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战国时期的七国如今各在哪些行政区

Posted 战国

篇首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战国时期的七国如今各在哪些行政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战国时期的七国如今各在哪些行政区?

燕:
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
赵:
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齐:
都城临淄(山东淄博),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秦:
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
魏:
都城安邑,后迁大梁(河南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
韩:
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后迁至新郑(河南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
楚:
都城郢(湖北荆州),后迁至寿春(安徽寿县),最大时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重庆、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东西南、江苏南部、浙江北部。

战国时期的七国史称_________。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七国是当今什么地方

下这些资料相信对您也许也有用处,可以做个参考:
燕:
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
赵:
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齐:
都城临淄(山东淄博),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魏:
都城安邑,后迁大梁(河南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
韩:
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后迁至新郑(河南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
楚:
都城郢(湖北荆州),后迁至寿春(安徽寿县),最大时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重庆、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东西南、江苏南部、浙江北部。
秦:
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
战国(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其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的界限,只是依照今天的习惯,以“三家分晋”(前 403年)为起始标志,到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这一段时间称为战国时期
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局面已发生了变化:其中,诸多中小诸侯国家已被吞并,余下的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成为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家,它们通常被后人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所以秦统治者一直力图改变这种局面。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贤,魏国人商鞅应暮入秦,自此,秦国进入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商鞅在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实行 组织民户、奖励军功及变领主制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改革,使秦国国富民强,成为战国第一大国。但商鞅的变法遭到了其他旧势力的反对,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车裂之刑,而他所设立的新法却广泛被秦人接受, 成为此后秦国政策的基础。就在商鞅变法的同年,秦国灭蜀,至此,秦国北有上郡,南有巴蜀,东有黄河与函谷关,地势宜首难攻故而被称为“天府雄国”。加之商鞅变法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使之完全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条件。

韩原为晋国韩氏家族,在“三家分晋”之后才成为独立的诸侯国家。它东临魏国,西靠函谷关,占据军事要道,故而连年争战不断。公元前三五八年,韩昭侯使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执行苛刻政治,使韩的 国力暂时得到加强,但没过多久便又陷入衰落。所以韩国也六国中是最早被秦消灭的国家。

魏国与韩国相同,也是由晋分裂出的国家之一,并且在三个国家之中实力较强,加之魏文侯时的“李悝变法”,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很快强大起来。前三四四年,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今河 南开封),从而使魏国达到鼎盛时期。前三五四年,魏国发兵攻打赵国,齐国派救兵援赵,击败赵国。后来,齐国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以“增兵减灶”之计在马陵之战中彻底击败了魏国,使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精力与其他六国交战,直至其被秦国灭亡。

赵国是“三家分晋”所形成的第三个国家,它都于邯郸,与齐、燕相临。战国后期,赵国因有名相蔺相如、大将廉颇等大臣忠心为国,使赵国颇为强大。而有关廉颇、蔺相如二人“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故事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在廉颇、蔺相如辅佐的十年中,强秦一直未敢对赵国用兵,直至前二六零年,秦大将白起用离间计使赵王弃用廉颇而用赵括为将,才于长平击败赵军,杀其士卒达四十万。使秦以此为契机,逐步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燕国原是北方的一个小国,因其远离中原,使之得以相对安宁,并无太多战事。所以春秋末期燕国已成为北方的大国。至燕太子丹的时代,太子因见秦国强大,早晚会对燕国的统治不利,于是谴刺客荆轲刺杀秦王,不料, 荆轲被秦王斩于殿上。太子丹行刺未果,反而使秦王对燕深恨不已,秦王赢政于前二二六年功下燕都蓟(今北京)了,消灭了燕国。

