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复习总结第八章排序

Posted 时间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复习总结第八章排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八章排序

   基本概念

  文件有一组记录组成 记录有若干数据项组成 唯一标识记录的数据项称关键字;

  排序是将文件按关键字的递增(减)顺序排列;

  排序文件中有相同的关键字时 若排序后相对次序保持不变的称稳定排序 否则称不稳定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 文件放在内存中处理不涉及数据的内 外存交换的称内部排序 反之称外部排序;

  排序算法的基本操作 )比较关键字的大小; )改变指向记录的指针或移动记录本身

  评价排序方法的标准 )执行时间; )所需辅助空间 辅助空间为O( )称就地排序;另要注意算法的复杂程度

  若关键字类型没有比较运算符 可事先定义宏或函数表示比较运算

   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实现过程

  void insertsort(seqlist R)

  

  int i j;

  for(i= ;i<=n;i++)

  if(R[i] key< R[i ] key

  R[ ]=R[i];j=i ;

  doR[j+ ]=R[j];j ;

  while(R[ ] key

  R[j+1]=R[0];

  

  

  算法中引入监视哨R[0]的作用是:1)保存R[i]的副本;2)简化边界条件,防止循环下标越界。WiNgwit

  关键字比较次数最大为(n+2)(n-1)/2;记录移动次数最大为(n+4)(n-1)/2;

  算法的最好时间是O(n);最坏时间是O(n^2);平均时间是O(n^2);是一种就地的稳定的排序;

  8.2.2希尔排序

  实现过程:是将直接插入排序的间隔变为d。d的取值要注意:1)最后一次必为1;2)避免d值互为倍数;

  关键字比较次数最大为n^1.25;记录移动次数最大为1.6n^1.25;

  算法的平均时间是O(n^1.25);是一种就地的不稳定的排序;

  8.3交换排序

  8.3.1冒泡排序

  实现过程:从下到上相邻两个比较,按小在上原则扫描一次,确定最小值,重复n-1次。

  关键字比较次数最小为n-1、最大为n(n-1)/2;记录移动次数最小为0,最大为3n(n-1)/2;

  算法的最好时间是O(n);最坏时间是O(n^2);平均时间是O(n^2);是一种就地的稳定的排序;

  8.3.2快速排序

  实现过程:将第一个值作为基准,设置i,j指针交替从两头与基准比较,有交换后,交换j,i。i=j时确定基准,并以其为界限将序列分为两段。重复以上步骤。

  关键字比较次数最好为nlog2n+nC(1)、最坏为n(n-1)/2;

  算法的最好时间是O(nlog2n);最坏时间是O(n^2);平均时间是O(nlog2n);辅助空间为O(log2n);是一种不稳定排序;

  8.4选择排序

  8.4.1直接选择排序

  实现过程:选择序列中最小的插入第一位,在剩余的序列中重复上一步,共重复n-1次。

  关键字比较次数为n(n-1)/2;记录移动次数最小为0,最大为3(n-1);

  算法的最好时间是O(n^2);最坏时间是O(n^2);平均时间是O(n^2);是一种就地的不稳定的排序;

  8.4.2堆排序

  实现过程:把序列按层次填入完全二叉树,调整位置使双亲大于或小于孩子,建立初始大根或小根堆,调整树根与最后一个叶子的位置,排除该叶子重新调整位置。

  算法的最好时间是O(nlog2n);最坏时间是O(nlog2n);平均时间是O(nlog2n);是一种就地的不稳定排序;

  8.5归并排序

  实现过程:将初始序列分为2个一组,最后单数轮空,对每一组排序后作为一个单元,对2个单元排序,直到结束。

  算法的最好时间是O(nlog2n);最坏时间是O(nlog2n);平均时间是O(nlog2n);辅助空间为O(n);是一种稳定排序;

  8.6分配排序

  8.6.1箱排序

  实现过程:按关键字的取值范围确定箱子的个数,将序列按关键字放入箱中,输出非空箱的关键字。

  在桶内分配和收集,及对各桶进行插入排序的时间为O(n),算法的期望时间是O(n),最坏时间是O(n^2)。

  8.6.2基数排序

  实现过程:按基数设置箱子,对关键字从低位到高位依次进行箱排序。

  算法的最好时间是O(d*n+d*rd);最坏时间是O(d*n+d*rd);平均时间是O(d*n+d*rd);辅助空间O(n+rd);是一种稳定排序;

  8.7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按平均时间复杂度分为:

  1) 平方阶排序:直接插入、直接选择、冒泡排序;

  2) 线性对数阶: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

  3) 指数阶:希尔排序;

  4) 线性阶:箱排序、基数排序。

  选择合适排序方法的因素:1)待排序的记录数;2)记录的大小;3)关键字的结构和初始状态;4)对稳定性的要求;5)语言工具的条件;6)存储结构;7)时间和辅助空间复杂度。

  结论:

  1) 若规模较小可采用直接插入或直接选择排序;

  2) 若文件初始状态基本有序可采用直接插入、冒泡或随机快速排序;

  3) 若规模较大可采用快速排序、堆排序或归并排序;

  4) 任何借助于比较的排序,至少需要O(nlog2n)的时间,箱排序和基数排序只适用于有明显结构特征的关键字;

  5) 有的语言没有提供指针及递归,使归并、快速、基数排序算法复杂;

  6) 记录规模较大时为避免大量移动记录可用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如插入、归并、基数排序,但快速、堆排序在链表上难以实现,可提取关键字建立索引表,然后对索引表排序。

  附二:

  第八章排序

  *************************************************************************************

  记录中可用某一项来标识一个记录,则称为关键字项,该数据项的值称为关键字。

  排序是使文件中的记录按关键字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列起来。·基本操作:比较关键字大小;改变指向记录的指针或移动记录。

  ·存储结构:顺序结构、链表结构、索引结构。

  经过排序后这些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之间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则称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否则排序算法是不稳定的。

  排序过程中不涉及数据的内、外存交换则称之为"内部排序"(内排序),反之,若存在数据的内外存交换,则称之为外排序。

  内部排序方法可分五类: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归并排序和分配排序。

  评价排序算法好坏的标准主要有两条:执行时间和所需的辅助空间,另外算法的复杂程序也是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逐个向前插入到合适位置。

  ·哨兵(监视哨)有两个作用: ·作为临变量存放R[i]

  ·是在查找循环中用来监视下标变量j是否越界。

  ·直接插入排序是就地的稳定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比较次数为(n+2)(n-1)/2;移动次数为(n+4)(n-1)/2;

  ·希尔排序: ·等间隔的数据比较并按要求顺序排列,最后间隔为1。

  ·希尔排序是就地的不稳定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1.25),比较次数为(n^1.25);移动次数为(1.6n^1.25);

  交换排序:·冒泡排序:·自下向上确定最轻的一个。·自上向下确定最重的一个。·自下向上确定最轻的一个,后自上向下确定最重的一个。

  ·冒泡排序是就地的稳定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比较次数为n(n-1)/2;移动次数为3n(n-1)/2;

  ·快速排序:·以第一个元素为参考基准,设定、动两个指针,发生交换后指针交换位置,直到指针重合。重复直到排序完成。

  ·快速排序是非就地的不稳定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比较次数为n(n-1)/2;

  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 ·选择最小的放在比较区前。

  ·直接选择排序就地的不稳定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比较次数为n(n-1)/2;

  ·堆排序 ·建堆:按层次将数据填入完全二叉树,从int(n/2)处向前逐个调整位置。

  ·然后将树根与最后一个叶子交换值并断开与树的连接并重建堆,直到全断开。

  ·堆排序是就地不稳定的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不适宜于记录数较少的文件。。

  归并排序: ·先两个一组排序,形成(n+1)/2组,再将两组并一组,直到剩下一组为止。

  ·归并排序是非就地稳定排序,时间复杂度是O(nlog2n),

  分配排序:·箱排序: ·按关键字的取值范围确定箱子数,按关键字投入箱子,链接所有非空箱。

  ·箱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O(n).

  ·基数排序:·从低位到高位依次对关键字进行箱排序。

  ·基数排序是非就稳定的排序,时间复杂度是O(d*n+d*rd)。

  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待排序的记录数目n;n较大的要用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排序方法;

  ·记录的大小(规模);记录大最好用链表作为存储结构,而快速排序和堆排序在链表上难于实现;

  ·关键字的结构及其初始状态;

  ·对稳定性的要求;

  ·语言工具的条件;

  ·存储结构;

  ·时间和辅助空间复杂度。

cha138/Article/program/sjjg/201311/23750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答案[1]

  第八章 动态存储管理答案  一.选择题.C  二.判断题.错误   .正确  三.填空题  .()+=(%+=)   &nbs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动态存储管理[1]

  第八章动态存储管理  一选择题  动态存储管理系统中通常可有(   )种不同的分配策略【长沙铁道学院三(分)】  A.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答案[6]

  .()系统回收一个起始地址为大小为的空闲块后因右侧起始地址为空闲块应与之合并合并后起始地址为大小为的空闲块链表状态如图.()所示  .()  ()系统在接受存储块大小为的请求后将大小为的空闲块分出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答案[3]

  .首次拟合法从链表头指针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所需空间的结点即分配  最佳拟合法链表结点大小增序排列找到第一个≥所需空间的结点即分配  最差拟合法链表结点大小逆序排列总从第一个结点开始分配将分配后结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答案[5]

  .因为%+=所以和+=互为伙伴伙伴合并后首址为块大小为因为%+=所以所以首址大小为的块和首址大小为的块合并成为首址大小为的空闲块因为%+=其伙伴地址为=将其插入可利用空间表中回收后该伙伴系统的状态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答案[4]

  .因为=可利用空间表的初始状态图如所示  当用户申请大小为的内存块时因<<=但没有大小为的块只有大小为的块故将的块分裂成两个大小为的块其中大小为的一块挂到可利用空间表上另一块再分裂成两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答案[2]

  四.应用题  在伙伴系统中无论占用块或空闲块其大小均为的k(k为≥的正整数)次幂若内存容量为m则空闲块大小只能是…m由同一大块分裂而得的两个小块互称伙伴空间如内存大小为的块分裂成两个大小为的块只有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动态存储管理[4]

  .假设利用边界标识法并以首次拟合策略分配已知在某个时刻可利用空间表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注存储块头部size域的值和申请分配的存储量均包括头部和尾部的存储空间)  请画出  ()当系统回收一个起始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动态存储管理[3]

  .试叙述动态存储分配伙伴系统的基本思想它和边界标识法不同点是什么?【青岛大学十(分)】【中国人民大学一(分)】  .组织成循环链表的可利用空间表附加什么条件时首次适配策略就转变为最佳适配策略?【北

知识大全 数据结构考研分类复习真题 第八章 动态存储管理[2]

  .二进制地址为大小为()和()块的伙伴地址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上海大学二(分)】  无用单元是指________例________【北方交通大学二(分)】  四应用题  .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