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玉米病害危害蔓延
Posted 玉米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警惕玉米病害危害蔓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玉米丝黑穗
1、症状只在果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散,黑粉一般黏结成块,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物。雄穗发病的植株一般无雄穗,刚抽出的花轴顶端变成一小堆黑色孢子堆,有时雄穗抽出后小花畸变为叶状物。连作地、播种过深、土壤干燥有利于侵染发病。
2、防治方法
(1)药剂拌种防治上可选用对丝黑穗病防治效果好的2%立克秀、用量为每10公斤玉米种用30克20%立克秀拌种剂,病害严重地区可用2%立克秀拌种剂60克;或用15%黑戈包衣剂,用量为每5公斤玉米种用100克黑戈包衣剂;用种子量0.3%的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2)精耕细作,适期播种,促使种子发芽早,出土快,减少发病。
(3)加强管理,消灭菌源玉米丝黑穗病以土壤侵染为主,上年病菌孢子散落在地里,来年发病会更加严重,所以在玉米生长季要抓紧时机,及时摘除病瘤或拔除病株。玉米丝黑穗病菌孢子对外界抵抗力非常强,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15年以上。因此拔除的病株应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4)重病区避免连作,实行轮作。
二、玉米穗腐病
1、症状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黏结在一起贴于果穗上,不易剥离。仓贮玉米受害后,粮堆内外则长出疏密不等、各种颜色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并散出发霉的气味。该病不仅为害玉米,还产生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引起人和家畜、家禽中毒。
2、防治方法
(1)药剂拌种及播种前的种子处理用2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1小时,也可用50%二氯醌以种子重量的0.2%拌种。
(2)将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实行2~3年轮作适用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及时防治玉米螟。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充分晒干后入仓贮存。
相关参考
玉米瘤黑粉病又称玉米黑粉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为害幼嫩组织的局部性病害。本病在山区、北方危害较为普遍和严重。广西沿海地区多年来极少发生。但近年来由于连作、新品种推广,发病有上升趋势,尤其在2003年
玉米瘤黑粉病又称玉米黑粉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为害幼嫩组织的局部性病害。本病在山区、北方危害较为普遍和严重。广西沿海地区多年来极少发生。但近年来由于连作、新品种推广,发病有上升趋势,尤其在2003年
一、镰刀菌苗枯病该病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流行发生。其发生与种子带菌相关,且小粒玉米种子相对较重。同时,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较重和重氮肥、少磷钾肥地块相对较重;播种过深、出苗期延长,也相对
一、镰刀菌苗枯病该病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流行发生。其发生与种子带菌相关,且小粒玉米种子相对较重。同时,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较重和重氮肥、少磷钾肥地块相对较重;播种过深、出苗期延长,也相对
一、病害名称:纹枯病 二、症状描述与危害 初期为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展,变为白色、淡黄色到红褐色云纹斑从基部沿叶鞘向上蔓延。 三、防治措施 1、田间排渍降湿,提高土壤通透性。
一、病害名称:纹枯病 二、症状描述与危害 初期为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展,变为白色、淡黄色到红褐色云纹斑从基部沿叶鞘向上蔓延。 三、防治措施 1、田间排渍降湿,提高土壤通透性。
近期,粘虫在盘龙乡西蚌克、白石岩村小组玉米上发生危害,6月26日,经我站技术人实地调查,平均单株虫量3头,最高单株虫量15头/株,大部份虫龄在3龄,发生面积2000亩。 鉴于粘虫具有群聚性、迁飞性、
近期,粘虫在盘龙乡西蚌克、白石岩村小组玉米上发生危害,6月26日,经我站技术人实地调查,平均单株虫量3头,最高单株虫量15头/株,大部份虫龄在3龄,发生面积2000亩。 鉴于粘虫具有群聚性、迁飞性、
玉米纹枯病由病原真菌浸染引起。是水稻和玉米的共同重要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县有偏重发生发展的趋势。该病害一般在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植株下部近地表叶鞘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扩展蔓延至叶片和果穗,严重时引起籽粒腐
玉米纹枯病由病原真菌浸染引起。是水稻和玉米的共同重要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县有偏重发生发展的趋势。该病害一般在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植株下部近地表叶鞘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扩展蔓延至叶片和果穗,严重时引起籽粒腐