齐国是六国中比较强大的国家,因其远离秦国,故而一直未与秦国有正面冲突。前三一四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之际,出兵攻占了蓟城,但在燕国人民强烈的反抗下,不得不又退兵回国。而燕昭王为报一箭之仇,任乐毅为大将, 联合三晋、秦、楚等国大举伐齐,联军只用半年时间便攻占了齐国除莒和即墨两城外的大部分国土,险些亡国。此后,齐国大将田单以此两城为基础,以少胜多,大败燕军于城下,才使齐国免遭亡国之祸。但在这五年的战争中,齐国损失惨重,而使其强国地位一直未得到恢复。
战国时期虽连年征战,但这丝毫未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此间,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达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理论最为后人推崇。 这些学派的出现使战国的思想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而这些理论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其深远影响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公元前二三零年,秦王赢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征程,在九年的时间里,秦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并于前二二一年统一了全国。至此,中国长达近六百年的分裂局面才得以结束,秦王朝的统治正式开始。

战国时期的“士”有哪些?

战国时期的士是一个复杂的特殊阶层。在春秋末年以后,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种类众多,有着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等。可以认为士是官僚的候补者,是高级的百姓兼低级的贵族。战国有名的士比如说苏秦、张仪、荆轲等。
荆轲刺秦王楼主应该知道的吧,我就不多说了。苏秦张仪是有名的纵横家,苏秦一生致力“合纵”,即联合东方六国以抗衡秦国;而张仪则力图“连横”,为秦国瓦解、分化六国的合纵。合纵连横这个成语,就是源于此。另外,成语“悬梁刺股”中的刺骨说的就是苏秦年轻时的刻苦读书。
指的是当时有钱有势之人豢养在自己家中的各种有才华的人,比如是谋士,武士。总之是各有所长的人,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主人完成事业的人。当然,很多时候有很多是吃闲饭的。
此外,战国四公子(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都热衷养士,门下食客众多。像毛遂自荐就出自平原君门下。
战国时的“士”,有着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
士就是最低一级的贵族。按照周朝的宗法制,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庶子封侯;侯的庶子为大夫,大夫的庶子为士,士的庶子就是庶人,不算贵族了。比较著名的"士"的故事有一个晏子梁桃杀三士的故事。还有毛遂自鉴、荆轲刺秦也都是士的故事。

士最宽泛的意思是成年男性,本来作为“国人”一部分的士是一个贵族阶层,战国时不直接从事农工生产、参与社会管理活动的人都可以算作士,又偏指没有爵位、地位较低的那一部分。这些士来源就很复杂了,可以分为文士、武士两大类。

