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Posted 玉米

篇首语: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玉米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玉米霜霉病又称白苗病,是国内检疫对象,属真菌卵菌钢,霜霉目,霜霉科,指梗霉属,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主要症状: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病菌浸染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苗期发病,叶片上出现淡绿色,淡黄色,苍白色或紫红色的条纹或条斑,节间短缩,植株矮化,逐渐死亡。成长期发病,不能正常抽穗或果穗与雄花畸形,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叶背面长白色霉状物,这是病菌的孢子梗和孢子囊。
浸染途径:病菌主要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天温湿度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成为初次浸染源,引起玉米发病。发病后不断产生孢子囊,进行再浸染。
防治方法:严格进行植物检疫,及时进行种子处理,时适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结合药剂防治是控制病害流行的主要措施。
1.严格植物检疫。非疫区不得向疫区调运种子,切断种子带菌远距离传播途径。
2.种子处理。用50%多菌灵1:800倍液浸种24小时,然后洗净晒干播种。
3.适时播种。使玉米感病生育期与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错开。
4.清沟排渍。玉米生长过程中,结合中耕除草,清理凹沟,防治雨后渍水,降低田间湿度。
5.清除田间病株,统一销毁或深埋。
6.药剂防治。先拔除病株后喷药,用72%甲酸灵锰锌或烯酰吗啉锰锌1:800倍液,或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雾;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参考

小麦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霜霉病又称黄化萎缩病。我国一般发病率在10%-20%,严重的高达50%。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该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现症状不同。苗期染病病苗矮缩,叶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返青拔节后染病叶色

小麦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霜霉病又称黄化萎缩病。我国一般发病率在10%-20%,严重的高达50%。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该病在不同生育期出现症状不同。苗期染病病苗矮缩,叶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返青拔节后染病叶色

水稻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为害症状:秧田后期出现症状,分蘖盛期症状显著。病株矮缩,叶色淡绿;叶上生黄白色的小点,圆形或椭圆形,常连成线状;孕穗后病株显著矮缩,株高不到健株的二分之一。叶片短而肥厚,心叶黄白色,有时弯曲或扭曲,不

水稻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为害症状:秧田后期出现症状,分蘖盛期症状显著。病株矮缩,叶色淡绿;叶上生黄白色的小点,圆形或椭圆形,常连成线状;孕穗后病株显著矮缩,株高不到健株的二分之一。叶片短而肥厚,心叶黄白色,有时弯曲或扭曲,不

玉米疯顶病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玉米疯顶病是霜霉病的一种。病原菌是大孢指疫霉。菌丝细胞间生。孢囊梗和游动孢子囊消失迅速,常不易看到。藏卵器近球形至椭圆型,褐色,大小为65—95微米×64—77微米。雄器1—4个,侧生,淡黄色,大小为

玉米疯顶病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玉米疯顶病是霜霉病的一种。病原菌是大孢指疫霉。菌丝细胞间生。孢囊梗和游动孢子囊消失迅速,常不易看到。藏卵器近球形至椭圆型,褐色,大小为65—95微米×64—77微米。雄器1—4个,侧生,淡黄色,大小为

桐城市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预报与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与分析发生趋势:预计小麦赤霉病偏重流行。主要预测依据:1、菌源条件。桐城市3月29日调查,稻桩平均丛带菌率为6.5%,枝带菌率为1.45%,分别比近7年同期均值低13.99%和高8.56%

桐城市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预报与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与分析发生趋势:预计小麦赤霉病偏重流行。主要预测依据:1、菌源条件。桐城市3月29日调查,稻桩平均丛带菌率为6.5%,枝带菌率为1.45%,分别比近7年同期均值低13.99%和高8.56%

玉米病虫害与防治

玉米霜霉病:幼苗全株褪绿,渐黄逐渐枯死;成株一般中部叶片先受害,中下部叶片或全株呈淡绿、淡黄,最后枯死。受害植株矮小不育。防治:品秀1000—1200倍拌种或喷雾。同时品秀可较好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

玉米病虫害与防治

玉米霜霉病:幼苗全株褪绿,渐黄逐渐枯死;成株一般中部叶片先受害,中下部叶片或全株呈淡绿、淡黄,最后枯死。受害植株矮小不育。防治:品秀1000—1200倍拌种或喷雾。同时品秀可较好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