》是阳明大师的弟子记录的阳明大师的教诲,属于中国古典哲学。发源于中国,发扬于国外以及我国境内某省。《王阳明心学》则是王觉仁先生对阳明心

肥胖人的血液流变学有何变化?

人们常说肥胖人“血稠”,因此,血液流变学检查是判断血液是否粘稠的重要手段。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流变特性规律及在医学等领域内应用的科学,它是生物流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血液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