刘泽华:战国时期的士
战国时期,从王廷到社会底层,到处都可看到“士的身影。探讨这个阶层的活动,对深入了解战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与文化,很有裨益。
一、士的类分
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略统计有百余种。这不仅说明士阶层的复杂,也说明他们的行迹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为了区分不同的士,当时的人便开始对士进行类分。《墨子·杂守》篇把士分为“谋士”、“勇士”、“巧士”、“使士”。《商君书·算地》把士分为“谈说之士”、“处士”、“勇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庄子·徐无鬼》把士分为“知士”、“辩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礼教之士”、“仁义之士”等。根据士的特点、社会地位等情况,大体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武士。其中又分不同类别。第一类是国家的武装力量。由于技能、职掌、兵种以及国别等不同情况,又有各式各样的称谓:“选士”、“练士”、“锐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贲之士”、“剑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第二类是侠士。典籍中称之为“侠”、“节侠士”、“游侠”。这些人的特点是见义勇为,为知己者死。第三类是“力士”,指力气大而勇悍之士。
(二)文士。《韩诗外传》卷七说:“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这里把操笔杆的称为文士。其实文化人,包括辩士,皆可称为文士。早在战国之初,墨子就曾对文士的特点与文士的不同类型作过划分,他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1]。德行、言谈、道术应该说是对文士的类分。战国史籍中有关文士的各种称谓不下三、四十种。这几十种称谓,大体可归入如下几类。第一类可称为道德型。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如孔子说:“士志于道。”[2]《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道德之士的称呼计有:“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劲士”、“正士”。第二类可谓之为智能型。这些人重在知识和学以致用,有如下称谓:“文学之士”、“游学者”、“法术之士”、“智术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辩之士”、“游说之士”、“游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贤能之士”、“策士”、“任举之士”、“倾危之士”等。隐士可以说是以上两类的附类或兼类,这类士因种种原因不为官。不出仕并不是都不关心国计民生、社会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隐士发表了许多评论时政得失的言论,甚至提出系统的理论,成为一家之言。有些隐士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声望,君主贵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却拒不受命。也有些隐士是一时的,隐居只不过是静观待机之术。与“隐士”相同或相近的,还有如下称呼:“居士”、“处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贵生之士”、“高士”、“闲居之士”等。第三类可谓之技能型。这部分人又可分技艺之士、商贾之士、方术之士三部分。技艺之士指有一技之长和专门技能的人。《商君书·算地》说:“技艺之士资在于手。”《韩非?子·?显学》说:“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商贾之士指经营工商业之士。例如管仲、鲍叔早年就曾经商。范蠡是士人经商致富的典型。子贡既是士,又是大商人。战国时期的白圭也是著名的士兼商人。到战国有了“商贾之士”的说法,《商君书·算地》说:“商贾之士资在于身。”方术之士指卜、巫、相面、看风水、求仙药之类的士人。如《荀子·非相》:“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战国时期这一类的士人颇为活跃,有的参与国政。“荆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闻于国,庄王见而问焉。”[3]秦始皇统一之后,“悉召文学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4]。
(三)低级官吏。有些低级官吏称之为“士”。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司法官的属吏称“士”,《孟子·梁惠王下》载:“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士师”为高级司法官,“士”则为较纸级的属官。第二种是指基层临民的官吏。这种士有其治所,如《非攻下》云:“士不暇治其官府。”《管子·八观》把“里尉”称之为“士”。第三种泛称各种属吏。《礼记·祭法》:“庶士,庶人无庙。”注:“庶士,府吏之属。”
还有一些难于归类的。如“勇士”、“国士”、“秀士”、“俊士”、“烈士”、“豪士”、“车士”、“都士”等。通过以上的分类,可以看到士成份之复杂和在社会上分布面之广,这说明士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阶层。
二、士在社会中的地位
士的组成既然十分庞杂,其社会地位也就不可能相同。因此对士的社会地位只能从不同层次进行考察。
(一)士与等级的关系
春秋时期,士基本上是等级制中的一个层次。到了战国,等级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秦朝在旧等级制基础上制定了二十等军爵,使等级更加繁杂周密。山东六国的情况不甚清楚,但大体上也是向繁杂周密方向发展。战国时期等级制的另一个特点是把民纳入其中,出现了民爵。在战国的等级制中,士不全是等级概念,但又与等级有关。
在政府的法规命令中,除秦二十等爵把“公士”作为第一级之外,在山东各国,还未见到把士作为一个等级的明文规定。不过在当时许多著述中,常常把士作为一个特定的等级来看待。
《墨子》许多篇叙述的庶人—士—大夫—诸侯—三公—天子序列,既可视为行政体系,又可视为等级体系。
更多的著作在论述婚、丧、衣、食等礼俗时,把士作为介于大夫与庶人之间的一个特定等级[5]()。孟子葬其母与其父不一样,为母亲办丧事以三鼎,为父亲办丧事以五鼎,其原因就在“前以士,后以大夫”[6]。此例说明士与大夫有明确的分界。
在社会生活习惯中,人们也把士作为一个特定阶层来看待。《荀子·王制》:“农农,士士,工工,商商。”《孟子·离娄下》:“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另外,在诸子书中,也有士中再分等级的记录。《墨子·节葬下》载:“上士之操葬也。”所谓“上士”,显然是别于下士而讲的。《荀子·正论》中把士分为元士与庶士两等。春秋以前,士中又分等次;战国有关分等次的记载恐怕只是历史的孑遗。

你是指秦朝前的战国还是小日本的战国?战国时主要有谋士,勇士,和士大夫、处士,日本的是棋士,阴阳之士,武士。。。

有没有专写战国时期的七国的故事的

孙膑终于得到一个向庞涓复仇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急于与庞涓在战场上相见。...秦惠王故事: 商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或作“...

战国时期的武官有哪些

战国时代,列国称雄,“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日知录·周末风俗》),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为适应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的需要,赵国继承周、晋旧制,借鉴别国官制,根据需要创立官职,建立健全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官制体系。然而,赵国覆灭后,由于秦朝焚书坑儒等因素造成文献散佚,后人已经很难看到赵国官制的本来面貌。为此,笔者搜集资料,借鉴前人今贤的研究成果,试对赵国官制渊源稍作探索。 一、继承周晋旧制,革新职责 晋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国家,官制亦受周影响。赵国是在晋国的母体中成长而分离出来的,因而其官制打着周朝、晋国制度的烙印,如行人,据《周礼·秋官司寇》,当时有大、小行人,掌天子与各国间的交际礼仪,接待宾客。战国时,冯忌因行人得见赵王,行人烛过对内政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赵简子赞赏说:“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一言。”(《吕氏春秋·贵直》)由此可知,赵国行人职掌外交,对内政亦可提出自己的建议。有些官职,因时制宜做了一些改革,赋予新的职责。如上卿,是西周时代由天子任命的诸侯首席之卿。由于各国大小不同,其上卿地位也不一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左传》成公三年)。战国时,周天子式微,各国自行任命了一些上卿。赵国沿袭周晋制度置上卿,廉颇、蔺相如、虞卿、荀况等曾为上卿。赵国的上卿,既有文臣,也有武将,不仅不再由周王任命,而且逐渐由执政官演变为食厚禄的爵位称号。再如御史,《周礼·春官宗伯下》载:“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掌赞书”。战国时,其职掌稍有变化,成为国王的亲近之臣,管理文书及记事等。张仪出使赵国,称:“敝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战国策·赵策二》)。秦、赵两王相会于渑池,御史记鼓瑟击缶之事。可见其官职名称虽同,职掌却发生了变化。 赵国在继承周晋官职制度的同时,亦有与时俱进变革发展逐步完善者,如晋国军政合一,中军元帅、诸军将领,既是统帅军队的长官,又是执掌国政的首脑。赵国则是文武分职,相国处置内政,将军指挥军队。 二、借鉴别国官职,为我所用 战国时代,“九州七裂,各置官司”(董说《七国考序》),各国有自成体系的官制系统,但各国的职官制度又互相借鉴效仿,经常借用别国官职为本国官制的组成部分。如柱国,《战国策·齐策三》载:“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鲍彪注:“因其都于国如室有柱。”《战国策·齐策二》载:“楚之法,覆军杀将”,“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贵于此者仅令尹。据此推断,柱国由国都之称一变为保卫国都之武官,再演变为高级将领称号。赵国亦曾有柱国,《战国策·赵策四》载:翟章从梁至赵,赵王再三延之以相而推辞不受。田驷谓柱国韩向曰:“臣请为卿刺之,客若死,则王必怒而诛建信君。建信君死,则卿必为相矣”。由此可见,赵之柱国,地位与楚上柱国同,仅次于相(楚令尹)。 赵国在借鉴、仿效别国官制时,也根据本国情况稍作变革。如左师,春秋时宋国置左师,职掌君臣百官教训,并与右师兼掌四乡政令,为执政官。战国时赵国设置左师,作为顾问之官,一般由资格较老的官员来担任,从左师触龙说赵太后看,左师是资格老、年纪大的参议人员。 三、赵国首创官职,独具特色 赵国不仅继承了晋国的职官制度,借鉴了各国的职官名号,还首创了本国所特有的一些官职,并为后世所继承发展。如守相、假相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史记·赵世家》载:“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战国策·秦策五》载:秦文信侯吕不韦出走,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姚宏注:“守相,假也”。鲍彪注:“守,假官也,马为之”。可见,假与守相通,守相即假相国,反之亦然。其官称“假”、“守”,表明是兼职摄事,或试用、试守的相,地位低于相邦(国),相当于副相的地位。这种职官守、假制度,为后世所效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有南阳假守腾。秦末农民战争中,吴广以假王挥兵西进,景驹自立为楚假王,项羽以假上将军名义统帅江东子弟。楚汉战争时,韩信求做假齐王。汉朝官职亦有假、守制度。再如宦者令,为宫廷近侍之长,蔺相如曾为赵宦者令缪贤的舍人,经过缪贤的推荐,才有出使秦国完璧归赵的壮举。宦者令有接近国君的便利条件,能参与机密,还能在家招养门客,可见其地位比较显赫。这一官职,在汉代被纳入为君主服务的少府系统之中。 有些赵国首创的官职名称,成为赵国官制的特色,如负责征收赋税的田部吏,作为低级军官名称的官帅将或官卒将,以及传舍吏等,战国时代只有赵国以其作为职官称号。有些赵国所首创的职官,后世名称虽经改易但实际上沿用下来。如博闻师,《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年少,未能听政,立博闻师三”。应劭说:“博闻师,赵谏官”。董说曰:“博闻师当是备顾问者”(《七国考·赵职官》)。博闻师系赵国首创,是国君的顾问,以备君主咨询。到了秦汉时代,博闻师发展成为博士官系统。 中国古代是行政权力支配的社会,官吏是行政权力的代表,官职是行政权力的标志,官制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国官制以周晋旧制、别国官制、自己首创官职等为渊源,博采众长,逐渐形成完备的官制系统。从纵的方面来说,以乡里为基础,以郡县为纽带,朝廷总揽全局,顶端是国王,形成金字塔形的君主统治体系,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横的方面来看,官分文武,将相合作,各有专责。在相国之下有处理政务的司寇、御史、内史、郎中、行人、田部吏等文官。在大将军之下有统领军务的将军、国尉、尉、都尉、裨将等武将。此外有教导国王或太子的师傅系统,如师、傅、博闻师、司过等官。还有为国君服务的宦者令等事务性官职,以及太卜、筮史等官职。纵横交错,井然有序,总汇于赵国君主,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统治网络,控制着整个国家。赵国官制承前启后,对秦汉以后的官制有所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赵国官制又成为战国以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官制的渊源之一。 一、官职设置
赵国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官僚制度。君主是世袭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政、军的双重首脑。在君主之下,是以相、大将军为首的文武百官,县郡有县令、郡守,最基层的还有乡、里、什、伍。这样就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官僚体系。
相:又称相邦、相国、丞相。赵国的相职,起源于春秋末年晋国强大的世卿世族家臣制度。春秋末年, 晋国的大世卿世族即设立了总管家室事务,充当卿大夫谋臣的相职。《史记·赵世家》所载:“三国攻晋阳, ……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谈私于韩魏”。张孟谈即赵襄子之相。但这只是家相,与国相有所区别。战国初年,赵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已正式称为“相国”。相国是百官之长,《荀子·王霸》称其职责是:“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赵国先后担任过相国一职的有:赵烈侯时的公仲连;赵肃侯时的大戊午;赵武灵王时的阳文君赵豹;赵惠文王时的肥义、魏冉;赵孝成王时的田单、赵胜、廉颇等。
司寇:刑官之名,掌刑法,防奸邪。赵惠文王时,李兑为司寇,与公子成专国政。
御史:故国时管理文书及记事的官员。《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 秦王为赵王击缻。”
假相:副相国,《史记·赵世家》载: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
内史:职掌国家租税、钱谷与财政收支。战国初年,徐越为赵内史,“节材俭用”。
中尉:赵烈侯时,荀欣因言“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被任命为中尉,所以赵国的中尉当以选任贤能,拔举官吏为职责。
宦者令:宫内侍者的长官,管理内廷事务。宦者令的权势很大,常豢养门客。赵惠文王的宦者令缪贤曾被燕王私下拉拢,称“愿结友”。著名的贤臣蔺相如也出自其门下。
田部史:赵国征收租税的官吏。大将赵奢曾为田部吏,“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 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后来,赵王使其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大将军:武官之首,总理军务,统兵征讨或防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
裨将:副将军,协助将军处置军务。秦赵长平之战,秦军斩赵裨将茄。
国尉:高级武官。阏与之战赵军大胜后,有功的军士许历升为国尉。
都尉:军官职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
郡守:郡的长官。郡在春秋时出现,多设于荒凉偏僻或军事要地。董阏于曾为上地郡守。
县令:县的长官。处置管理一县的军、政、民事务。赵国见于史书的县令有邺令梁车、平原令郭遗、中牟令任登。
师:教导王与太子为职。《史记·赵世家》载: 牛畜侍赵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官牛畜为师。
左师:资格老、年纪大的君主参议人员。触龙是见于史书记载的赵国左师。
博闻师:君主的学术顾问。赵武灵王年少继位时,设博闻师三人。
司过:谏议官职。赵武灵王设左右司过三人。
代相;赵国灭代后,代地成为赵国的一个重要藩卫之地,代相为代地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赵固任代相,曾参与赵国的一系列重大活动,“迎公子稷于燕, 送归,立为秦王”。“主胡,致其兵”等等。
二、郡县制度
郡县制最初即设立于包括赵国在内的三晋诸国。一般说来,县的出现比郡的设置还要更早一些。县制的特点是完全以地域划分土地和人民,其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免,不能世袭。郡最初多设置于边地,地域虽然比县大,但其地位却比县低。所以赵简子铁地之战誓师时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后来,郡的地位日益重要,逐渐形成郡下辖县的郡县制。据有关史书记载,赵国置有云中、雁门、代、上党、河间等郡。代郡辖三十六县,上党郡辖二十四县,河间郡辖十二县。郡的长官为郡守。
县的长官为县令(或县长),主管县政。另置有县丞、县尉,辅助县令(长),分管民政与军事。县以下设乡,里,邑。乡有三老,里有里正。又按什伍编户组织,十家为什,伍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春秋战国,七国分别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春秋战国,七国分别是现在的哪些地方,春秋战国时期的七国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燕: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赵:都城邯郸(河北邯郸),

知识大全 有谁知道战国时期有哪七国吗

有谁知道战国时期有哪七国吗战国七雄指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七个国家。另:《汉朝七国之乱》上、下两篇。老师:有谁知道战国时期有哪七国战果时期大的国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

知识大全 战国时期中的七国是属于那七个国

战国时期中的七国是属于那七个国战国时期中的七国也就是战国七雄,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简介: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体系(楚文化、齐文化

知识大全 战国时期七国的国姓分别是什么

战国时期七国的国姓分别是什么秦国:赢姓,始祖伯益.楚国:芈姓,始祖鬻熊.田齐:妫姓,田氏,始祖田完.赵国:赢姓,赵氏,始祖造父.燕国:姬姓,始祖召公奭.魏国:姬姓,魏氏,始祖毕公高.韩国:姬姓,韩氏,

知识大全 春秋战国时期七国国都在哪?

春秋战国时期七国国都在哪?齐国国都在临淄(今山东淄博)楚国国都比较多,分别在丹阳、郢、鄀、鄢、陈、矩阳、寿春燕国国都在蓟(今北京市房山)韩国国都一开始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

知识大全 历史上七国指哪七国?皇帝分别是准?

历史上七国指哪七国?皇帝分别是准?一、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

知识大全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七雄”指中国东周后期七个强势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体系(楚文化、齐文化、

知识大全 古代战国七国各自统治的地域是现在的哪些地区

古代战国七国各自统治的地域是现在的哪些地区您好。战国七雄指的是秦,楚,赵,韩,魏,燕,齐这七国,秦在今天的陕西和甘肃一带,赵,韩,魏三国是从晋国分离出来的,三国在山西,河南北部,中部,山东西部一带,楚

知识大全 战国七国分别位于现在哪些省份

战国七国分别位于现在哪些省份?国名都城都城现今所在地国土在今省份齐国临淄山东淄博东北山东、河北的一部分。楚国鄢郢后迁寿春湖北荆州后为安徽寿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

知识大全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其中哪个国家最强大,地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其中哪个国家最强大,地战国七雄:秦、齐、楚、燕、赵、魏、韩,共七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不同,但总的来说,中后期无疑是秦国最强大。综合整个战国来看,秦国综合最强,楚国面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